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

2021-02-19 半夏月

做老師的年頭多了,接觸的學生也多,五花八門,幾乎什麼樣的都有。學生與老師總會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教水平高的學生,老師也會在不知不覺中提升自己的水平;教水平低的學生,老師就會在無意識中逐漸降低自己的水平。這幾乎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孔子弟子三千,其中有賢者七十二人。這賢者中又不乏有許多學識淵博留名後世之人,因此孔子這個做老師的當然水平要更高,才能駕馭這些優秀的弟子們。與其說是孔子在教誨弟子們,不如說,孔子的課堂是教學相長,孔子又何嘗不是從弟子身上學到了很多很多呢?

孔子之所以成為大聖先師,不正是源於與弟子們的切磋交流嗎?他從公西華身上看到了謙遜,從子路身上看到了勇敢,從顏回身上看到了勤奮刻苦,從子夏身上看到了治國理政的才能.孔子成就著弟子們,弟子們何嘗不是在成就著老師呢?

教學相長,如果孔子教的都是宰予一樣的白天睡覺的學生,他大概也只能整天怨天尤人地說著:「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哪裡還能成為千載之下的一代聖賢!

其實,千古以來,師者的內心都是共通的。我們都願意教好的學生,因為這教不僅僅只是傳授知識,教授道理,更重要的是我們能在這教的工作中實現自身的價值,體驗勞動的快樂,更能獲得令人欣喜的進步。

而「壞」學生呢?我所謂的「壞」,是加了引號的,並不是指本性或品德上壞的學生,而僅僅是指那些在學習上一竅不通,還要強撐著坐在教室,每天一上課就蒙頭大睡,作業完不成,上課聽不懂,卻又不肯上進用心,異常慵懶卻又背負著家庭重望的學生。

這些學生簡直就是一些要求自身進步的老師們的噩夢。他們在課堂上像一尊尊千斤巨石,永遠不醒、不動、不看、不飢、不渴。有他們在的課堂,永遠是一潭死水。老師若指望與這些學生談笑風生、探討問題、教學相長,那真的是痴人說夢了!

年輕的老師若想在教課的錘鍊中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教學能力,更無從說起。這些學生所在的班級更適合養老,失去了雄心壯志拼搏了半生想要清閒一下的老師倒可以接手這樣的班級。畢竟在這裡待的時間長了,容易養成好脾氣、好睡眠,更容易看開一切,心生佛境,隨他去吧。若壯心不已的老師來到這裡,必定會被氣翻了,也會像孔子一樣大喊著:「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

曾經有個了不起的專家大放闕詞:「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真真可笑至極。這是怎樣的仇恨老師,才想出這樣一句惡毒的標語來鉗制老師的思想。

某日上課,習題書上重點迭出,學生需要聚精會神不停圈點勾畫記才能跟上思路,掌握重點。我深諳自己親學生品性,於是不停苦口婆心提醒:「記下來,寫在書上!」「寫下來!」「這個知識點需要作為重點來記!」一節課下來,筋疲力竭。

當然,這一節課並非滿堂灌,是帶著大家梳理和整合知識點。下課鈴敲響後,偶然一低頭,竟然看到坐在前排的男生書上空空如也。他——竟然沒有寫半個字。

是懶?是慫?是憨?這男生被逼問為何不著一字的時候詐稱「以為不用寫」。搬出家裡望子成龍的父母已經不足以激發他的學習熱情,展望未來美好的大學生活亦不能讓他燃起學習的希望。老師,還在指望什麼呢?指望著教導一位睡神來提升自己的水平實現自己的價值和獲得成就感?

我們會不會在他們墮落的影響下也漸漸墮落呢?我們會不會因為課堂毫無效果而不肯再精心備課呢?我們會不會在優秀的老師面前因為自己毫無起色的教學而自慚形穢呢?

教學相長,教和學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只有教,沒有學,教也就失去了意義;只有學,沒有教,必定不能走得長遠。身陷有教無學的險境,該由誰來拯救呢?

相關焦點

  • 每日一句 ▎「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wū]也;於予與何誅?」(宰予,字自我,亦稱宰我,孔子著名弟子,「孔門」十哲之一。)宰予晝寢---宰予在白天的時候在寢室睡覺。晝,白天;寢,動詞,寢室睡覺。朽木不可雕也---腐爛的木頭不能夠再雕刻。
  • 「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批事勝過批人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wu)也」。對於宰予白天睡覺,孔子很生氣,責罵沒帶髒話,原意也是對這種行為進行批判,腐朽亂掉的木材不可能用來雕刻,糞土壘起的牆怎麼能粉刷呢,對於宰予的行為,我還能咋責罵呢?所以,孔子批事勝過批人,並且文中帶硬,帶怒,帶著絲絲隱忍和望改過之愛。
  • 「朽木不可雕也」,後面還有一句更狠,卻很少有人知曉其意
    什麼話呢,就是「朽木不可雕也」,以物喻人,可謂字字扎心。而它後面還有一句話,比前句更狠,卻很少有人知曉其意。「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同圬)也」。這是我國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所說名句之一。而出乎大多數人預料的是,孔子評價的這位學生宰予,並非一無是處、學業懶散之人,相反他很受老師孔子的推崇,是公認的「孔門十哲」之一。
  • 「朽木不可雕也」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我們在讀書的時候,經常會聽到老師用一句話來評價那些無心學業的同學,這句話就是「朽木不可雕也」。但你知道這句話是誰的嗎?為什麼會說這句話?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
  • 孔子批評學生: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算辱罵學生麼?
    01前言2000多年以前,孔子把不長進的學生比作「朽木」和「糞土之牆」進行批評,肯定算是辱罵學生,經歷了2000多年以後,現在的老師批評學生的時候還會用上。03不要做「朽木」。我們不要做老師眼中的朽木,學生時代就是要好好的學習,錯過了學生時代再回過頭來想要學習的話,就算是多花十倍的時間也不一定能夠學得好。很少學生天生就是讀書的的料,大多數人都是靠後天的勤奮學習學有所長的,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學習要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要不懂就問。孔子最討厭的就是那種不懂裝懂的學生。
  • 朽木糞牆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朽木糞牆,朽壞的木頭,汙穢的土牆。比喻沒有培養前途的人。:先秦 孔子《論語 公冶長》:「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近義詞有:朽木糞土,朽木糞牆是貶義成語,聯合式成語;可作賓語、定語;含貶義。
  • 孔子「朽木不可雕」的評價另有解釋,給後世師者帶來兩點啟發
    在《論語·公冶長》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按照這句話的通常解釋是說,孔子看到他的學生宰予白天睡覺,很惱怒,說真是朽木不可雕,用以批評宰予,並且認真地反思了自己,說之前是別人怎麼說他就怎麼信,從現在開始,不止要聽別人說什麼,還要看他如何做。
  • 朽木不可雕!孔子為什麼經常罵這個弟子?
    為其象人而用之也。」孔子反對殉葬,也反對以人形之俑來殉葬,因為以人形之俑殉葬,內心深處還是保留著殉葬的想法。所以罵說,最早做人俑殉葬的,應該會沒有後嗣吧。當然,孔子也罵學生,不過相對文雅。比如孔子曾罵子路(名由,字子路)粗魯,說:「野哉,由也!」
  • 「朽木不可雕」用英語怎麼說?
    大家好,今天我們分享一個非常有用且地道的表達——朽木不可雕, 這個短語的英文表達是:you can't make a silk purse out of a sow's ear劣材難成器;朽木不可雕朽木不可雕也!No matter how expensive his clothes, he still looks sloppy-you can't make a silk purse out of a sow's ear .無論他的衣服多麼貴,看起來都是松松垮垮的,劣才難成器!
  • 朽木之徒——宰予
    2、【原文】5.10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譯文】宰予大白天睡覺,孔子說:「腐爛的木頭不可以雕刻,用髒土壘砌的牆面不堪塗抹!對於宰予這樣的人,還有什麼好責備的呢?」
  • 眾人皆知「朽木不可雕也」,其實下一句更為經典,你知道嗎?
    「朽木不可雕也!」這句話語流傳甚廣,相信大家也並不陌生。從字面意思來看,就是指腐爛的木頭,頂多只能作為柴火棍,若想要在上面雕刻出最為精美的圖案,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時至今日,這句話成為長輩指責年輕人沒出息的常用語言。其實它後面還接著一句話,堪稱經典佳作,你知道是什麼嗎?
  • 「晝寢」與「朽木」
    錢穆先生自己也說:「欲以通俗之白話,闡述宏深之義理,費辭雖多,而情味不洽。又務為淺顯,驟若易明,譬如嚼飯哺人,滋味既失,營養亦減。……」      現代人若想擁有一段從容的慢生活,不如選擇每日讀一小段文言,凝神智、浚深慧,就一杯茶,字字句句把玩回味。
  • 從「朽木不可雕也」說起
    不論是否看過《論語》,不論文化程度高低,很多人卻都知道這樣一句話「朽木不可雕」。這句話經常被「優秀」的老師引用,來批評「不優秀」的學生。
  • 世人都知曉「朽木不可雕也」,其實後面一句才是罵人最狠的話!
    世人都知曉「朽木不可雕也」,其實後面一句才是罵人最狠的話!文/博眼看史今天想要說的是一句大家都很熟的俗話朽木不可雕也,這句話出自孔子,很多人都知道這一句,卻不知道他後面有一句話更厲害。我們中國已有上下5000年的歷史文化,而在孔子儒家思想的影響下,雖然過去了兩千年,這些思想仍然對大家有很深的影響,每個人都立志做一個知恩圖報為國為民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