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快樂得學好少兒英語呢?學好英語有很多方法,但是成功的方法總是相似的;輕鬆快樂地學少兒英語,那首先要看孩子怎麼樣才能輕鬆快樂;輕鬆,是環境讓孩子感到無壓力,區別於緊張和無奈的局面。快樂,是以之為樂,孩子做什麼比較快樂呢?玩遊戲,看動畫,看孩子要做什麼,就是覺得什麼能給孩子帶來快樂;輕鬆快樂,並不是直接安放在學少兒英語的過程中,也不是憑空而降的。孩子喜歡誰,就喜歡聽誰的話,那就首先要做一個孩子喜歡的人。教孩子學少兒英語,讓誰教呢,首先要孩子喜歡,老師要懂得孩子,還要懂得少兒英語;老師要懂得孩子的喜好和性格,還要懂得英語教學方法;老師要懂得如何教才能讓孩子理解,還要懂得如何讓孩子學,才能讓孩子感到快樂。快樂不是目的,而學習能力和習慣才是關鍵。
「不興其藝,不能樂學」;就是教孩子學習的過程中,採用豐富多彩的例子,遊戲和藝術相結合,寓教於樂的方式,讓孩子參與其中,感受到「藝術」的興趣,才會能浸入到學習氛圍中,感受到其中的快樂;啟蒙少兒英語培訓,尤其如此,卡片式,道具,圖片,人偶,故事戲劇,舞蹈情景,角色扮演,等形式多樣的教學環節,學習過程並不枯燥,學以致用,在實踐中學習,在模擬中展示自我,教孩子自信和敢於表達的勇氣;比如帶孩子去參加親子活動,體驗「交通運輸」,「公共服務」,「文體藝術」,「科學研究」等不同的職業模擬,同時融入英語元素,能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比如孩子學習了「bus」,公共汽車,看到路上的公共汽車就會說「bus」,情景不斷重現,孩子記憶就會反覆;只有現場情景或模擬環境中讓孩子參與體驗,才能感受到每個單詞的真實感;才會更靈活的使用;就像家長平時閱讀了汽車的說明書,但是也是不敢輕易下手去操作;而只有經常實踐,熟悉了操作和原理,才更有利於掌握。
老師教會了孩子學少兒英語的方法,知識,技能;平時的訓練和表達,靠的是家長和孩子的互動,輔助,為什麼呢?有的時候,孩子和家長走在大街上,如果家長指著所看的事物,用英語教孩子說,日常的積累很重要,這個方式也是在潛移默化影響到孩子的學習和思考方式;看到事物所感,所想,所思,所表達;都是家長在教會孩子的,所以看到事物孩子怎麼想,怎麼處理的方式,也是在跟著家長和老師學的;當然面對日常生活中的眾多事物,老師所教的是知識點和能力,而更多的是家長教會孩子對待事物的態度和方式,對待問題,處理問題的方式和技巧。
有的時候,孩子的言行舉止的習慣,都是從小養成的,跟著家長模仿和重複的;而老師很少能在現實生活中教孩子怎麼做,所以家長的行為和言談就成了孩子的性格和習慣;從而決定了孩子以後就會沿著這種方式去應對生活中的各種問題,比如態度,做事方式,表達習慣等;日積月累,逐漸形成穩定的思維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