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唐詩宋詞天天讀 頂級傳統文化美刊—
每個成語背後都有你不知道的典故
來啊,造作啊
文:xiaobai
文章配圖來源於網絡
【成語名字】不辨菽麥
【成語拼音】bù biàn shū mài
【成語釋義】菽:豆子。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麥子。形容愚笨無知。後形容缺乏實際生產知識。
【成語出處】《左傳·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無慧,不能辨菽麥。」
【成語造句】
1.世間也盡有不辨菽麥的人。
2.你整天讀書,連這麼簡單的一筆帳都算不清,簡直是不辨菽麥的書呆子!
3.我常常思考這樣一個的問題,如果一個人不能將所學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那麼你就有可能鬧出不辨菽麥,讓人貽笑大方的事情來。
4.我們郊遊時,看見田裡長著綠油油的植物,都以為是韭菜,正在幹活的農民聽了笑了起來,說:你們真是不辨菽麥,這是小麥!
5.他都這麼大了,卻連基本做人道理都不懂,這和不辨菽麥有何不同?
6.別看他一副聰明樣,其實根本是不辨菽麥,連最基本的常識都沒有。
【成語故事】
公元573年周曆正月初五,晉國的欒書、中行偃派程滑殺死了晉厲公,葬在翼地的東門外邊。隨後,士魴等人在京師迎按年僅14歲的周子為國君。
當時,晉國的一些貴族為了自己把持朝政,很願意侍奉這位14歲的小國君,並且誇周子如何能幹,如何聰明。周子有個哥哥,本應立為國君,但晉貴族們說:周子的哥哥是個白痴,連什麼是豆子,什麼是麥子都分不清,不能立為國君。
別看這位周子才14歲,還真有些小才能。一即位,他就對大夫們說:「我開始的願望並沒有到這個地步,現在雖然到了,這全是上天的意志。人們要求有國君,是為了讓他發布命令。立了以後不聽他的號令,那立他幹什麼?你們幾位用得著我才立我為君,恭敬而聽從國君,這是神靈所保佑的。」
大夫們聽了,回答說:「這正是下臣們的願望,豈敢不唯命是聽!」
「不辨菽麥」即分不清豆子和麥子。人們常用這句成語形容愚昧無知。現在有時指脫離生產實踐,缺乏實際知識
圖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權必刪。
胸藏文墨虛若谷
腹有詩書氣自華
微信號
推薦閱讀:
蘇軾很有名的一句詞,怕是很多人都用錯了
一位唐朝武將,留下兩首千古名作,一個寫夏天,一個寫冬天,好美
史上最深情的一首詩,可是這個詩人卻被很多人稱作「渣男」
李白給寡婦寫了一首詩,其中兩句被譽為「最誇張的雪詩」
半夜裡白居易被凍醒,寫下了一首很有趣的詩
元稹很傷感的一首詩,開篇與眾不同,結尾直擊人心
蘇軾最神奇的一首詩,順著讀是天亮了,倒著讀就天黑了
唐朝最花心的詩人,卻娶了最賢惠的妻子
80歲老翁娶了18歲少女,蘇東坡得知後寫下一首詩,後兩句成千古名句
宋朝一位名妓寫的這首詞,寫盡離人苦,讀後千行淚
李白最肉麻的一首詩,全篇把楊貴妃吹上了天,卻成就一對千古名句
蘇軾被老友的妻子趕出門,他憤然寫下了一首詩,流傳千古
元稹催人淚下的一首詩,短短28字,卻讓人回味無窮
李白最奇怪的一首詩,故意少寫一句,卻被賀知章讚嘆「泣鬼神」
隋煬帝也有一首《春江花月夜》,絲毫不輸張若虛
楊貴妃也會寫詩?是的,而且寫得還很好呢!
這首唐詩僅27個字,背後的愛情故事比梁祝更動人
大宋第一古惑仔,寫詞只是愛好,殺人才是主業
史上最有用的一首詩,你可以不會背,但至少要讀一次
劉禹錫在烏衣巷寫下千古名句,清代一位詩人寫詩挑戰,高下立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