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歡小動物?那就讓他多接觸,學會多維度地看待問題是關鍵

2020-09-19 教育新時論

紀錄片之父大衛阿滕伯勒曾說過:


我從沒見過哪個孩子不對自然著迷。


這點我深表贊同。


人與動物以及大自然,是相輔相成的關係,沒有這些豐富的生命,也許我們無法生存,遑論對大千世界的認知。


很多孩子對動物有著天然的喜愛和好奇,面對那些未知的生物,他們總想試圖找到答案。



生物學家威爾遜,曾在《親生命性》中提出了「親生命假說」的概念,也就是人類相比其它生物,具有與其它生命相接觸的欲望。


一位俄羅斯攝影師,她是一位2個孩子的媽媽,也是一名農場主。


她的兩個兒子與農場中的動物心靈感通,在孩子們與之互動間,呈現出了一幅極為漂亮的畫面。




她把這精彩的瞬間拍了下來,構成一幅幅令人難忘的作品。


可為什麼孩子會對小動物這麼感興趣呢?‍‍


有研究表明,人類對動物的興趣是生物性的。


而且,很多時候,人類有一種本能來照顧或培育那些小且脆弱的生命。


首先,每個孩子,都有一顆純真的童心,在他們眼裡,一切都是美好的,當他們看到弱小可愛的動物時,保護欲就會油然而生,想要親近小動物,因此會表現出特別的激動和喜歡。


而且,面對小動物,孩子的好奇心特別強烈,各種未知,他們總是躍躍欲試,試圖通過各種方法找到答案。


因此,讓孩子多接觸動物,多了解動物,一是可以鍛鍊他的觀察和研究能力,二是可以培養他的同理心和愛心。



可如何帶孩子認識動物呢?‍


最直接的,就是帶孩子到戶外親自感受,家裡的花草和動物再多,也不及大自然的百分之一。比如可以帶孩子去動物園,看看動物們是怎麼生活的。


也可以通過視頻節目,來了解世界上眾多奇妙的生物。像之前BBC打造的動物紀錄片《王朝》,從多維度展現了不同動物群族的慘烈競爭,勾心鬥角及繁衍生息的過程。


而《企鵝群裡有特務》,節奏輕快明朗,解說詞通俗易懂,敘事有條不紊,可以讓孩子了解企鵝的真實的生活。



攝影師為了追蹤報導,可謂是挖空心思,做了各種攝像道具,很多道具被做成了企鵝本身,看下面這個spycam企鵝,還能搖擺走路,是不是很逼真呢?



當然,最傳統的方式,可以和孩子一起看繪本或百科全書,加深對一種動物的了解,同時還可以延伸到另外一種動物,甚至一類動物。


只有真正了解了神秘且豐富的動物世界,才能讓孩子明白,眼前看到的,不過是被遮蔽的一小部分,進而加深對生命的敬重,懂得與動物共情。


當然,最重要的,是孩子的認知能力有大的提升,這對他未來的學習是有幫助的。


比如,看到鯨魚,圍繞它,孩子就能了解到不少的知識:


鯨魚是魚嗎?

鯨魚吃什麼?它是怎麼發聲的?

鯨魚生活的環境是怎樣的?它有哪些種類?


這種多維度的了解,能增加知識間的連接,擴展孩子的知識網絡。


因此,捕捉孩子的興趣,從興趣出發的學習,會讓孩子更加主動,也能感受到獲取知識的樂趣。正如李玫瑾與俞敏洪在一次直播中所提到的:孩子喜歡小動物,可以培養很多能力。



的確,孩子了解得越多,思考就會越頻繁,他們會從一個知識聯想到另外一個知識,同時把知識進行橫向比較,這樣一來,他們探索的欲望也會更加的強烈。


不過,孩子在生活中接觸的動物畢竟有限,想讓他了解更多的動物,當然是通過各種百科全書來得最直接,畢竟它們全面、系統,裡面的知識能很好地解答孩子提出的問題。


我找了很久,發現DK出品的動物大百科全書特別棒。



通篇沒有過多的文字介紹,有的,全是高清實拍圖,孩子看得停不下來,特別過癮。


比如書中關於蝙蝠的介紹,就從它的身體結構、覓食和捕獵方式及棲息地等等方面,做了詳細的介紹,這些平時在生活中難得一見的畫面,讓孩子大開眼界。



據悉,這DK的動物大百科全書,乃是由70多位科學家共同編寫的,其中不乏來自牛津、劍橋等世界頂尖學府的研究者。


書裡介紹的動物百科知識非常全面,約有2000個動物,近5000張高清圖片,頁數多達六百來頁,難怪大家都說「DK出品,必屬精品」,這麼多大牛鼎力支持,質量肯定是沒得說的。



孩子一看到它,立馬要我買下來,回家後,飯都顧不上吃,看得愛不釋手,之後還告訴我哪個動物有什麼特徵,它們有什麼生活習慣等等,甚至還反問我有沒見過冬眠中的食蟲鳥、看過帶孩子一起覓食的野豬父母及那遠離他鄉的,胖嘟嘟的小企鵝。



我發現,孩子通過了解動物生存現狀,他似乎對生命更加敬畏,還告訴我要保護動物和環境。


周末帶他去動物園玩時,他遇到了在書中見到的動物,便如數家珍般地把它的特徵與習性,全部說了出來,那一刻,我發現他真是成長了不少。



作為父母,孩子每天放學後,甚至是周末,都可以利用閒暇時光和孩子一起閱讀。


書中這麼多動物,家長和孩子一起認認,看到興奮之處還可以有一起討論,這樣的歡樂時光真是難得。


讀一本好書,能讓人一輩子都很受益,這樣的書,即便很貴,也是超值的,畢竟你與孩子的親子時光,那是花多少錢都來不來的。


相關焦點

  • 《DK動物大百科》:讓孩子多接觸小動物,多維度看待問題很關鍵
    對於這些奇奇怪怪的問題,家長要耐心地跟孩子解釋,若家長回答不出來或查手機也找不到答案的話,那孩子肯定會失望極了②孩子好奇心強,尤其是遇到小動物時,他們會急切地想要探索小動物的秘密,嘗試通過接觸來找到答案。
  • 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問題
    那如何建林良好的親子關係呢?首先,父母應該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問題。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事情,有時候就會收穫不一樣的東西。曾聽到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位叫史蒂芬·葛雷的醫學科學家。有一次,他嘗試著從冰箱裡拿出一瓶牛奶,因瓶子很滑,他一失手,瓶子掉在地上,牛奶濺得滿地都是——像一片牛奶的海洋!母親來到廚房,並沒有對他大呼小叫、教訓或是處罰,她說:&34; 他的確這麼做了。
  • 孩子喜歡小動物,問十萬個為什麼,DK動物大百科為孩子答疑解惑
    孩子不光看,還要問一些奇奇怪怪的問題。家長們不斷彎下腰給孩子解釋著,有時候搖搖頭查查手機,孩子獲得滿意答案兩眼放光。有時候查了手機也沒有合適答案,孩子失望之情溢於言表。孩子們不只喜歡到動物園看動物,就是在河邊看到幾條魚也拔不動腿。看到路上有小狗、小貓、小倉鼠、小兔子,就想和他們親密接觸,還想擁有。
  • 孩子喜歡小動物,問十萬個為什麼?DK動物大百科為孩子答疑解惑
    孩子喜歡小動物沒有錯,李玫瑾教授和俞敏洪在直播中提到,為了孩子家中養了狗。孩子喜歡小動物,可以培養很多能力。可以豐富孩子的認知水平,鍛鍊孩子的觀察能力,滿足他的好奇心。孩子了解得越多,思考得越多,會進行縱向橫向比較,對於一些感到好奇的問題進一步探索,提高思維能力。孩子了解動物的特點之後,會充滿同理心,熱衷於保護動物,樹立偉大志向。
  • 小孩子為什麼那麼喜歡小動物?那是他們之間牽絆太多了
    寶媽在帶孩子的時候應該經常能看到這樣一幕:一歲多的小寶寶邁著小腿顫顫悠悠的跑著,嘴裡還嘟囔這「貓貓、貓貓」。這個情景想必帶過寶寶的家長都不陌生。但是各位家長們,寶寶為什麼那麼喜歡動物?原因你們知道嗎?不管什麼時候,只要看到這種小動物,比如小貓小狗小魚之類的,寶寶就會顯得異常興奮,一定要下地抱抱貓摸摸狗才會滿足。因為小寶寶經常面對的是大人或者是同一個年齡段的小朋友,當他們看到比他們還小的動物時,內心不自覺的就會變柔軟,會想要跟小動物親近親近。寶寶喜歡小動物的感覺,就像我們大人見到小孩子的感覺是一樣的。無論是哪個年齡段的大人看到小寶寶都會不自覺的露出一抹笑,想要抱抱他逗逗他。
  • 學會用一念之轉看待孩子的負面行為
    今天聽了楊傑老師的關於「負面行為,沒那麼可怕」這節課的內容,有了以下收穫:我們應該如何客觀地看待孩子的負面行為這需要父母學會一念之轉,面對孩子的負面行為可以問自己四個問題:那是真的嗎?你能百分百肯定那是真的嗎?當你持有這個想法時,你會如何反應?你沒有那個想法,你會是怎樣的人呢?每個想法都會落地生根,父母不客觀地起心動念,會產生很多匪夷所思的教育行為。
  • 溝通不是演講,這樣教孩子,將來他會感謝你!
    今天來繼續解讀「這樣教孩子,將來他會感謝你」這本書。昨天的文章中提到的是怎樣培養孩子的溝通習慣,其中提到了幾種方法,比如儘量多的帶孩子進入社交場合,從小培養孩子寫作的習慣,儘早地讓孩子學習外語,還有在孩子叛逆期前成為孩子信賴的傾訴對象。
  • 孩子喜歡動物,愛提問題怎麼辦?DK動物大百科為孩子答疑解惑
    孩子喜歡小動物沒有錯,李玫瑾教授和俞敏洪在直播中提到,為了孩子家中養了狗。孩子喜歡小動物,可以培養很多能力。可以豐富孩子的認知水平,鍛鍊孩子的觀察能力,滿足他的好奇心。孩子了解得越多,思考得越多,會進行縱向橫向比較,對於一些感到好奇的問題進一步探索,提高思維能力。孩子了解動物的特點之後,會充滿同理心,熱衷於保護動物,樹立偉大志向。
  • 如何教孩子認識小動物呢?簡簡單單三個步驟,家長們學起來
    一來,現在的孩子大多生活在城市中,身邊充斥著電子產品和科技感,很少有機會到農村或大自然中去親自感受。這裡導致了很多孩子對小動物的陌生,遇到沒見過的小動物會害怕。二來,現在的孩子寶貴著呢,家長們不捨得孩子接觸動物,儘可能避免孩子產生危險,就連看小動物都得保持遠距離,更別提親自到大自然去接觸小動物了
  • 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多重要?不想孩子輸在起跑線,及時引導是關鍵
    「勤勞使人致富」是一句耳熟能詳的名言,也是多數人都認可的一句至理,很多家長也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培養孩子勤勞的品質,為孩子打好未來成功的基礎。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勤勞已經不再是決定孩子未來成就的關鍵,思維才是關鍵。
  • 98元帶孩子零距離接觸小動物
    現在天氣不冷也不熱,最適合帶家裡的小朋友出門去遊玩了,如果不想再去遊樂園,可以考慮一下這個可以與小動物零距離接觸的科普樂園。自然BOX-24h雨林牧場科普樂園黃馬路綠得金生態觀光園每天早上九點開門,一直開到晚上六點有家長休息區,也有免費wifi,帶娃瞬間變輕鬆可以免費停車,很貼心場內有廁所,比較方便設有洗手消毒池️適合年齡:1到70歲浮橋:小朋友們都很喜歡浮橋,走來走去的玩得不亦樂乎,擔心暈船哦。
  • 從他身上,我們應該學會如何正確看待分數問題
    他的成長過程值得我們去深思:要如何正確看待分數這個問題?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的心理要如何得到呵護?家長、老師又要怎樣教導、指導、引導他們逐步走向通往成功的大道?我跟他說,只要你每天都在積累,都在訓練,你每天都在進步!他聽從了我的意見,一如既往地堅持下去。在適當時機我再對他進行學法指導,避免他在學習上的迷茫;訓練他學英語的基本能力,使他接受單詞、句子的能力得到了加強。
  • 快來與小動物們來一次親密接觸
    這家動物主題親子樂園真的是太棒了,寶寶來一次就喜歡上了這裡。這次體驗不僅讓寶寶收穫了很多歡樂,還學會了很多動物知識。「MK魔界爬行動物主題親子公園」地址:北京市高麗營鎮裕安路與建軍街交口北行250m路東交通:位於高麗營鎮裕安路附近️推薦理由:這裡的動物親子主題公園真的是太好了,交通很方便,停車位非常的充足。這裡的室外區域主要以餵食小動物為主,寶寶非常喜歡,玩的很開心,每個寶寶都積極參與。
  • 學會欣賞孩子的「傻」問題,這是啟發思考能力的關鍵
    家長要學會欣賞孩子提出的「傻」問題,所有的問題背後都蘊含深層的智慧,關鍵是能不能通過這些問題去啟發。正所謂大智若愚,其實越是簡單的現象或者表象,背後所擁有的含義反而越深刻。不要用自己大人的眼光去看那些表面很簡單的問題,如果能夠站在孩子的視角去欣賞這些問題,和他們一起探索答案,那麼對於孩子智力和思維的啟發就會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 太過「獨立」就變「孤僻」,引導孩子學會合作,三個關鍵必不可少
    ,偶爾還能幫她做點家務活,獨自生活的能力的能力是有了,但也有讓她擔憂的地方:肖肖不喜歡和別人一起玩,他總覺得自己一個人就可以拼好圖,不想和小朋友一起拼;他自己可以搭好城堡,不需要小朋友一起搭;他自己可以完成一幅畫,不需要小朋友一起上色...
  • 萌萌噠治癒系動物插畫,3分鐘學會的可愛小動物,超簡單!
    不少女孩子應該很喜歡小動物吧,小動物簡筆畫比較好畫,一般初學者就能學會,只需要幾筆就能畫出來超可愛的小動物簡筆畫,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些很可愛的小動物簡筆畫,最後一組真的是超簡單了。小動物其實畫的關鍵就在於萌,往往一些大頭的動物看起來更呆萌,就算是不會畫畫的也可以嘗試著畫一些大頭動物。(圖:夏柚小姐)不會畫畫的前期可以嘗試著用鉛筆來畫小動物,可以用彩鉛來畫畫,這樣畫出來的小動物會有更加真實,甚至可以把動物的毛髮畫出來。
  • 師生問答:孩子不愛讀書,沉迷網路世界,如何度他
    你只要跟他有一些協調,一天給他一小時讓他去迷,功課還是要做,這個有什麼關係?你天天壓著他,不讓他去碰他喜歡的,不讓他去迷,他永遠沒機會覺,他不知道迷是錯;你讓他天天接觸一小時,他慢慢就淡了。 不是你想像的,好像多麼可怕;生命走到哪一個路程,他自然就會有他的使命,有他生命的責任,哪會一直迷在這個網路上,瞎操心!孩子在度你,結果你被他度走了。
  • 孩子不受歡迎?提高孩子社交力,培養孩子「同理心」是關鍵的一步
    聽完老師的描述,這個寶媽開始思考,發現其實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就有這幾方面的表現,不願意耐心地聽別人講話、當和其他小朋友玩的時候經常讓別人收拾玩具、帶他到外面想讓他多和小朋友玩耍時,他卻比較喜歡獨自進行遊戲。
  • 孩子虐待小動物,這是他們心理障礙的行為表現,家長不要不以為然
    比如有些小孩子會蛐蛐放進一個毫不透氣的瓶子裡使命的搖晃,直到蛐蛐絲毫不掙扎了才停手;用一顆糖引來周邊的螞蟻,等螞蟻夠多的時候,用打火機點燃他們……五花八門、荒誕不經的虐待小動物方法,聞者心驚,聽者落淚,可是這樣的例子又比比皆是,甚至很多家長都毫不在意。
  • 家長不會讀繪本,孩子不喜歡閱讀?一個關鍵點,讓閱讀簡單有趣
    今天一個朋友問我:「孩子現在三歲多了,還是不喜歡看書,繪本買了一大堆,孩子翻兩下就扔一邊了,不知道該怎麼引導了。」那是因為家長總是希望通過不同的書的內容,來試探孩子可能的興趣點,總想讓孩子自己形成對讀書的渴望,而忽略了自己的陪讀與引導作用。俗話說「沒有不喜歡閱讀的孩子,只有不會引導的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