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生活垃圾分類體系建設推進落實情況,上海市政協專題調研

2020-12-22 政協頭條

本文圖片均由金松 攝

9月3日下午,上海市政協開展「生活垃圾分類體系建設推進落實情況」專題調研,市政協副主席李逸平參加。據市綠化市容局介紹,目前本市已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

當天,政協委員實地察看了田林街道兩網融合中轉站。據介紹,該中轉站具備稱重、分選、打包、轉運等功能,可以回收玻璃、金屬、塑料、紙板、舊衣服、泡沫等六大類可回收物。該中轉站實行「統一標識、統一車輛、統一衡器、統一服裝、統一服務規範」管理,實行信息公開透明,公開人員信息、回收價格、種類、投訴電話、便民熱線等。

之後,政協委員實地察看了華悅家園溼垃圾就地處理情況。據介紹,華悅家園就地處理設備每天可處理2.5噸垃圾,主要是處理華悅家園居民區產生的溼垃圾。當前虹梅街道運用生物處理技術,對越界園區、捷普廠區、華悅家園的溼垃圾進行集中處理,形成「食物→餐廚垃圾→微生物處理→有機生物菌肥→種植蔬果」的綠色循環,實現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

最後,政協委員實地察看了上海師範大學生活垃圾分類情況。針對可回收物,學校通過引進社會資源,在重點區域安裝智能垃圾分類回收機;針對有害垃圾,學校配置了專門的分類容器;針對溼垃圾,學校與企業合作,設置了智能溼垃圾源頭資源化無害化處理機;針對幹垃圾,學校通過與屬地部門良性互動,集中設置了幹垃圾壓縮處理設備。

在專題調研座談會上,市綠化市容局表示,本市已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截至目前,本市已完成2.1萬餘個分類投放點的規範化改造,建成1.5萬個可回收物服務點、201個中轉站、10個集散場,本市幹垃圾焚燒和溼垃圾處置總能力達到24350噸/日。未來,本市將重點推進生活垃圾源頭減量,推進餐飲行業落實「光碟行動」,落實「旅遊住宿業禁止主動提供一次性客房用品」的規定,推進菜場溼垃圾就地處理設備的配置。同時,本市將進一步完善可回收物體系,暢通可回收物回收利用鏈條,實現應收盡收、應用盡用,力爭做到「全覆蓋回收、全品種利用、全流程監管、全口徑統計」,加快落實廢塑料等低價值可回收物的再生利用。

圍繞推進生活垃圾分類體系建設,市政協委員駱山鷹建議,在有條件的街鎮,設立中小型的垃圾處理網點,實現部分垃圾就近處理,減少垃圾長途收運的行為,降低垃圾處理成本。

市政協常委黃勇平建議,加強研發,提高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水平。市政協委員李道季提出,要從源頭入手,在小區分類投放的過程中,將幹垃圾與可回收物有效分離開來,避免出現混合處理的現象。市政協委員孫建國提出,儘快建立生產者責任制,以推動大件垃圾回收處置。

市政協委員鳳懋倫提出,要讓小區周邊的垃圾處理設施真正發揮作用,既要「中看」也要「中用」。市政協委員段純剛提出,大型居民區在建設之初,就應提前將垃圾處理設施考慮進去。市政協委員黃少星提出,對於近年來急劇增長的外賣快遞包裝垃圾,要加大回收處理力度。

市政協委員胡敏提出,對於垃圾分類實效,要建立相應的評估機制。

市政協人資環建委主任陸月星提出,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兩網融合」,既要重視硬體設施建設,也要重視軟體建設。在推進這項工作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市場主體作用,注重規範市場運行體制機制,構建循環經濟體系,構建相應的價值鏈和產業鏈。

李逸平提出,近年來,上海垃圾分類總體成效顯著,接下來,要瞄準這項工作的困難問題、薄弱環節,持之以恆,推動垃圾分類這項事業不斷取得新成效。9月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關於進一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若干意見》。希望政協委員結合此次會議精神,從參政議政和凝聚共識上「雙向發力」,提出務實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對策建議,助力黨委、政府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相關焦點

  • 李惠文調研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推進情況時要求 建立生活垃圾分類...
    汕尾日報訊(記者 黃銘標)近日,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惠文率隊專題調研全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情況,要求加快推進規劃編制,建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制度體系,補齊短板,統籌推進全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李惠文一行深入各縣(市、區)多個鎮(街道)、社區,實地調研生活垃圾分類推進工作,與幹部群眾、相關技術人員深入交流,詳細了解各地廚餘垃圾處理設施、大件垃圾處理設施、垃圾分類中轉站建設情況,分類收集、分類運輸車輛配備情況等;並召開座談會,聽取各縣(市、區)、市住建局等有關工作匯報。
  • 上海市廢棄物管理處調研生活垃圾可回收物回收利用體系情況
    為打造全流程的生活垃圾可回收物回收利用體系,健全單品類低價值可回收物的數據計量規範管理,挖掘廢紡織物的回收潛能,1月5日下午,上海市廢棄物管理處走訪調研在支付寶等網絡平臺做線上預約回收的運營企業,與企業交流座談探索本市廢紡織物回收模式。
  • 新學期要來了,復旦的垃圾分類工作做得怎麼樣?
    9月9日上午,在上海市教委的協調下,市人大城建環保委、市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建設委,會同市綠化市容局、市機管局等市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實地檢查指導復旦大學垃圾分類減量工作。隨後,上海高校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工作專題調研座談會在逸夫科技樓舉行,復旦大學校長許寧生出席並講話。
  • 長沙:小區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100%,推進建設廚餘垃圾處置項目!
    8月21、22日,住建部城建司第八調研組福建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城管處一級調研員楊孝仁、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委城市環境衛生專業委員會委員趙海濤、廣西壯族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城市建設處主任科員劉志迎、青島市城市管理局幹部顏培炎一行四人集中調研長沙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 上海推進高校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上海推進高校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2019-06-09 18:46:00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上海6月9日消息(記者吳善陽)上海市教育委員會
  • 龍巖市五屆市政協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召開專題協商推進中心城區...
    龍巖市五屆市政協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召開專題協商推進中心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和我市科技館建設工作 2020-09-29 09:59:45、全省市縣政協主席座談會精神,圍繞「加快推進中心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推進龍巖市科技館建設」進行專題協商。
  • 王汝剛受聘「上海市垃圾分類形象大使」,卡通形象同時發布
    自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施行以來,上海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成效顯著,垃圾分類逐步成為引領低碳生活的新時尚:全程分類體系基本建成,幹垃圾焚燒和溼垃圾資源化利用總能力從2018年的15250噸/日上升到26095噸/日,2020年可基本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市民分類習慣初步養成,居住區和單位分類達標率雙雙達到95%;垃圾分類實效趨於穩定,「四分類」垃圾實現「三增一減」(可回收物回收量
  • 調研「N次」查個遍,上海用「問題清單」監督垃圾分類
    新華社上海11月16日電(郭敬丹 施鈺)《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近一年半,「史上最嚴」的垃圾分類法規與「新時尚」生活習慣的融合越來越深。這背後,有效監督的力量不可或缺。「『宏觀監督』的同時還有了『精準監督』——調研得出的問題很具體,對照清單,問題有沒有得到整改一目了然。」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浦東新區金高公共運輸有限公司工會主席施政說。近日,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就《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執法檢查第二批「問題清單」的整改落實情況向上海市人大城建環保委進行了匯報說明。
  • 圍繞「推進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主題劉奇葆率全國政協調研組蒞...
    8月28日至9月1日,全國政協副主席劉奇葆率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調研組,圍繞「推進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蒞晉開展監督性調研。省委書記樓陽生在太原拜會全國政協副主席劉奇葆,省政協主席李佳參加拜會並陪同調研。
  • 上海生活垃圾全程分類收運體系基本形成
    2019年7月1日,被稱為「史上最嚴」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有法律法規支撐,有市民全員參與,有志願者全程引導,上海生活垃圾分類的社會氛圍濃厚。但在不少街鎮和社區,因受各種原因和客觀條件限制,實施生活垃圾分類仍面臨一些挑戰。
  • 郭慶帶隊調研瀘州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12月16月,瀘州市副市長郭慶帶隊調研主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先後到江陽區忠山學校、龍馬潭區五八社區、納溪區鳳凰城小區現場了解情況。郭慶(中)在忠山學校調研垃圾分類工作郭慶(左二)在鳳凰城小區調研垃圾分類工作在忠山學校,郭慶了解了學校將垃圾分類與教學相結合的辦法和效果。在五八社區,郭慶聽取了老舊小區垃圾分類工作開展情況。在鳳凰城小區,郭慶查看了物業小區垃圾分類設施設置情況。
  • 省住建廳調研德陽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調研組在旌南壓縮站了解垃圾除臭裝置的運作情況 通過實地調研,調研組系統了解了我市生活垃圾收、轉、運體系建設及日常運行情況,查看了垃圾分類運輸車輛的配置、垃圾除臭裝置的運行、居民小區多類別垃圾分類收集設施的設置和運作情況、垃圾分類督導工作實地開展情況、垃圾分類收集房的改造及運作情況。
  • 分享一下上海市垃圾分類工作的經驗
    上海先後出臺《上海市促進生活垃圾分類減量辦法》《關於建立完善本市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的實施方案》《上海市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建設行動計劃
  • 住建部等12部委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若干...
    到2020年底,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和第一批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城市力爭實現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基本全覆蓋,分類運輸體系基本建成,分類處理能力明顯增強;其他地級城市初步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推進工作機制。
  • 12部門:用5年時間 基本建立配套完善的生活垃圾分類法律法規體系
    但也要看到,我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總體尚處於起步階段,在落實城市主體責任、推動群眾習慣養成、加快分類設施建設、完善配套支持政策等方面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為進一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現提出如下意見。一、總體要求(一)指導思想。
  • 新洲區邾城街,組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調研垃圾分類工作
    為了深入推進垃圾分類工作,推進垃圾分類末端處理設施(厭氧發酵池)建設工程。昨天上午,武漢市新洲區邾城街組織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調研垃圾分類工作,街黨政辦、邾城派出所、街督考辦、街信訪辦、街城管辦、街國土所、街環保辦、顧崗黨總支及所轄9個村的負責人一起參加了參觀學習活動。
  • 發揮智力優勢 廈門市政協為我市「十四五」規劃編制建言獻策
    圍繞深入推進社區治理創新積極建言。今年市政協社法委(民宗委)組織委員深入鎮海社區、金安社區、軍營村等基層調研,探索發展壯大社區社會組織、推動居民參與社區建設、激發基層社會活力、有效表達社區居民訴求等在社區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召開「加強基層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社會微治理能力」專委會對口協商會議,探索構建富有活力和效率的新型基層社會治理體系。
  • 孝感市政協開展「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專題調研
    孝感日報訊10月14日,市政協主席仇平貴帶領部分政協委員就「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雙月協商主題開展專題調研。市政協副主席王芳,秘書長魯軍輝參加調研。仇平貴一行先後到乾坤陽光幼兒園、西湖明珠幼兒園實地調研,了解兩所幼兒園的辦園規模、硬體設施、教育環境、安全保障、食品衛生管理等情況。隨後召開座談會,聽取市教育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開展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工作的情況介紹。部分政協委員、協商代表和社區居民作了交流發言。仇平貴對孝感市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工作給予充分肯定。
  • 靖西市政協組織委員開展重點開發開放引領區工作專題調研
    靖西市政協組織委員開展重點開發開放引領區工作專題調研 www.gxbszx.gov.cn  2020-12-03 09:56  閱讀:3073次  作者:盧東嫻 潘 攀  編輯:吳黃蘭  來源:靖西市政協網
  • 後勤保障處赴滬上兩高校開展專題調研活動
    為進一步提升後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高後勤中層骨幹的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後勤保障處積極開展「大走訪、大調研」活動。近日,後勤全體班子成員帶領中層骨幹近20人,赴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範大學進行為期一天的專題調研。上海交通大學後勤保障中心黨委書記蔣立峰、後勤保障中心主任蔣宏及各部門負責人接待了我校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