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的開發商樂了,春節後的新盤還未上市就有人瘋狂搶購;通州的中介「火」了,二手房價一天比一天高;而就在購房需求猛增時,熒燦地產、「我愛我家」等幾家中介透露,通州二手房業主開始捂房惜售,不賣房了……通州新盤價格多數都定價在每平方米2萬元上下,與10年前相比飆升了近乎10倍。這裡的樓市怎麼了?本月5日,由北京日報、北京晚報、北京晨報以及搜房網聯合通州大多數品牌開發商舉辦的「後國貿時代,新通州紀元」——通州地產未來十年發展高端論壇在通州月亮河假日酒店拉開帷幕,在場專家和珠江、龍湖、富力等關注通州樓市的企業代表用「望」、「聞」、「問」、「切」的中醫手法把脈通州樓市,解析這一寶地的未來發展前景。
通州新城規劃
趕超上海浦東
在北京市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上,北京市市長郭金龍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2010年要集中力量,聚焦通州,藉助國內外資源,按照世界一流水平高起點謀劃,實實在在地啟動一批項目,努力取得重大突破,發揮好示範帶動作用。」
過去的10年,通州已經從原來北京的「郊外」成長為「CBD後花園」,進而發展成為環渤海經濟圈的橋頭堡。厚重的歷史文化、豐富的水資源和迅猛發展的樓市,使今天的通州已經變成北京市民擇居的首選地,在新的一輪建設通州新城會戰已經開始的2010年初春,2020年通州新城規劃的藍圖實施得如何?2010年北京「兩會」上,通州新城建設成為最引人注目的一筆,政府工作報告中「世界城市」的敘述最為「搶眼」。經過新一輪調整和優化後,通州新城的核心區域從此前規劃的新華大街一帶北移到了五河交匯的位置。北移後的運河核心區將打造成北京的新商務中心,而在交通方面,除8條軌道線路將覆蓋通州新城,規劃部門正在考慮在1號線下方建設沿長安街直達運河核心區的地鐵快線。目前,運河核心區的建設進入了進一步明晰發展功能定位的關鍵性階段,隨著國家發展戰略的實施,環渤海區域將形成跨越式發展,通州新城書寫新的歷史,進入新紀元時代。在場參與開發建設通州新城的地產商表示,通州未來的目標是趕超上海浦東,而這不是沒有可能的事情,只是時間問題。
謝遠驥:「世界城市」不同於國際城市
通州未來十年怎麼建設,大家都還在熱議中,從政府層面來說,現在由規劃委牽頭,好多部門組成一個專門班子,對通州的規划進行重新調整。2004年總規評完之後,2005年就出臺了通州新城規劃,事隔幾年之後又重新調整,這對通州來說是個新的機遇。
北京「兩會」中提出來要建成世界城市,世界城市跟國際城市有什麼區別呢?可能很多人沒有意識到有什麼不同,但世界城市其實是國際城市的高端,也就是說,很多城市都是國際城市,但不是世界城市。
世界城市與國際城市相比,現代化程度更高,國際上的控制力更強,影響力更大。現在國際上公認的世界城市有紐約、東京、倫敦。北京要想趕上這幾個城市還需要做很多努力,首先自身的建設方面還相差很遠。這次人代會提出來要建世界城市,要修改通州建設規劃,因為通州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因此在新規劃中是重點發展的城區之一,通州從歷史上就是北京的門戶:京杭大運河的起始點,現在又是CBD的後花園、京津唐地區發展走廊的交點,這個環渤海經濟圈,從大連一直到天津,北京是這個經濟圈的橋頭堡。
我們現在才開始建設世界城市,與其他世界城市相比,後發制人有很多好處,比如低碳經濟,我們在建設過程中應該著手準備改善。一些歐洲城市,城市建設基本上沒有了修改餘地,道路非常窄,又沒有地下停車位,馬路邊停很多車,以前馬路都是走馬車的,現在要走汽車,現代交通根本行不通。但到了中國城市一看,馬路很寬,綠地也很多,這就給世界城市建設打下了基礎。北京要建設世界城市,通州正好是世界城市的載體,未來通州的發展是很有前景的,而且將來通州在北京市佔有很重要的位置,對於在座的開發商來說,在這地方能拿到地搞房地產,應該是非常有前途的,希望大家把握住機會,做出符合世界城市規格的房地產產品來。
陳志:開發商應密切關注政策導向
通州未來十年,應該是個非常好的發展的時機,從京版十一條當中看到,有一句話非常明確,就是通州要發展,市政府要加快三區、三片的危舊房改造,一片就是通州老城區,這個改造一定會帶動通州地區的發展。通州歷史上就是交通要道,今天又表現出與眾不同的交通優勢,京瀋、京通、京哈高速以及八通線和縱向的六環、通順路交匯。對於具體在通州搞開發的企業來說,現在面臨的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兩次、三次的準備金率調整,既有對內收緊的信號,也有不希望外資在短期內迅速撤離中國市場的提示,現在很大的問題就是外資在賭人民幣升值,開發商要注意自己的資金鍊。在座的都是在通州搞開發的企業,應該抓住這次通州舊城區片改造的機會,加大對通州地區的宣傳和市場的影響,能夠迅速地把有效的消費者吸引過來。
今年「國四條」、「國十一條」出來以後,大家推測今後還會有觀念上的調整,2010年或者今後更長時間我們會面臨相對複雜的局面,房地產是一個非常關鍵的產業,帶動經濟的作用非常明顯。房地產當中涵蓋了很多民生的內容,從支柱產業角度來說,它又是拉動經濟的動力,基於這兩點,民生的需要和經濟發展的需要,在調控上如何做,中央感到非常棘手,所以這次中央已經明確從轉變發展方式的思路開始入手。我個人認為,不會有太多直接針對房地產的大動作,但是間接的影響或者是對房地產的緊縮政策,還可能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