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媛媽(文章原創 ,轉載請註明,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寶媽的不容易,相信當過寶媽的人都有體會,畢竟孩子生下來以後,就要圍繞著孩子在轉,如果這個時候丈夫還經常"育兒"缺席的話,那麼就等同於自己一個人在照顧孩子。而這樣的情況,在我們生活周圍並不少見,有的寶媽也會把自己的生活照片發到網上和網友分享。不過,這次這位寶媽所分享的是一個非常溫馨的時刻。
這個姓李的全職媽媽雖然辛苦,但是仍舊因為自己的寶寶兒有動力面對這一切。
因為丈夫經常在外面出差的關係,李女士只能一個人照顧孩子,然而除了孩子以外,她的家務活也要兼顧,只不過兩頭都要照顧到的話,就意味著要爭分奪秒,因此,這個寶媽就趁著娃睡著的空當,搶時間洗衣服。
不過李女士可不敢大意,畢竟孩子還小,再加上已經會一些基礎爬的動作,如果不小心的話,很有可能讓寶寶跌到床底下受傷,因此,李女士只好隔三差五就往房間裡面望,看看寶寶是不是還在睡覺。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李女士回過頭看向臥室的時候,看到了自己寶寶的表情後,她瞬間淚目,忍不住落淚。一來是因為這樣的生活確實很壓抑,二來是寶寶的表情讓她有所釋懷,覺得自己的辛苦確實是值得的。
原來,寶寶這個時候正在被窩裡對著李女士笑,這樣的情況也難怪李女士會感覺到心暖了。
當然,在這個世界上仍舊有許多寶媽因為喪偶式教育而深受煎熬,因此,作為寶媽的家人和丈夫,寶爸應該如何緩解這樣的情況?
①理解寶媽的辛苦
實際上,不少大男子主義的寶爸認為帶孩子和做家務是女人的天職,因為是天職,所以就忽略她們的艱辛付出,比方說帶孩子的同時還要做家務。
然而帶孩子還要做家務,雖然是在家裡進行,但是與寶爸不一樣的是,寶爸是有休息和放假的時間,但是寶媽等同於全年無休,甚至要二十四小時看管孩子,勞動時間完全不在一個標準,因此,寶爸要有這樣一個清晰的認知。
②多與寶媽溝通
很多產後抑鬱症的源頭,實際上是因為丈夫的不作為,任憑寶媽辛苦懷胎,但是關心的卻是孩子,同時,寶媽生下來孩子以後還對她不聞不問,因此,本就身體內分泌紊亂的寶媽,自然就因為沒有得到及時的對待而出現心理上的疾病了。
為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寶爸應當主動和寶媽多多溝通,然後了解寶媽遇到的問題,這樣的話才能分擔寶媽的壓力。
③主動帶娃
帶娃不僅僅是寶媽的義務,也是寶爸應該做的事情,畢竟孩子並不是寶媽一個人所養的,寶爸千萬不要有以前的觀念,認為孩子只要女人照顧就行了,否則不僅會影響夫妻之間的感情,還讓給寶媽壓力,甚至會讓親子之間的感情變差變壞。
④幫忙做家務
如果丈夫主動幫忙做家務,實際上會給寶媽帶來鼓勵的作用,因為丈夫願意與自己分擔勞動,這樣的話,會讓寶媽認為丈夫是真的有在關心自己,同時也會因為丈夫的分擔,而讓自己有更多的時間休息和緩解育兒、家務勞動的壓力。因此,夫妻之間不僅能更加融洽, 家庭也能更加和諧。
家庭是夫妻之間共同打造的,因此丈夫不要讓妻子變成喪偶式育兒,同時,妻子也要為自己爭取權利,不要一味任勞任怨,否則這樣只會讓丈夫"變本加厲"。
因此,寶媽不妨提出自己的意見,然後與丈夫共同商量出解決的辦法,這樣才能避免自己因為壓力過大而產後抑鬱。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