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兔同籠,砍去每隻雞、每隻兔一半的腳怎麼樣?

2020-12-14 數學老陳

雞兔同籠,是中國古代著名典型趣題之一,最早記載於《孫子算經》之中。

雞兔同籠問題,是小學奧數的常見題型,解法很多,每一種方法都體現了數學的魅力所在,並不能說哪一種方法就好,哪一種方法就差,最關鍵的還要看在解題過程中培養學生形成發散的思維,不要讓孩子拘泥於形式,只要能用自己的方法解出就是最好的方法。

當然在實際應用中低年級學生常用列舉法和假設法,高年級學生常用列方程來解決問題。

下面我們來看看《孫子算經》中的原題。書中是這樣敘述的: 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翻譯過來就是:有若干只雞兔同在一個籠子裡,從上面數,有35個頭,從下面數,有94隻腳。問籠中各有多少只雞和兔?

下面我們來介紹幾種解法。

方法一、列表法

對於低年級學生來說,我們可以用列表法來解決這類問題,但是相對麻煩一些。

我們可以先列一個表格,然後將雞、兔總腳數分別依次列出,通過逐個比對,最終能夠發現當雞等於23隻,兔等於12隻時,滿足題目的條件,這樣就做出來了。在這個過程中注意培養孩子歸納總結的能力。

方法二、假設法

具體做法,因為總共有35頭而每一隻動物只有一個頭,所以可以假設35隻全部是雞,那麼應該有35×2=70隻腳,而實際有94隻腳,差下94-70=24隻腳,而通常情況下每隻兔子比每隻雞多兩隻腳,顯然多的24隻腳都是兔子的,所以有12隻兔子,35-12=23隻雞。

公式:如果假設全是雞:(總腳數-總頭數×一隻雞腳的數量)÷(一隻兔子腳的數量-一隻雞的腳的數量)

當然也可以假設全是兔子:應該有腳4×35=140(只) 兔子腳比總數多:140-94=46(只) 兔子比雞多的腳數:4-2=2(只) 雞的只數:46÷2=23(只) 兔子的只數:35-23=12(只)

公式:如果假設全是兔子:(總頭數×一隻兔子腳的數量-總腳數)÷(一隻兔子腳的數量-一隻雞的腳的數量)

方法三、抬腿法

抬腿法一:

如果讓雞抬一隻腳和兔子抬兩隻腳,這時腿的數量就減半,變成94÷2=47(只)腳,現在每雞一隻腳著地,每隻兔子兩隻腳著地,雞的數量就是腿的數量,兔子的腿就比兔子的數量多1。 那麼現在腿的總數量與頭的數量之差47-35=12,就是兔子的數量。然後算出雞的數量。

列式: 如果雞抬一隻腳,兔子抬兩隻腳:兔子數量94÷2-35=12(只);雞的數量:35-12=23(只)

總結公式:兔子的只數=總腿數÷2-總只數。

抬腿法二:(類似砍腿法)

先讓兔子和雞同時抬兩隻腳,腳的總數減少35×2=70(只)腳,剩下的腳就全是兔子的了,還剩下94-70=24(只)腳,現在每一隻兔子就還兩隻腳,那麼24裡面有幾個2就有幾隻兔子,用24÷2=12(只),雞:35-12=23(只)。

列式: 如果雞和兔子同時抬起兩隻腳:兔子的數量:

(94-35×2)÷2=12(只);

雞的數量:35-12=23(只)。

抬腿法三

假設雞和兔子都聽指揮,那麼讓所有動物5抬起一隻腳, 籠中站立的腳:   94-35=59(只) 然後再抬起一隻腳,這時候雞兩隻腳都抬起來就摔倒了,只剩下用兩隻腳站立的兔子,

站立腳:59-35=24(只)  

兔:24÷2=12(只)  

雞:35-12=23(只)

方法四、砍足法

假如砍去每隻雞、每隻兔一半的腳,則每隻雞就變成了「獨角雞」,每隻兔就變成了「雙腳兔」.這樣,(1)雞和兔的腳的總數就由94隻變成了47隻;(2)如果籠子裡有一隻兔子,則腳的總數就比頭的總數多1.因此,腳的總只數47與總頭數35的差,就是兔子的只數,即47-35=12(只).顯然,雞的只數就是35-12=23(只)了.

方法五、一元一次方程法:

(1)解:設兔有x只,則雞有(35-x)只。 4x+2(35-x)=94 解得x=12 雞:35-12=23(只) 答:兔子有12隻,小雞有23隻。

(2)解:設雞有x只,則兔有(35-x)只。 2x+4(35-x)=94 解得x=23 兔:35-23=12(只) 所以兔子有12隻,雞有23隻。答:兔子有12隻,小雞有23隻。

方法六、二元一次方程組法:

解:設雞有x只,兔有y只。

則x+y=35, 2x+4y=94

(x+y=35)×2=2x+2y=70

(2x+2y=70)-(2x+4y=94)=(2y=24)

y=12

把y=12代入(x+y=35)

x+12=35

x=35-12

x=23。

答:兔子有12隻,雞有23隻。

數學的學習需要思考,在最開始的階段千萬不要告訴孩子怎麼去做,而是讓孩子去探索答案,只要能解出來就是孩子的最好的答案。

聲明: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果侵權請告知刪除。

相關焦點

  • 趣解雞兔同籠問題
    趣解雞兔同籠問題雞兔同籠是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一類算術趣味題,大概意思是:把雞和兔子關在一個籠子裡,然後知道一共有多少個頭,一共有多少條腿,然後求解兔子和雞各有幾隻。比如:現稚兔同籠,上有頭三十有五,下有足九十有四!就是說雞兔同籠,一共有頭35個,一共有腿94條,問雞和兔子各有幾隻?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其中有普通的,有思維奇特的,也有有趣解答的,那麼接下來為大家一起看看雞兔同籠的解法。
  • 小學數學經典問題——雞兔同籠
    雞兔同籠 雞兔同籠問題是我國古代著名趣題之一。通過學習解雞兔同籠問題,可以提高我們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書中是這樣敘述的:「今有雞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雞兔各幾何?」意思就是:籠子裡有若干只雞和兔,從上面數,有35個頭,從下面數,有94隻腳,問雞和兔各有多少只? 方法一:列表枚舉法列表枚舉法就是讓我們列出表格,採用依次列舉,逐步嘗試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 你做雞兔三百遍,雞兔待你如初見,雞兔同籠這種方法就足夠了
    四年級孩子們學到了雞兔同籠,老師也給孩子們講了十幾種做雞兔同籠的方法,大部分孩子四年級都能完虐雞兔同籠問題,然而一到了五、六年級,孩子們又把雞兔同籠的方法忘得一乾二淨。究其原因,是雞兔同籠的解法都不符合孩子們的年齡特徵。
  • 小學數學雞兔同籠問題,老師教你四種方法搞定
    小學生最害怕計算的就是雞兔同籠的題,今天我給大家講講雞兔同籠的問題。雞兔同籠問題是指已知雞和兔的總頭數和總足數,求雞和兔各多少只的一類應用題,也可以稱為「置換問題」例如,籠子裡有若干只雞和兔,從上面數有8個頭,從下面數有28隻腳,雞和兔各有多少只?
  • 雞兔同籠問題詳解【大全&收藏】
    例題:大約一千五百年前,我國古代數學名著《孫子算經》中記載了一道數學趣題,這就是著名的「雞兔同籠」問題。書中是這樣敘述的:「今有雞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雞兔各幾何?」意思就是:籠子裡有若干只雞和兔,從上面數,有35個頭,從下面數,有94隻腳,問雞和兔各有多少只?
  • 雞兔同籠問題及各種變形雞兔同籠問題
    在《孫子算經》中記載了一道數學趣題: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翻譯過來就是,有若干只雞兔同在一個籠子裡,從上面數,有35個頭,從下面數,有94隻腳,問籠中各有多少只雞和兔?分析:已知:兔1頭4腳,雞1頭2腳,共35頭,94腳;未知:兔幾隻?雞幾隻?這道題給出了4個已知數,求2個未知數。
  • 雞兔同籠問題,老師教你四種方法搞定!
    雞兔同籠問題是指已知雞和兔的總頭數和總足數,求雞和兔各多少只的一類應用題,也可以稱為「
  • 雞兔同籠的綁腿法
    雞兔同籠的綁腿法這一思路新穎而奇特,其「砍足法」也令古今中外數學家讚嘆不已.除此之外,「雞兔同籠」問題的經典思路「假設法」.假設法順口溜:雞兔同籠很奧妙,用假設法能做到,假設裡面全是雞,算出共有幾隻腳,和腳總數作比較,做差除二兔找到.
  • 小升初數學:除了假設法還有多種方法巧解雞兔同籠問題
    (一)第一雞兔同籠問題雞兔同籠是中國古代的數學名題之一。大約在1500年前,《孫子算經》中就記載了這個有趣的問題。書中是這樣敘述的:「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這四句話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雞兔同在一個籠子裡,從上面數,有35個頭,從下面數,有94隻腳。問籠中各有幾隻雞和兔?
  • 雞兔同籠問題的智慧
    按照上面的算法,雞的數量:(94 - 35 * 4 )/ 2 = 23(只)因為這種算法可以理解為,雞們聽到要砍四隻腳,驚呆了:「老闆,我只有兩隻腳,砍四隻腳,我還欠您兩隻腳。」實際上,雞兔同籠是中國古代的數學名題之一。我國隋朝時期,公元五世紀,也就是大約一千五百年前,出現了一本《孫子算經》,流傳下來的有上、中、下三卷。其中,下卷第31題,就是「雞兔同籠」問題。「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
  • 四年級下冊數學:「雞兔同籠」怎麼做?老師教你六種解答方法
    「雞兔同籠」問題雞兔同籠問題,是我國古代著名趣題之一,大約在1500年前,《孫子算經》中就記載了這個有趣的問題,書中是這樣敘述的:「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雞兔各幾何?這四句話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雞兔同在一個籠子裡,從上面數,有35個頭;從下面數,有94隻腳.求籠中各有幾隻雞和兔?你會解答這個問題嗎?你想知道《孫子算經》中是如何解答這個問題的嗎?解雞兔同籠的方法有很多種,今天老師來介紹幾種方法。
  • 雞兔同籠問題(一)及答案
    《孫子算經》中是這樣敘述的:「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意思是說:把雞和兔關在同一個籠子裡,從上面數有35個頭,從下面數有94隻腳。求雞和兔各有多少只?因為題目的內容有雞又有兔,所以我們稱這類問題為雞兔同籠問題。【例題點撥】【例1】雞兔同籠共35隻,足80隻,雞兔各幾隻?
  • 奧數知識點:雞兔同籠問題(二)
    許多小學算術應用題,都可以轉化為雞兔同籠問題來加以計算。例1小梅數她家的雞與兔,數頭有16個,數腳有44隻。問:小梅家的雞與兔各有多少只?分析:假設16隻都是雞,那麼就應該有2×16=32(只)腳,但實際上有44隻腳,比假設的情況多了44-32=12(只)腳,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把兔當作雞了。如果我們以同樣數量的兔去換同樣數量的雞,那麼每換一隻,頭的數目不變,腳數增加了2隻。因此只要算出12裡面有幾個2,就可以求出兔的只數。
  • 小學雞兔同籠,假設法弄不懂?多種趣味解法幫你加深理解
    雞兔同籠不知數,三十六頭籠中露。數清腳共五十雙,各有多少雞和兔。翻譯一下就是:雞兔同籠,頭共有36隻,腳一共有100隻,雞和兔各有多少只?首先我們得回歸童真,讓這些雞和兔聽得懂人話,不然評論區又要開始抬槓了!
  • 雞兔同籠的新解法
    雞兔同籠新解法一、我們先從簡單的開始問:籠子裡有若干只雞和兔,從上面數有4個頭,從下面數有12隻腳,雞和兔各有多少只?解:一、我們按頭來砍腳,每頭砍兩隻腳。共砍:4頭×2=8 只腳。二、一共12隻腳現在還剩下:12-8=4 只腳 三、每隻雞隻有兩隻腳,剛才按頭來砍都被砍掉了,雞一屁股墩都坐地上了,只剩下兔子用兩隻腳站著。
  • 小學生常見的「雞兔同籠」問題,為什麼偏偏是雞和兔?
    相信讀過小學的朋友都做過「雞兔同籠」數學題,當時肯定是一臉懵逼地在心裡疑問:為什麼要把雞和兔放在一起?為什麼不是鴨或鵝之類的動物?有過這樣的疑問說明你是一個善於思考的同學。「雞兔同籠」最早見於《孫子算經》(要注意的是這個「孫子」和《孫子兵法》的「孫子」不是同一個人。):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有的同學會疑問「雉」是啥?是雞嗎?雉指的是野雞,野雞也是雞。
  • 小學奧數經典 雞兔同籠問題專題 學會了再也不怕雞兔同籠問題了
    小學奧數經典例題 雞兔同籠問題專題例【1】雞兔同籠,共有45個頭,146隻腳。籠中雞兔各有多少只?分析: 題目中給出了雞、兔共45隻。如果假設這45隻全都是兔子,那麼就應該有180隻腳。而題目只告訴我們有146隻腳,我們算的180隻腳和實際相比多算了34隻腳。為什麼呢?因為一隻雞是兩隻腳,而我們把它當成4隻腳算了。
  • 長沙小升初奧數專題:雞兔同籠問題
    書中是這樣敘述的:「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 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這四句話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雞兔同在一個籠子裡,從上面數,有35個頭;從下面數,有94隻腳。問籠中各有幾隻雞和兔?   更多詳情請點擊>> 長沙小升初奧數專題:雞兔同籠問題知識點   二、常見解題方法   1、假設法   如果先假設它們全是雞,於是根據雞兔的總數就可以算出在假設下共有幾隻腳,把這樣得到的腳數與題中給出的腳數相比較
  • 雞兔同籠的公式,例題
    雞兔同籠例題(簡單):雞和兔同籠,籠子裡一共有27個頭。一共有腳86隻,問雞和兔各有多少只?我們用假設法來思考:我們假設全是兔,相當於讓每隻雞多長出兩條腿,然後我們用一共多出來的腿除以每隻雞多出來的腿數,就得到了雞的數量。
  • 趣味數學:小學數學頭號難題——雞兔同籠問題,一招解決
    數學的學習是一個逐步培養數學思維的過程,而學習雞兔同籠問題要用到的就是其中一種思維方式——假設性思維。  而小學生的思維邏輯還處於比較稚嫩的階段,對於這種有強烈思維邏輯存在的問題很難進行解決;另一方面,小學生還不能特別熟練地使用/掌握方程式。這也是覺得雞兔同籠難的原因。  解決雞兔同籠最常見的方法——抬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