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詩歌走廊地圖帶你讀懂詩意中原

2020-12-20 環球網

如果說中國是詩的國度那麼中原就是詩的中原

鄭汴洛,向西經函谷關通達關中,向東經商丘聯絡吳越

中原大地上的一條「詩歌走廊」

就這樣穿越時間而來這條「走廊」根植於中原深厚的詩歌傳統

成就千年傳頌的不朽詩篇 滋養中原深厚的文化沃土

這個春天,我們決定行走這條詩歌走廊踏訪古代詩人在這片土地上留下的詩篇、詩情

鄭汴洛,如今是絲綢之路經濟帶3個重要節點。而在古代,它們也地位超然,向西經函谷關通達關中,向東經商丘聯絡吳越,是唐宋數百年的交通要道。在唐代,更是明確這條路為「大路驛」——全國第一要道。

這條「大路驛」不僅運輸物資、人員,也是信息之路、文化之路,唐詩宋詞興盛之時,更是一條「詩歌走廊」。據葛景春先生統計,《全唐詩》2200多個詩人中,河南籍的350多人,約佔總量的六分之一。《唐詩三百首》中所選的76個詩人中,河南籍的25人,約佔總數的三分之一。

李白、杜甫、白居易、蘇軾、韓愈、劉禹錫、元稹、李賀、李商隱、範仲淹、歐陽修、晏殊、李煜、柳永、李清照……這些中國文學史,甚至世界藝術史上的大師大家紛紛從這裡經過,他們快意高歌,他們惆悵低吟,他們從這裡出發走向人生的巔峰,他們在這裡相逢,他們在這裡離別,成就了千年傳頌的不朽詩篇,他們在這裡歸去,把詩意留在中原大地,讓這條「詩歌走廊」花團錦簇,華美絢麗,詩趣盎然。

相關焦點

  • 中原一廊詩歌搖曳千年星河
    這條「大路驛」不僅運輸物資、人員,也是信息之路、文化之路,唐詩宋詞興盛之時,更是一條「詩歌走廊」。幾乎所有著名的唐朝詩人、宋代詞人都曾是這條「詩歌走廊」的過客.王維「朝與周人辭,暮投鄭人宿」,將鄭州郊外的田野寫得清新淡遠,如詩如畫。
  • 究竟是什麼價值讓中原王朝對河西走廊始終矢志不移?
    導讀:縱觀我國歷史上的大一統王朝,河西走廊以及和經營西域都是不可或缺的。即使羸弱的北宋都曾佔據河湟之地設置隴右都護府進行管理。可見河西走廊的重大意義,不但是經濟利益更重要的是巨大的軍事價值。通過陝西後西行是一條狹長的通道。
  • 《中原文化地圖集》非物質文化遺產卷正式通過驗收
    5月12日,河南省測繪地理信息局組織專家在鄭州召開《中原文化地圖集》(非物質文化遺產卷)驗收會。《中原文化地圖集》充分考慮非物質文化遺產特點,通過「地圖+文化」的方法,將地圖、文字、圖表、圖片等融為一體來講述中原故事,是地理信息服務政府、服務社會的一種科學方法,為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助力中原文化走出去提供了基礎信息支撐。  《中原文化地圖集》由河南省地圖院承擔編制,前後歷時四年多時間。
  • 中原中也
    父親謙助曾是一名軍醫,後來入贅中原家,並繼承了政熊的醫院。中也自幼聰穎過人,被譽為「神童」。作為長子,中也肩負著家人的厚望長大卻無心繼承家業。在母親的影響下,中也從初中開始就積極地給當地報紙的和歌欄目投稿,十五歲時就與詩友聯名出版了和歌集。在山口中學讀三年級時,中也因成績不合格而不得不轉學到京都立命館中學。在那裡,曾經的和歌少年迷上了達達主義詩歌。
  • 中原工學院改名中原工大學怎麼樣?
    ※高校專業那些事※為你分析,分享,解惑2019年又過去大半年了,大學朋友們最關心的大學名字也該改了。很多大學都是默默無聞,改名之後立刻全國都出名,生源大好。典型的就算瀘州醫學院改名:西南醫科大學,借著和四川大學打嘴仗的機會聲名大振。儼然西南地區第一醫科名校了。
  • 康橋地產15年,5件事讀懂中原更懂家
    8月13日,深耕中原市場15年的康橋地產首次召開品牌發布會,用TED式的演講重溫了其15年風雨歷程中對鄭州這座城市的理解和對品質信仰的堅守,並現場宣布了康橋地產「5+好房,更懂中原」的集團戰略。
  • 在「世界地圖」上描繪出彩中原
    作為一個不沿邊、不靠海、不臨江的「三不沾」內陸省份,近年來河南抓住對外開放和「一帶一路」發展機遇,瞄準「世界地圖」,不斷提升開放發展水平,以此倒逼政府改革
  • 夏朝國都在中原,夏朝文化在中原,然此中原非彼中原
    這是類同於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成果發布會的「距今3800年前後,中原地區形成了更為成熟的文明形態,並向四方輻射文化影響力,成為中華文明總進程的核心與引領者。」的結論。而兩者的根本區別在於,一是筆者認為夏文化的確立時間是在4100年前左右;二是對中原地區的定義與考證。現在重點探討事關夏朝文明原始起源的中原地區,具體地理位置究竟在哪裡?
  • 中原工學院,升格更名大學,「中原」能否保得住?
    中原工學院,名字怎麼樣?讓人一聽就知道,這是所來之河南的大學。不過目前是「學院」,大家都喜歡「大學」,不喜歡「學院」,所以要不惜一切代價的升格為大學。那麼中原工學院升格是否能夠成功?在2007年,中原工學院都開始新一輪的更名「大學」,2017年,中原工學院的升級版就是:中原工業大學。
  • 為何古代北方經常侵略中原地區,南方則很少侵略中原地區
    中國古代中原國家和北邊的少數民族以及南邊的少數民族,雖然在大部分時間裡能夠保持和諧穩定,不過也經常產生摩擦。相對而言,中原地區的國家和北方少數民族的摩擦明顯要大很多,而和南方少數民族的摩擦卻比較少。那麼,為什麼會是這樣一種情況呢?為什麼南方少數民族不像北方少數民族那樣,往中原打呢?
  • 五筆「勾」出中原經濟區大模樣
    □記者 劉江浩    閱讀提示  一千個讀者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於中原經濟區這樣宏觀而龐雜的概念,可能每個人都有他心中的「中原」。但是,中原經濟區到底長得啥模樣,它有哪些特點,它是如何定位,它未來的發展布局怎樣?《中原經濟區規劃(2012-2020年)》對此進行了「描繪」。
  • 中原在哪裡?河南可以自稱中原嗎?
    中原自古為咽喉要地,被視為「中國之處而天下之樞」。所以,中原,狹義上是指以河南地區為中心的黃河中下遊地區,範圍為今河南省及其毗鄰地區,包括山西東南部、河北南部、山東中北部、山東西南部、安徽北部、江蘇北部等大片區域。廣義上說,長江以北,長城以南地區都是中原。當與外族對應時,華夏文化地區全都是中原。
  • 中原工學院能改名為中原工業大學嗎?學生:很希望!
    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中原工學院能否更名為中原工業大學呢?中原工學院也位於河南省鄭州市中原區,如果這所大學按照以前的更名規則的話,中原工學院將會更名為中原工業大學,如果能夠順利的改名為這個校名,那麼對於這所學校來自河南省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你都知道河南地處中原,但只有一所以中原命名的大學就是中原工學院,中原工學院改名為中原工業大學就變得順理成章,但是這種想法能否實現呢?
  • 遂平縣圖書館開展「血脈中原,黃河少年」朗讀活動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給國圖老專家回信精神,充分發揮公共圖書館在滋養民族心靈、培育文化自信中的重要作用,根據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2020全民閱讀「弘揚黃河文化 共建書香河南」的活動主題,遂平縣圖書館面向全縣愛好朗誦的小讀者們,於8月17日舉辦了「血脈中原 黃河少年」朗讀比賽活動。
  • 遂平縣圖書館開展「血脈中原 黃河少年」朗讀活動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給國圖老專家回信精神,充分發揮公共圖書館在滋養民族心靈、培育文化自信中的重要作用,根據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2020全民閱讀「弘揚黃河文化 共建書香河南」的活動主題,遂平縣圖書館面向全縣愛好朗誦的小讀者們,於8月17日舉辦了「血脈中原
  • 被群雄逐鹿的「中原」究竟是哪兒?都包括哪些地方?
    數千年來,「中原」一直被視為中國政治、文化、經濟、交通中心,這裡也是華夏文明的搖籃,中國自古也有「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說法。因此,雖然中國地域廣闊,但是真正的核心疆域卻是中原地區,想要問鼎天下,必然要逐鹿中原,所以某種意義而言,「中原」也能夠泛指中國。那麼,中原到底有多大?
  • 究竟哪裡才是中原!
    古時候中原是兵家的必爭之地,俗話說得中原者得天下,可見中原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是何等重要。中原腹地無論農業還是經濟都能為國家提供優質的資源,不光如此,中原還是中華文明的開端,中華文化也在中原生根發芽,早在春秋時期,當時的楚莊王在和周朝使者相交中問到:鼎有多重?
  • 平頂山學院宣傳團隊:涉人文佳境,賞中原美景
    為響應教育部培養大學生實踐能力的號召,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旅遊產業更好更快的發展,平頂山學院雲上支教服務團開展「涉人文佳境,賞中原美景」主題活動,通過三位志願者的所見所感,領略中原美景。遊大美魯山,拜中原大佛7月27日,志願者李瑩鈺參觀屹立於河南省平頂山市魯山縣中原大佛。
  • 聚焦中原文博會 | 文匯中原 此景可待——第七屆中原(鶴壁)文化...
    花團錦簇美不勝收、街道整潔暢通有序、宣傳標語隨處可見……10月14日,精心布展中的鶴壁市朝歌文化園氛圍濃厚,第七屆中原(鶴壁)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將於10月16日至19日在此舉行。2014年創辦於鶴壁的中原文博會,迄今已連續舉辦六屆,為使文化資源社會效益最大化,該市投資30億元高標準規劃建設了總面積58萬平方米、可容納1500多個商戶的朝歌文化園,並將其中的標誌性建築——鹿臺閣作為中原文博會的永久性會址。記者當天上午9點來到鹿臺閣時,隨處可見工作人員搬運材料、測量裝訂、安裝展櫃的身影,各項工作緊鑼密鼓推進中,不少展館已初見雛形。
  • 東方中原深入教育應用 重慶普教展發力智慧教育
    它以東方中原雷射投影機為顯示核心,搭配東方中原拳頭產品「白板一體機」作為其智慧核心,再通過一體化拼接或模塊化擴展,結合包括拼接式綠板或白板、記憶快拍儀等有機形成的智慧多媒體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