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的對策建議

2020-12-13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垃圾分類是對垃圾收集處置傳統方式的改革,是對垃圾進行有效處置的一種科學管理方法,涉及點多、面廣,需要久久為功,紮實推進。

一是發揮媒體宣傳作用和輿論監督。在加強傳統媒體宣傳的基礎上,發揮新媒體迅速、廣泛的傳播力,強化宣傳的視覺衝擊力,使垃圾分類深入人心,養成習慣、成為時尚,提升垃圾分類覆蓋率。針對不同人群對象,進行不同層次的垃圾分類知識培訓和體驗活動,通過培訓進單位、進學校、進社區、進公共場所等,提高垃圾分類知曉率和參與率。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教育體驗基地,普及「垃圾經濟」概念,使居民明確「垃圾分類,回收的是資源,丟棄的是垃圾」,促進整個社會形成良好的垃圾分類習慣。

二是以社區為重點加強培訓教育。社區居民點是各類生活垃圾最重要的集聚地,也是生活垃圾分類的工作重點。對廣大居民特別是年齡偏大、居住分散的社區居民而言,知識的匱乏和分類不當的現象最為集中。以點帶面,開展不同層級的垃圾分類示範小區、示範企業、示範街道、示範家庭的創建活動,總結推廣垃圾分類成功經驗,擴大垃圾分類示範效應作用。定期組織垃圾分類交流活動,分享垃圾分類經驗、心得,展示垃圾分類成果,讓居民感受到垃圾分類可以騰出空間、保護土地資源、減少對周邊環境的汙染、保護生態平衡、變廢為寶的成就感。

三是加強垃圾分類督導隊伍建設。建議加強志願者隊伍建設,在各社區建立一支相對固定的垃圾分類工作志願者隊伍,完善教育培訓、激勵促進等機制,通過志願者的力量,引導市民積極參與垃圾分類。目前,垃圾分類依靠的主要力量是督導員,由各社區自行配備,存在穩定性差、素質參差不齊等問題,建議由區城管局統一招募一批垃圾分類的專管隊伍作為督導員,可以由環衛工人組成,實行統一培訓、統一管理、統一服務標準、統一檢查考核,配齊配強專兼職督導人員。

四是在學校開設垃圾分類課程。垃圾分類應從娃娃抓起,中小學生是很好的垃圾分類普及宣傳員和監督員,讓垃圾分類進學校、進課堂,增加專門的垃圾分類、資源利用和環境保護知識等內容,通過「學校+社區」影響帶動成年人進行垃圾分類,達到「教育一名學生,影響一個家庭,帶動整個社區」良好效果,厚植垃圾分類的社會基礎。

五是加強物業服務企業垃圾分類管理能力。要加強物業服務企業工作人員的培訓,幫助他們正確掌握垃圾分類的方法,讓他們了解分類、學會分類、主動分類。物業服務企業是微利行業,在開展垃圾分類過程中會產生一定的費用支出,建議財政資金對垃圾分類給予適當的補助,或者根據垃圾分類情況制定獎勵標準,讓物業服務企業能長期開展垃圾分類工作。將垃圾分類效果納入物業服務企業的信用評價體系,督促物業服務企業重視垃圾分類質量和效果。引導物業服務企業採取措施,引導居民正確分類,這樣既可以提高居民分類的準確率,又能夠實現垃圾不落地,為後續收運創造條件。

六是建立有效垃圾分類激勵機制。通過探索建立居民「綠色帳戶」「環保檔案」等方式,將垃圾分類與物質獎勵掛鈎,讓居民獲得實惠,廣泛推行垃圾分類積分制,根據居民分類質量的好壞獲得相應積分,對正確分類投放垃圾的居民給予可兌換積分獎勵,激發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

七是推行市場化社會化服務。目前,從各地垃圾分類市場化、社會化的試點來看,企業針對居民需求推出的服務模式,比單純地以行政手段推廣垃圾分類更有效,更符合市場規律。如,紅廟坡街道浩林方裡物業與再生資源回收企業建立合作,借鑑杭州「網際網路+生活垃圾分類回收」品牌——「虎哥回收」成功經驗,有效撬動了居民分類熱情,使居民從嫌麻煩、不願分,到享實惠、主動分。要逐步推進生活垃圾處置市場的開放,著力培育優秀企業,從稅費減免和財政補貼等方面予以適當扶持。

八是切實加強管理和執法檢查。要把垃圾分類納入區級領導城市治理夜查範圍,推動垃圾分類責任落實。建立源頭排放登記制度,開展生活垃圾產生量調查,對各單位和居民小區的垃圾分類情況進行大數據分析,建立動態監測體系,形成分類收集、集中清運、精細回收、再生利用的良性循環系統。採用新建、改造和市場化運作等方式,加快規劃建設與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分類投放、分類運輸、分類處置相匹配的「分類站點」及其終端設施。加強商品生產、流通、消費的全過程管理,限制賓館、餐飲等服務性行業使用一次性用品,生產製造、服務行業要限制商品過度包裝,推行淨菜進城,倡導低碳生活,多渠道、多舉措減少商品生產、流通、使用等全過程垃圾產生量。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圍繞生活垃圾分類體系建設推進落實情況,上海市政協專題調研
    本文圖片均由金松 攝9月3日下午,上海市政協開展「生活垃圾分類體系建設推進落實情況」專題調研,市政協副主席李逸平參加。據市綠化市容局介紹,目前本市已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圍繞推進生活垃圾分類體系建設,市政協委員駱山鷹建議,在有條件的街鎮,設立中小型的垃圾處理網點,實現部分垃圾就近處理,減少垃圾長途收運的行為,降低垃圾處理成本。市政協常委黃勇平建議,加強研發,提高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水平。
  • 環保行業: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穩步推進
    本周跟蹤研究  《關於進一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若干意見》落地該《意見》明確了到2020年底,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和第一批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城市力爭實現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基本全覆蓋,分類運輸體系基本建成,分類處理能力明顯增強;其他地級城市初步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推進工作機制的工作目標,力爭再用5年後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
  • 株洲推進垃圾分類處理有了時間表
    株洲日報記者 胡文潔株洲日報訊 11月25日召開的株洲市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動員大會明確:我市將統籌市區與縣城、城市和農村垃圾分類工作,由點及面、分片實施、分步推進。總的要求是「一年打基礎、三年大變樣、五年全覆蓋」,到2025年全市實現城鄉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全覆蓋。
  • 全國各地因地制宜有序推進生活垃圾分類
    廣州12月14日電,在廣州日前舉行的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現場會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有關負責人說,各地要結合實際,因地制宜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案,有序推進生活垃圾分類。  該負責人說,各地要落實黨委政府主體責任,加快建設生活垃圾分類長效機制,加快生活垃圾管理立法,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類法規體系,細化管理要求和技術標準。
  • 李惠文調研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推進情況時要求 建立生活垃圾分類...
    汕尾日報訊(記者 黃銘標)近日,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惠文率隊專題調研全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情況,要求加快推進規劃編制,建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制度體系,補齊短板,統籌推進全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李惠文一行深入各縣(市、區)多個鎮(街道)、社區,實地調研生活垃圾分類推進工作,與幹部群眾、相關技術人員深入交流,詳細了解各地廚餘垃圾處理設施、大件垃圾處理設施、垃圾分類中轉站建設情況,分類收集、分類運輸車輛配備情況等;並召開座談會,聽取各縣(市、區)、市住建局等有關工作匯報。
  • 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再出招 12部門:逐步在產品包裝上設置醒目的垃圾...
    12月4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12部門發布《關於進一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若干意見》。在建立標識制度方面,《意見》提出推動建立垃圾分類標識制度,逐步在產品包裝上設置醒目的垃圾分類標識。力爭再用5年左右時間,地級及以上城市因地制宜基本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系統。
  • 長沙:小區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100%,推進建設廚餘垃圾處置項目!
    兩天時間行程滿滿,調研組先後前往芙蓉區火星街道月桂社區三、五片小區,長沙市第一垃圾中轉場、長沙市廚餘垃圾處理廠、長沙市餐廚垃圾處理項目、長沙市生活垃圾清潔焚燒處理項目考察處置終端設施,並參觀了長沙市生活垃圾分類宣傳主題地鐵站廳,同時還前往部分社區、小區、公共機構、小區垃圾站查看情況。
  • 我國生活垃圾分類與處理方法探究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固廢網訊:摘要: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及人口數量的增長,人民在生活中造成的垃圾越來越多,因此,垃圾分類及有機垃圾處理受到了較高的關注。垃圾分類及垃圾處理工作的開展可以有效的提高我國環境,促進我國的可持續發展。國家在建設中逐漸認識到垃圾分類處理的重要性,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約束居民,進而提高居民的環境保護意識,加強對環境的保護。國家在發展過程中應加強對生活垃圾分類的控制,並根據現有垃圾分類的方式對相關工作進行改進,進而提高我國垃圾分類處理工作的水平。
  • 楚雄州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實施方案
    在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收運工作的同時,結合生活垃圾產出種類、發展水平、生活習慣、垃圾成分等實際情況,加大環衛基礎設施建設,重點解決分類收集、處置設施短板等問題,建立和完善符合本地區實際的垃圾收運和處置體系,因地制宜推進垃圾處理設施共建共享,科學確定設施建設布點和服務覆蓋範圍,以提高生活垃圾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處理能力。
  • 分步實施 穩步推進 以點帶面 順序遞進新城區有序推進生活垃圾分類...
    呼和浩特日報訊 為全面推進和加強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運輸處置管理工作,鞏固城區環境綜合整治成效,新城區按照「分步實施、穩步推進、以點帶面、順序遞進」原則,全面建立符合實際的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引導廣大市民儘快形成主動分類投放垃圾的良好習慣,逐步實現生活垃圾處理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的目標
  • 垃圾分成幾類?如何推進?四川生活垃圾分類方案徵求意見
    《徵求意見稿》還提出了垃圾分類工作推進時間表:到2020年,成都、德陽、廣元3個國家重點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其他地級城市的公共機構基本實現生活垃圾分類管理主體和收集設施全覆蓋,至少有1個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
  • 天長縱深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
    近年來,天長市強力推進農村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工作,建立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覆蓋全市農村」的保潔網絡和長效常態管理機制,不斷健全完善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置運行模式,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資源化利用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
  • 安徽蚌埠市推進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發布!
    北極星固廢網訊:根據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等九部門聯合印發的《安徽省推進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建督〔2019〕108號)精神,為貫徹落實《蚌埠市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加快推進我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提升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水平,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 成都推進住宅小區生活垃圾分類
    原標題:成都推進住宅小區生活垃圾分類   11月12日,記者獲悉,近日成都市住建局、成都市城管委聯合組織召開全市住宅小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現場會。   各區(市)縣住建行政主管部門、市物業管理協會及部分物業服務企業代表共計80餘人先後赴青羊區童子街庭苑小區、高新區銀泰泰悅灣小區實地參觀學習,並以「積極參與垃圾分類,營造小區綠色環境」為主題,開展成都市物管行業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座談交流會。   活動現場,東潤物業、蜀信勵志物業項目負責人結合小區實際,分別就生活垃圾分類試點中的經驗和做法進行了介紹。
  • 上海推進高校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上海推進高校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2019-06-09 18:46:00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上海6月9日消息(記者吳善陽)上海市教育委員會
  • 雲南楚雄州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實施方案發布!
    在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收運工作的同時,結合生活垃圾產出種類、發展水平、生活習慣、垃圾成分等實際情況,加大環衛基礎設施建設,重點解決分類收集、處置設施短板等問題,建立和完善符合本地區實際的垃圾收運和處置體系,因地制宜推進垃圾處理設施共建共享,科學確定設施建設布點和服務覆蓋範圍,以提高生活垃圾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處理能力。
  • 城鄉統籌推進垃圾分類治理
    加強城鄉統籌,是推進垃圾分類治理,進而提高社會文明水平的重要措施,也是未來推進垃圾分類治理的重要指導原則。城市方面,特大型、大型城市走在了垃圾分類治理探索的前列,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已全面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到2020年底,46個重點城市將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其他地級城市實現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2025年底前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將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  農村方面,近年來,農村垃圾分類問題逐漸受到重視,並開始了地方探索。
  • 未來城市生活垃圾的全過程處理工程
    針對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文章提出了建設可持續型垃圾填埋場,推動城市生活垃圾從以往的被動處理向「資源再生和汙染防控」處理升級,通過填埋場循環利用實現土地資源節約,並基於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推動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等建議。
  • 茂名加快推進生活垃圾分類 垃圾桶噴塗四種標識
    茂名網訊 日前,記者從市城管執法局了解到,目前市區2700多個設於小區內的垃圾收集桶已完成了垃圾分類規範標識設置工作。下一步,我市將實施提速計劃,制定工作路線圖、時間表,計劃通過三年行動建成「閉環」的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
  • 住建部等12部委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若干...
    文件提出,到2020年底,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和第一批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城市力爭實現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基本全覆蓋,分類運輸體系基本建成,分類處理能力明顯增強;其他地級城市初步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推進工作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