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虎
編輯:觀觀
今年2月份到現在,疫情席捲全球,愈演愈烈,對於留學生來說,經歷了剛開始的慌亂、擔憂,到現在真正開始剖析自己以及回國的利弊,做出選擇。
很多人選擇了回國肄業,回國工作,很多之前選擇留在國外的學生,也開始改變自己的留學計劃。
CEO商業觀察採訪了比較有代表性的幾位打算回國的留學生,他們一定程度上代表著這一特殊時期留學生的方向:
@田盛 同學
目前就讀於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碩士研究生精算專業,準備在2020年底回國,目前在做遠程精算工作。
對我的影響比較大,尤其是應屆生就業方面。因為不能短期回國,所以國內hr 看我的簡歷的時候,會大概率把我過濾掉。我選擇留在了墨爾本,第一回歸一個較為緩慢的生活節奏,第二,補充一些書本知識和求職技能。
國內社會發展應該是很有錢途,但同時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作為個人很難把握,競爭相對於國外也比較激烈。
希望以後成為一名精算師,工作幾年之後,回學校讀博深造。
對於留學生有好有壞。壞處就是接受教育的質量會整體下降,回國就業壓力更大。好處就是,自由支配的時間比較多,如果規劃得當,應該比學校三點一線的生活更加豐富。
留學生具有的經濟優勢,在我看來,他們選擇層面的自由比國內的學生更多,所以發展潛能會更大。但不一定會被公司重視,因為公司更注重員工的技能。 留學生既然有豐富的選擇,我覺得應該更多的去體驗生活,包括不同的工作,不同的人,不同的生活方式,去增加閱歷和眼見。
@Loki 同學
畢業於麻省理工大學,金融系研究生。2020年中回國尋找工作。
很大,受疫情影響,接到的公司offer 被退回,即使收到了別的公司發來的邀請,但是我選擇不將就,找到我最喜歡的工作。
一個直觀的感受是,回國後的薪資標準很低,未來自己會打算一直做投資,職業經理人,應該會在30歲之後創業,30歲之前積累人脈資源和渠道
這次疫情會是未來留學的風向標,留學生就業會產生壓力,出國人數在未來一兩年內可能會有縮減,這個階段回國人數應該會有增加,身邊很多計劃待在美國的朋友很多都回國了,選擇找工作,或者留下空窗期準備讀研深造。
@葛天慧 同學
今年剛剛研究生畢業,本科美國Ohio State University(俄亥俄州立大學 全美排名32), 研究生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喬治華盛頓大學), 回國時間不確定,目前仍在找工作。
學業影響不大,按時畢業,找工作方面影響很大,目前開放的職位明顯少了很多,大部分工資預算消減,有不同程度的裁員和hiring freeze。
還沒有回國,但感覺國內目前發展前景還不錯,工作機會也多且沒有身份限制,國外經常會因為你是亞裔而做出諸多限制,如果回國應該會考慮在北京工作,從事人力資源相關的工作。
會對是否來美國讀書以及留下來工作產生很大的影響,尤其目前美國社會不是很穩定,我個人在華盛頓,美國的首府,之前在中國駐美國大使館實習,在我看來,疫情也沒有好轉的跡象,工作也非常難找,短期內應該會是一個留學冷卻期。長期來看說不好,但美國的就業政策應該會越來越嚴格。
@任同學
今年五月份從塔夫茨大學畢業,主修營養學研究生,五月底回國的,目前在找工作。
很大,本來計劃要在美工作一兩年,但因為疫情,決定回國找工作了,在我看來,國內的前景相比國外更加明朗。
感覺影響非常大,首先社會地位發生改變,不好找工作也是今年的特點,並不針對留學生,但之後的留學生還會不會保持現在的優勢我也不明確。
危與機總是並存,疫情是危還是機,都在於你自己的選擇和努力。不管回國與否,作何決定,都衷心祝願每一位留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路和方向。
(此次受訪對象均為真實案例,未經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
CEO商業觀察
專注商業模式深度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