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鐘幫你解決中考高考古詩鑑賞中「夢」字的含義

2020-12-19 實在宋

夢,我們每個人都體驗過,它是人在睡眠時產生想像的影像、聲音、思考或感覺,通常是非自願的。也有解釋是人的意識突顯。 夢是現實問題和生活模式之間的橋梁,夢中的情節和反應是依照我們現實中遇到的問題反映出來的人生態度。在夢裡,我們的行為模式和態度其實和現實生活中是同步的。所以古詩中的「夢」大都是作者託夢抒情,借夢言志等。

舉例子,如:

(1)枕上片實春夢中,行盡江南數千裡。

岑參《春夢》

由於白天的懷想,所以夜眠因憶成夢。在枕上只片刻的工夫,而在夢中卻已走完了江南的數千裡程。詩句寫出了夢中的迷離和恍惚,暗示了平日的綿密深情。詩人是用速度和廣度,來顯示感情的深度和強度。醒時多年無法做到的事,在夢中片刻就實現了。

(2)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晏幾道《鷓鴣天》

詞句敘寫久別重逢的驚喜之情。離別後回想歡聚時的情景,常在夢中相見。而今天真的相遇了,反倒疑是在夢中,情絲纏綿,詞句清新。

(3) 夢為遠別啼難喚,書被催成墨未濃。

李商隱《無題》。

詩句追溯夢中的情景,夢中短暫的歡聚後,是不能自已的悲泣,這樣的夢正反映出遠別所造成的心靈傷痛,也強化了刻骨的相思。因此,夢醒後,不假思索的第一衝動。就是給對方寫信,強烈時的心情,很富有生活的真實感。

(4)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

詞人在夜深人靜之時,思潮洶湧,難以入眠。只好獨自飲酒,飲醉之後,仍不能平靜。便繼以「挑燈」,又繼以「看劍」,看來看去睡著了。又入了夢中。號角聲起,一個營連著一個營。表現了詞人宏大的抱負和強烈的愛國之心。

(5)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陸遊《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詩人心頭始終鬱結著慷慨壯志。所以當夜深人靜,忽聽窗外的風雨聲時,豈不觸景生情。由風雨大作的氣勢,聯想到官兵殺敵的神威,心似翻江,夜深難寐。激動之餘,如夢而來的是「鐵馬冰河」。造成了一個先聲奪人的氣勢。曲折地反應出現實的可悲。表達了詩人強烈的愛國之情。

相關焦點

  • 【中考備考】語文:古詩文閱讀凸顯重要性 提升學生思維是關鍵
    精華學校鼎級班初中部校長 沈欣 按照2019年北京中考情況,中考語文共五道大題,25道小題,滿分10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2018年開始,文言文閱讀添加了詩歌鑑賞,從試卷表面來看,好像只是加入了一種新題型,實際上北京中考更關注古詩文的基礎知識學習,也就是更注重古詩文的功底。
  • 衝刺2020中考,鑑賞古詩語言的方法你掌握了嗎?
    鑑賞古代詩歌的語言是中考古代詩歌鑑賞部分考查的重要內容。「語言」主要包括鍊字煉詞和語言風格兩類。鑑賞古代詩歌的語言,就是要理解詩歌的語言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體會詩歌的語言美,進而做出評述。從近幾年的中考試捲來看,中考對鑑賞古代詩歌的語言這一考點的考查,主要呈現以下兩方面的特點:1.考查形式。
  • 古詩鑑賞------常見50個意象和意義
    這一時期的梅花詩大都是對花本身的描寫或用于贈別,尚無明顯的象徵寄託。到了唐宋時期,梅花已成為一種高潔人格的象徵。張耒:「何以伴高潔,清曉頌《黃庭》。」張道洽:「一白雪相似,獨清春不知。」「肌膚姑射白,風骨伯夷清。」蘇軾:「詩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綠葉與青枝。」陸遊:「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他們都在對梅花的描寫中寄託了一種高潔的品格。
  • 古詩文篇目增加、難度提高,這本書幫你一站式解決
    然而翻開嶄新的語文課本,你是否又有點不淡定了?——要學的古詩文居然變這麼多了!部編版教材古詩文數量的增多,和近年來國家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分不開,初中教材的編寫完全貫徹了教育部制定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部編版教材總主編溫儒敏先生說:「(部編版教材)初中古詩文選篇佔所有選篇的51.7%,比原來的人教版也有提高,平均每個年級40篇左右。
  • 一分鐘幫你領悟中考高考詩歌鑑賞中「月」的妙用
    「月亮」是最受詩人青睞的「物象」,它在我國古今文化中象徵意義十分豐富,它是美麗的象徵。古詩中的「月亮」是相思、思鄉、靜謐、純潔、遠離塵世的代名詞。如:(一)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唐張九齡《望月懷遠》)。
  • 2020年中考語文感官變化類的古詩鑑賞習題練習
    2020年中考語文古詩鑑賞類習題練習本次課程我們來帶著大家練習一下古詩詞鑑賞中的感官類的詩詞鑑賞,教你輕鬆答題。考題中的感官變化2012 年南京市高考語文試卷:《闕題》道由白雲盡,春與青溪長。時有落花至,遠隨流水香。
  • 古詩鑑賞之比興手法習題練習詳解
    2020年中考語文古詩鑑賞之比興手法習題練習詳解這次課程我們來練習一下比興類的古詩鑑賞,教你輕鬆拿下古詩鑑賞。【練習】1.下列詩詞作品中,通篇運用比興象徵手法託物言志的是( )。A. 《秋興八首》(其一)B. 《早雁》C.
  • 高考語文複習,古詩鑑賞表現手法題,最常考的就是這幾種
    還有140天左右高考,對於語文學科來說,基礎已經基本打的差不多,查缺補漏開始變得重要。進入寒假以來,詢問如何鑑賞古詩文鑑賞的問題開始多起來,想來不少同學為這樣的題目而著急,所以這幾天集中精力,寫文章和大家分享。
  • 「高中語文」詩歌鑑賞答題攻略,七種常考題型必須掌握!得分技巧
    ②從某兩句中分別找最能體現詩人感情的一個字。③此詩某聯某句中的哪個字音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覺得:這兩個字中哪個更好?為什麼?④某字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是什麼?解答提示:古人作詩常追求一字傳神。根據《考試大綱》要求,教招古詩鑑賞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鑑賞,二是評價。
  • 2017高考新題型——古詩「主客觀結合型」鑑賞題考法一覽
    對於此類題目,其實,最接近的就是北京卷和上海卷,這些地方的試題,其他新課標地方的師生估計還是很陌生的,下面,就結合歷史上的高考語文試題,以及這兩地試題,讓我們一起走進神秘的2017高考新題型——古詩「主客觀結合型」鑑賞題。
  • 詩詞語言鑑賞乾貨!只能幫你到這兒了!
    縱觀近年來新課標高考詩歌語言鑑賞這一考點的命題可以看出,該知識點的命題主要有如下特點:     (1)語言鑑賞類命題主要指向「鍊字」與「鍊句」這兩個層面;而鑑賞詩歌語言風格這一考點逐漸淡出簡答題,而在多選題中涉及;     (2)鑑賞古代詩歌語言這一考點的題型主要採用的簡答題型,採用客觀題型(選擇題型)考查的日漸流行(如新課標卷、北京卷
  • 真題演練:中考詩詞鑑賞中的鍊字題和情感把握題的技巧與方法
    「冷露無聲溼桂花」一句中「冷」字用得極妙,試作分析。(2分)3. 全詩最後兩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分析:1. 首先結合注釋疏通全文:中庭:即庭中,庭院中。今天文史老師交給大家這個思路與方法,以後遇到類似的題目都可以觸類旁通哦 乾貨來啦:針對這類題目,我們解題時一般需要分三步走:第一步:(釋義),即解釋該字在劇中的含義,或者解釋該句的含義第二步:(意境),即展開聯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或者解釋該市局營造的形象
  • 中高考之詩詞鑑賞應試寶典
    詩詞鑑賞是中高考閱讀理解的第一道難關,同學們在遇到這道題的時候往往會有一種,老虎吃天——無從下口的感覺,還有就是言不由衷,筆不由意,總是答不出自己心裡的感覺,以致在這第一道關卡上便銳氣大挫!我們在考試過程中,尤其是面對古詩文、現代文、作文等這樣的高難度考題時,首先要做的第一步是打敗自己,克服畏難心理,否則你在面對這些題目的時候已經在氣勢上輸了一陣了,正所謂考場如戰場嘛!
  • 古詩詞鑑賞:理解含義題
    答題區域為尾聯兩句,設置問題為簡要分析「含義」,含義側重淺層內容和深層情感。解答此題先翻譯詩句,再剖析思想內涵。尾聯兩句「一夕瘴煙風卷盡,月明初上浪西樓」意思是「總有一天狂風將把瘴氣掃除乾淨,到那時月色明朗開始高照浪西樓。」
  • 2014廣東高考語文詩歌鑑賞
    對廣東考生來說,每年的古詩文鑑賞題難度大,得分低,是他們難以下咽,但又棄之不得的「最痛」。 一、考綱對古詩鑑賞考查的能力要求 語文科高考《考試大綱》對古典詩歌的考查定位為「鑑賞」,規定了考試的兩個目標:(1)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2)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這兩方面。
  • 語文高考複習——詩歌鑑賞之鍊字答題技巧
    考綱中對詩歌鑑賞是這樣要求的:①鑑賞古代詩歌的形象、語言、 表達技巧②評價古代詩歌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而詩歌語言題一般出題的方式:一是鍊字、詩眼、鍊句。結合全詩,看精練詞語及詩句在詩歌中所起的作用;二是鑑賞詩歌的語言風格。而本章節我們主要複習的知識點就是鍊字。那麼什麼是鍊字呢?一、你必須知道的關於詩歌鍊字的那些事兒鍊字,指錘鍊詞語,指詩人經過反覆琢磨,挑選出最妥切、最精確、最形象生動的詞語來描摹事物或表情達意。
  • 中考:中考語文古詩詞鑑賞題型及答題技巧
    一、品味鍊字類 [題目形式] (1)詩歌中的「某」字或詞有什麼表達效果? (2)「某」個字或詞用得好,好在哪裡? (3)「某」字能否改為「某」字? (4)你最欣賞哪個字或詞?請賞析。 [應對策略] 這類題主要考查我們對精煉詞語的感悟能力。
  • 中考高考孩子古詩文閱讀理解不會,只怕你沒讓孩子在一年級就背詩
    一年級學生每天被要求背一首古詩,這種死背的方法是否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古詩文理解能力?小徐老師常年從事語文教學,可以明確的告訴大家,任何知識的積累最初都源自機械性死記硬背,再隨著知識和閱歷的增加來慢慢理解。因此,小徐老師非常贊成一年級學生誦背古詩的能力培養。
  • 2014高考語文答題技巧之文言文翻譯及詩歌鑑賞
    詳知譯句上下文的含義。逐字對應翻譯,做好換、留、刪、補、調。抓住句子中關鍵字詞翻譯,要與上下文對應,這些字詞是得分點。注意詞類活用、倒裝 、通假、偏義複詞。複雜句子要作句子成分分析,抓住主幹,注意句間關係,注意特殊句式。意譯詞語根據上下文推導,不拘泥於原文結構,由實到虛。組合成句子,前後通順。  ★一定要直譯,一般不允許意譯,要字字落實,忠實於原文。
  • 命題研究|中考古詩閱讀測評方式舉隅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課標》)在「評價建議」中寫道:「評價學生閱讀古代詩詞和淺易文言文,重點考察學生的記誦積累,考察他們能否憑藉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詩文大意。詞法、句法等方面的概念不作為考試內容。」從這一表述中,我們可以看出「對詩意的把握」應該是中考古詩閱讀測評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