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以為武漢的武昌有「三多」:山多、水多、高校多。山和湖泊分割了城市區域的完整,同時也賦予了武昌好風景,吸引來自各地的遊客;而高校多也意味著求學的學子眾多,這樣一來武昌地區的交通擁堵問題就十分嚴重。
為了緩解武昌的交通壓力,近日友誼大道—中山路快速化工程終於開工,建成後主車道將取消紅綠燈控制,大家開車可以從武昌車管所直達徐東大街。
根據武漢現行城市總體規劃,武漢主城區共規劃「三環十三射+一快速通道」共300公裡快速路,目前已實現「三環十二射+一快速通道」,快速路系統已實現281公裡,規劃實現率達到94%,現在也就剩下「友誼大道-中山路工程」這一條放射線的改造工程。
據公開資料顯示,友誼大道—中山路快速化改造工程是從北三環到梅家山立交,全長18.9公裡,整個工程分為三段建設,現在正在進行圍擋施工的屬於中段,為武車路-宏茂巷段;北段為宏茂巷-北三環,將建設全高架;南段為武車路-梅家山立交,將建設全隧道。
這次率先開工的友誼大道中段(武車路-宏茂巷)全長約2.19公裡,道路紅線寬50米~70米,全線將拓寬為雙向8車道,沿線與武車路、湖北大學側路、學院路、趙家墩路、秦臻路、七星路、秦園路、團結路、宏茂巷等9條城市道路相交,設計車速60公裡/小時,輔道設計車速40公裡/小時。
除了翻新路面,拓寬車道,友誼大道中段(武車路-宏茂巷)還將增設兩處跨線高架,新建四座人行天橋。
為使友誼大道主線車流避免與秦園路、武車路車流交匯,將分布在武車路路口和秦園路路口建設兩處高架橋。其中武車路高架橋東西向跨過友誼大道,橋長約255米,為雙向2車道;秦園路高架橋南北向跨過七星路、秦園路,為雙向4車道。這兩處高架橋的建設可以方便過境車流快速通行。
除此之外,還將在武車路口、趙家墩路、團結路三個地方新增4座人行天橋,以解決道路快速化改造後的行人、非機動車過街需求,人行天橋兩側均各接1:2梯道及1:12的慢行坡道,確保非機動車能夠通行。
據悉,友誼大道中段(武車路-宏茂巷)快速化改造工程預計在2021年全面完工,而友誼大道北段(宏茂巷-三環線)正在進行研究評估工作,預計2020年可以動工。
從哲學意義上看,「發展」就是事物不斷前進的過程,由舊物質到新物質的運動變化過程。從現實意義來看,為了配合城市的發展,城市的交通道路一直在升級改造,「科技道路」也要不斷更新換代,跟上時代的需求,如通信技術從2G到3G到4G,如今5G已經到來,現在湖北電信老用戶線上就能升級5G套餐,更快一步使用5G網絡,從4G到5G,從線下到線上,速度都有了質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