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潤說」的理論依據非常充分。
曹雪芹的紅樓 唐山的夢
如果曹雪芹先生還健在,相信很多困擾紅學界的難題,就都能夠迎刃而解。但是即使他活到現在,依然難以回答一個難題——曹雪芹的祖籍到底是哪裡?
比較普遍的說法,主要集中為「豐潤說」、「遼陽說」等4個城市學者的研究結論。就在四地還在爭論的時候,唐山市豐潤區率先開始大刀闊斧地為「曹雪芹」修建公園,大有在爭論未果之時,就掀起新一輪爭奪戰之勢。
天南地北 四市爭鳴 為曹雪芹爭戶口
一個地級市所屬的區,為什麼不惜斥巨資改造老公園,並以「曹雪芹」的名字命名呢?按照當地區政府的解釋是,唐山市豐潤區是曹雪芹祖籍所在地,以此命名的原因,是打造新豐潤區的文化產業。
不過,這個解釋未必能夠「服眾」。在學術界,尤其是紅學方面的學術領域,關於曹雪芹祖籍的說法,目前仍是百家爭鳴,比較集中的說法,主要包含「豐潤說」、「遼陽說」、「鐵嶺說」、「武陽說」等,但沒有一方具有「壓倒性」的說服力,獲得其他專家的認可。
最早提出豐潤說的學者是李玄伯,他於1931年在《故宮周刊》發表了《曹雪芹家世新考》的文章,認為曹雪芹之父曹寅是河北豐潤人;1947年,又有署名「守常者」的人發表文章,認為曹雪芹祖籍是豐潤。除了文章之外,1993年,豐潤縣(現在的豐潤區)發現曹鼎望的墓志銘。這個發現被當時的學者說成是:為曹雪芹祖籍在豐潤的研究,提供了一系列重要的佐證。
不僅是口頭上的爭論,事實上,豐潤區曾經設有一處「曹雪芹文物展覽廳」,用實物展出的方式,作為學術觀點的有力實物證明。該展覽廳曾經是旅遊景點,網上介紹,這棟佔地面積50平方米的展廳展覽展出圖片300餘幅,陳列有關曹雪芹祖籍在豐潤重要碑刻等文物200餘件。
然而,獨家深讀記者沿著網絡提示的地址查找時,發現此展覽廳早已不在,就連路名也已更改,所有文物連同當時的文保所一起遷入新城區。記者一路打探來到現在的豐潤區文體局,工作人員接受採訪時說,關於曹雪芹祖籍的一些史料和證據,都被鎖在庫房。說著,他帶記者來到一個上鎖的房門前,該房門上方的牌匾寫有「豐潤縣文物展覽」等字樣。「裡面有一些重要文物,是曹雪芹祖宗的墓志銘,還有相關的其他石碑,足以證明我們的觀點。」
但是,由於掌管庫房鑰匙的負責人不在,且不允許外人參觀等理由,記者並沒有親眼看到這些石碑,僅看到了石碑拓片的照片。工作人員說,將來,曹雪芹公園修建過程中,這些文物資料可能被安置在公園內,也可能由文物部門重新安排在其他地方保管。
支持「遼陽說」的學者認為,根據康熙年間的一部史書《上元縣誌》記載:「曹璽(曹雪芹的曾祖),出自宋樞密武惠王彬後,著籍襄平」,而襄平就是現在遼陽市的古稱,因此,曹雪芹的祖籍應當就是遼陽。
而支持「持鐵嶺」說的學者認為,根據《五慶堂重修遼東曹氏宗譜》記載:「入遼始祖曹俊,調金洲寧御」。另據鐵嶺出土的明代石碑碑文,鐵嶺西南的大汛河古城就叫做「金洲」,據此,曹雪芹確切的關外祖籍應該是鐵嶺。
2008年11月,武陽鎮舉行了「中國·南昌武陽曹雪芹祖籍地立碑、授牌儀式」。來自當地的媒體稱,曹雪芹家宋代的祖籍地在南昌武陽渡,這裡的曹氏家族都是曹武穆公曹瑋的後裔。而明清兩代的子孫包括河北豐潤、遼東的鐵嶺,這些曹雪芹的歷代祖宗之所居地都是由南昌武陽渡而北遷,這些情況明確記載在曹氏宗譜中。
而且,當地文物工作者還在浙江圖書館找到《南昌武陽曹氏宗譜》,並稱裡面的記載內容,印證了周汝昌的說法。
追查祖籍 有何目的
調查曹雪芹祖籍的目的是什麼?學術界的說法是,調查曹雪芹祖籍所在地,有利於調查其家族深厚的文化背景,從而研究名人成長背後的故事。
但眼下的事實是,真正爭論曹雪芹祖籍所在地的,不是紅學專家,也不是文學愛好者、歷史學者,更不是曹氏的後人,而是四座城市。那麼,一座城市為已故名人爭論祖籍歸屬地有什麼用呢?有關職能部門沒有給出正面的答案,不過,看看唐山市豐潤區的形形色色的路名、商品名等,相信答案就十分明了了。
自稱曹雪芹後人的曹德潤老人在回答「曹雪芹祖籍地」這個問題時,堅定地說是在豐潤。原因很簡答,他現在所在的單位前身就是「曹雪芹文物展覽廳」,他曾經在裡面看到過一些石碑和史料,但他並沒有做過細緻的研究。作為曹雪芹後輩的二十多代人,在他和幾位同輩份的族人看來,追查祖宗的祖籍已經沒啥意義,不如用調查的經費做點實事。
不久前,文化部部長蔡武接受媒體採訪時曾經說過,文化部一直提倡高度重視文化遺產的保護,這本來是一個很好的事情。
但是一些地方從不正確的政績觀出發,在市場動力的負面作用的推動下,盲目地爭奪名人故裡甚至爭奪子虛烏有的小說人物的故鄉,反而把文化遺產保護庸俗化,喪失了文化的品位。因此,文化部曾經專門給各地下發了文件,指出爭奪名人故裡是一種對遺產保護錯誤的做法。
紛紛認祖歸宗
品品都有道理
為四座爭奪曹雪芹祖籍城市辯解的各地學者各執一詞,都有自認為有利的證據和史料。但仔細翻查這些證據和史料就會發現,它們其實並不在一個時間的起平線上。最為主要的問題是,調查某個人的祖籍,究竟要查到他哪一代祖宗?
按照字典中的說法,祖籍是「祖先、祖輩的長久居住地或祖先出生地」,也可以通俗地解釋為「一個家族族群認定的某一時期的某一位祖先的出生地」。那麼,很多讀者就很迷糊了,調查曹雪芹的祖籍,究竟是查到他爺爺的出生地,還是更高輩分祖先的出生地呢?
獨家深讀記者來到豐潤區文保所尋找豐潤說的答案。文保所工作人員拿出一本《曹雪芹祖籍在豐潤》的著作解釋說,書中已經將曹雪芹祖籍分析得頭頭是道。
果然,書中詳細介紹說,宋代名將曹彬的後人端明、端廣兩位兄弟先後來到豐潤。前者定居在此,後者後來又遠遷至遼東,由於豐潤是當時北京出山海關通往遼東的咽喉通道,因此端廣在關外稱為曹家鐵嶺支系的始祖。
這個說法,不僅推出曹雪芹祖籍在豐潤的說法,還同時表明遼東的曹氏先祖,是從豐潤的曹家分出去的,由此PK掉「遼陽說」、「鐵嶺說」的觀點。至於和曹雪芹關係較近的祖宗,文中也多次提到。
按照書中的記載,曹雪芹的祖父曹寅雖然為江寧(今南京)織造府,但和曹氏家族豐潤支脈的曹鼎望是兄弟,那麼曹雪芹的祖籍自然是豐潤。
如果以曹端明、曹端廣的時間節點為起平線,「武陽說」的觀點就要更「超前」了,當地學者祭出的「法寶」是曹雪芹更早的祖輩——可以追溯到曹武穆公曹瑋的家族。史料記載曹雪芹的爺爺輩的祖先,都是由南昌武陽渡而北遷到豐潤的。
然而,關於「豐潤說」的另一個史料證據是,武陽曹瑋的父親是宋代開國名將曹彬,而曹彬的祖籍同樣是豐潤,因此「豐潤說」的觀點才是「正根兒」。
說到這裡,其實所有的讀者都能明白。既然各地對於曹雪芹祖籍調查的起平線不同,調查所取人物的年代也各不相同,那麼各地關於曹雪芹祖籍的說法,其實都沒有對錯之說。如果非得給曹雪芹強行找到一個「公認」的祖籍,那就不如乾脆追溯一下曹姓的起源。
文/攝 新報記者 周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