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專業對於每一個高考考生都是十分重要的事情,而由於是關係考生一生的大事,選專業對每一個家庭也是至關重要的事情。
不過,考生選擇專業卻困難重重。首先,對自己不了解,由於中國應試教育的模式,考生往往並不知道自己的興趣點,就更不要說能夠願意為之付出一生的專業了;其次,對於專業不了解,所謂隔行如隔山,不是專業內的人要了解專業是十分困難的,而最直接專業知識來源的父母,往往深感自己工作的不易,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做和自己一樣的工作;最後,對專業的未來前景不了解,特別是就業和更高層次的發展等情況。
幸好,現在國內外的高校都為大學生提供了一個第二次選擇專業的機會,就是 高校轉專業。因為轉專業一般是在大學生在高校學習了一段時間之後再進行的,因此,大學生已經對自己的興趣、專業、人生有了一定的思考,此時選擇的專業會理智的多。
那麼,我們從這些數據中,是否能夠發掘一些信息,為即將選擇專業的高考生提供一些參考呢?
下面我們分析了一所高校的轉專業數據,希望對高考選專業有所幫助。不過,由於每個高校的優勢專業不同,這樣的數據難免管中窺豹,請參考時自行糾正。此外,由於轉專業是有轉專業計劃的,因此轉專業的結果未必能完全反映出實際的學生選擇,也是一個遺憾的地方。但是,對於選專業無從下手的考生來說,依然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請務必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參考使用。
我們接下來將用多篇文章從多個角度對轉專業數據進行分析。
這一次,我們先從強化班學生的轉專業數據看起。很多高校,尤其是實力比較雄厚的高校都設有強化班,目的是為才智過人的學生提供精英教育,相應的配備的師資和機會也會更豐厚。強化班一般開始不確定具體的專業,初期培養以基礎性的學科學習為主,後期培養再確定具體的專業。而且,為了充分保證這些尖子生的發展,在專業選擇上除了個別專業,一般是不設限制的。因此,我們從強化班學生轉專業的數據角度可以找到一些專業選擇的有益信息。尤其是對於一些學術水平較高的學生而言。
我們的數據來自於一所文理為主的重點大學。該學校開設有文科強化班和理科強化班。學生一般按文理分科進行專業選擇,也允許跨文理科進行選擇。
下面是文理強化班學生選專業的情況:
理科強化班專業選擇
文科強化班專業選擇
首先,從文理分科的角度看,97%的學生選擇了自己所在分科的專業,但仍然有2%的文科生選擇了理科專業,也有4%的理科生選擇了文科專業。這既說明強化班學生具有較好的知識基礎和較強的學習能力,同時也反面印證了中國現行教育模式下優秀學生重綜合,輕專業的特點。另一個要關注的是,心理學專業作為文理皆可的專業,得到學生較高的認可。
再從理科專業的角度來看,選擇傳統專業的學生仍然佔大多數,其中選擇數學專業的佔到44%,而且如果把統計學和金融數學這樣的數學類專業加進來,選擇數學類的學生就要佔到52%,超過了一般的學生,此外,文科強化班選理科專業的只選擇了數學專業,充分驗證「數學是科學之母」這句話有著相當的現實意義。地理學專業佔選擇的第二位,一方面是因為地理學專業是該學校的優勢學科,另一方面也說明當前形勢下地理學相關的發展機會也確實較多。
從文科專業的角度看,選擇傳統專業的學生也佔最大比例,其中漢語言專業的佔比達到45%,充分顯示了語文是文科之母的地位。此外,法學專業也佔到了相當比重,理科轉文科的專業也只有法學專業的情況,說明隨著法治建設的不斷深入,法學相關的機會也在增多。
綜上所述,傳統的專業仍然是學生的首選,尤其是數學和漢語言,作為文理科學科的基礎,仍然是較優秀學生的最愛。應用性較強的地理科學、心理學、法學、統計學也是較好的選擇。而較新的一些專業,由於基礎較弱,歷史較短,相應師資和其他條件不足,較難被學生認可。只有網絡與新媒體、漢語國際教育這樣社會關注度較高的專業被少量選擇,這也應該給當前盲目上馬新專業的趨勢敲了一下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