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阿華級戰列艦主炮炮彈威力有多大?可擊穿9米厚混凝土

2020-12-20 楠竹一

衣阿華戰艦使用的是16英寸的406毫米「MARK7」型主炮,是美海軍歷史上威力最大的艦炮,使用2700磅的超重炮彈,約1225公斤的MARK8型穿甲彈,在衣阿華50倍口徑的炮管作用下,可擊穿9米厚的混凝土,直接在地面上砸出15米寬、6米厚的彈坑,可謂超級彪悍。基本上接近大和號460毫米主炮的威力了。

這是實戰中衣阿華主炮命中目標的效果,真可謂驚天地、泣鬼神,一炮炸沒了一條街。事實上,關於衣阿華主炮的威力是建立在軍艦整體性能之上的,脫離了軍艦的整體性能單看火炮威力是毫無意義的。

上圖為衣阿華主炮炸出的彈坑,基本上,彈著點附近幾十米之內,無人可以倖免。回到剛才的話題,戰列艦的主炮是建立在戰艦整體性能基礎上的,比如大家都愛比較的衣阿華與大和主炮對轟,由於衣阿華航速較大和號更快,所謂速度就是戰鬥力,使得衣阿華在面對大和號時有較大的速度優勢,同時衣阿華裝彈速度較大和號要快很多,由於衣阿華裝備的裝彈系統較大和號先進很多,所以上彈速度是大和號的三倍左右,故而火力輸出效率比較高。同時由於衣阿華先進的雷達火控系統,所以理論上衣阿華的命中率將大大高於大和號,這可能是大和號當時面對衣阿華最大的問題,如果命中率上不來,面對航速、射速都佔優的衣阿華,大和號只有被砸的份。

相關焦點

  • 主炮可擊穿9毫米混凝土,每分鐘射出21.6噸彈藥,堪稱頂級戰列艦
    依阿華級戰列艦,是美國海軍最後一級戰列艦。該型戰列艦由於具備非常強勁的火力,因此在全世界非常知名,堪稱頂級戰列艦。依阿華級戰列艦裝備了9門MK-7型406毫米50倍口徑的艦炮,這是一款穿甲能力非常優秀的艦炮。在海灣戰爭中,依阿華級戰列艦令伊拉克軍隊根本無法與之抗衡。
  • 7萬噸戰列艦:410毫米主裝甲,2萬噸裝甲總重,同級對手難以擊穿
    其中作為戰列艦防護的核心部位的就是主裝甲帶了,水線處的主裝甲帶厚度達410毫米外加20度的外傾角,其內部的重要位置中,彈藥倉還有最厚處270毫米的裝甲防護,同樣有25度的傾角,這樣的防護數據,在戰列艦的艦炮對射中,即便重要的側面裝甲被擊穿,重要位置已經有著很強的防禦能力,進一步削弱穿甲彈對於內部的毀傷。
  • 雷霆海戰十級戰艦即將出港 大和戰列艦率先亮相
    雷霆海戰十級戰艦即將出港 大和戰列艦率先亮相。遙想初到軍港,萌新艦長第一艘鋼鐵巨艦下海的場景記憶猶新,今時破浪風暴再起,十級重艦或使風雲聚集。據悉,《雷霆海戰》全新重器,十級戰艦將與眾多艦長大大不期而遇。眾望所歸的大和級戰列艦、中途島級航空母艦等世界名艦都將集體登場。
  • 艦娘殺卡牌介紹之賭國運之艦-大和號戰列艦
    在這種思想指導和現實鼓舞下,日本海軍開始準備建造搭載460毫米口徑主炮的超級戰列艦,並組建以戰列艦為核心的海上打擊力量,想以日本海海戰式的決戰來取得戰爭的勝利,很快大和級戰列艦的設計方案被批准。為建造大和級戰列艦,日本耗費巨資為其造船工業增添大量新式設備,從德國購進了15000噸水壓機以及3臺70噸酸性平爐,從而能夠製造出包括650毫米厚裝甲鋼板在內的大型鍛造件,並且特意將吳海軍工廠的船塢加深了1米。
  • 雷霆海戰十大戰列艦排名 你已擁有多少艘
    雷霆海戰十大戰列艦排名 你已擁有多少艘。十大戰列艦,所到之處一片焦火,強大的戰艦編隊更是橫掃大洋。其中不乏有俾斯麥級、北卡羅來納級、納爾遜級、長門級戰列艦已登錄《雷霆海戰》,相信很多玩家艦長早已滑動於掌中,與其他戰艦一較高下。
  • 蒙大拿級戰列艦: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大和:你敢說你比我還強?
    在火力方面,大和級擁有史上最大口徑的460毫米艦炮,在單發威力和射程上有優勢,而蒙大拿級的406毫米艦炮雖然口徑較小,12門的數量勝過大和級的9門,在單次齊射的投射彈丸總重量上反超大和級;在防護方面,蒙大拿級的主裝甲帶厚度是409毫米/19度,而大和級是410毫米/20度,相差無幾;在機動方面,蒙大拿級設計航速28節,相比大和級的27節僅有1節優勢。
  • 一艘現代的052D級驅逐艦,能否擊敗二戰最強戰列艦?
    假如052 D驅逐艦上裝滿了鷹擊-18反艦飛彈去對付一艘二戰後期的衣阿華級戰列艦,最後肯定是衣阿華要吃大虧。戰艦技術的發展主要需要兩個硬性指標,即射程和威力,其中射程又佔主導地位。現代飛彈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艦炮有多大的作用範圍,單就戰列艦時代來說,艦炮的作用範圍還有很大的代差。
  • 曇花一現的戰列巡洋艦
    為跳出這一死循環,當時有人提出一種設計概念,即採用戰列艦級別的火力,減少裝甲防護以減輕重量,使航速能夠超過戰列艦達到巡洋艦的水平,這就是戰列巡洋艦的雛形。簡單說,戰列巡洋艦將戰列艦的強大火力與巡洋艦的高航速結合起來,火力比巡洋艦強,航速比戰列艦高,兼有戰列艦和巡洋艦的優勢。
  • 一度聞名世界的超級戰艦 歷史意義不可估量的密蘇裡號戰列艦
    這艘建造于于1944年的第四艘依阿華級戰列艦,也是美國海軍第三艘以密蘇裡州為名的軍艦。在1945年9月2日,標誌著二戰結束的日本無條件投降的籤字儀式,在停泊在東京灣的密蘇裡號主甲板上舉行,本來就小有名氣的密蘇裡號,因為這歷史性的一刻而留名青史。密蘇裡號戰列艦全艦長達270.4米,艦體長寬比8.18:1,水線長寬比7.96:1,成為有史以來艦體最長的戰列艦。
  • 如果超級戰艦大和參加瓜島夜戰,能否一舉擊沉美軍兩艘戰列艦?
    就火力強度而言,"大和"號的45倍徑460毫米艦炮的威力遠勝"霧島"號的45倍徑356毫米艦炮,其穿甲彈在20000米距離上的垂直穿深達494毫米,而"南達科他"號的舷側主裝甲帶厚度為310毫米,加上"大和"的主炮數量比"霧島"多一門,且交火距離僅有6000米,如果說"南達科他"號的裝甲防護抵禦"霧島"號的主炮火力尚有餘力,但是在近距離面對"大和"號時幾乎是不堪一擊的,因此理論上"大和"號完全有能力擊沉
  • 逐鹿全球角逐四海,舷側對敵設計,吹響戰列艦復興號角的君權
    痛定思痛的皇家海軍參考了義大利的翁貝託國王級鐵甲艦的側舷最大火力設計之後,於一年之後的1889年9月30日,大英帝國首艘採用舷側對敵思路設計的鐵甲艦——君權級戰列艦一號艦開工,君權號戰列艦於1891年2月26日下水,1892年5月服役。
  • 戰列艦380毫米艦炮遠射:穿甲能力有多強?鋼板如紙片
    戰列艦380毫米艦炮遠射:擊穿裝甲和數據一樣「簡單」由於大和號戰列艦的艦炮口徑高達460毫米(也說是457毫米,約18英寸),對比同時代戰艦嚴重「超標」,理論上同時代任何戰艦都被會被擊穿,因此這裡就不說這個「BUG」了。
  • 定遠艦裝甲板重現人間,重18噸!怪不得被稱作鐵甲艦而不是戰列艦
    定遠號鐵甲打撈成功國內確實經常能見到把清朝北洋水師的「定遠」級鐵甲艦稱為戰列艦的情況。這種說法可以說也算不錯,但嚴格來講,又是有問題的,主要的癥結是出在「戰列艦」這個詞的定義上。廣義上的「戰列艦」在民國時代稱為「戰鬥艦」,是指主戰軍艦。由此可以涵蓋的範圍極廣,上至風帆時代,下至二次大戰,只要是主戰軍艦,都套用這個名詞。在這種定義下,定遠級可以說成是戰列艦。
  • 比俾斯麥戰列艦更大更強的超級戰列艦,可惜停留在圖紙上了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德國擁有巴伐利亞級超無畏艦、國王級無畏艦、凱撒級無畏艦等;但是由於一戰的失敗,德國海軍幾乎全部被裁,在海洋領域,當時的德國比中國還空白。本級艦主尺度為250.5米×36米×9.1米,標準排水量為41700噸和42300噸,滿載排水量49400噸和52900噸,艦員編制2092人和2608人,動力為3臺蒸汽輪機,三軸推進,最大航速30節,最大續航力8500-
  • 遠程「狙擊」:戰列艦對決的超遠炮擊
    【話說戰史】超遠炮擊:超級戰列艦射程有多大作為火炮戰艦的集大成製作,戰列艦在軍艦的歷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曾經作為艦隊決戰的核心,利炮厚甲是其的生存之本,二戰時期的戰列艦基本都達到了其發展頂峰,那麼戰列艦射程有多大呢?
  • 天津港兩次爆炸威力相當於53個戰斧式巡航飛彈
    TNT炸藥的數量又被使用作為能量單位,每公斤可產生420萬焦耳的能量,1噸TNT相等於4.2千兆焦耳,一百萬噸相等於4200兆兆焦耳,通常也作為核武器爆炸當量的單位來使用。  從波形記錄結果看,第一次爆炸發生在8月12日23時34分6秒,近震震級ML約2.3級,相當於3噸TNT,第二次爆炸在30秒種後,近震震級ML約2.9級,相當於21噸TNT。
  • 儘管小氣,但不失為一款優秀的戰列艦:「喬治五世國王」級戰列艦
    一、「喬治五世國王」級 (King George V class)戰列艦設計過程因為「納爾遜」級戰列艦明顯有許多的不足,最大的問題是火力不能全開(前甲板三座大炮布局新穎但全部開火軍艦也受不了)、火力不能全方位覆蓋(後面沒法攻擊是個問題),其次「納爾遜」級戰列艦慢吞吞的速度也是廣受詬病的一個糟點。
  • 長門級戰列艦:世界上最強大的戰艦擁有16英寸的主炮威力不容小覷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世界各國都認為建造防護能力超強、火力超大的巨型戰列艦能有效打擊敵軍艦艇,日本也不例外,因此建造了新型的長門級戰列艦——長門號與其姐妹艦陸奧號。兩艦均採用了當時世界上口徑最大的410mm火炮。長門級戰列艦,是日本海軍按照「八八艦隊」計劃正式建造的第一級戰列艦。
  • 穿越二戰:大和級戰列艦和052D驅逐艦,誰更勝一籌?
    作為具備大口徑攻擊火力和強裝甲防護性能的水上艦艇,戰列艦曾經是海戰中的一款重要武器。在二戰結束之前,戰列艦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許多國家的主力艦型,可以執行遠洋作戰的任務。據了解,美軍研製的最後一款戰列艦是蒙大拿級戰列艦,從設計之初這款艦艇就被賦予了重要的意義,美方計劃打造一款巨型的艦艇,火炮口徑提高到406mm,長度方面達到了280m,同時在防護方面,這款艦艇的裝甲設備也進行了一定的提升。這款蒙大拿級本來是想要對抗日制的大和級艦艇,但是在實戰中,美軍發現航母等艦船要更加符合環境需求,因此這款艦艇的研製就此擱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