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三年擬拆遷和保留115個項目!濟南天橋區城市更新全面起勢

2020-12-08 瀟湘晨報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戚雲雷 通訊員 劉如嫣

11月27日上午,濟南市天橋區舉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引領下的城市更新行動專家研討會。會上,天橋區提出用三年時間完成115個城市更新項目,總投資1000餘億元,拆遷改造和保留提升房屋面積約1700萬平方米,構建「三條天際線、六大標誌區」,成為連接濟南「中優」和「北起」的城市新地標和最美天際線。

實施全域城市更新行動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樣板區

當前,濟南正在加快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著力打造科創濟南、智造濟南、文化濟南、生態濟南、康養濟南,並形成了「東強、西興、南美、北起、中優」城市發展新格局。作為濟南市唯一一個地跨黃河的中心城區,天橋區處於全市南北中軸線的核心位置,是「中優」「北起」戰略的橋頭堡、主陣地。由於棚戶區多、舊村居多、舊廠區多,實施城市更新,對天橋、對濟南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今年以來,天橋區搶抓重大國家戰略落地和濟南城市新發展格局形成的重大機遇,提出天橋發展「1339」戰略,大力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努力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樣板區。為支持天橋城市更新,濟南制定了支持天橋區城市更新的有關政策,確定全力支持天橋加快實施城市更新,打造全市城市更新的「天橋樣板」,把天橋打造成連接濟南「中優」和「北起」的城市新地標。

在《城市發展新格局之「中優」—近期重點打造片區和項目行動方案》中,濟南明確提出把改造更新小清河—黃河之間地區作為重點,全力打造濼口古鎮文化區,打造黃河幾字灣丁太魯三角區。天橋已成為全市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的主戰場。

圍繞落實推進黃河國家戰略,打造連接「中優」和「北起」新地標,天橋區對標濟南市加快建設黃河流域中心城市,按照新「十字」城市發展格局,深入實施「1339」戰略,成立區城市更新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制定並下發《關於加快推進天橋區城市更新工作的實施意見》,提出用3至5年時間,全面實施黃河南72平方公裡區域的城市更新工作。

三年內拆遷改造和保留提升115個項目惠及10萬餘戶居民

按照實施方案,天橋區城市更新行動包含拆遷改造和保留提升「兩大類」更新項目,到2023年將實施完成115個城市更新項目,項目總投資1000餘億元,拆遷改造和保留提升房屋面積約1700萬平方米,惠及居民10萬餘戶。到「十四五」末,力爭實現規劃布局全面落地、發展空間全面拓展、城市品質全面提升、綜合功能全面優化。

據天橋區住建局局長、區城市更新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辦公室主任黃光秀介紹,天橋區城市更新行動將實現更新理念、融資機制、運作模式三項創新。一方面,對傳統老舊小區進行全域規劃、系統設計,十幾項功能設施同步規劃建設,實現「地上一張圖,地下一張網」;另一方面,採取「政府補貼+平臺融資+社會資本參與」運作方式,運用市場化方式吸引社會資本介入,以解決城市更新項目逾千億元的資金問題。同時,在全市率先成立城市開發有限公司,作為徵收拆遷項目的土地熟化主體,搭建起城市更新的市場化運作平臺。

「沒有拆遷就沒有天橋脫胎換骨變化」,天橋區把拆出來、供出去作為檢驗城市更新成效的重要標尺,全力推進拆遷供地,確定了三年完成拆遷1000萬平方米、供地10000畝的目標,今年將拆遷300萬平方米、供地3000畝。截至目前,天橋區已完成拆遷218萬平方米,實現供地3785畝,新開工建設326萬平方米,達到了歷年同期最好水平。特別是成大社區299戶10天全部籤約,同步推動房屋拆除,創出了拆遷「天橋速度」;標山二期37天完成籤約1056戶、籤約率達到70%。

此外,正在進行中的更新項目也多點開花。其中,14個拆遷改造類項目有序推進,成大片區安置房、標山二期、四建-交運等9個項目已完成或正組織實施徵遷;濼口二期項目規劃方案已上報等待批覆,已啟動項目徵收凍結程序;中恆金至、王爐北辛等4個項目已編制完成規劃方案,正全力推動後續相關工作。保留提升類已組織實施10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總投資約2億元,將於2021年8月前全部完工。

構建「三條天際線、六大標誌區」打造泉城城市新地標和最美天際線

研討會上,濟南市規劃院規劃設計三所所長周東指出,天橋應把握好由邊緣到中心的轉變、由灰色到綠色的轉變、由分散到融合的轉變、由粗放到精緻的轉變、由低效到高端的轉變這「五個轉變」,寫好天橋區城市有機更新的生態環境「綠」、歷史文化「顯」、產業能級「興」、生活品質「優」、民生設施「齊」、政策機制「新」這「六篇文章」。

事實上,近期天橋區已在發展格局上對全域實施的城市更新行動進行了深化細化,提出構建「三條天際線、六大標誌區」。其中,「三條天際線」分別是濟濼路兩翼城市發展天際線、小清河兩岸城市發展天際線、黃河兩岸城市發展天際線;「六大標誌區」分別是工商河商埠文化引領區、北湖高端服務業集聚區、濼口國際商貿區、藥山都市工業示範區、丁太魯黃河文旅標誌區及桑梓組團產城融合區。這兩大規劃南北貫通、東西連接、兩岸呼應,將助力天橋建成連接濟南「中優」和「北起」的城市新地標和最美天際線。

目前,天橋區城市更新行動已全域展開,數十個重大片區項目已實現突破:濼口二期將以重塑濼口古鎮為目標,建設「半園半坊」標誌區和8棟地標性建築,打造國際商貿中心;丁太魯片區將建設冰雪世界和星級酒店群,打造「黃河之窗」文旅城;成大—國棉一片區將打造小清河風貌帶上宜居宜業宜樂宜遊的特色區域;藥山南片區將打造集城市綜合體、高端商務和居住於一體的產城融合示範區;中恆—四建片區將打造新舊動能轉換商貿總部基地。

城市更新改造是重要的發展機遇,更是重要的民生工程。隨著城市更新行動深入推進,天橋區還將新建住宅及商業設施約1500萬平方米,提升住宅房屋556萬平方米,新增教育、醫療衛生、社區服務等配套設施佔地面積約4500畝,新增綠地面積約2300畝,補齊城市配套和人居環境短板,完善社區治理和服務,推動城市品質化、功能現代化、業態高端化。

「下一步,天橋區委區政府將堅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積極打造城市更新『天橋樣板』,為全市城市更新提供可借鑑、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模板,為打造『五個濟南』、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做出新的、更大貢獻。」天橋區委書記韓偉表示。

【來源:齊魯壹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天橋區將迎來大開發?3年拆遷1000萬平供地10000畝!涉及10萬餘戶!
    沉寂了許久的濟南市天橋區將迎來大發展!3年內,天橋區將拆遷1000萬平,供地10000畝,計劃到2023年全面實施115個城市更新項目,惠及居民10萬餘戶。對於天橋區來說,這是一個大手筆!對於天橋區的老百姓來說,天橋的大開發終於開始了!
  • 天橋招商「開門紅」!6大城市更新項目籤約,丁太魯片區將建黃河文旅...
    會上,天橋區分別與中國工商銀行濟南分行籤訂戰略合作協議;與融創濟南公司籤訂丁太魯片區黃河文化旅遊項目框架協議;與中國十九冶山東公司籤訂北坦街道城市更新項目;與中冶建築研究總院有限公司籤訂中冶建築研究總院合作項目。
  • 濟南擁抱黃河揚帆起勢!洋涓湖開挖,黃崗片區將建五星級酒店
    濟南黃河周邊已有多個片區啟動或即將啟動改造,一批大型項目相繼落地,不斷更新著濟南北部的城市形象,也將為加快「北起」提供新的助力。項目配套設施齊全,天橋區新建全民健身中心、文化館、藝術館、檔案館全部位於該片區,目前已開工建設。此外,片區綠化率極高,將建設多座大型公園,其中就包括關注度極高的洋涓湖公園和藥山公園。「藥山公園拆遷工作已完成,正組織土地徵收工作;洋涓湖公園也完成了立項規劃,按照計劃年內將開工。」
  • 黃埔區立下軍令狀:力爭三年內完成66個舊改拆遷項目!
    大洋網訊 6月30日下午,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召開決勝三年完成舊村拆遷任務工作推進大會,向各街鎮下達攻堅責任書,動員全區力量全速推進舊村拆遷工作,力爭到2022年底完成66個重點舊村改造項目的籤約拆遷。該區在全市率先制定《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決勝三年完成舊村拆遷攻堅任務工作方案》及《作戰藍圖》,高標準謀劃未來3年舊村改造拆遷計劃。相關方案對該區17個街鎮66個改造項目的年度拆遷任務、實施推進計劃等內容進行了全面的計劃鋪排,明確了20個主要職能部門的職責分工,梳理匯總了7個部門的支持政策。
  • 天橋區再添教育配套 萬科金色悅城·新著項目24班制配套小學奠基開工
    效果圖未來,濟南萬科與濟南匯文實驗小學分校將攜手共進,為濟南天橋區帶來卓越的教學理念,滿足萬科金色悅城·新著住區及周邊客戶對於教育的需求,促進濟南天橋區教育配套的完善與升級。萬科金色悅城·新著項目代建的24班制小學,引入天橋區優質教育匯文實驗小學分校,是萬科關心支持教育事業的重要行動,也是萬科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一項重大舉措。
  • 鄉村振興桃園示範區項目全面起勢
    2018年,鄉村振興桃園示範區項目實現了夯實基礎、破題上路、全面起勢。桃園辦事處敢拼敢博,農字企業率先探索,科學院校鼎力相助,桃園群眾積極配合,共商共謀共建鄉村振興桃園示範區項目建設,按照「土地向適度規模集中、產業向園區集中、人口向鄉鎮駐地集中」的三集中原則,打造智慧桃園、生態小鎮,建成縣城南部次中心。
  • 天橋區走出去招商,拋出「繡球」引鳳棲
    (張素芬 孟崢 攝)  本報3月24日訊(記者 張素芬 通訊員 楊子)22日,北京中關村創業大廈內,一場總部經濟暨「雙招雙引」推介會正在進行,一個個項目令人矚目,一項項政策力度空前,引得現場一片熱議……推介會由天橋區委、區政府主辦,旨在向駐京央企宣傳省、市及天橋區發展總部經濟、招商引資、招才引智等優惠政策和措施,吸引各地總部經濟企業和高素質人才來濟南發展,實現「雙贏」。
  • 濟南天橋區規劃打造「中國纖谷」特色園區
    「新材料資本技術大會匯聚了『產業鏈、創新鏈、資本鏈』,這批新型功能、先進結構、高性能複合材料項目的籤約實施,將為天橋區新材料產業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天橋區委書記韓偉在會上表示。本次大會旨在搭建新材料產業「產學研用」資源對接平臺,匯聚新材料企業、項目、資本、技術、專家等要素在濟南融合共生發展,促進新材料資本技術落地和產業化,助推全市「全力打造『五個濟南』,加快建設黃河流域中心城市」。
  • 2020年濟南各區老舊小區、城中村、安置房等改造計劃「出爐」
    今年計劃投資1.6億元,實施八一立交東南一期、公立街、岔路街、三裡莊東街一期等4個改造項目,涉及153戶居民、0.39萬平方米。老舊小區方面,市中區共有508個老舊小區,今年計劃投資4.18億元改造館驛街小區等13個老舊小區,未來5年內將對剩餘的近400個老舊小區進行改造。對於轄區內的重點片區,下一步將適時啟動老商埠二期和佔地60畝的大觀園項目。
  • 擁抱黃河揚帆起勢!開挖洋涓湖 黃崗片區將建五星級酒店……
    藥山街道位於濟南市區西北角,北依黃河,面積19.24平方公裡,區位優勢明顯。今年以來,街道堅持以項目建設引領城市快速更新、產業轉型提升、增進民生福祉,以科創引領都市型產業賦能發展,吸引高端科技型人才,加快人流物流技術流資金流向轄區富集。
  • 濟南天橋區丁太魯片區黃河文旅等多個項目籤約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了解到,天橋區是全市唯一地跨黃河兩岸的中心城區,處於濟南南北中軸線的核心位置,是省會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的橋頭堡、主陣地,被確定為濟南市城市更新的試點區、樣板區和省會打造連接「中優」「北起」的城市新地標。今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是天橋發展的突破之年,城市更新是最根本、最核心、最重要的突破領域。
  • 年底前完成15個安置項目,濟南市中區全面拉開城鄉建設框架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於悅 通訊員 孫化鵬今年以來,市中區大力度攻堅項目建設。堅持新區開發與舊城更新協同發展,新區開發以二環南科創帶為主戰場,舊城更新多點開花、整體成勢。同時,舉全區之力加快推進總投資305億元的11個市級重點項目,千方百計破解資金瓶頸,今年以來,市場化融資60億元,完成徵收拆遷1210戶,實現供地1400餘畝。迎難而上化解城建領域歷史遺留問題,年底前完成15個安置項目、4.07萬人回遷,為實現安全穩定高質量發展奠定基礎。
  • 2019濟南各區新一波拆遷規劃來啦!快看有沒有你家?
    槐蔭區加快張劉片區改造等13個項目徵收拆遷 啟動經一路延長線東等7個棚改舊改項目槐蔭區《政府工作報告》提到,繼續推進城市棚戶區改造遺留問題掃尾清零攻堅協調配合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管委會和市城市投資集團,推動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北方中心、省腫瘤醫院質子臨床研究中心等核心項目加快建設,啟動高等醫學研究孵化中心、國家人類遺傳資源創新中心等20個項目開工建設,確保山東第一醫科大學教學樓、學生公寓、食堂等首批30萬平方米建築交付使用,實現9月招生目標。
  • 天橋區:讓每個孩子都能在家門口享受到優質教育
    2020年,天橋區又成功入選「教育部2019年度全國網絡學習空間應用普及活動優秀區域」。「這個榮譽在全國只評選了34個,天橋區是山東省唯一一個獲表彰的區域,充分說明天橋區教育信息化工作走在了全國前列。」天橋區教體局局長、黨組書記張萍表示。另外,濟南匯文實驗學校小學部同步獲得2019年度全國網絡學習空間應用普及活動優秀學校殊榮。
  • 桔子財經|濟南先行區「北起」,如何選對城市合伙人?
    榆林為配合這項國家戰略,梳理了404個重大項目,累計總投資2.74萬億。這實際上是一場關於發展話語權的爭奪戰。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在先行區調研時指出,濟南先行區是新舊動能轉換的「試驗田」,無論是產業培育、城市布局、生態治理等,都承載著濟南發展的未來。這個時候,承載濟南未來發展想像空間的濟南先行區如何「北起」,眾所矚目。
  • 福田皇崗村卓越城市更新項目
    10月31日,皇崗村城市更新辦發出通知,皇崗村城市更新(第一期)項目工程開展前期工作,將於2020年12月1日起進行用地範圍圍擋圍合管理,先通知吉龍二村一號所有租客,於11月30日前搬遷,將房屋交回開發商。
  • 濟南5區1縣民生禮包:市中區中小學校服費書本費全免
    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市中區,歷下區、天橋區、濟陽縣等,各區縣的領導都做了報告,這些地方會有哪些變化,老百姓又能得到哪些實惠和方便呢?一塊來看。  市中區將在2017年推進75個重點項目建設,重點對五大片區進行拆遷改造,投入50億元,在教育、養老、交通、環境等12個方面帶來60項民生紅利,打造「品質市中」。
  • 白雲區三年內將推進47個舊村改造項目
    方案透露↓↓↓從今年起至2021年,三年內,白雲區將有序推進47個舊村改造項目,其中全面改造項目11個,綜合整治項目32個,政府收儲改造項目4個。通過改造,將使陳田村在經濟發展、人居環境、管理秩序和文化心理等方面與城市全面融合,推進全面城市化,實現居住、產業、環境品質的全面升級和政府、社會、村民的多方共贏。陳田村改造項目效果圖。(實際以官方最新發布效果圖為準。)
  • 繼過街天橋之後,中山路又有大動靜!
    今年,隨著中山路膠州路人行天橋拆除、  濟南路拓寬、太平路53號的國風大酒店拆除  等工程啟動,  中山路區域保護改造  再次成為青島市民關注的焦點△10月30日上午,位於市南區太平路53號的國風大酒店正式進行拆除,標誌著市南區青島灣廣場項目拆遷工作啟動實施。該項目擬打造集商務、商業、旅遊、文化、交通、住宿、休閒娛樂於一體的城市綜合體,建設濱海新地標,拓展西部新空間。
  • 281個項目透露濟南新面貌 歷下大潤發要改綜合體
    原標題:今年首批招商項目281個透露出未來濟南新面貌 歷下大潤發要改綜合體  靈巖禪意小鎮開發  養老休閒文旅項目  明府城、百花洲,這是濟南市的寶貝,如何能在保護的同時開發旅遊資源,讓更多人欣賞到濟南的美?在這一次的對外招商項目中,就有明府城·百花洲一期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