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大教授李傳兵:防控倫理道德風險 保障人工智慧健康發展

2020-12-15 新浪財經

來源:人民日報

原標題:保障人工智慧健康發展(學苑論衡)

李傳兵(作者為貴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人工智慧作為一種具有代表性的顛覆性技術,正在釋放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積蓄的巨大能量,深刻改變著人類生產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整合多學科力量,加強人工智慧相關法律、倫理、社會問題研究,建立健全保障人工智慧健康發展的法律法規、制度體系、倫理道德。」保障人工智慧健康發展,需要採取合理有效的舉措,防範人工智慧技術可能帶來的倫理道德風險,讓這一技術更好服務於經濟社會發展。

人工智慧發展存在倫理道德風險。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人工智慧是一項戰略性技術,具有很強的「頭雁效應」,在有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一系列風險與挑戰。其中,倫理道德風險是一個重要方面。實際上,伴隨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關於其可能誘發倫理道德風險的討論從未停止。有人擔憂,資訊時代,人工智慧創造物已不僅僅是技術化的工具,而是越來越具有類似於人類思維的能力,甚至在某些方面具有超越人類思維的能力。人工智慧發展到一定程度,有可能威脅人類思維主體地位。也有觀點認為,人工智慧應用存在隱私洩露的倫理風險。人工智慧應用需要以海量信息數據作支撐,正是由於大數據的使用、算力的提高和算法的突破,人工智慧才得以快速發展、廣泛應用,並呈現出深度學習、跨界融合、人機協同、群智開放、自主操控等特徵。人工智慧越「智能」,就越需要獲取、存儲、分析更多的信息數據。在這一過程中,涉及個人隱私的信息,如個人身份信息數據、網絡行為軌跡數據以及對數據處理分析形成的偏好信息、預測信息等,往往以數據的形式被存儲、複製、傳播。獲取和處理海量信息數據,不可避免會涉及個人隱私保護這一倫理問題。如果缺乏倫理道德規範,就有可能誘發隱私洩露的倫理道德風險。此外,隨著人工智慧自主性的提高,人工智慧侵權責任中的因果關係、過錯等要件的判斷日趨複雜,人工智慧應用的權利責任歸屬問題也被廣泛關注和討論。

增強人工智慧倫理道德風險防控意識。人工智慧之所以存在倫理道德風險,究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這一技術還不夠完善;另一方面是目前人工智慧健康發展的倫理道德保障機制仍然不夠健全,同快速發展的人工智慧技術相比,與之相關的倫理道德規章制度發展相對滯後。解決這些問題,一項基礎性工作是增強人工智慧倫理道德風險防控意識。目前,在一些地方和領域,公眾對人工智慧可能誘發的倫理道德風險重視程度還不夠高。增強人工智慧倫理道德風險防控意識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科技研發、應用各環節。在科技研發環節,重在完善人工智慧從業機構與倫理道德研究、教育、監督機構之間的長期溝通交流機制,不斷提高科技從業人員的倫理道德水平,引導研發人員增強風險防控意識,嚴守科技倫理底線,強化倫理責任。在研發初始環節,尤須增強道德風險防控意識,預測和評估人工智慧產品可能引發的道德危害,從設計源頭進行規範。進而將這種倫理意識貫穿於研發全過程,防止人工智慧被非法利用進而危害社會,確保科技研發活動始終在倫理道德的軌道上平穩運行。在應用環節,同樣需要繃緊倫理道德風險防控這根弦,在全社會加強涉及人工智慧的倫理道德教育,普及與人工智慧相關的法律法規知識,引導社會公眾以正確的價值觀念看待和運用人工智慧技術,在享受其帶來的便利的同時,對其中的倫理道德風險始終保持高度警惕,推動全社會共同參與科技倫理治理。

依靠制度確保人工智慧安全可控可靠。將人工智慧可能誘發的倫理道德風險降到最低,保障人工智慧健康發展,必須根據人工智慧發展實際,針對其可能帶來的倫理道德風險,不斷完善指導和規範人工智慧發展的倫理道德原則。在此基礎上,建立健全相關制度體系,從而及時發現、有效解決人工智慧技術發展中的各類倫理道德問題,確保人工智慧安全可控可靠。2019年6月,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治理專業委員會發布《新一代人工智慧治理原則——發展負責任的人工智慧》,對促進新一代人工智慧健康發展,加強人工智慧法律、倫理、社會問題研究提出明確要求。依靠制度建設,防範和化解人工智慧可能帶來的倫理道德風險,需要相關從業人員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技術開發和應用過程中,嚴格遵守標準、流程等方面的規定,充分尊重和保護個人隱私,保障個人的知情權和選擇權。不斷加強人工智慧的倫理道德監管,在相關法律法規中,進一步強化隱私權保護,充分保障公民在人工智慧應用中的知情權和選擇權。嚴格規範人工智慧應用中個人信息的收集、存儲、處理、使用等程序,嚴禁竊取、篡改、洩露和其他非法收集利用個人信息的行為,確保人工智慧朝著對全人類、全社會及自然生態有益的方向發展,更好為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美好生活服務。

相關焦點

  • 人工智慧列國志|歐盟:技術發展激勵與倫理道德監管雙管齊下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人工智慧列國志|歐盟:技術發展激勵與倫理道德監管雙管齊下編者按: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將於7月9日至7月11日舉行。歐盟在持續激勵人工智慧技術發展、人才培養的同時,還注重對人工智慧領域相關倫理道德問題的探討。歐盟委員會於2020年2月19日發布的《人工智慧白皮書》指出,歐洲的人工智慧戰略旨在提高AI領域的創新能力,同時促進道德、可信賴AI技術在歐洲經濟領域的應用。
  • 人工智慧與倫理道德
    雖然車上有安全駕駛員,但當時汽車完全由自動駕駛系統(人工智慧)控制。和其他涉及人與AI技術交互的事故一樣,這起事故提出了一系列的道德和原始法律問題:開發該系統的程式設計師在防止該系統奪人性命方面負有怎樣的道德責任?誰應該為赫茨伯格的死負責?是坐在駕駛位上的那個人嗎?是測試那輛汽車的公司嗎?是該AI系統的設計者嗎?還是車載感應設備的製造商?
  • 歐盟:技術發展激勵與倫理道德監管雙管齊下
    原標題:人工智慧列國志|歐盟:技術發展激勵與倫理道德監管雙管齊下來源:澎湃新聞編者按: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將於7月9日至7月11日舉行。歐盟在持續激勵人工智慧技術發展、人才培養的同時,還注重對人工智慧領域相關倫理道德問題的探討。歐盟委員會於2020年2月19日發布的《人工智慧白皮書》指出,歐洲的人工智慧戰略旨在提高AI領域的創新能力,同時促進道德、可信賴AI技術在歐洲經濟領域的應用。
  • 人工智慧讓人類尷尬:倫理道德法律框架設計滯後
    倫理道德法律框架設計滯後  人工智慧火了,人類有些尷尬了  索菲亞不是人,她只是個很聰明的機器人;索菲亞又是「人」,不久前,她被沙特授予公民身份,加入人類籍。  「我國的人工智慧技術可謂與世界發達國家『同步』,但倫理和法律研究則嚴重滯後,這種『缺位』會制約我們未來的發展。」李真真說。  為構建一個人工智慧健康發展的倫理和法律環境,來自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專家學者和產業界人士聚集在一起,嘗試跨越學科的鴻溝,尋找共同的交集,研討人工智慧最基本的問題。  人工智慧很牛嗎?
  • 人工智慧導致的倫理衝突與倫理規制
    作者簡介:孫偉平,上海大學社會科學學部教授。上海200444原發信息:《教學與研究》第20188期內容提要:人工智慧是一種遠未成熟的革命性、顛覆性技術,可能導致的倫理道德後果尚難準確預料。人工智慧的應用範圍極其廣闊,人形智慧機器人正在解構傳統的人倫關係,數據搜集和分析、智能機器取代人工作正在引發各種倫理衝突,智能駕駛、虛擬實境正在帶來各種倫理難題。我們必須立足時代和社會的重大變遷,對人工智慧進行理智的價值評估,對人工智慧的研發和應用進行有效的倫理規制。
  • 教育人工智慧倫理問題與倫理原則探討
    教育人工智慧將對師生關係產生重要的影響,它可能會削弱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的聯繫水平,以及他們之間建立聯繫的能力,同時也可能削弱教學過程和學習過程,弱化教師作為專業人員的地位。師生關係質量對於學習者的個人自尊、學習動機和挑戰新問題的信心等影響學業成績的因素都具有重要的影響。教師對學生的友善態度和及時反饋有助於他們獲得自信心,促進他們健康情感的發展。
  • 「人工智慧的治理與倫理」學術研討會在滬舉行
    隨後,褚君浩他通過實例探討了智能化系統對於科技研發的推動作用,並展望了未來的技術發展。他還指出,人工智慧發展還會帶來一系列社會與倫理問題,需要科學家與社會學家們共同開展思考和探索。清華大學蘇竣教授清華大學智能社會治理研究院院長蘇竣教授在題為「智能社會的風險、脆弱性與社會實驗」 的主旨演講中表示:應倡導建立有人文溫度的智能社會,推進智能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
  • 疫情防控中領導幹部的倫理素養
    [摘要]準確認知疫情防控中的倫理問題,提升領導幹部倫理素養,加強危機應對中的倫理管理,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方面。疫情防控中領導幹部的倫理素養包括價值觀、倫理知識與道德情懷、倫理選擇與行動能力等三個層次,應加強領導幹部的價值觀和責任感培育,通過文化知識學習、自我修養和教育培訓等多種方式,提升領導幹部倫理素養,鍛造中國特色的疫情防控領導力。
  • 疫情防控時期的倫理問題及其管理
    疫情發生後,正常的經濟社會生活秩序被打破,政府、社會和個人的行為在危機狀態下都面臨失範的風險。規範政府、社會團體以及個體的行為,不僅需要法律法規和政策剛性約束,而且還需要關注疫情時期的倫理管理,為社會秩序的維護提供道德支持。加強疫情防控時期的倫理管理,是避免緊急狀態下政府管理引發輿情事件的要求,也是引導和規範社會團體和民眾參與疫情防控、承擔社會責任的要求。
  • 第二屆智能社會科學論壇暨「人工智慧的治理與倫理」學術研討會...
    在主旨演講環節,清華大學智能社會治理研究院院長蘇竣教授作了題為「智能社會的風險、脆弱性與社會實驗」的演講。他從智能社會的風險與不確定性、人工智慧的社會風險、建設有溫度的智能社會三個方面介紹了智能社會對人類社會所產生的影響,並對人工智慧社會實驗的基本原理與研究進展進行了詳細介紹。他提出,學術界應開展積極有效的學術研究和交流,倡導建立有人文溫度的智能社會,推進智能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
  • 人工智慧引發倫理問題,科技巨頭成立倫理委員會
    本文屬於本次Emtech Digital人工智慧峰會獨家精選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機器承擔著越來越多(來自人類)的決策任務,這也引發了許多關於社會公平、倫理道德的新問題。俗話說:權利越大,責任越大。人工智慧技術正變得越來越強大,那些最早開發和部署機器學習、人工智慧的企業現在也開始公開討論其創造的智能機器給倫理道德帶來的挑戰。在《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的EmTech峰會上,微軟研究院的常務董事埃裡克·霍維茨(Eric Horvitz)說:「我們正處於人工智慧的轉折點,人工智慧理應受到人類道德的約束和保護。」
  • 中國倫理學會副會長撰文:資訊時代的倫理審視
    信息化深入發展擴大社會交往,提出更高的倫理道德要求。傳統的社會交往主要局限於相對狹小的熟人範圍,人們之所以遵守倫理道德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相對狹小的熟人圈子中無所不在的外在監督,並且一些人對倫理道德的信守主要局限於相對狹小的熟人圈子,對圈子之外的人則未必守信。
  • 人工智慧發展需要「導航」
    2017年6月,聯合國國際電信聯盟在日內瓦舉行了主題為「人工智慧造福人類」的全球峰會,圍繞人工智慧的最新發展,人工智慧對道德、安全、隱私以及監管等帶來的挑戰展開討論,同時呼籲各國共同探討如何加快推進人工智慧大眾化進程,並藉以應對貧困、飢餓、健康、教育、平等和環境保護等全球性挑戰。
  • 人工智慧或衝擊法律規範道德倫理 你會愛上機器人嗎
    人工智慧在迅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困惑和挑戰。人工智慧會產生自主意識和情感嗎?會不會因此給人類社會帶來衝擊? 法律爭議 假設無人車傷了人,那麼是開發者負責還是駕駛公司負責 關於人工智慧帶來的「倫理困境」,讓很多專家感到糾結。
  • 索尼最早將於2021年春季開始審查其使用人工智慧進行道德風險審查...
    索尼最早將於2021年春季開始審查其使用人工智慧進行道德風險審查的產品 來源:51cto • 2020-12-24 09:55:02
  • 新冠肺炎疫情的公共倫理啟示
    面對新的倫理訴求和新的倫理問題,需要構建重大公共衛生危機中的公共倫理體系,以維繫和諧健康的公共倫理秩序。 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在疫情防控過程中,如何對待疫區、疫區的人們以及感染者,才既有科學合理性又有道德正當性呢?感染者、疑似感染者或密切接觸者又該受到哪些道德約束?
  • 人工智慧產業發展中 的ESG思考
    人工智慧技術在給人類帶來效率提升、福利改善的同時,也帶來諸多挑戰,例如衝擊就業、加劇不平等、侵犯個人隱私、濫用數據等,甚至令人類深陷道德和倫理困境。因此,在人工智慧技術發展的早期階段,需高度重視相關議題,做前瞻性規劃,致力發展「以人為本」的人工智慧,令技術進步服務於公眾福祉的改善和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 人民日報人民時評:人工智慧,以法律和倫理為界
    通過對人工智慧相關法律、倫理和社會問題的深入探討,為智能社會劃出法律和倫理道德的邊界,讓人工智慧服務人類社會      得益於中國在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等領域的卓著進步,人工智慧在國內發展迅猛。
  • 曹剛:疫情防控帶來的七大倫理問題
    ,全國人民上下一心、眾志成城、共克時艱,體現了團結友善協作的道德風貌,但疫情防控過程出現了值得反思和需要回答的七大倫理問題。顯然,這般操作是違背政治倫理的。同時,決策者需要捨我其誰的責任擔當和勇氣,不能委蛇於程序,不能 「甩鍋」上級或同僚,不能患得患失。湖北省和武漢市政府在此次疫情防控中之所以廣被質疑,就是例證。不忘初心的關鍵不在學習,而在實踐。由此,問責必須要徹底,拒絕替罪羊。
  • 守好科技倫理底線(學術隨筆)
    當今世界,科技發展突飛猛進,釋放出巨大生產力,極大地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與此同時,科技發展也衍生出複雜多樣的倫理風險。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九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國家科技倫理委員會組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