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唐代詩壇誰的詩寫得最好,這個當真是青菜蘿蔔各有所愛了,但論哪位詩人的詩最讓人無奈,那應該是李商隱了。為什麼說他的詩讓人無奈,主要是難懂,卻又美不勝收。因為難懂,不少人想放棄去理解他的詩;因為太美,又每每忍不住拿起再讀上一讀。大概只有李商隱能做到這一點吧。
李商隱一生存詩600餘首,寫得最好的就是他那特立獨行的無題詩。今天小編跟大家分享的就是他最有一趣的一首無題詩,每句都以數字開頭,與他其它的詩想比,明如白話,淺顯易懂,令人拍案叫絕。
《無題二首.其一》
唐.李商隱
八歲偷照鏡,長眉已能畫。
十歲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十二學彈箏,銀甲不曾卸。
十四藏六親,懸知猶未嫁。
十五泣春風,背面鞦韆下。
這是一首五言古詩,李商隱用一種詼諧的筆調,寫出了一個少女從8歲到15歲的片段。詩的大意是:少女8歲時,就喜歡偷偷地照著鏡子,給自己畫長眉了;10歲時,去野外踏青,想著用荷花給自己做件衣裳;12歲時,她開始刻苦學琴,手上的護甲從沒脫下來過;14歲時開始知禮節,要避見男子,心中時時想著何時能出嫁;15歲時,她在春風裡,背對著鞦韆哭泣。
對於這首詩是寫戀情還是寫懷才不遇,後世一直眾說紛紜。一種說法認為,能把一個少女的生活細節描寫得這麼仔細,可見這是李商隱十分了解的女子,或許正是了的初戀。一段青梅竹馬的愛情,或因為父母的反對等原因,不得不勞燕分飛。最後一句「十五泣春風,背面鞦韆下」,是寫少女無法和心上人在一起的愁苦之情和相思,也是詩人內心的心疼。另一種說法,認為此詩是李商隱不得志所作,以少女8歲到15歲,暗喻自己的寒窗苦讀;以少女不得摯愛,暗喻自己少年不得志。
其實無論哪種說法,李商隱的這片愁苦,都因為這首看上去十分簡單的詩,表現得為一覽無餘。8歲時的偷境,是愛美;10歲時的芙蓉裙是少女心;12歲的彈琴是為才情;14歲想著出嫁是春心,少女6年的成長被這40字一筆寫盡,李商隱的筆力之鋒令人拍案叫絕。最後一句,是流傳千古的名句,不直接寫傷情,只用「背面鞦韆下」五字,一語道盡所以的悲傷,背面春風,何等情思,言盡意未盡,回味無窮。
後世也有不少詩人想模仿這最後五個字,雖然作品不少,卻鮮有佳作,真正是「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對於這種李商隱最有趣的詩,大家有什麼想說的嗎?歡迎在評論區與小編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