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景遷最好的書是哪一本?

2020-12-25 網易新聞

《王氏之死》

史景遷著 李孝愷譯 李孝悌校譯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昨天幾個人湊在一起,聊起史景遷的歷史寫作。史景遷的書這兩年出了不少,好多本曾經登上最受喜愛圖書的紅榜。我也讀過幾本,最喜歡的,倒不是他最有名、最暢銷的那本《康熙》,而是《王氏之死》。如果有人有興趣,可以做一項研究:一個作家或學者,當他的某本著作大獲成功之後,緊接著的下一本著作與前者的關係。有多少內在元素的沿用,有多少得意之處的發揚光大,其中又有多少是自覺行為,多少是因為別人的讚美,不自覺中興奮地重複。

我是讀《王氏之死》時想到以上問題的。作者史景遷原名喬納森·斯賓塞,是當代最出名的幾個中國通之一。1974年,他的第三本著作《康熙》出版後成了暢銷書,大紅特紅。他的前輩、費正清的第一個學生,也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白修德稱讚這本書說:把學術提升到美的範疇。而整個史學界也從此開始注意史景遷歷史研究的修辭策略,稱他文體別具一格,剪裁史料別具慧心。四年之後,史景遷出版第四本著作《王氏之死》,突然放棄康熙、曹寅、湯若望、赫德這類重要歷史人物的書寫,轉而選擇了他們的絕對反面——十七世紀山東省郯城縣一位普通婦女做主角,進而將「學術提升到美的範疇」這一點,發揮到極致。細加考察,史景遷歷史研究的這一前行過程中,一定有些有趣信息值得深挖。

《王氏之死》是本歷史學著作,第二章「土地」顯示了作者深厚的史學研究功底,把明清改朝換代時期山東省乃至全國的土地、農耕、稅賦等問題研究得明白徹底。可是,第五章「私奔的女人」等章節,又特別像小說,有時甚至是關於小說的小說——不斷引用蒲松齡《聊齋志異》的故事,來書寫婦女王氏的生活,故事套故事,特別像一部鬧觀念、鬧想法的後現代小說。這種特色,正是史景遷最迷人之處,不妨稱為極其感性化的歷史。

可能任一本書都不是偏理性就是偏感性吧,這沒什麼好說的。即便是學術研究,比如歷史研究,也會有人偏理性,有人偏感性。

偏理性的研究成果可能風格硬朗,筋骨穩健,但血肉稍嫌不足;偏感性的研究成果可能血肉豐滿,感染力強,但細緻嚴謹稍嫌不足,這也沒什麼好說的。難就難在既有筋骨又有血肉。當然,幾千年前孔子就說,「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所以什麼筋骨血肉兼得,也是陳辭濫調。不過,說的人特別多,但真正做到的人鳳毛麟角。從《王氏之死》看,史景遷做到了。

史景遷在此書的前言裡提到:「中國人對國史和縣史的撰寫至為周備,地方記錄卻多半未見保存。我們通常找不到驗屍官驗屍、行會交易、嚴密的土地租賃記錄,或婚姻、死亡記錄之類的資料……」

最終史景遷憑藉他的聰明,從一本縣誌、一本官箴和一本小說,鑽探出一條通往郯城世界以及這世界裡一個普通婦女的小路,從而復原了一段真實、生動的生活,和一個筋骨血肉俱在的人物。這樣的歷史書寫不下什麼結論,它只向我們展示,歷史「可能」是什麼。這樣的歷史,我個人最愛讀。

相關焦點

  • 史景遷最滿意的書是哪本
    [摘要]史景遷精通英文,通曉中文、法文、義大利文和拉丁文,可以通過多種語言文本透視世界背景下的東西交流和互動。《利瑪竇的記憶宮殿》是他本人最滿意的作品。《利瑪竇的記憶宮殿》:【美】史景遷著,章可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繼馬可·波羅之後,另一個完整地用國際眼光考察中華文明的是義大利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利瑪竇。
  • 史景遷的浮華
    儘管我確實覺得這部作品很乏味),也不是對史景遷的學術進行刺耳的譏評。也難怪汪榮祖先生實在看不下去,專門在《聯合早報》上撰文用英漢雙語「小學」的工夫,把史景遷狠狠的批了一番。但是,另一方面,從海外漢學大的範圍來說,史景遷及其著作仍然得到了強力的首肯。這並不都是因為外來的和尚會念經,而是史景遷的史學寫作從學術的角度來看,的確是近幾十年新的史學理論和實踐推進的產物。
  • 史景遷:追尋現代中國與陽光燦爛的日子
    陽光燦爛的日子暗暗猜想,對歷史有點興趣的愛書人,家裡總有一本兩本史景遷的著作。理想國陸續出了史景遷研究中國歷史系列,最新的一本是《追尋現代中國:1600-1949》。一網友說:諾丁漢大學在中國的分校有一門課用此書當教材很多年了。
  • 專訪史景遷 | 南方周末
    史景遷和太太金安平都是老派而安靜的人。他們不用手機,只用座機。需要看時間的時候,史景遷把手上的手錶摘下來。「我不習慣用你們年輕人的手機來看時間,我連照相機都不用。」人們在等待一位年近八十的美國歷史學者——史景遷(Jonathan Spence)。直至2013年3月10日,史景遷在北京待了半個月,亮相四次:北大兩次公開講座、萬科論壇上與萬通董事長馮侖對談以及一次在中國美術學院的講座。每一次,擁躉都擠爆了會場。烏泱泱席地而坐的聽眾,講座一結束大批拿著書湧向他尋求籤名的人群,成為這四次講座不變的場景。
  • 妙筆生花史景遷
    書寫康熙,把一切客觀歷史材料轉為自傳文體,必須從天子的角度看天下,涉及各種各樣的天下大小事,以宏觀的視野,高屋建瓴,為大清帝國的長治久安著想。如此,表面是書寫假託的康熙自傳,實際上卻必須考慮中華帝國的方方面面,從統治天下的全相角度呈現中華帝國的全貌。
  • 史景遷的疑問:「為什麼中國人對我這麼感興趣」
    「史景遷風潮」是2月28日從北大發端的,此後北京的幾場,再加上成都、西安、上海,所到之處,其火爆程度有如春運搶票,淘寶「秒殺」,復旦場的200張票在半小時內被「搶」光,這位現年78歲的美國退休教授,成了華人文化圈最知名的學者之一。史景遷系列著作的最新出版方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告訴早報記者,史景遷來華,媒體曝光率非常高,大大拉動了書的銷量。
  • 史景遷中國行:漢語不夠好是硬傷
    史景遷是在美國將中國故事講給世界聽,這符合人們的想像,以及對自身信心的審視和堅定。縱是學界對這個學者有所爭議,也是一種真實。漢語不夠好,只是對史景遷的指摘之一。這可能跟他成年後才學漢語有關。事實上,史景遷受過嚴格的史學訓練,但志不在此,感召他的是《史記》的紀傳體,是故事、文字對讀者的靠近。在北京大學的演講中,史景遷說:「真正的歷史寫作應該包括兩個層面:首先我們應該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但僅僅如此還不夠,還要探尋這些事件背後的意義,最好把兩者結合起來,當然這很困難。」大凡有所成就的人,無不是克服了一定困難的。他並不是沒有提出問題、探究問題。
  • 史景遷簡介
    史景遷(資料圖)史景遷 (Jonathan D. Spence,喬納森·斯賓塞),1936年生於英國蘇爾裡,漢學家,美國歷史學會主席。史景遷的中文名字蘊涵了很深的意義:「史」是Spence的中文譯音,「史景遷」就是「景」仰太「史」公司馬「遷」之意。史景遷的妻子金安平,1950年生於臺灣,12歲隨家人移居美國,現為耶魯大學歷史系教授。史景遷曾受教於溫切斯特大學和劍橋大學。1965年獲美國耶魯大學博士學位,現為耶魯大學教授、歷史系和東亞研究中心主任。史景遷以研究中國歷史見長。
  • 西方人看史景遷了解中國
    從蒙元時期的魯伯克修士、馬可·波羅,到當代的尼克森、基辛格,漢學家史景遷不但寫來華西方人所記的中國經歷,也寫沒來過中國的文人作家如何想像中國。最近,史景遷的重要著作《大汗之國》,由廣西師大出版社推出全新的中譯本。
  • 講故事的歷史學家:史景遷的寫作、史觀與道德立場
    8月15日,理想國在上海「光的空間」新華書店舉辦以「講故事的歷史學家——史景遷和他眼裡的中國」為主題的對談活動,「史景遷作品」系列主編鄭培凱、鄢秀和復旦大學歷史學教授姚大力在現場與讀者分享了他們所認識的史景遷以及他獨特的歷史書寫風格。
  • 史景遷看中國:越模糊越多面也就越靠近真實
    史景遷告訴《南方人物周刊》記者,父親還參加過二戰:韓戰。  一戰期間,他的外公在英國西部港口城市布里斯托的克利夫頓學院教書。他的母親在倫敦上中學,迷上了法國文學。史景遷開玩笑說,蔣介石出生時其母在念佛,所以佛教對他一生有影響;他之所以與中國結緣,可能因為他出生時,母親正讀一本有關中國的書。
  • 史景遷評英譯《金瓶梅》
    本欄目由21世紀經濟報導和拇指閱讀聯合出品拇指閱讀微信發布微書評+微書摘,查看更多精彩書訊可掃描二維碼這一次,他終於意外地找到了一個完整版的《金瓶梅》,作為一個孩子,一想到自己能馬上閱讀一本色情小說,那心情可以說是激動萬分。但是,這位已經退休的老教授回憶道:「我發現在其他方面這本小說同樣引人入勝。」  的確,這本小說遠不止「淫書」那麼簡單,儘管就算對於西方學者來說,這本書也是驚人地下流。
  • 財經作家沈帥波做客抖音直播推薦「不暢銷」書單,你想讀哪一本?
    這樣一位暢銷書作家通過直播為網友推薦書,會推薦哪些書呢?財經相關的?暢銷榜榜上有名的? 昨天,沈帥波做客抖音直播間,為我們帶來的分享主題卻是:「人生需要一份『不暢銷』書單」,頗讓人意外和好奇。沈帥波和大家聊了許多關於書、關於思考的話題。在與網友互動時,他被問到:「讀書無用論」是不是完全錯誤的?
  • 姚大力︱字裡行間的史景遷
    史景遷史景遷的漢語姓氏,來源於他的英文姓氏Spence的第一個音素s(>史)。景遷兩字,來源於他英文名字Jonathan的漢語諧音。它的前兩個音節因-n的連讀可以變作jon-na,在後一種情況下-na很容易變音為「疑」聲母的-nga,於是jon-na再變而為jon-nga,再轉音為後鼻音的jong。
  • 《原神》書去哪了
    原神書去哪了?《原神》遊戲中1.1版本,有很多玩家發現自己書包中的書不見了,很多小夥伴不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那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原神背包裡的書去哪裡了,一起來看看吧。《原神》遊戲中1.1版本,有很多玩家發現自己書包中的書不見了,很多小夥伴不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那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原神背包裡的書去哪裡了,一起來看看吧。
  • 薦書 |《政治學通識》:一本最好的政治學讀物
    ●中國最好的政治學入門書籍,沒有之一!●最好的政治啟蒙書●這才是真正的政治第一課,上學學的那叫「宣傳手冊」●滿分通識翻遍評論,讚譽比比皆是。包剛升老師是國內政治學領域的青年翹楚,是北大博士,現執教於復旦大學。他視野開闊,認知清晰,觀點溫和,沒有意識形態色彩,而且有勇氣,敢於去碰「民主」這種大問題。
  • 給大家推薦一本 Python 書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本 Python 的書,叫做《瘋狂Python講義》,想必大家聽著可能有點耳熟,我當時一看到這書的時候也覺得似曾相識,後來想起來有之前看過一本書叫《瘋狂Java講義》,書面是白色的,上面印著一個人(李剛老師)交叉著手,所以整個封面讓我印象很深刻。
  • 這是一本引導孩子愛上閱讀的書,人手一本,讓孩子愛上書
    最近接觸了一本很有意思的書《當孩子遇見書》,這是一本寫作老師推薦的書,看這本書的初衷是來找乾貨的,找到方法和閱讀技巧,我的孩子就可能愛上閱讀,但真的是我們想的那樣嗎?中川李枝子日本著名童書作家,在成長的過程中閱讀了大量的書籍,成年後成為了一名保育員,她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及成長經歷創造了這本屬於父母,老師和孩子們的《當孩子遇見書》。
  • 一本陪伴我在村裡的書
    核心閱讀:一本被喚作「向日葵」的書,其實,「向日葵」只是李娟筆下的一個載體,她想用這種熱烈的植物來抒寫人生的狀態,高潮、低谷,植物的豐茂或凋落,生活的希望或失望,總是能從中感受到絲絲縷縷的真摯情感。李娟的文字就是有這樣的力量,字裡行間,滲透著對每一種生命的悲憫,對自然萬物的注視,對人情世故的體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