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在帶孩子的時候應該經常能看到這樣一幕:一歲多的小寶寶邁著小腿顫顫悠悠的跑著,嘴裡還嘟囔這「貓貓、貓貓」。這個情景想必帶過寶寶的家長都不陌生。但是各位家長們,寶寶為什麼那麼喜歡動物?原因你們知道嗎?
1.動物的大小
一般情況下,家養的動物相對來說體型較小,而且性格都很溫和。不管什麼時候,只要看到這種小動物,比如小貓小狗小魚之類的,寶寶就會顯得異常興奮,一定要下地抱抱貓摸摸狗才會滿足。因為小寶寶經常面對的是大人或者是同一個年齡段的小朋友,當他們看到比他們還小的動物時,內心不自覺的就會變柔軟,會想要跟小動物親近親近。
寶寶喜歡小動物的感覺,就像我們大人見到小孩子的感覺是一樣的。無論是哪個年齡段的大人看到小寶寶都會不自覺的露出一抹笑,想要抱抱他逗逗他。人天生就喜歡和比自己小的動物或人接觸,這是一種本能。但是在寶寶接觸小動物過後,要記得教導寶寶洗手,畢竟小孩子的體質是比較弱的。
2.天性使然
寶寶的內心是非常單純的,在他們的眼裡一切都是美好的。看到長了毛的動物,他們驚奇的同時更是喜愛非常。這是因為動物身上長的皮毛會讓他們有種溫暖的感覺,特別是當寶寶抱住貓貓狗狗的那一刻更是親身體會了那種溫暖,所以他們是非常喜歡小動物的。
3.環境影響
寶寶出生後,基本上所有的父母都會在寶寶的嬰兒車上或者搖籃上綁上一些可愛的玩具。這是為了讓寶寶看到多樣的世界,也是為了方便寶寶玩耍,時間久了,這些可愛動物的影像就會印在寶寶的腦海中。等寶寶稍微大點能表達自己的意思後,這些小動物的出現就會很快的吸引他們的目光,並想要去摸摸抱抱。
4.父母的教導
寶寶在一歲左右的時候,父母就會在家裡的牆上貼上有大圖畫的拼音,方便寶寶學習說話,另外還會給寶寶買幼兒童話書、給寶寶講睡眠故事。這些圖畫上面都是有各種動物的,當他們在畫上認識之後,會增加他們的記憶力。然後生活中再一見到童話書上的可愛動物,更會增加他們對小動物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