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最有趣一首詩,誇10歲外甥順便打趣他爹,還成就一個成語

2020-12-20 騰訊網

唐代詩壇,群星璀璨,而李商隱絕對是夜空裡無法忽視的一顆。詩壇有不少一詩成名之作,憑一首詩幾十個字,就青史留名的不少,但這些詩人充其量只能算是個詩壇名人,要登上唐詩之巔靠的是所謂精品率,而李商隱則是精品率最高的詩人之一。

李商隱存世的作品只有600多首,但入選《唐詩三百首》的卻有32首,入選錄為5.3%。我們大概可以算一下比例,杜甫入選最多,為38首,平生存詩1500首,入選率為2.53%;李白入選27首,存詩1000首,入選率為2.7%。雖然這不能說明李商隱比詩仙詩聖更牛,但至少證明了他的不容忽視。

在讀過一首首李商隱的精品之後,本期和大家分享一首李商隱最有趣的詩。在其平生600首詩中,這首詩並不算特別驚豔,但卻夠有意思!詩名很長,名為《韓冬郎即席為詩,相送一座盡驚。他日餘方追吟「連宵侍坐徘徊久」之句,有老成之風,因成二絕寄酬,兼呈畏之員外》。

李商隱當時有個親戚,也是位詩人,名叫韓瞻,他的兒子正是後來的大詩人韓偓。韓偓年少有才,在一場給李商隱舉辦的離別宴上,才10歲的韓偓寫了首詩獻給姨夫李商隱,讓他開心不已。五年後,李商隱再回想起當時宴席上的事,便寫下這首詩,全文如下:

十歲裁詩走馬成,冷灰殘燭動離情。

桐花萬裡丹山路,雛鳳清於老鳳聲。

全詩詼諧幽默,不但誇了10歲的外甥韓偓,而且還順勢打趣了他爹,後來還成了一個成語。詩的一、二句寫當時外甥作詩的場景和詩寫出來的效果。「冷灰殘燭動離情」,是當時離別的場景,殘燭熠熠,冷灰寒人,這是為了烘託離別的傷感,也是欲揚先抑的寫法。

「十歲裁詩走馬成」小外甥的詩一出,令滿堂生輝。他文思敏捷,如走馬而成,令人讚嘆不已。詩人用「裁詩」形容他的詩,一個絕妙的比喻,將詩的渾然天成寫盡。

後兩句李商隱筆鋒一轉,開始寫景。韓偓如今已15歲,馬上要跟著父親出門奔前途了,詩人想像二人一同走在桐花遍布的丹山路上的場景,這是寫虛。「雛鳳清於老鳳聲」,到那時山間傳來的雛鳳聲一定比老鳳凰還要清亮。詩人將小外甥比作雛鳳,卻讓他爹韓瞻莫名躺槍,成了只老鳳凰,可謂令人捧腹了,而孩子他爹估計要哭笑不得了。不過兒子這麼有出息,心裡多半還是開心的。

因為這最後7個字,後來也成為了一個成語:雛鳳清聲,比喻後代比起先輩更有才華。也因為姨夫李商隱的提攜,韓偓年紀輕輕便詩名很大,在文壇也成為了一段佳話。這首詩大家喜歡嗎?歡迎討論一、二。

相關焦點

  • 李商隱誇外甥不避嫌,寫了首詩,成為後世誇人經典,被無數人引用
    熟悉歷史的朋友一定都知道,有很多名家大師都有提攜後背的情況,而且還被稱為佳話流傳千古,比如說張九齡、蘇軾或歐陽修等人都有過如此經歷。而今天要為大家分享的這首詩則是李商隱之作,他為了誇獎自己的外甥,絲毫不避嫌地寫下一首詩,其中一句還成為誇人的經典,被無數人引用。
  • 李商隱誇人的一首詩,其中一句是誇人經典,趕緊收藏起來用
    有時候,詩人也會用詩詞誇人或是「罵人」,這讓詩詞的含義更加豐富。李商隱是唐朝著名詩人,和杜牧合稱「小李杜」。他是整個唐代為數不多的追求詩美的詩人,擅長詩歌寫作。這樣一位有才華的詩人,誇人的方法當然也十分高級。
  • 李商隱最有趣的一首詩,句句都以數字開頭,最後五個字從未被超越
    論唐代詩壇誰的詩寫得最好,這個當真是青菜蘿蔔各有所愛了,但論哪位詩人的詩最讓人無奈,那應該是李商隱了。為什麼說他的詩讓人無奈,主要是難懂,卻又美不勝收。因為難懂,不少人想放棄去理解他的詩;因為太美,又每每忍不住拿起再讀上一讀。大概只有李商隱能做到這一點吧。
  • 1200多年前的杜牧遊歷赤壁,寫下一首經典的詩,還誕生了一個成語
    詩歌到了晚唐時期應當說整體是在下降,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那都是遠不及盛唐和中唐,不過這一時期的杜牧卻又是別具一格,作為那個時代最著名的詩人,他與李商隱齊名,還被後世並稱為「小李杜」。杜牧的詩總有一種獨特的韻味,無論是他早期的作品,還是後期的詩,那都是寫得很有特色,尤其是他的懷古詩,那更是與眾不同,比如這首《赤壁》,那就是一首很有意思的作品,當年杜牧遊歷了古戰場赤壁,於是有感而發創作了這首詩,不僅僅成就了一首經典,同時裡面誕生了一個成語,即使是到了今天,我們也依舊還會頻繁地使用。所以說杜牧對於漢語,也是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 雛鳳清於老鳳聲,誇人父子最到位的話,是李商隱說的!
    我們常常會聽到在宴席上誇人父子,或誇人子女,往往會聽到「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虎父無犬子」這樣的溢美之辭。但是要誇的到位,還真要數這句「雛鳳清於老鳳聲「。這不單是將別人的一家比做了鳳凰,何等清貴,可以不富,可以不奢,但人不可不貴,最重要的是,他比那些誇獎,升到了可以把握琢磨的實處。比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就很虛。
  • 李商隱這首誇人的詩堪稱經典,最後一句無人能比,不懂的趕緊收藏
    尤其是在一些比較傳統的家庭,即使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也不會向外炫耀,他們以此作為家教優良的一種表現,而我們現在將其稱之為「低調」。雖然現在這種謙遜的為人處世之道在慢慢改變,但是當我們追根溯源的時候還是會發現,古人有很多謙虛為人的有趣典故,了解到這些故事之後對於我們與人交流溝通、升遷學習都會大有益處。
  • 李商隱這首詩只有28字,誕生兩個成語,其中一個兩次出現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人,和杜牧一起合稱「小李杜」,又和溫庭筠合稱「溫李」,是晚唐最傑出的詩人。他的詩歌情深詞婉、語言清麗、句式多變、對仗工整、工於比興、巧於用典。藝術風格非常獨特,對後世影響非常深刻。
  • 李商隱:李商隱最經典的一首詩,僅僅20字,美到令人心醉亦心碎
    唐朝經濟繁榮,國家安定,對外開放包容,對內和睦開明,因此唐朝的文化是多種多樣的,在唐朝也出現了非常多著名的文人墨客,今天我們所要講述的是一位晚唐的著名詩人,他的成就不亞於李白,杜甫等文人,他的詩樹立了一種與眾不同的風格,卻也有屬於自己的特色,確立了他在唐代詩壇一定的地位,他的詩歌創作風格對後世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 李商隱為了誇別人家的孩子,還特意寫了兩首詩,其中一聯流傳千古
    不僅現在的人是這樣,就連唐代著名詩人李商隱也喜歡別人家的孩子。說起李商隱,我們最先想到的便是他那些絕美的情詩,然而,他也毫不吝惜筆墨去誇別人家的孩子。詩如下:韓冬郎即席為詩相送一座盡驚他日餘方追吟連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風因成二絕寄酬兼呈畏之員外其一十歲裁詩走馬成,冷灰殘燭動離情。桐花萬裡丹山路,雛鳳清於老鳳聲。
  • 李商隱最有趣的一首詩,看似寫得很一般,可是每一句都另有深意
    李商隱的詩也是很有特色,尤其是他的愛情詩,每一首都感人至深,寫得極為深情,以他晚年所寫得那一系列《無題》,讀來就讓人感動不已。正是由於他愛得深沉,也愛得轟轟烈烈,所以創作出來的作品,那也是別具一格,充滿了濃濃的愛意。
  • 李商隱的第一首無題詩,寫初戀的8歲到15歲,終於明白無題的含義
    縱觀整個唐代,李商隱是少有的刻意追求工美的詩人。他不是為抒情或記事下筆,而是單純地為了寫而寫,為了成就一首詩而搜腸刮肚,以致某些作品過於隱晦,令人難以索解,詩壇素有「詩家總愛西崑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詩是好詩,只可惜沒人能留下解讀的文字,因為大家都搞不懂。
  • 李商隱誇人:雛鳳清於老鳳聲,教你怎麼會說話,妥善處理人際關係
    尤其是在一些比較傳統的家庭,即使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也不會向外炫耀,他們以此作為家教優良的一種表現,而我們現在將其稱之為「低調」。 雖然現在這種謙遜的為人處世之道在慢慢改變,但是當我們追根溯源的時候還是會發現,古人有很多謙虛為人的有趣典故,了解到這些故事之後對於我們與人交流溝通、升遷學習都會大有益處。
  • 李商隱很有名的一首詩,整篇都是名句,堪比浪漫的秋雨,美得心醉
    李商隱: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李商隱是中國古代詩人中最特別的一個了,他作出來的詩句,有一首叫做《無題》,讓後人絞盡腦汁,也沒有辦法確定這首詩的含義是什麼。李商隱出生於鄭州滎陽,他出生的地方也是他後來去世的地方,李商隱年幼時就沒了父親,跟隨著母親,母子兩個相依為命,生活過的很清苦,他在文中有寫道這段生活:傭書販舂。即便生活很困苦,李商隱依舊很喜歡讀書,五歲的時候就誦讀經書,七歲的時候就開始弄筆硯,想要考取功名。
  • 孟郊最經典的一首七言絕句,成為了唐詩裡奉獻成語最多的一首詩
    那麼對於中國的成語,大部分都是有著其深刻的含義,裡面那都是有典故;中國的成語大致可以分為這麼兩種類型:一類是屬於個人典故,那麼另一類則是有歷代的文人所寫,那些文人在自己的詩作中,由於寫的一些詩太過於經典了,那麼久而久之,這些詩句,也就成為了我們日常生活用語,這也是成語來源一個很重要的地方。
  • 一首流傳了2000多年的詩,每一句都是名言,其中還誕生了一個成語
    我們現在能夠看到最古老的詩是《詩經》,距今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最早的詩歌就是一種勞動號子,人們在地裡幹活時期所吟唱的歌謠,後來逐漸慢慢演化,經過文人不斷地改進和整合,形成了我們今天所看到了詩歌。兩千多年的漢朝時期詩歌已經就很成熟,這一時期同樣有很多優秀的詩作,而且形式也發生了變化,其中譬如李延年的《李延年歌》,那就是一首節奏歡快,同時很唯美的佳作,這首詩每一句都是名言,同時也寫出了一位絕世而獨立的佳人,最為令後人津津樂道的是這首詩還誕生了一個成語「傾國傾城」,這個成語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它主要是來形容美麗的姑娘。
  • 模仿杜甫最像的一首詩,杜甫詩集差點編入,原來作者是李商隱
    詩篇不像技術,這模仿之中最難模仿的便是詩詞整體的藝術氣息,有趣的是這最難模仿之處,也是人們最好鑑別是否模仿之處。詩仙李白才華橫溢,驚為天人,如此汪洋恣意的詩篇,即便是想要模仿也是不可能的,因為這幾乎不像是凡人寫的。
  • 李商隱經典一首詩,全篇被奉為名句,你讀過嗎?
    可是,這些都不如李商隱的《錦瑟》寫的更令人絕望。李商隱最有名的一首詩,全篇都是名句李商隱,字義山,他是一個「謎一般的男子」,是晚唐的著名詩人,和杜牧合稱「小李杜」。後來中年時期妻子去世,又因寫詩抒寫懷情受到別人的貶斥,雙重打擊下,最後病逝於鄭州,那時李商隱才四十七歲。而《錦瑟》這首詩,就是他留給後人的「絕唱」: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 蘇軾最「俗」的一首詩,卻寫出一個最雅的千古名句,堪稱誇人典範
    《水調歌頭》中,他把酒問青天,終於想出了最強勸慰語之「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浣溪沙》中,他遊清泉寺,寫出了最濃雞湯之「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定風波》中,他風雨中獨行,道出了最霸氣鼓勵語之「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是蘇軾加一篇安慰世人之作,這是他最仗義的一首詩,為了鼓勵即將要參加科考的落魄友人,他可謂煞費苦心。
  • 一天一個成語:不辨菽麥
    當時,晉國的一些貴族為了自己把持朝政,很願意侍奉這位14歲的小國君,並且誇周子如何能幹,如何聰明。周子有個哥哥,本應立為國君,但晉貴族們說:周子的哥哥是個白痴,連什麼是豆子,什麼是麥子都分不清,不能立為國君。 別看這位周子才14歲,還真有些小才能。
  • 李商隱最通俗的一首詩,讓人一看就懂,卻仍給讀者留下難解之謎!
    李商隱最通俗的一首詩,讓人一看就懂,卻仍給讀者留下難解之謎!李商隱的《夜雨寄北》,到底是寄誰的?妻子還是友人?詩題雖為《錦瑟》,但卻並非詠物之作,而是按古詩的慣例以篇首二字為題,實是借瑟以隱題的一首無題詩。此詩是李商隱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李商隱最難索解的作品之一,詩家素有「一篇《錦瑟》解人難」的慨嘆。「錦瑟」是指裝飾華美的瑟。瑟乃古代的撥弦樂器,《史記·封禪書》載古瑟五十弦,後一般為二十五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