「勤儉節約當思量,三餐光碟美德揚。」近日,揚州大學瘦西湖餐廳更換了一批海報,上面朗朗上口又接地氣的打油詩,出自食堂炒菜師傅李萬朝之手。記者採訪得知,工作二十餘年,原來只有初中文化的李萬朝寫下了數百首詩歌,年近半百的他,自學了英語、數學等課程,近期,還考上了常州一高校自考成人教育的大專班,圓了「大學夢」。
熱愛創作,用詩歌記錄工作與生活感悟
「網紅食堂怎麼樣?鍋碗瓢盆奏交響,明廚亮灶都開放,每天人來人又往,五味調和百味香,廚藝交流似課堂……」這不是舞臺上的詩歌朗誦,而是李萬朝寫的工作報告。2014年,李萬朝來到揚大瘦西湖校區食堂工作,成為一名紅案廚師。第一次上交工作總結的時候,他的「詩歌體」報告,給食堂主任房武留下了深刻印象。
李萬朝的寫詩愛好,啟蒙於中學時的班主任陳軍老師。工作後,李萬朝一邊工作,一邊寫詩,二十多年來從未放棄。從工作到生活,從見聞到感想,每當在生活中遇到好的素材,李萬朝就記在本子上,剛開始模仿別人,積累多了,就有了自己的風格。
多年來,他創作的詩歌,有的寫在工作日記上,有的乾脆就寫在菜單、廣告紙,甚至煙盒上。他用最簡樸的文字,記錄著工作與生活感悟。李萬朝寫詩的習慣,影響了正在讀初三的女兒。「她有時候看到我寫詩,也學著寫,每次她用敬佩的眼神看我的詩,感覺就是我最開心、最有意義的時刻。」李萬朝對記者說。
自學語數外考上大學,想給女兒當榜樣
「環境造就人,受到大學環境的薰陶,我也一直想重新考大學。」李萬朝說,為了圓「大學夢」,45歲的他重拾書本,報考常州工程學院工商管理專業。對於已經20多年未在學校接受系統教育的人來說,考大學不是一件輕鬆的事。為了能夠擠出時間學習,每天工作之後,李萬朝便在辦公室裡學習。晚上下班回家後,還會和女兒一起探討學習方法。
「英語是我學得最吃力的一部分,女兒讀初中,學英語的時候是她帶著我學習,她先教我。」在考試前期,李萬朝除了和女兒一起學習之外,還每天堅持花一個小時背單詞。一有時間,他就上網查資料,一定要將知識點弄清楚才肯罷休。
聽說李萬朝要考大學,周圍人都很驚訝,也有過反對的聲音,「你都這麼大歲數了,學出來也沒啥用。」面對他人的質疑,李萬朝不改初心。他覺得人活著就要有追求。尤其是進入大學工作後,周圍讀書的環境給了他很大的影響。「堅持考大學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希望自己給女兒做一個終生學習的榜樣。」
揚大食堂被他的精神感動,專門給他配置了一間學習室。去年11月份,李萬朝考入常州工程學院,成為該校工商管理專業一名大專生。 記者 喬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