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很多離奇的傳說,隨著現代網絡的轉載越傳越神,幾乎讓讀者相信這些故事就是真實的歷史了,比如,法國奢侈品牌香奈兒的創始人可可·香奈兒與德國黨衛隊高官舒倫堡的桃色緋聞,被某些人添油加醋吹得活靈活現,但是,我可以負責的告訴你,這些傳聞都是假的。
香奈兒簡史
香奈兒原名加布裡埃爾·博納爾·香奈兒,1883年出生於法國一個貧困家庭,她的父親是一個街頭流動商販,母親是一個洗衣工。她11歲那年母親去世,父親無力養活一家大小,把她和姐妹送進了修道院,在那裡,香奈兒學會了縫紉手藝,可能她自己也沒料到,這門手藝讓她成就了一個世界名牌。
成年後的香奈兒找到了一份裁縫的工作,工餘時間她會去酒吧唱歌掙錢,這時候她希望自己成為一名歌星,「可可」這個名字就是在酒吧裡被叫開的。
香奈兒23歲那年,認識了一位紡織品大亨的公子艾迪安·巴爾桑,很快發展為情人關係,但兩年後香奈兒又與巴爾桑的朋友、富有的英國上流社會公子哥亞瑟·卡佩爾打得火熱,卡佩爾資助香奈兒開設了第一家精品店,據說香奈兒5號瓶子的設計靈感就來自於卡佩爾的洗漱用品包裝。香奈兒是真的愛上了卡佩爾,他們的戀情持續了九年,但卡佩爾最終還是選擇了門當戶對的豪門婚姻,迎娶了英國貴族家庭的女兒,儘管成為有婦之夫,香奈兒依然心甘情願與他保持曖昧關係,直到1919年底卡佩爾因車禍去世,香奈兒悲傷的說:他的死對我是重大打擊,失去了卡佩爾我就失去了一切,以後我再也不會幸福了。
香奈兒的精品店最先是賣帽子,後來又開始賣服裝和飾品、香水等高檔商品,1924年,她得到了猶太人韋特海默家族的支持,這對她的事業幫助很大,短短十年時間,香奈兒已經成為一個著名品牌,她的公司也達到4000名員工的規模。
二戰爆發後,香奈兒曾向納粹佔領當局申請將韋特海默的股份全部劃歸她佔有,因為韋特海默是猶太人。然而她企圖霸佔韋特海默股份的打算並沒有成功,猶太人在德國佔領巴黎前就將股份轉讓給自己的非猶太朋友了,二戰結束後這些股份又回到韋特海默手中,為此香奈兒與韋特海默還打了一場官司。
香奈兒一生浪漫,曾經與許多達官貴人和知名人物留下風流韻事,在眾多的情人中,有一個人對香奈兒的政治名譽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讓她涉及到與納粹德國情報部門剪不斷理還亂的複雜關係之中,這個人就是德國駐巴黎大使館的秘密專員漢斯·京特爾·馮·丁克拉格男爵。
香奈兒的間諜生涯
丁克拉格是德國軍事情報局的特工,並且與帝國保安總局第六處舒倫堡保持密切關係,可能還有蓋世太保背景,德國佔領巴黎後,他一直住在裡茲酒店的套房,碰巧,香奈兒也住在這個酒店。
二戰爆發後,香奈兒暫時關閉了所有的時裝店,這導致她公司的幾千名員工失業,在此期間,香奈兒明確表達了她的政治觀點,即反對布爾什維克和猶太人,她的這種觀點讓她與丁克拉格成為無話不談的摯友,繼而發展成情人關係。
香奈兒與納粹德國一拍即合、相處甚歡的根本原因,或許與她自己的反猶思想有關,在納粹德國橫掃歐洲的歷史大背景下,借用納粹的勢力謀取個人私利、為了維護私利而站在德國的立場行事,這樣分析,一切都說得通了。
2014年,法國情報部門解密的檔案中,有一份二戰時期德國軍事情報局文件,文件稱香奈兒為軍情局特工,編號F7124,代號「威斯敏斯特」。威斯敏斯特是英國一名富有的公爵,他與香奈兒保持了十年的情人關係,香奈兒通過他與後來的英國首相溫斯頓·邱吉爾也成為了朋友。
德國人給香奈兒起這個代號的用意不言而喻,但也有歷史學家稱,這只是德國軍情局單方面的行為,他們把香奈兒設定為可以發展的目標,並制定了代號,問題是香奈兒本人是否知情?又或許她本人是否同意為德國軍情局工作?這一切至今仍是迷。
現有資料表明,香奈兒參與的最明顯的一次「特工」活動發生在西班牙。1943年,舒倫堡策劃了一個「模特帽子行動」,香奈兒與丁克拉格一起來到柏林,與舒倫堡會面,香奈兒向舒倫堡提出她可以聯繫邱吉爾,說服他與德國談判。舒倫堡在戰後說:「香奈兒非常了解邱吉爾,她可以與邱吉爾進行政治談判。」由此可見,當時舒倫堡對香奈兒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他們一起制定了行動細節,隨後她與情人前往西班牙。
這實際上是一個簡單任務,香奈兒給邱吉爾寫了一封信,表明了黨衛隊高層希望與英國和談的意願,並邀請她與邱吉爾共同的朋友維拉·隆巴迪擔任信使,將信件交給英國駐馬德裡大使館。誰知道隆巴迪向英國大使揭露說這是納粹的陰謀、香奈兒和她的同夥都是德國間諜,這樣一來英國人高度懷疑德國抱有什麼不可告人的大陰謀,從而關閉了對話通道,該計劃以失敗告終。
那麼,舒倫堡與香奈兒的桃色緋聞又是如何而來的呢?這就與舒倫堡戰後的經歷有關了,戰後舒倫堡被判六年有期徒刑,他在獄中身患重病,於1950年12月獲釋出獄。此時的舒倫堡疾病纏身、囊中羞澀,香奈兒倒是個顧及友情慷慨大方之人,她不僅幫舒倫堡支付了大量的治療費用,連他的家庭開支都一塊兒包幹,1952年3月舒倫堡病逝,香奈兒又出錢為舒倫堡舉辦了葬禮,這可能就是傳說舒倫堡與香奈兒曖昧關係的所謂證據。更有甚者傳言舒倫堡是香奈兒包養的「小三」,這更是無稽之談,此時香奈兒依然與丁克拉格在一起,且不說香奈兒已是六十多歲的老太太,舒倫堡此時已病入膏肓,他哪有那個時間和精力去與老大姐談情說愛,這些故事無非是利用美女帥哥的噱頭來吸引讀者的眼球罷了。
戰後的香奈兒
德國投降後,大多數與德國人關係密切的法國女人受到了懲罰,但香奈兒成功的逃避了對她的指控,她與丁克拉格去了瑞士,1949年才回到法國接受清洗委員會的調查,但查來查去最終以沒有發現香奈兒與德國人合作證據而作罷。
邱吉爾在香奈兒接受審查的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動用了各種關係暗中保護了香奈兒,後來的歷史學家認為,如果香奈兒被認定為德國間諜,那麼她很可能會揭露出英國高級官員或王室成員與納粹德國暗通款曲的秘密,這些都是邱吉爾不願意看到的。
至於香奈兒與猶太人韋特海默的產權糾紛,後來也達成了和解,雙方都是精明的生意人,他們一致意識到,如果繼續訴訟,必定會揭露出許多不為人知的秘密,給香奈兒品牌帶來無法估計的負面影響,沒準這個牌子就砸了,與其魚死網破,不如共同發財,據估算,僅香奈兒本人的年收入就達到2500萬美元,誰跟錢有仇呢?
《與敵共眠:可可·香奈兒的秘密戰爭》一書作者哈爾·沃恩一語道破天機:這個世界上許多人都不希望法國的文化偶像香奈兒被摧毀,所以,大家都寧願把她的秘密放在一邊,最好能忘記這些事,繼續銷售香奈兒的香水與珠寶。
由於政壇黑幕和經濟利益的雙重關係,香奈兒在二戰時期的秘密被長期掩蓋,各種流言、傳說讓這段歷史更加神秘,而香奈兒本身就是個非常複雜的人,她為了感情可以不顧一切,為了利益亦可以不擇手段,但以現有資料看來,說香奈兒是德國間諜未免有誇大的成分。她更多的是與納粹德國在意識上有許多相似之處,這種相同的意識驅使她主動或被動地站在德國的立場、從事自認為正確或有利可圖的行為,因此留下一段歷史的汙點。事到如今,這些事情幾乎已經被人遺忘,只有香奈兒這個品牌,依然吸引著無數人好奇與羨慕的目光。
喜歡二戰歷史請關注煙雨濛濛未沾衣,我寫作二戰德國人物、軍銜、服裝等內容,客觀講歷史,批判法西斯,更多史料請點開我的用戶名,在「文章」欄目裡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