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國外疫情的影響,有些留學生都不敢出門,也不敢去學校,只能待在家裡等。#留學生到底該不該回國#
有過留學經驗的人都清楚,留學的費用非常高,對於本身家庭經濟情況較差的留學生來說,現在因疫情影響,是不可能外出打工兼職的,這讓有一些學生陷入了尷尬的局面,想回國,但學業沒有完成,不回國就面臨經濟壓力。
留學生面臨畢業證和學位證放棄的問題,全國兩會政協委員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閩景提出了解決辦法,建議海外的留學生們回到國內後,可以參加「高職高專」繼續學習專業知識直到完成學業,這條建議引起了爭議。
高職高專等同於大專學歷,都是偏向技術類崗位,例如挖掘機、車工、技工、電工類專業都是高職中常見的專業,在網上就看到過一個網友舉了一個較為特殊的例子。
網友留言:「讓留學生回國學開挖掘機?」
這條留言雖然這樣的例子看起來比較極端,但也反應出了與國際學校接軌的問題。海外大學與國內大學沒有建立完善的學歷、學籍轉換制度,在國外上大學的成績在國內得不到認可,所以,留學生回國後可能也進不了重點本科,只能學技術。
想要重新在國內上大學,可以重新參加高考。
留學生能出國留學一般來說成績不會差,但有些學生是因為在國內成績太差,不能考進重點大學,所以在財力的支持下,出國留學鍍金。
倪閩景提出這樣的建議後,有些留學生就認為:
自己上的都是世界排名一流的院校,在回國後卻得不到認可,只能上高職高專,不能進入一流大學,這是一種不公平的待遇,內心是無法接受的,有些留學生就無視這條建議,不願意回國,選擇待疫情結束後重返校園,繼續上學。
有些留學生斷章取義,認為倪閩景所提出的這一建議是所有留學生回國只能上高職,其實他的這條建議是為了幫助一些上學有困難的海外留學生,如有些留學生的家庭經濟較為困難,父母無力支持留學生繼續在國外完成學業,如想回國,還是可以繼續上學,但不是只能上高職高專,本科院校也可以上,但進入大學的方式有區別。
可以選這3條路繼續完成學業:
1、重新參加高考;
2、免試進入開放大學就讀;
3、參加自學考試。
他的建議是為了更好的照顧一些有困難的留學生,主要集中在本科的群體之中,而不是碩士研究生,因本科專業的學習時間較長,而研究生較短,不存在無法完成學業的問題。
因當前並沒有完善的同等學校、學歷、成績劃分機制,所以,如果家庭經濟出現困難或在不適應國外留學環境的大學生,就可以考慮以這3種方式回國參加考試或免試入學,繼續學習。
今年各大高校都有擴招計劃,也許在今後會有更多院校願意接收國外的留學生,經過學校測試後,確定是否達到免試入學的要求,經過考核後可劃分到相同的專業內。
這對於學校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每一所高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和深耕領域,想要執行起來和吸收這麼多留學生也存在一定的困難。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閩景提出的這一建議,並不是讓海外的留學生回國開挖掘機、學車工電焊,上高職高專學技術,這也只是其中的一個上學方式之一,另外兩個方式也能讓留學生順利進入重點大學,所以,上什麼學和在哪裡上學,都跟考生的家庭實力和成績掛鈎。
當下,留學生大多數都不願意回國參加高職高專的擴招計劃,他們寧願等學校恢復正常,如果家庭經濟實力較強,對留學生的學業影響可能不大,但如果家庭經濟在疫情期間已經出現困難,留學生如果還沒有工作,那麼在國外無疑是坐吃山空,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國外才能正常,將來能不能順利畢業都是一個問題,所以,我覺得不要硬撐著,能回就回來。
那麼,對於留學生不想回國上高職高專,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