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是晚唐傑出的詩人,他幼年喪父,自小就懂事上進,窮人家的娃兒早當家。進入仕途後,滿以為可以實現少年時的青雲之志,卻不知不覺地陷入了牛李派別的爭奪。
年輕時的義山也是意氣風發,更期待愛情美滿、事業有成。可是當他伸開臂膀,準備熱情地擁抱這一切時,湧上心頭的卻總是痛苦和失意。於是他用自己的詩歌,記錄下這些令人悲怨的情感,雖然含蓄委婉,卻更值得細讀。
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
唐代:李商隱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餘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李商隱25歲進士及第,其後便擔任了秘書省屬官,同時也成為涇原節度使王茂元的幕僚。雖然地位卑下,但年輕的詩人卻感到很興奮,終於不負寒窗苦讀,可以小試牛刀,但也希望自己可以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有一天王茂元家喜迎貴賓,家中張燈結彩、一派喜慶祥和的景象。李商隱也被邀請參加宴會,詩人很少見到這樣的盛大場面,觥籌交錯、笙歌樂舞,令他興奮異常。詩人也舉杯痛飲,與賓朋同歡。
幾杯美酒下肚,詩人卻覺得不勝酒力,於是便離開宴席,獨自來到後花園醒酒。夜幕低垂、星光閃爍,春風沉醉、涼風習習,多麼寧靜浪漫的氛圍。
詩人不禁低吟,「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小李仰望星空,醉意朦朧,卻並沒有陷入沉思,因為他偶然間遇見了一位佳人。她也羞澀地瞥了他一眼,卻不敢多加停留,便匆匆離開。走了不遠,又回頭對小李嫣然一笑,更是明眸善睞、眼波流轉。
小李酒也醒了大半,再想追趕,那位女子早已不見蹤影。小李一邊津津有味地回憶,一邊也只得責怪自己太貪杯,誤了這等好事。可是他轉而一想,平時工作繁忙,根本也沒機會來此。
他每天聽到更鼓聲,就要快馬加鞭地趕去蘭臺衙門報到、辦公,自己就像柔軟的蓬草,被風吹得東倒西傾,無法控制。
仕途生活乏味,大材小用更是心灰意冷。小李不想沉淪下僚,自己又無法改變現狀,正在苦悶時,忽然一位心儀之人走進眼帘,他正敞開心扉準備去接納,可是轉眼間又消失得無影無蹤。
希望還沒有成為現實,就化為泡影,而且又立刻要「聽鼓應官」。他暫時還沒有尋到合適的下家,當然不想失去這份工作,即使薪俸微薄、地位卑下。
詩人從時間和空間上進行大跨度的描寫,詩人傍晚時分開始入宴,一直到天快拂曉時「走馬蘭臺」;地點也由宴席之中轉到畫樓西畔。詩人省略了偶遇的過程,卻著重描寫了當時的氛圍,「昨夜星辰昨夜風」。最後的結果是詩人恨自己身無飛翼,雖然心有靈犀,卻更加痛苦。
有些人見了一次,就一輩子無法忘記;有些事偶然經歷,卻總是刻骨銘心。小李多愁善感,也必然執著堅持。他相信對方一定也愛上了自己,但雙方又都難以跨出下一步。這樣的惆悵真是無解,正如李白所說,「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
李商隱的一首無題詩,句句都會背誦,讀了千遍,也不厭倦。尤其是頷聯的名句,「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被無數人傳誦。他們偶然相遇,身份不同,無法比翼雙飛,但兩情和諧,心心相印。此時的小李才知道這世上的很多人,自己一輩子無緣相識,很多事情也終生無法遂願。
全詩表達了詩人無法與其愛慕的姑娘相戀的痛苦,也反映了詩人對自由生活的嚮往。作者的腦海中始終浮現著那位姑娘的身影,估計他上班一定會分神,走路更要小心撞到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