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今年年初,一場病毒所帶來的疫情像一場龍捲風,席捲了整個世界。也讓不同國家的不同群體,被動產生了全球性的關聯。有一個群體,因此頻頻登上國內媒體熱搜,被迫站在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他們就是留學生。
曾經大多數人可能都會把「出國留學」作為某種優秀和成功的標準;後來隨著出國門檻的降低,有些人開始質疑留學生的水份和含金量到底有多少;再到這次疫情,可能更有不了解的鍵盤黨,會以一己之見去口誅筆伐整個留學生群體。
那麼,花費重金去異國他鄉求學,到底是不是一件值得的事情?當我們在談論「出國留學」時,我們究竟能看到什麼?我們邀請了四個國家的留學生進行專訪,可能你在看完之後,會有新的發現和思考。
今天我們推出第二集:
Giegi
年齡:22歲|國內坐標:廈門
出國時間:4年|高中畢業後出國
留學地點:韓國首爾
所讀專業:慶熙大學居住環境設計
目前身份:大三學生
認識Giegi,是在今年1月,在韓國念書的她,趁寒假和家人一起去冰島旅行。卻未曾料想,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爆發,一直到現在都沒辦法返校,但在家上網課的她生活也格外充實。和她聊天的過程中,你會想到自己曾經在大學裡的時光,忙著畫設計圖、寫論文,泡圖書館……其實不論在哪裡,人生中的那四年,是永遠無法復刻的美好。
留學的初衷
Q:當初什麼原因選擇留學?
A:留學的原因是出於現實的考慮。高中我所在的學校,在當地算是中等偏上,我的成績也屬於中上程度。你知道,高考的分數,決定著你去哪裡讀大學,而且國內填志願,也不是你想要選什麼就可以選什麼。我覺得不管學校好不好,重要的是一個適合自己的專業,如果去國外,就有這個選擇的權力。但後來發現,要去國外好的大學,也要一輪一輪的面試,也不是很容易。
其次,選擇韓國很大一部分初心是因為高中小女生時期對韓流的嚮往。但去了之後,就和在國內的心態有很大不一樣。正常的學習生活,其實不太會去追星,偶爾會聽聽歌,就連韓劇都很少看。身邊也不會有很強的娛樂氛圍,還是專心在讀書。而且韓國也比較近,回家很方便。
我現在念的是慶熙大學,韓國總統的學校,在韓國是非常好的大學。當地人考會非常難,但是我們作為外國人,就會相對容易一些,就像外國人來中國念書是一樣的道理。
Q:自己做出這個決定後,家人是支持你的嗎?
A:其實剛開始他們是不理解的。尤其是我爸爸,特別擔心。以前上學的時候,爸爸每天上下學,會接我四趟,從幼兒園到高中,每天都是這樣。他覺得很不可思議,你怎麼可能一個人到國外生活。可能因為是獨生子女吧。
所以,去之前的那兩個月,特別煎熬。自己面臨很多選擇,要不要留在國內,要不要高考,對於出國這件事情,一邊是對未知的害怕,一邊又很想出去。就這樣在家裡待了兩個月,不過現在回想那個時候,算是一個長大的契機吧。
Q:選擇環境設計,是你的興趣嗎?
A:本來我想要讀服裝設計的,很喜歡韓國的時尚。後來覺得服裝設計會有點難找工作,因為國內的服裝現在不是特別好做,要自己建一個品牌會非常難。相比較環境設計,就有很多機會,比如去大的設計公司上班,或者自己開工作室,現實來說,會比較容易一些。
現在所學的專業涉及面比較廣,不完全是建築設計;也包括我們生活的環境,園林,建築也有,室內設計也有,還有一些造景。
首爾每屆的時裝周我都會去看秀,之後有機會,還是想要嘗試服裝這塊。
Q:在國外的這幾年,有遇到過很難的事情嗎?
A:去韓國之前自己已經學了半年的語言,不是0基礎去的,所以基本的溝通比較OK。我18歲過去,現在已經呆了4年,在生活上,比如租房子、籤合同這些,沒有發生過特別大的衝擊的事情。剛開始是和一個廈門的好朋友一起去的,當時大家宿舍都是住在一起,後來租房,遇見的人也都蠻好。
Q:相比在國內上學,留學需要花費的錢還是比較多的,你覺得是值得的嗎?究竟學到了什麼?
A:肯定是值得的。我覺得花錢多不多,還是取決於個人。我自己每個月是1-2w消費,當然也有留學生花的更多。我也會利用課餘時間做代購,一方面是充實自己,一方面也明白賺錢的不易,所以平時我不會亂花錢。另外,在那邊念到了自己喜歡的專業,同時也讓自己的視野開拓了,能讓自己成長得更快一點。這個我覺得不管對哪裡的留學生,都會有這種感悟。
關於疫情下的留學生現狀
Q:這次的疫情爆發後,讓留學生成為了大家的關注焦點,你如何看待最近發生的熱點事件?
A:我覺得這次包機回國的事情,其實也沒有錯。只要你自己做好防護的措施,對自己負責,對別人負責。國家有能力可以保護我們,如果別的國不行,那我們為什麼不回來呢?
有的人會反對留學生回來,但是如果他們的子女也在國外留學的話,他們的想法應該會有改變吧。
每個人立場不同,我們也不能說別人不對,但是你要建立在你自己能夠做好防護,對別人負責的前提下。
其次,網絡上報導的也都是個例。我身邊就有朋友從英國回來,你知道,英國現在的疫情很嚴重,他們的政府是不太管的,尤其是對留學生。他回來後,在酒店隔離了14天,他們都很感謝那些防疫的工作人員,每天都會給他們送吃的。其實大部分人都是很自覺的。
Q:據你了解,韓國現在的疫情控制的怎麼樣?
A:疫情剛爆發的時候,韓國人還是每天去喝酒、吃飯、玩,都不戴口罩,後來大家就比較警惕了。現在大概每天增加20~30例(採訪時)。韓國算控制得比較好。不過他們在最嚴重的時候,還是正常上班,因為國家小,不能讓經濟停止。
韓國的醫療水平在全世界排名很靠前,他們不像日本都不做檢測。韓國參考了中國的做法,所以目前控制得還不錯。現在主要也是在控制境外的輸入。
Q:這次疫情對你觸動最大的點是什麼?
A:現在覺得中國很安全。我在疫情之前,12月底放假就回國了,所以其實疫情對我的影響不是很大。 不過很慶幸在1月去了冰島。當時去程的飛機上全部都是歐洲人,回來的時候飛機上全是中國人,回想起來,那個時候就是疫情開始蔓延的時候,當時大家都還沒什麼意識。
留學生的內心OS
Q:留學後會想要留在國外嗎?拿當地的身份綠卡?
A:不會,畢業後,還是想要回國。國內現在有很多發展的機會。韓國這個國家,讀書還可以,但是長期生活的話,不太想要在那邊。我去那裡四五年了,很多東西還是不太習慣。一個是吃的,就那幾樣,炸雞、烤肉,相比之下,中國的菜系還是比較多的,也是我們自己的飲食,比較習慣。另外,韓國的工作環境,壓力非常大,公司裡上下級關係很明顯,有發生過很多事件。還有就是留在廈門能多陪陪家人。
從小到大,我和父母一起去過很多國家旅行,也看到了別的國家的環境是怎樣的。不管是歐洲還是哪裡,中國的基礎設施都比國外好很多,國民素質這兩年也提高了很多,現在的小朋友受到的教育都很好,所以我覺得還是中國比較好,更有安全感。
Q:所以,除了留學,旅行也從某種程度上開拓了你的視野?
A:是的。之前去過很多國家,歐洲去過三次,還有非洲的肯亞、西澳粉湖、紐西蘭,和亞洲的很多國家。都是和爸媽一起去,從幾歲就開始了。小學時候爸媽甚至會和班主任請假,帶我出去旅行。
Q:如果回國,會選擇北上廣,還是回到廈門呢?
A:想要回到廈門,至少是南方,有機會的話,會找和專業相關的大公司去工作。但是未來的事情也不一定。
Q:現在網絡上有些言論說,留學生都比較崇洋媚外,作為一名留學生,你怎麼看待的?
A:我不太清楚這是怎樣一個心態,反正我沒有。其實每個國家都有好和不好,就像我很喜歡韓國的服裝,我喜歡買他們的衣服,但也不至於說崇洋媚外,這個就有點極端化了。
Q:如果之後你有了孩子,會讓他留學嗎?
A:有機會的話,會願意。不是因為學歷,或者是學到多少知識,而是能提高人生的閱歷,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還有交往的能力。在國外,很多事情要自己去處理,都是逼出來的,必須要自己一個人去解決。這些在國內都是沒辦法學到的。
採訪感悟:
再一次,我們收到了肯定的回答。留學是件值得的事情。但還是自己的國家最能給人安全感,尤其是在這次疫情爆發之後。其實這一點也不衝突,心裡有一整個宇宙的人,也不一定要活在外太空。
彩蛋問題Time
Q:以下SEAHELLO的主題線,哪個最能代表你的氣質,或者是你想去的下一站?
A、英國:鄉村古典貴族
B、冰島:探索未知的冒險家
C、法國:時尚名媛瑪麗蘇
D、非洲:喜歡動物的自然使者
E、義大利:文藝復興的藝術家
F、美國:崇尚自由的嬉皮士
G、墨西哥:西語世界的流浪歌手
H、泰國:喜歡海島的沙灘男孩
I、土耳其:古老神秘的預言家
Giegi:非洲,喜歡動物的自然使者。
(因為喜歡自然風光,最近幾年走的地方都是風景,之後很想去巴西智利。)
---
受邀人|Giegi
採訪&主筆|Nemo
責編|Sail塞裡趙、Lit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