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疫情下的中國留學生:口罩難買,上學不易!

2020-12-12 中國僑網

  截至當地時間6日下午4時,韓國較當日零點新增309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確診達6593例。

  隨著疫情惡化,普通民眾生活受到影響:「口罩荒」掀起風波,7萬多名中國留學生陷入兩難……

首爾光化門集會暫停,民眾戴口罩走過光化門廣場。中新社記者 曾鼐 攝

  以生日尾號限購——買個口罩太難了!

  根據韓國新規,3月9日起,每個人一周只允許購買兩個政府提供的口罩,不僅要登記身份證,還要提前到指定地點領號碼牌。

  最關鍵的是,按照出生年份實行「尾號限購」:周一生日尾號1、6可買,周二生日2、7可買…… 以此類推,周末不限。

  一個月前,沒人能想到,口罩有一天會成為「稀有品」。如果1月初在韓國投資一批口罩,恭喜,收益已經超過了股票。

  自1月起,韓國口罩價格一路狂飆。1月初均價400韓元的KF94口罩,至1月中後期漲至超3000韓元。背後有公眾恐慌購買、海外採購等複雜因素,但輿論普遍公認,囤積倒賣、坐地起價的供應方、代理商和分銷商,極大擾亂了市場經濟。

  韓國政府很早就著急了。2月初官方便開始整頓口罩市場,嚴打部分商家哄抬物價、單方面取消口罩訂單等行為,最高罰5000萬韓元;同時查處違規代購行為。2月13日,韓國關稅廳截獲了70萬涉嫌非法出口口罩。

  本以為事態就此平息,誰料想,2月19日韓國疫情大暴發,確診病例一路激增。「一罩難求」愈發嚴重。

3月1日,在首爾鍾路區一家超市外,民眾排起長隊等待購買口罩。中新社記者 曾鼐 攝

  在疫情「重災區」大邱,有民眾抱怨「足足排了7個小時隊才買到口罩」。在首爾等地,大多商超也對口罩實行限購,一人10個「封頂」。

  2月26日起,韓國開始對口罩限制出口:銷售商禁止出口口罩;要求生產商出口量控制在當天生產量的10%以內。政府還要求將50%的口罩產量分配給官方。

  3月,韓國再度「升級」限令。從3月6日起,全面禁止口罩出口,並追加產量,要求全國口罩生產商將80%的口罩上交官方。政府還在郵局、超市等定時、定地發放口罩,供民眾選購;官方投放的口罩價格較低,約1000韓元、差不多6塊人民幣。

  政府干預市場,這在韓國並不多見,且引發爭議。背後心思不難猜:真沒轍了。

  但這在民眾看來:杯水車薪。不僅「口罩荒」依然嚴峻,政府派發的低價口罩還引發「搶購潮」。在大邱、首爾等地,每天發放口罩前幾小時,都會上演幾百米長隊搶口罩的「盛況」:現場人山人海,你不一定能買到口罩,但一定會增加感染風險。

你不一定能買到口罩,但一定會增加感染風險。中新社記者 曾鼐 攝

  在大邱,就出現了一位確診者排在長隊中買口罩,還接受採訪。嚇得旁邊市民當場報警。

  據韓國官方數據,至2月中旬,韓國境內口罩日產量約1100萬隻,相比2月初產量翻倍,但仍供不應求。韓國貿易協會發報告稱,今年1月,口罩等「其他紡織品」出口額,佔2019年全年出口的近90%。

  有專家指出,因疫情變化突然,前期口罩「外流」致國內庫存緊張、生產能力有限,加之全球疫情嚴峻讓進口渠道受阻,短時間內難解供需矛盾。

  韓國總統文在寅公開致歉,稱對「口罩問題長時間得不到解決深感愧疚」,表示將在擴大生產基礎上,制定更公平的分配方式。

  還好,韓國不會「孤軍奮戰」。3月5日,中國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表示,中方願向韓方提供一切必要的援助,全力支持韓國政府和人民抗擊疫情。中國政府將很快向韓國提供一批急需的醫療物資援助;也在同韓方探討建立聯防聯控的機制。

  此前,中國駐韓大使館和諸多中資企業,已向大邱等地捐資捐物。上海市、威海市等也向韓國友城提供防疫物資。

  更大的好消息是,隨著中國疫情得到總體控制,將極大緩解全球供應鏈壓力。中國是世界最大的口罩生產國,年產量佔全球約50%。據中國官方3月2日消息,中國口罩日產能產量連續快速增長,雙雙突破1億隻。

  韓國中央事故處理本部副本部長金剛立也在5日的發布會上透露了個好消息:對大邱「新天地」教徒中有症狀人員的檢測工作已收官,預測確診人數有希望逐漸減少。

  延遲、再延遲——上個學不容易!

  韓國疫情突變,讓7萬多名中國留學生「措手不及」。也以某種令人意外的方式,將這個群體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

  1月,中國疫情發生後,韓國駐武漢總領事館暫停籤證業務,中韓航班驟減,導致部分學生返韓困難。2月韓國疫情蔓延後,不斷調整的新規讓留學生活再添變數。

  21歲的劉翰博就讀於韓國漢陽大學電氣工學專業,他於2月10日返回韓國。當時覺得「還挺安全,連續幾天都是新增病例都是零」。

  根據規定,中國學生返校後需入住隔離宿舍。他對此「表示理解」。在隔離房內,配備了生活品、且提供餐食,他除了「感覺燒水壺不太乾淨」,都挺滿意。每天,他看書、背單詞,計劃著下學期申請國外交換項目。

  但計劃趕不上變化。2月19日,在韓國疫情出現擴散後,韓國兩次推遲大學開學時間。

3月1日,警察在光化門附近戴口罩執勤。中新社記者 曾鼐 攝

  「有點怕開不了學。」劉翰博稱,申請的交換項目,需要在這學期正常上課才能修滿學分。他說:「我沒有別的選擇,必須得上這學期的課。」

  他的同學辛雨也「擔心不能上課」,她希望順利畢業。辛雨2月初返回韓國,當時「來得著急,怕航班之後飛不了韓國」。

  韓國教育部建議,各高校勸告未確定入境日期的中國留學生辦理休學。

  但休學沒那麼容易。留學生鄧澤威本計劃2月23日返韓,但面對嚴峻疫情和推遲開學的政策,他選擇了留在國內。

  「現在是陷入了兩難。」鄧澤威稱,一方面怕韓國不安全,另一方面,休學的時間成本太高。他是一名教師,選擇停薪留職赴韓攻讀博士學位,他的研究時間有限。

  再者,在韓國的房租定金等無法退換,一系列現實問題撲來。他希望韓國健全網課授課制度,更期盼「疫情早點結束。」

  隨著疫情惡化,夾雜在黨派鬥爭和複雜社會情緒中,中國學生也被捲入一場輿論風暴。

青瓦臺供圖

  以韓國「保守派」為代表的觀點認為,中國學生增加校園安全風險,攻擊執政黨「對華軟弱,應全面限制中國人入境」。有「保守派」傾向的《朝鮮日報》公開一份所謂高麗大學和建陽大學的分析稱,中國留學生入境最少新增38例、最多可致813例感染。

  爭論因首個赴韓中國留學生確診病例而激化。3月初,一位中國學生赴韓後,在機場接受檢測無異常,到校後被確診。儘管目前在韓3萬多名中國學生中僅此一例,但有觀點稱「不限制入境,讓管理中國學生亮起紅燈。」

  對於網絡中「全面禁止中國人入境」的聲音,辛雨「不理解」。她說,韓國疫情暴發「不能怪到中國人頭上」,中國留學生都按照要求、自覺隔離。「就算限制所有中國人入境,就沒有傳染病了嗎?」

  劉翰博也覺得「有些韓國網民關注重點錯了。」他說,仍有不少韓國朋友不把疫情當回事、不戴口罩。前幾天,劉翰博戴著護目鏡上街還遭到「嘲笑」,被認為「搞行為藝術」。

韓國光化門廣場樹立告示牌,要求「停止集會」。中新社記者 曾鼐 攝

  「民眾防範意識不跟上,最有可能讓疫情惡化。」他說。

  針對中國留學生的處境和困難,中方積極協調。中國駐韓國大使館教育參贊力洪介紹,已建立每日匯報機制,追蹤留學生動態;並同韓國教育部溝通,促其重視和做好中國留學生疫情防控,保障學生合法權益。

  日前,中國駐韓國使館公使銜參贊王魯新赴仁川機場留學生諮詢中心。他說,中韓應同舟共濟,中國留學人員返韓後遇到一些困難,希望韓方妥善做好學業、生活保障和疫情防護安排,中方將與韓方共克時艱。

  雖然有關爭論仍甚囂塵上,但韓國官方表現出積極態度。韓國政府宣布將額外撥款超40億韓元,用於中國留學生防疫工作等。韓國教育部長官俞銀惠也表示,大學將為中國留學生提供遠程授課,儘量保證他們獲得足夠學分。

  首爾市長樸元淳公開稱,有人對中國留學生有反感和警戒之心,這和新冠病毒一樣,是需要克服的另一種病毒。

  記者:曾鼐

  

相關焦點

  • 疫情下,我們的日子——聖彼得堡中國留學生講述學習、生活、心態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一些中國留學生無法按時返俄繼續學業。對此,許多俄羅斯高校均推出「遠程教學課程」,儘量幫助無法按時返校的中國學生完成學業;這也給他們吃下了「定心丸」。雖然學業沒有耽誤,但他們還是希望疫情能儘早結束,儘快返回學校,開啟新學期的留學生活。
  • 疫情中留學生紀實系列:Giegi告訴你,韓國留學是否真的值得?
    而且韓國也比較近,回家很方便。我現在念的是慶熙大學,韓國總統的學校,在韓國是非常好的大學。當地人考會非常難,但是我們作為外國人,就會相對容易一些,就像外國人來中國念書是一樣的道理。我自己每個月是1-2w消費,當然也有留學生花的更多。我也會利用課餘時間做代購,一方面是充實自己,一方面也明白賺錢的不易,所以平時我不會亂花錢。另外,在那邊念到了自己喜歡的專業,同時也讓自己的視野開拓了,能讓自己成長得更快一點。這個我覺得不管對哪裡的留學生,都會有這種感悟。
  • 新冠疫情下的在韓中國人:KF94口罩已經漲到35元
    (原標題:韓國新冠疫情下,六名中國人的生活日常)
  • 高小微:疫情下的海外留學生
    高小微:疫情下的海外留學生 媽媽做的土豆燉牛肉湯 是澳大利亞·雪梨的中國留學生易韓璐 最想念的味道 在韓國·首爾的中國留學生小爽 不僅用中國防疫小經驗保護好自己
  • 在韓中國留學生:我們為什麼留在韓國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蕾  作為中國的近鄰,韓國一度是世界上疫情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大疫當前,留在韓國的近4萬中國留學生過得還好嗎?  今年1月底,中國駐韓國大使邢海明在一個非常特殊的時間點剛剛履任。2月下旬,韓國大邱及慶北地區出現大規模聚集性感染事件,導致韓國疫情急速惡化。
  • 韓國疫情爆發民眾買不到口罩,重金網購卻收到空餅乾袋
    亞太日報編譯 黃爾韓國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愈發嚴重,截至當地時間2月28日上午,確診人數2022名,死亡人數13名。確診人員主要集中在韓國大邱地區,約有1300餘名。而這與韓國第31號患者,即超級傳播者「新天地教」教徒脫不開關係。
  • 疫情下那些中國海外留學生的就業路
    原標題:用廚藝安身 以理想立命疫情下那些中國海外留學生的就業路畢業季過後,就業季到來。
  • 拒入境、遭歧視,疫情下的中國留學生有多難
    在這個春節假期,中國留學生也被打亂了學業和生活的步驟。時下,很多留學生被目的地國家暫時禁止入境。不同於國內教育系統的統一部署,他們大多得不到校方更多的關注。幾個留學生講述了她們在疫情下故事,希望引起關注。
  • 在澳中國留學生生存狀況調查 呼籲關注疫情下的留學生處境
    近日,由澳大利亞華語辯論協會等機構聯合推出的《澳大利亞中國留學生白皮書》就疫情期間在澳中國留學生的生存狀況進行了調查分析。根據調查,近67%的受訪學生在疫情中存在明顯的不安感。學生整體上對澳聯邦政府實施的防疫舉措持接受態度,但物資緊缺使他們在一段時間內感到焦慮。
  • 疫情下的小留學生:真的很想家,但留下也沒有多害怕
    疫情下的小留學生:真的很想家,但留下也沒有多害怕 2020年04月01日 14:18 來源:中國僑網微信公眾號   中國僑網4
  • 疫情之下,在韓留學生回鄉記:從做決定到下飛機用了10小時
    回鄉路上,有韓國同學勸他沒什麼大事「趕緊回學校」;也有中國留學生向他諮詢回國的事情。 近期,韓國新冠肺炎疫情局勢急轉直下。截至當地時間29日16時,韓國累計確診3150例;當天單日新增確診病例達813例,再次刷新韓國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最大值。
  • 對話在日中國留學生:最擔心超市買不到防病毒口罩
    在日本的中國留學生生活狀態如何?新京報記者連線了正在大阪的趙小妮(化名),聽她講述疫情期間的經歷。趙小妮正在讀語言學校,大四即將畢業。目前學校通知開學日期為4月15日,考慮到回國需要隔離,擔心趕不上開學,她選擇不回國。談起疫情的最大影響,她說主要還是超市裡買不到適合的口罩。
  • 特寫|德國疫情下的中國留學生:衛生紙遭搶購,疫情新聞刷屏,找工作...
    在德國的中國留學生眼見著當地從賽事照常舉行,發展到「全網新聞都是疫情」,政府從嚴防死守、「切斷傳染鏈」轉變為要「打持久戰,大範圍的和病毒共存」,不得不一步步適應整個國家防控思路的轉變。德國媒體最近在報導的多是韓國模式,重點放在減緩傳播過程,以合理分配醫療系統的負載,集中精力救治重症患者,降低病死率,但是感染的總數可能很難控制。媒體舉的例子說,韓國的自助監測站,直接開車採樣,避免了醫院檢測的傳播。「他們基於的出發點是,無法徹底消滅病毒,以後會長時間共存」。
  • 幾位海外留學生的自述:戴口罩會被歧視,有人回國也有人堅守
    3月17日,看到英國政府推出「群體免疫」的策略,從英國回國不久,正在江西隔離的留學生王雨薇十分感慨。&nbsp&nbsp&nbsp&nbsp3月初,新冠肺炎疫情相繼在多國爆發,留學異國的中國留學生們遇到了難題。他們當中,有人選擇返回疫情已經得到控制的國內,有人選擇相信所在地的政府,繼續留在學校;有人舉起手機記錄疫情下的生活,有人則為未來的學業擔憂。
  • 上遊連線在法國的中國留學生:仍正常上學,戴口罩上街會被罰款
    圖/路透社 「戴口罩上街會被罰款」 上遊新聞:你是什麼時候到的法國? 劉立陽:我是1月14日到的法國,現在在勃艮第大學上學。 上遊新聞:法國民眾怎麼看待這次疫情? 劉立陽:很多法國人認為,病毒只有通過貼面禮、握手之類的身體接觸才能傳染。另外從國土面積和人口的角度來說,法國的人口密度比中國和韓國都小,沒有那麼擁擠,所以他們並不認為這個病毒會大規模傳播,也沒有想過要去推遲開學或停工。
  • 在韓留學生10小時回鄉:韓國人不戴口罩下決心回國
    直到在韓國的學校宿舍樓發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留學生文和在韓的部分同學仍覺得可以扛過這波「感冒」,繼續相約聚餐。26日上午,文和搶到當天回國的機票,當即決定回國;10小時後,他抵達故鄉,進入賓館隔離。回鄉路上,有韓國同學勸他沒什麼大事「趕緊回學校」;也有中國留學生向他諮詢回國的事情。近期,韓國新冠肺炎疫情局勢急轉直下。
  • 關注|立命與安身——疫情下中國留學生的就業路
    在疫情籠罩下的全球經濟與就業形勢,給海外莘莘學子提出了一道比畢業答辯更難的任務——如何敲開職場大門,特別是在異國他鄉?為此,小編深入對話韓國、德國、法國和義大利4個國家的畢業留學生,在這個90後群體身上看到了他們順勢而為、逆風起飛的堅韌和魄力,聽聽他們如何掌握自己命運,親手創造希望。
  • 「我的第一個口罩是祖國給的啊」海外留學生收到來自中國大使館的...
    伊朗的留學生收到的是中國紅「健康包」,據介紹,裡面除了口罩,還有防護服、眼鏡、連花清瘟膠囊等等,可以說是很高配了。在加拿大溫哥華,健康包裡是醫用外科口罩、一次性手套等物資。「從今天開始我也是有口罩的人了」德國留學生小林也收到了來自中國大使館的健康包。「從今天開始我也是有口罩的人了,不是買的,是我的祖國給的!」她興奮地在微博上「開曬」,健康包裡除了口罩,還有酒精、洗手液。
  • 擔心受國內疫情影響,我提前回韓國上學,結果又驚慌失措逃回中國
    從3月7日被送到這個集中隔離點算起,今天(3月11日)是我從韓國回到寧夏銀川後被隔離的第五天,每天都要測三次體溫。剛到韓國,當地疫情就暴發了我是一名在韓國留學的中國學生,去年12月25日回到老家,最初那幾天還挺開心的,去見了家裡的親戚和朋友。但沒過多久就從新聞裡看到了武漢出現不明原因的肺炎,一開始沒有那麼恐慌,接著傳出武漢封城的消息,我和家人意識到情況變嚴重了。
  • 當早課出現時差:浙大留學生疫情下的生活
    當地時間4月11日0時至12日0時,韓國新增32例確診病例,已連續4天單日新增病例低於50例;疫情的形勢漸漸緩和,醫療資源不再緊張,12-15元便可以買5個KF94口罩……提起這些,金真赫的語氣是平和鎮定的:「現在也會擔心疫情,但比之前的焦慮,已經減輕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