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會上,培育壯大「新動能」成為2019發展的關鍵詞,而在實際的經濟探索中,全新的「數位化動能」的正在雲南釋放紅利。
3月29日,騰訊與雲南省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召開聯合發布會,共同宣布2019年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將於5月21日至23日在昆明滇池國際會展中心舉辦。會上,雲南省與騰訊公司合作的「一部手機遊雲南」,成為雲南數字建設的重要成果被廣泛關注。騰訊公司副總裁、騰訊雲總裁邱躍鵬指出,隨著數字雲南建設的不斷深入,雲南將會從一個地理高原躍升為「數字高原」新樣板。
數位化造就雲南速度
在雲南「數字高原」的建設中,智慧旅遊無疑是核心突破口之一,是接入數字動能的排頭兵產業。
傳統的彩雲之南,雖然自然資源、文化資源都非常豐富。但造就這種「豐富」的高原地貌與地處西南的地緣位置是一柄雙刃劍,對當地工業、農業、服務業發展也造成一定限制。但在數字動能的加持下,雲南本就豐富的文旅資源,得以更高效、人性、便捷的呈現在遊客面前,讓雲南旅遊(002059)呈現出超線性發展的潛力。
雲南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文淑瓊,在發布會上表示,「一部手機遊雲南」自去年1月1日正式上線以來,多方面探索已經成為智慧旅遊標杆,走在全國前列。
她進一步介紹,「一部手機遊雲南」匯聚一分鐘城市名片宣傳片399個,接入1401路直播流,讓遊客足不出戶,盡攬雲南美景。142家3A以上旅遊景點全面上線,實現手繪地圖等服務,接入4.3萬座旅遊廁所,441個景區停車場單位信息。實花實草覆蓋雲南6000多種植物,全省有15個機場刷臉登機,76條高速全部支持無感支付。11個小程序進行累計使用量突破1800萬人次。
數位化建設正在反哺雲南旅遊業的發展。數據顯示,2018年海外到雲南旅遊人數在700萬以上,同比增長5%,全省遊客總數為6.64億,增長17%,旅遊總收入8450億,增長22%,全省旅遊業總體增長速度超過全國的平均水平。這樣的增長,數位化建設的貢獻功不可沒。
數字加速度的增長公式:1+1>2
透過雲南「數字高原」的超線性增長表象,數字加速度究竟是如何實現的?騰訊公司副總裁、騰訊雲總裁邱躍鵬認為,其動力是1+1>2的模式。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中國未來重點發展目標之一就是經濟發展的新舊動能接續轉換,包括傳統產業升級和新興產業規模化。在邱躍鵬看來,一個「1」是傳統產業,另外一個「1」是新興產業。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的動能轉換要實現接續,不能單獨看各產業,而是要充分協同聯動。
他認為,人工智慧等新興產業,依然處在尋找落地場景的關鍵期,而傳統產業面臨的主要是效率瓶頸。傳統產業需要新興產業的科技和技術,新興產業需要傳統經濟的更大市場,以發揮新能力。因此,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的結合,一定是1+1>2的結果。這兩者新舊動能的接續轉換,所需要的正是產業網際網路實現跨產業的數字生態聯動。
值得關注的是,1+1的聯動也依然分主次。發布會上,騰訊雲與騰訊研究院聯合發布的研究報告——《產業網際網路——構建智能+時代數字生態新圖景》。報告分析,在產業網際網路的發展中,應由傳統企業或機構應主導創新。因為傳統產業發展多年,有各自內在的客觀規律,網際網路企業不可能顛覆一切。而在雲南「數字高原」的發展故事裡,雲南是主角,騰訊是數位化助手。
產業網際網路建設的厚度將決定數字經濟的高度
以騰訊為代表的新興產業,如何扮演好「數位化助手」的角色?「在產業網際網路的建設中,打造好我們的工具箱,打造好基礎科技的能力。」邱躍鵬認為。
事實上,產業網際網路建設的厚度將決定數字經濟的高度。產業網際網路不是某項單一技術,而是以數據作為基礎資料,綜合運用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綜合信息的技術集。這個綜合信息技術集越厚實,越堅固,越能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同時帶動新興產業發展,數字經濟的潛力和前景也就越具有想像空間。
如「一部手機遊雲南」項目,就整合了物聯網、雲、大數據、人工智慧、人臉識別、小程序、微信支付等多項騰訊的技術或應用。
(責任編輯: HN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