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閩景提出建議,因疫情回國終止學業的留學生,可以通過高職高專擴招計劃,解決繼續學習的問題。
根據教育部數據統計,2018年度我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達66.21萬人。2018年度與2017年度的統計數據相比較,出國留學人數增加了5.37萬人,同比增長8.83%。目前,中國已經是全球第一大國際生源國。
倪閩景指出,由於疫情原因和中美貿易摩擦導致的緊張關係,許多留學生家長都希望孩子可以回國完成學業。對於這部分留學生,他提出了可以採用以下解決方案:
一是全面開放高職高專學校,對於高年級學生可採取降一年級直接入學,進入相關專業的辦法。未滿1年的歸國留學生,可以通過高職高專擴招計劃,解決繼續學習的問題。二是啟用插班生考試政策,每個學期開學前,在不同年級設定大專業組插班生考試,通過插班生考試的學生可以進入普通高校試讀,1年後成績正常,可以轉為正式學生。三是建立國外高校學業成績轉換機制,按照國際通用規則,把在國外已經完成的學分部分認可,納入轉入學校的學分當中。四是採取先試點再擴大的方式推進此項工作,可以選定部分公辦高校試點,對轉入學生進行學習情況評估,適時調整政策。也可以把相關權限給民辦高校,由民辦高校自主制定政策,滿足未完成學業留學生的學習需要。
簡單概括就是:想回國就讀留學生可以選擇免試進入高職,或者通過考試進入本科院校。
這項提議引起了民眾的廣泛討論。有的民眾認為,很多因安全需求回國的留學生被迫中止在學校的學業確實需要得到妥善的解決,完全將其在國外留學的經歷抹去也不妥當。但也有的民眾認為,由於國外高校和國內高校學生的教育水平有所差異,很多國外普通大學的學生所掌握的通識知識無法與國內大學生達到統一水平,因此認為此舉有所不妥。
這其中有一個群體分層的存在,在整體留學生中,有一部分是在學術方面極其優秀,就讀於常青藤院校的群體。這類學生中,其實並沒有多少面臨著將回國就讀的問題。另外一部分學生屬於家境優越,遊學增長閱歷的情況,這類群體顯然也不需要解決就讀問題。還有相當一部分的學生屬於家庭條件尚可或取得獎學金出國深造的情況,也是本次提議針對的主要人群。
民眾對此提議的討論熱度很高,而且有很多爭議點。
留學生花費不菲金額出國留學,回國卻對接到高職院校是否不太妥當?通過考試進入本科院校是否侵佔
國內經高考途徑進入高校的學生利益?同外國在中留學生的待遇相比,因為大環境和國際關係而回國的留學生是否得的了過為苛刻的要求?
國內大學生、留學生,不同水平的留學生都站在不同的角度上發出自己的觀點與對政策的評析。在觀點的抒發表達中,更是出現了很多尖銳的對立點。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和留學門檻的降低,留學生在我國就業市場的整體受歡迎度確實有所下降,這其中也不乏因學習成績差選擇出國"鍍金"的現象存在。但是仍舊有許多留學生是憑藉真才實學取得學校在讀資格的。該項提議是從現實存在的問題入手,提出了初步的方案。面對龐大而水平不一的歸國待就學留學生群體,還是應該按照其學術水平和能力進行合理解決。不能因有留學經歷就默認高人一等,也不可對所有留學生都一刀切。充分聽取各方群體意見,才能夠制定出更加公平合理,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對此,你有何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