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是如何讀書、發問和思考的?

2020-12-13 創業家

美團破繭成蝶用了八年。王興的堅持不止體現在美團上,更體現在他的飯否上。「如果我一整天都沒看到、想到、或做過什麼值得在飯否上說的事,那這一天就太渾渾噩噩了。」

美團創始人,飯否創始人,校內網創始人,非典型清華工科男——王興,在自己的飯否上如是說。我們翻閱了美團創立第八個年頭以來王興在飯否上的內容,而這段時間美團也在準備上市。

飯否成為了我們最能接近王興了解王興的工具。

在《九敗一勝:美團創始人王興創業十年》一書中曾多次有過對王興作為CEO的責任的闡述。在美團,王興就是一個不斷向外審視,不斷觀察社會,不斷思考世界的核心人物。

王興從來不會被技術或者產品束縛住,他的團隊也對此有所共識。在王興的飯否上,我們可以體會到作為一名連續創業者,或者說天生創業者的魅力所在。他熱愛讀書,善於發問,勤於思考,對於這樣一位鮮活的大佬,我們總結了他近期 40 條經典以供大家學習。

讀書:大多是經典

王興是出了名的博聞強識,接受採訪時也是引經據典,這有賴於他愛看書,愛學習,愛思考。

據說美團總部也有自己的圖書館,王興還經常會推薦書到館內。近一年來他提到了二十餘本書,其中不乏《美國種族簡史》、《舊制度與大革命》和《麥田守望者》這樣的經典之作。

1、《Ethnic America: A History》(譯成《美國種族簡史》)是一本好書,寫得通俗易懂,條理清晰,讀起來如行雲流水,不僅有助於了解美國歷史,也有助於了解人性。如果有一本類似水準的寫中國各族/各地人的書,我一定看

2、剛才爸爸說要睡前看點書,問我有沒有《舊制度與大革命》,我驚了…

3、我讀到《麥田守望者》時已經過了青春期,已經過了最適合讀這小說的年紀,但是正好和塞林格寫這小說時的年紀差不多。

4、清晨六點在曼哈頓醒來,把塞林格出道時的作品《The Heart of a Broken Story》讀了一遍。戲真多。

5、《銀河系漫遊指南》這書的細節我已經記不清了,只記得那徹骨的孤獨。

6、卡夫卡的氣質和那個喜歡穿貂的王爾德真是天壤之別。我的意思是,兩個人都很有氣質,但截然不同。

7、寫《懺悔錄》的聖奧古斯丁竟然是個北非人。

8、在思考「有什麼一部電影把一本書變火的例子?」這個問題時,我第一個想到的是《喜劇之王》和《演員的自我修養》……

9、《了不起的蓋茨比》是偉大的小說,值得每過二三十年就拍一遍電影。

10、想起來一件事,十三年前我一度打算讀一下託馬斯曼的《魔山》,至今沒有進展。

發問:時刻準備著

王興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具有強烈的好奇心,這一點在他的飯否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哲學、歷史、經濟、科技以及生活方方面面,王興都能提出別具一格的問題。這些發問成為他與社會接軌的方式,更表現了他不知滿足的人生態度。

1、「時間」這個詞在中文裡最早何時出現?這類問題你們一般怎麼查?

2、問了大摩的一個高管:你覺得大摩和高盛有什麼區別?你覺得高盛的人會怎麼回答這個問題?

3、為什麼沒有「市場主義」這個詞?是因為「市場」這個概念不夠重要還是因為太過基礎而重要了?

4、《至暗時刻》這部電影裡導演有意忽略、可能希望觀眾也不要太較真的一個問題是:邱吉爾覺得自己在為什麼而戰?

5、應該有餐廳配樂師這種工作嗎?還是說頂級廚師應該有能力根據自己的品位選擇合適的音樂?

6、孤獨可以分享嗎?

7、如果一直沒有中年危機怎麼辦?人生是不是就不完整了?

8、霍金的主要科學成就到底是啥?

9、錢和宗教,哪個歷史更悠久?

10、阿里會繼續運營多久百度外賣?

11、常見的人口紅利、渠道紅利等概念裡紅利的反義詞是什麼?

12、想到一個有趣的問題:如果要給諾貝爾增設一個獎項,你建議加什麼?

13、宗教都需要聖徒嗎?

14、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時,你覺得自己會是通過什麼方式獲知這個信息?

15、mobile payment是「行動支付」還是「手機支付」?我以前沒想過這個問題。

思考:從來不停歇

王興從一個極客、產品經理蛻變為一個CEO,這與他大量的學習與思考分不開。他非常喜歡找行業裡優秀的人聊天,在做一件事之前會充分去汲取各種能量,結合自己的思考,去決策和發展。

創業數十年,外部環境一直在變化,王興卻總能思考到位。思考,對創業者來說,是一門藝術。

1、建設比見證更重要。

2、每個藝術家的作品首先是他自己。

3、敢想、肯幹、會算帳。

4、提到「溫水煮青蛙」時,人們的關注點通常在青蛙身上,而非煮青蛙的人。

5、微信英文版裡把「朋友圈」叫做Moments。考慮到最初朋友圈鼓勵發照片而不鼓勵發文字(甚至有意隱藏了單獨發文字的操作),我猜想這個譯法可能受了當年柯達口號Share moments, share life的影響。

6、從防禦角度來說,應該是先有城牆後有護城河吧。

7、品牌是一種共識。

8、知己知彼還不夠,還得知道彼有多知己。

9、懷疑是人生的一部分。

10、理想是個危險的詞。

11、一堆人質疑拼 多多卻不質疑淘寶(是如何起家的),這已經說明我們這個社會是多麼健忘。

12、制度遺產還是很有價值的,香港有潛力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曼哈頓。

13、「到現場」既是價值觀也是方法論。

14、死亡才是一盞長明的燈。

15、我們終將改變潮水的方向?是的,只需要等待。

像上帝一樣創造;像王者一樣指揮;像奴隸一樣工作。

王興在他一萬三千多條飯否中持續展現著自己的理念,讀書、發問、思考,這就是一位創業鬥士的日常。

本文來自生意經,創業家系授權發布,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相關焦點

  • 王興的另一面:飯否上看他如何讀書、發問與思考
    在即將迎來自己高光時刻的王興,依舊直率與真實,還和從前一樣時不時發條消息。飯否成為了我們最能接近王興了解王興的工具。在《九敗一勝:美團創始人王興創業十年》一書中曾多次有過對王興作為CEO的責任的闡述。在美團,王興就是一個不斷向外審視,不斷觀察社會,不斷思考世界的核心人物。王興從來不會被技術或者產品束縛住,他的團隊也對此有所共識。
  • 王興的「TOP」人才觀
    王興在今年年初強調,美團的下一個十年,非常重要的是從組織使命出發,美團組織如何不斷迭代和增強,這是他現在花更多時間在思考的事。 一邊守業,一邊創業。人才成長和組織建設,是美團下一個十年的必修課。而王興所定義的「TOP」人才觀,如何在美團內化和落地?是當下一個值得探究的話題。
  • 對話王興:如何點評阿里、騰訊和自己?
    大量公司是從垂直領域開始成長,然後不斷延展,所以他們難免由行業思維出發,更多去思考終局和邊界。而美團點評是用商業流轉中的一個環節來作為自己的內核——這個內核從商業上看,是交易;從客戶看,是服務。它的業務是橫向的,所以王興的思考和多數CEO不太一樣,他更多通用的、跨界的思考。
  • 張五常:該怎樣讀書和思考,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內容來源:資料來源於張五常先生的博客《讀書的方法》、《思考的方法》。有一次,赫舒拉發(J.Hirshleifer: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卓越經濟學教授和名譽退休教授。在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著作《不確定性與信息分析》和《力量的黑暗面》。
  • 張五常:該怎樣讀書和思考,你的人生才能事半功倍?
    大致上,用以上的步驟發問,答案是自己可以輕易地找到的。若仍須問老師的話,你發問前的準備工作會使他覺得你是孺子可教。4.書分三讀——大意、細節、重點學生坐下來對著書本,拿起尺,用顏色筆加底線及其它強調記號。讀了一遍,行行都有記號,這是毀書,不是讀書。書要分三讀。
  • 美團王興:家長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願意做任何事情
    所以,偉大的事業,需要煙波浩海和日月星辰…… 王興就是清華最耀眼的鯊魚 」 多數人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是願意做任何事情的 這是王興在一次採訪中的一句話 《財經》:講一個創業過程中令你影響深刻的小故事。
  • 愛讀書的王興遇到愛研究的張磊 Think Big,Think Long
    「王興愛吃、愛讀書、愛問問題。」高瓴資本創始人兼CEO張磊笑言,「這幾樣恰好我也都喜歡。所以,我們經常一起吃飯,徹夜長談。」張磊所言非虛。就在一周前的9月1日,美團緊張準備投資者推介會的間隙,王興與張磊在香港一家酒店約飯,並深聊到近凌晨兩點。
  • 讀書的方法,思考的方法
    第二、不打算讀書的時間要儘量離開書本——「餓書」可加強讀書時的集中力。第三,讀書時若覺得稍有勉強,就應索性不讀而等待較有心情的時候——厭書是大忌。要記著,只要能集中,讀書所需的時間是很少的。 將一隻手錶放在書桌上。先看手錶,然後開始讀書或做功課。若你發覺能常常在30分鐘內完全不記得手錶的存在,你的集中力已有小成。能於每次讀書對都完全忘記外物1小時以上,你就不用擔心你的集中力。
  • 從連續失敗者到TMD小巨頭之一的掌門人,王興是怎麼煉成的?
    在出差時,王興一度只住經濟型酒店,坐飛機也只乘經濟艙,為了不佔用工作時間,高管們開會也常安排在周末。讀書和思考的習慣對創業者而言,勤奮是一個標配,但不是所有創業者都愛讀書、愛思考。王健林和馬雲曾經作客央視的《對話》節目,主持人陳偉鴻問馬雲,「還讀書嗎?」馬雲說,自己很久沒讀書了。
  • 張五常:讀書的方法,思考的方法
    第二、不打算讀書的時間要儘量離開書本——「餓書」可加強讀書時的集中力。第三,讀書時若覺得稍有勉強,就應索性不讀而等待較有心情的時候——厭書是大忌。要記著,只要能集中,讀書所需的時間是很少的。 將一隻手錶放在書桌上。先看手錶,然後開始讀書或做功課。若你發覺能常常在30分鐘內完全不記得手錶的存在,你的集中力已有小成。能於每次讀書對都完全忘記外物1小時以上,你就不用擔心你的集中力。
  • 刑事律師如何做好法庭發問
    法庭發問必須是配合證據反映的案件事實,符合刑事法律規範、法理的推理結論,如果顛倒了順序,辯護效果也僅限於旁聽席了。關於刑事律師如何做好法庭發問,如何通過律師的發問、被告人的回答,配合整個案件的辯護意見,將所有有利於當事人的無罪、罪輕情節展現出來,是我在一直思考的問題。
  • 2020年的社交戰場,王興會缺席嗎?
    2005年,王興在清華園附近的民宅裡創立了校內網,這是他放棄博士學位後兩年來唯一一個做成的項目,他待之如「初戀」。校內網上線後,憑藉得力的宣傳和良好的體驗,立即成為社交類的爆款,王興也成為圈內的創業明星。校內網註冊人數呈幾何式的增長,伺服器一度崩潰,為此王興不得不大幅增加伺服器。
  • 王興40歲生日感悟:極度渴望成功的人並不多,願付非凡代價的更少
    美團創始人 王興2月18日消息,今天是美團創始人王興40歲的生日,1979年的2月18日,王興出生於福建龍巖,也正是在那一年,王興的父親王苗才從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變成了一個建築工人可以說王興從小就沒有吃過多少苦。說來也巧,他的成長與他父親的奮鬥過程是同時的。當王興考上清華大學時,他的家庭已經是富裕之列了。他成了一個富二代。但王興並沒有太多富二代的不靠譜特點,反而一直讀書讀到留學,在看到網際網路的機會之後,於2003年回國創業。
  • 父母如何說,避免與孩子衝突的發問技巧
    孩子跟您講了一大堆,你卻聽不明白,看到孩子心情不好,卻不知道怎樣開解,其實人在思考問題的時候,大腦信息量非常大,思維比較混亂,這時候,自己都很難搞清楚自己的想法,困惑在哪,教導式的溝通,會給孩子帶來怎樣的影響,如何發問呢?今天來聊聊,父母避免與孩子衝突的四步發問技巧。
  • 美團王興:絕大多數的失敗,是基本功出了問題
    持續學習,掌握和運用正確的方法,這在美團是個共識。如何授人以漁,輸出成長的正確方法,並通過管理機制落地,用時間累積成紮實的組織能力,美團一直在探索和實踐。本文總結了5條美團人才成長方法論,粗看不像常規動作,細看卻是紮實的常識,更是基本功,觸及人才培養的本質。王興曾在2011年提到,「昨天跟一個老聯想聊,『想清楚,講明白,聽得懂,做到位』的總結讓我印象深刻。
  • 如何讀書,才能真正做到事半功倍?
    經常有學友我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如何才能高效學習?
  • 目無全牛:王興的自信和焦慮
    【ALENG 自媒體】3月31日早間專稿,美團創始人王興關於馬雲」不誠信「的一番評論,引發了很多人的關注。對於那些長久以來浸潤在電商帶來的便利生活中的人們來說,王興關於馬雲「不誠信」的評論,著實令人頗感驚愕。
  • 王興做不成美團遊戲
    幾日前,王慧文曾親赴一線視察,並在公開場合發問:你們說的這個《賽博朋克 2077》 是個遊戲嗎?那我回去試試。 投資界在《42歲,王興的兄弟退休了》一文中介紹了王興和王慧文的一些趣事: 在清華大學就學期間,倆人是最佳搭檔,通常由王興負責出謀劃策,王慧文動手。生活上,王慧文睡在王興下鋪,倆人幾乎形影不離,結下了深厚的友誼。由於年長王興數月,王慧文成為「老王」,王興則是「興哥」。
  • 王興的大腦:50個思考片段
    來源:格上理財摘要:發生在2012年至2014年間的50個思考片段,揭示了美團從零到600億美元的必然性,也很可能可以預示未來。在IPO一年後,美團不但重新站在了發行價上方,還創下了新高,目前市值已經接近600億美元,這在目前所有已經上市的中國網際網路公司中,僅次於阿里巴巴和騰訊。
  • 王興:阿里非常強 但可以做得更有底線一點
    大量公司是從垂直領域開始成長,然後不斷延展,所以他們難免由行業思維出發,更多去思考終局和邊界。而美團點評是用商業流轉中的一個環節來作為自己的內核——這個內核從商業上看,是交易;從客戶看,是服務。它的業務是橫向的,所以王興的思考和多數CEO不太一樣,他更多通用的、跨界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