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讀初中物理中考解題技巧之浮力產生的原因

2020-12-16 fu師妹

浮力產生原因:由於液體(或氣體)對浸在其中的物體向上和向下的壓力差產生的。

寫成公式:

第一種情況:若物體完全浸沒在液體中,物體上、下表面受到的液體壓力差即為物體受到的浮力。

如圖所示:立方體前、後兩面以及左、右兩面處於同一深度處,壓力是相等的。上、下表面由於深度不同,壓強不同。上表面受到的壓力要小於下表面受到的壓力。液體對浸在其中的物體向上和向下的壓力差就等於物體受到的浮力。

例一:彈簧秤下吊著重為14.7N的正方形金屬塊,當它完全浸 沒在水中時,彈簧秤的示數為9.8N,則金屬塊受浮力為__________N。若金屬塊上表面所受水的壓力為19.6N,則金屬塊下表面所受水的壓力為_________N。

分析:正方形金屬塊的重力G為14.7牛,當它完全浸沒在水中時彈簧秤讀數F等於9.8牛,金屬塊受到的浮力可以用稱重法,

代入如上公式,求出金屬塊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等於4.9牛。

金屬塊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等於金屬塊上下表面受到的壓強差,題目中給出金屬塊上表面受到水的壓力等於19.6牛,金屬塊上表面受到向下的壓力為19.6N,求金屬塊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力是多少牛。根據公式

就可以求出金屬塊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力為24.5N。

這道題用到兩種求浮力的方法:第一種求浮力的方法是稱重法,第二種求浮力的方法是浮力產生的原因。

答案:4.9N; 24.5N

第二種情況:物體只有下表面浸在液體中,上表面沒有受到液體壓強,沒有向下的壓力。則物體下表面受到的液體向上的壓力即為物體受到的浮力。

寫成公式為:

例二:有一長方體木塊,分別以圖甲和乙兩種方式漂浮在水面上,若木塊底部受到水的壓力分別為F甲和F乙 ,則( )

分析:如圖所示,同一木塊以圖甲和乙兩種方式漂浮在水面上,兩種情況木塊受到的浮力都和木塊受到的重力相等。所以兩圖中木塊受到的浮力相等。由於木塊漂浮,所以只有木塊的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力,木塊受到的浮力的大小就等於木塊下表面受到水向上的壓力。所以這道題的正確選項是B。

第三種情況:若物體的下表面不接觸液體(如與容器底緊密接觸、無縫隙)時,物體下表面沒有受到液體向上的壓力,所以物體不受浮力。

寫成公式如下

例三:下列物體沒有受到浮力作用的是( )

A.在水中嬉戲的小鴨

B.在藍天飛翔的老鷹

C.深海潛遊的鯨魚

D.深入河底的橋墩

分析:A、B、C選項中的物體下表面都受到液體對它們向上的壓力,物體受到向上和向下的壓力差,就等於物體受到的浮力。而D選項中橋墩的下表面不接觸液體(如與容器底緊密接觸、無縫隙)時,物體下表面沒有受到液體向上的壓力,所以物體不受浮力。所以這道題的正確選項是D。

綜上所述:浮力產生的原因是由於液體(或氣體)對浸在其中的物體向上和向下的壓力差產生的。

1、若物體完全浸沒在液體中,物體上、下表面受到的液體壓力差即為物體受到的浮力;

2、若物體只有下表面浸沒在液體中,則物體下表面受到的液體的壓力即為物體受到的浮力;

3、若物體的下表面不接觸液體(如與容器底緊密接觸、無縫隙)時,物體不受浮力.

相關焦點

  • 中考物理知識點:浮力產生的原因
    中考物理知識點:浮力產生的原因   浮力產生的原因: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下表面受到向上的壓力F向上,上表面受到向下的壓力F向下,向上和向下這兩個壓力差就是液體對浸入物體的浮力,F浮=F向上-F向下;前後和左右側面,隨著深度的增加,壓強越來越大,都是平衡力,全部抵消了,相當於不受力。
  • 2019中考物理浮力
    · 初中物理 浮力 知識點 浮力的應用很早以前就開始了,現在我們分析浮力應該掌握的知識:了解浮力的概念、理解浮力產生的原因(液體對物體向上和向下的壓力差就是液體對物體的浮力、物體在氣體中也受到浮力)。
  • 初中中考物理浮力經典例題(含詳細解析),收藏起來慢慢看!
    物理是中考中的重要學科,在與學生們和家長們的溝通中,我發現不少同學過分重視習題演練,而忽視課本、錯題的再學習,這是不科學的,也是低效的。課後學習的目的,是進一步鞏鞏固、打牢課堂內容,而不應該以做多少道題為目標。
  • 【初中物理】浮力公式 + 浮力知識點集錦,中考年年考!
    初中物理浮力這一章節是最重要的單元之一。下面是關於初中物理浮力相關知識點。
  • 2021初中物理知識點之壓強和浮力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初中物理知識點之壓強和浮力,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壓力: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壓力。   2.壓強: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壓強。   5.液體壓強產生的原因:是由於液體受到重力。   6.液體壓強特點:(1)液體對容器底和壁都有壓強,(2)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3)液體的壓強隨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4)不同液體的壓強還跟密度有關係。   7.
  • 深度解析,攻破初中物理浮力重點難點
    物理君有話說:   浮力在初中力學內容中難度較大,對於初二年級的學生來講,面臨思維上的問題。而且初二年級遺留下的難題在初三年級總複習會造成隱患,會佔用大量初三總複習的時間,影響備考,所以初二年級的知識一定要在剛開始學的時候學好,為初三總複習減壓。
  • 利用浮力的產生原因巧解浮力計算題
    【學習目標】體會如何利用浮力的產生原因解題。【方法點撥】1.不規則面壓力求解① 根據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浮力;②根據公式求出規則表面的液體壓力;③結合浮力的壓力差公式從而求解出不規則表面的液體壓力。【經典例題】例1 本題選自騰訊課堂付費課程《初中物理力學專題突破》-05浮力(上)-有關浮力產生原因的經典習題分析如圖所示,在容器中放一個上、下底面積均為10cm2、高為5cm,體積為80cm3的均勻對稱石鼓,其下底表面與容器底部完全緊密接觸,石鼓全部浸沒於水中且其上表面與水面齊平
  • 浮力的計算公式是什麼,中考初中物理必考知識點
    對很多初中生而言,浮力的計算公式是什麼並不知道,然而這是中考初中物理必考知識點。根據受力分析:F浮=G物-G測產生浮力的原因:F浮=F下-F上產生浮力的原理,公式:F浮=G排浮力計算公式的理解。物體浸在液體中,排開液體的體積的時候會受到一個向上的浮力。方向豎直向上,產生的原因是液體對物體的上下壓力差。根據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等於排開液體的重力排開液體的重力又等於液體的質量乘以重力加速度。體質量的求法用液體的密度乘以液體的體積(F浮=G排=ρ液gv排)。
  • 2015年中考物理浮力知識點:計算浮力方法
    初中物理浮力的知識點:   計算浮力方法:   ①量法:F(浮)=G-F(用彈簧測力計測浮力)。   ②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用浮力產生的原因求浮力)   ③浮、懸浮時,F(浮)=G(二力平衡求浮力;)   ④F(浮)=G(排)或F(浮)=ρ(液)V(排)g(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知道物體排開液體的質量或體積時常用)   ⑤根據浮沉條件比較浮力(知道物體質量時常用)
  • 初中物理浮力重難點解析:計算題20道(附答案),掌握多考20分
    生活中處處都有「浮力」知識出現,只是我們沒有仔細觀察,比如我們平時遊泳時對水產生的浮力感覺特別明顯,魚和潛艇以及氣球都會受到水以及空氣的浮力。其實不但水會對處在其中的物體產生浮力,任何其他液體、氣體都會對處在其中的物體產生浮力。
  • 中考物理壓軸題解析,老師:掌握這種解題思路,輕鬆解決浮力問題
    浮力是初中物理的重要知識點,也是物理中考的常考題,較有難度的一類題型就是題目給出的條件較為簡單,需要同學們充分挖掘隱藏條件進行求解,本文就例題詳細解析這類經典題型的解題思路,希望能給初三學生的複習備考提供幫助。
  • 南開中學物理教師劉安剛細說2019年中考物理複習策略 壓強浮力分值...
    針對初三考生當下處於結束新課轉入複習的節點,重慶晨報-上遊新聞11月18日開始推出「高分突破·指點中考」系列融媒報導,特邀市內名校的名師解讀中考新趨勢,支招複習好方法。前幾日陸續刊發的語數外三科被上遊新聞轉發後,閱讀數已突破30萬+,網友評論「價值高,方法好」,不少家長還推薦給學校老師,在群裡分享。
  • 中考物理,想高分必須跨過計算題這道坎,把握已知做對題
    教過近二十年初中物理,又數次被抽調批閱中考卷,我的體會很深——每年的中考,最後一道計算題每個班級只有為數不多的同學能完整地做出答案。儘管中考計算題越來越簡單,但是很多同學還是經常會出錯,甚至,有的同學遇到計算題就不願意做產生畏難心理。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 中考前一定要搞懂的物理易錯知識點——浮力(可下載列印)
    本篇文章介紹初中物理第十章:浮力易錯知識點,同學們在中考前一定要把這些知識點弄清楚,免得考試的時候丟分。如需免費電子版的初中物理七百講知識點總結,可關注並私信我。我始終強調的是,不要死記硬背,要理解記憶。
  • 物理答題技巧浮力圖象題
    物理圖象是形象描述物理狀態、過程和規律的工具之一,也是數學知識在物理中應用的具體體現。因此這類試題能有效地訓練學生思維的敏捷性與創新性。具體解題過程中,首先要審清兩個坐標軸分別表示什麼物理量,初步理清坐標中圖象的物理意義;其次要善於抓住圖中的特殊點、線,甚至面來理解圖象的深層物理意義;最後綜合分析圖象中的信息解題。
  • 中考物理專題複習(十三)——浮力、浮力的應用
    一、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課標解讀版塊
  • 2019年中考物理方公式之浮力公式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中考五大必考學科的知識點,主要是對初中三年各學科知識點的梳理和細化,幫助各位考生理清知識脈絡,熟悉答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9年中考物理方公式之浮力公式》,僅供參考!
  • 2021年初中物理公式:浮力公式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物理公式:浮力公式,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浮力公式   (1)F浮=F』-F (壓力差法)   (2)F浮=G-F (視重法)   (3)F浮=G (漂浮、懸浮法)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排水法)     關注中考網微信公眾號  每日推送中考知識點,
  • 中考物理浮力計算3分鐘掌握!
    在中考物理試卷中,我們時常會遇到關於浮力計算的題型。對於基礎差一些的同學,一時間難以想出解題辦法,耽擱了大量的答題時間。其實關於浮力計算的章節並不難,今天就讓我們一起通過一道例題走進中考物理浮力計算。第一,浮力計算會結合幾個物理量,那麼他們的單位必須統一,所以當我們在做這種類型的題時,一定要注意化單位;第二,關於浮力計算的公式必須牢記,千萬不能記錯;第三,在浮力這個章節,關於漂浮、懸浮的特點大家一定要清楚,當處於漂浮或者懸浮時說明浮力與重力是相等的,這個點往往是我們解題的關鍵;
  • 初中物理力學壓軸題三大解題技巧!
    力學是初中物理考試壓軸題中必然會考到的一個內容,對於許多學生來說,力學也是相當頭疼的題型之一。要解決力學問題,就要掌握好相應的解題方法。今天為大家介紹的就是在應對力學壓軸題時,最常用的三種解題技巧。一、受力分析與整體隔離方法把指定的研究對象在特定的物理情景中所受到的所有外力找出來,並畫出受力圖,就是受力分析。對物體進行正確地受力分析,是解決好力學問題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