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郵政在飛速發展的今天,不斷加快改革發展步伐,積極融入地方經濟建設,立足國情民生,將企業發展與社會進步、百姓生活緊密相連,不斷加快面向全社會的綜合服務平臺建設,紮實推進郵政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履行時代賦予郵政企業的歷史責任。
一、以服務民生為目標,積極打造功能強大、運行高效的郵政服務網絡,增強網絡運行能力,全面提升郵政服務地方、服務民生的基礎能力
完善營投網建設,為服務社會民生奠定基礎。在營業網建設方面,適應城鎮化需要,積極優化網點布局,加大空白鄉鎮網點建設力度,目前,全省共有遍布城鄉的郵政服務網點1 509個,為廣大用戶提供包括函件、包裹、匯兌、報刊訂閱等基礎服務。著力提升專業化服務能力,幾年來對全省500個郵政儲蓄網點進行了轉型升級,為城鄉居民提供全方位金融和理財服務。在投遞網建設方面,加快打造「大客戶機動車投遞,商業客戶個性化投遞,街巷客戶自行車(含電動自行車)投遞和信報箱投遞」的投遞網絡,改善了投遞局所環境,提升了郵政投遞服務水平。同時,大力發展郵件自提業務,在政府機關、大學校園、居民小區安放智能包裹櫃,全面形成包裹投遞多層次、多渠道、全天候的服務模式。
優化郵政網路建設,提升網絡運行服務水平。黑龍江郵政積極轉變郵件的運輸方式,大力推進火車運輸向汽車運輸的轉變,實現了省內郵件點對點傳遞,增強了郵件運輸的針對性和時效性。同時深化網路運行向網絡運營的轉型,積極整合各類網絡資源,推進幹線運輸方式改革,優化省內郵運組織,調整普通郵件分揀封發關係,實施全省郵件分揀大集中,實現了信息化作業處理,縮短了郵件處理時限,運行質量明顯提高。同時,開通了18條省內快速郵路,使全省大部分地區信函類、包裹類郵件傳遞時限縮短了1天。
深化信息網建設,為平臺運行提供有力保障。黑龍江郵政創新業務模式、服務模式和管理模式,信息技術已從簡單的數據採集發展到綜合管理、數據分析。先後研發了商務投遞業務處理系統、郵政投遞網智能化資源管理平臺等多個項目,開發並應用了郵政服務「三農」信息平臺,建立了商旅服務平臺等,從營業前臺延伸到投遞服務、綜合管理等部門,已涵蓋企業運行管理的方方面面。同時,建設黑龍江郵政運營管理中心,通過視頻監控系統、郵政資源管理系統,進一步強化服務質量過程管控,增強了經營組織管理的能力。
二、以社會民眾需求為導向,努力建設遍布城鄉、功能完備的便民服務體系,不斷拓展郵政服務領域,全力打造惠民利民工程
不斷豐富便民、利民服務種類。在城鎮地區,積極開展郵政便民服務站建設,推進郵政服務進社區,現已全面代收水電燃氣費、各類移動通訊費用,以及數位電視、國稅、彩票款、菸草款、交通違章罰款、大專院校學費等多種日常費用,同時代售飛機票、火車票、客車票,在政府公共部門與群眾之間搭建起「綠色服務通道」。目前,全省共建成便民服務站9,635處,年均代收費額42億元。同時,利用遍布城鄉的郵政儲蓄網點,積極開展代發工資、養老金、社保金等業務,為離退休人員、孤寡老人提供便捷服務。
積極完善「三農」服務體系。一方面,在農村地區持續推進「助農服務站」建設,為廣大農民提供集產品配送、技術培訓、示範推廣、信息諮詢等於一體的綜合服務。目前,全省郵政「助農」服務站達到4 398處,為863個鄉鎮、114個農牧場、40個林業局提供郵政服務。同時,逐步完善面向農村的金融服務體系,先後開辦18項涉農補貼款的代辦業務,幫助黨和政府把惠農支農政策送到農民手裡。另一方面,努力構建農資產品、消費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的雙向流通渠道。藉助我省打造綠色食品大省的契機,利用郵政網絡打通「農郵」、「農桌」對接渠道,積極將特色農產品、綠色食品引入城市、推廣到全國。2004年以來,黑龍江郵政累計分銷農資消費品、農產品超過18.2億元,配送量達42萬噸,累計為農民增收1.7億元。
持續加快電子渠道建設。通過建設郵政業務網上辦理平臺,拓展網上銀行、手機銀行、ATM、POS等渠道,使百姓能夠通過更多渠道享受便捷的郵政服務;積極拓展網際網路繳費、網上訂閱等渠道,使百姓足不出戶就能辦理各項生活繳費業務,辦理網上訂報、預訂新郵等業務,極大方便了百姓生活;加強了「11185」服務熱線建設,提供業務諮詢、受理、投訴等服務,為百姓解決用郵難題;開通了「黑龍江郵政」微信公眾平臺,豐富了郵政服務平臺的形式和內涵。
三、以助力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為己任,緊緊依託黑龍江地緣優勢,積極融入地方經濟建設,推動龍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助力龍江對俄橋頭堡和樞紐站建設。黑龍江郵政在省、市政府的幫助下,於2013年11月開通了哈爾濱至葉卡捷琳堡和新西伯利亞兩條輻射俄全境的國際小包航空郵路,開創了全國跨境電商郵件包機飛行的先例。該航空郵路運行以來,全程運遞時限達到7天至22天,比全國其它渠道至少提前25天,得到用戶的極大好評。目前已累計發運小包1 257.8噸,703.2萬件,佔全國對俄電商包裹業務量的三分之一。同時,黑龍江郵政自主開發並開通了「中俄邊貿網」,為中俄兩國企業提供網上店鋪、供求信息、產品展示、網絡推廣、在線洽談、在線翻譯、貿易撮合等服務,成為唯一獲得國家發改委電子商務專項資金支持的中俄貿易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為解決3C類產品無法通過航空渠道出口寄遞問題,努力拓寬對俄郵件寄遞通道,我們正與有關方面溝通,積極開通綏芬河、黑河對俄水、陸路郵路,並爭取開通哈爾濱到莫斯科的火車郵路。
助力龍江旅遊文化事業發展。一方面,黑龍江郵政充分利用特有資源,積極為我省申報發行紀特郵票和專用郵資圖,先後成功發行了鏡泊湖、五大連池特種郵票,為哈爾濱建築藝術館、齊齊哈爾扎龍自然保護區、哈爾濱防洪紀念塔、漠河北極村等發行了專用郵資圖,使我省旅遊形象走上了「國家名片」,為推廣我省旅遊發揮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我們還積極創新主題文化,先後建設了漠河「聖誕郵局」、伊春「紅松主題郵局」、齊齊哈爾「鶴文化」主題郵局,通過提供郵政特色服務,進一步豐富龍江旅遊文化內涵,提升我省旅遊文化品位。
助力地方中小企業發展。黑龍江郵政充分整合系統內「三流合一」的資源優勢,積極融入地方經濟,為龍江中小企業提供市場拓展、金融信貸、物流倉儲、品牌推廣等一站式郵政服務。與省工信委開展合作,利用郵政名址資料庫,為中小企業發寄廣告商函,發揮針對性強、投入少、見效快的優勢,通過DM廣告為企業進行品牌宣傳,目前已在全省13個地市的農墾系統篩選了28個門類170家中小企業開展試點,每戶企業由省級財政補貼1萬元。通過直郵服務,真正把試點企業推向市場,企業對直郵活動滿意率達到100%。同時,整合線上線下資源,利用助農服務站、郵樂網、微信平臺等渠道,為廣大中小企業提供產品推廣和分銷服務。
(作者系中共黑龍江省郵政公司黨組書記、總經理)
(黑龍江《奮鬥》雜誌授權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發布,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