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歐洲圈內,英國的新冠肺炎確診總數沒排到第一,但是每天新增兩萬確診這個是排第一的,另外英國總的死亡人數是6.3萬人,這個在歐洲也排第一;還有目前累計治好的病人不到2000人,這個在歐洲排倒數第一。綜合以上情況呢,說英國是整個歐洲疫情最嚴重的國家,一點也不冤枉它。
12月8號,90歲的英國老太太瑪格麗特故作鎮定地斜靠在病床上,身材茁壯的小護士擼起她的袖子打了一針,針管裡的液體是尚帶神秘色彩的新冠肺炎疫苗。瑪格麗特是英國第一位接種新冠疫苗的人,也是這款藥物問世以來的第一個正式消費者。
在瑪格麗特之後,還會有千千萬萬的英國人排隊打針,英國政府計劃的第一批用戶以老人和醫護人員為主,總人數超過2500萬,大概佔了英國總人口的40%,這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規模。幾位英國政府高官為此很激動,說強大的英國走在了世界的最前面,英國人正在領導全人類的抗疫工作。
(正在注射疫苗的瑪格麗特·基南)
讓英國政客驕傲的疫苗不是它自己造的,是美國輝瑞公司和德國生物新技術公司聯合研發的,這款疫苗在三期臨床試驗中的有效率高達95%,單看數據應該是目前品質最高的,出廠後的第一批貨幾乎被英國人給買斷了,其他國家想買只能取號排隊等著, 過號不候。
為什麼打個疫苗會讓英國政客們那麼激動呢?因為這東西不是一般國家買得起的,也不是一般國家買得到的,而且買了也不一定能安全運到國內,只有同時具備有錢、有關係、有運輸技術這三個條件,才能把疫苗注射到國民的胳膊裡。英國政客們的驕傲,從生理反應上來說,跟通過內部渠道搶到第一批新手機的那種驕傲是相似的。
這款疫苗下了產線就得凍在零下70度的環境裡,並一路保持這個溫度運到比利時港口,再通過冷凍船運到英國本土港口,最後用冷凍車拉到各大醫院的冷庫裡。一旦解凍5天之內必須用掉,否則就失效了;而且這嬌貴的東西搬運次數也不能太多,所以整個過程很考驗冷凍技術和協調管理,這些做得不到位還真是不建議買,這也就難怪英國政客們會沾沾自喜了。
(各國新冠肺炎疫苗即將上市)
一款新鮮出爐的藥品,不等其他任何國家做小白鼠,直接給全體國民注射,英國人這次似乎不是很嚴謹,但是英國政府已經沒別的辦法了,疫苗是它對付疫情的最後手段,而且必須在年底前就搞到手,再晚恐怕連這個最後手段都要失效了。
從今年2月份最早發現疫情,到現在的10個月裡,英國政府沒有停止抗擊肺炎的操作,只是民眾不怎麼配合,戴口罩呼吸不暢他們不高興,社區封閉了不能出去喝酒他們不高興,關閉餐館電影院沒地方玩他們也不高興。在那10個月裡,每當一個不用上班的日子來臨,總有些不高興的英國人聚眾抗議。
不管抗議者覺得封城影響了生活,還是一口咬定病毒是個騙局,這都是表面原因,深層次的原因是他們自由自在好多年了,接受不了被人強迫著做某件事兒的感覺,即使這件事關係他們的性命也不行,一旦逼得緊了就拿起法律的武器捍衛他們的自由權。
(打完針的瑪格麗特受到醫護人員夾道歡迎)
自由主義是一種意識形態,在政治上、經濟上、道德上有完全不同的解釋,如果聚焦街頭那一個個貌似打了雞血的自由主義者,說法又不一樣。自由主義者是一些崇尚自由的個人主義者,反對外部強加給他們的約束,永遠以憲法賦予自己的權利做擋箭牌,以自己的利益得失為優先的行動指南,否則不考慮別人的利益或者集體利益。
個人主義者覺得,應該戴口罩以及被關在家裡的是那些得了病的人,他們這些健康的人不用戴口罩更不該被限制自由,這侵犯了他們寶貴的自由權,那是比愛情和生命更重要的東西。其實重不重要是他們自己的臆想,有些人的有些自由沒什麼價值,挑這種時候談自由,矯情大於自由本身。
縱觀北美和歐洲,以及所有曾被北美和歐洲殖民過的國家,它們這次抗擊肺炎做的都很差勁,最典型的是美國和英國,排在後面的還有法國、巴西、印度等國家,從這些國家身上,我們可以輕而易舉地找出它們失敗的共同原因。
(帶著口罩的美國總統川普)
比較明顯的原因是政府的控制力太弱,尤其是聯邦制國家,上面把計劃定的再好,下面各州也不一定會執行;另一個明顯原因是民眾的不配合,還有執政者本身對疫情的錯誤理解帶來的失誤。三個方面的原因看似互不相關,本質上都是自由主義結下的苦果。
比如美國總統川普和巴西總統博爾索納羅,他倆因為跟科學界唱反調耽誤了不少事兒,這兩人的不當行為首先是個人自由主義行為,畢竟他倆都有表達自己荒謬觀點的權利,恰好兩人還有總統這個身份,於是個人意見被無限放大,直接影響了整個國家的疫情防控工作。既然意外做了總統,理應謹言慎行放棄部分自由,可惜這個行規遇上了兩位外行,專治各種不服。
再比如政府控制力太弱的問題,也是當初反帝反封建的時候,自由主義革命者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在搭建國家體制的時候,絞盡腦汁削弱和限制統治者的權力,讓政府變成國家形象代言人和外交機構,當社會需要強勢政府出面的時候,就發現自家沒有這樣的政府,執政精英們喊破喉嚨,也沒辦法讓愚昧的平民階層做正確的事兒。
(倫敦商業區戴口罩的人並不多)
所以民眾的不理解和不配合,才是它們抗疫失敗的終極原因,再好的藥品、再好的醫生、再好的治療方案,患者死活不配合,一切都等於零。英國民眾拒絕戴口罩、拒絕隔離、甚至質疑科學家們的警告,不是智商或者學歷問題,而是自由主義的心病發作後失去了理智。
我們能搞定新冠肺炎,沒有什麼訣竅和靈丹妙藥,不過是戴口罩的同時老老實實接受封閉和隔離,這些措施英國政府也一直在推動,但是英國人不給面子,最終喜提它們2020年的年終成績單:日增確診20000多人,死亡總數6.3萬。如果沒有疫苗這個選項,不知道絕望的英國政府和驕傲的英國人民要怎麼走出泥潭。
儘管首批計劃讓2500萬人接種疫苗,但是這個計劃最終能完成多少就不好說了,有些人連戴口罩都費勁,讓他跑醫院挨一針怕是更不容易,自由主義者怎麼會同意讓一枚非親非故的針頭刺進自己的血管裡呢?
(支持脫歐的英國民眾)
現在的英國政府比它過去4年的任何一天都要忙碌:左手拿著擴音器鼓勵民眾戴口罩打疫苗,右手捏著文件跑布魯塞爾談判脫歐。要是認真捋一捋,你會發現英國人投票脫離歐盟,至始至終都是自由主義闖下的禍,英國政府真的是吃了自由主義的大虧。
從2016年公投到今年已經4年半了,脫歐的後事還沒有料理完。今年1月底英國從法律上脫離了歐盟,從2月到12月底是脫歐過渡期,如果過渡期內雙方籤不下協議,過完聖誕節等待他們的依然是硬脫歐。說巧不巧的是,長達10個月的過渡期正好和新冠肺炎的肆虐期完美重合,以至於過渡期還剩下20天並且不能續費,雙方卻沒有籤下能寫滿一張A4紙的協議。
英國政府之所以火急火燎地一口氣買下2500萬支疫苗,也是擔心下個月喜迎硬脫歐的話,這些從歐洲本土發貨的東西就不好買了,不但會收稅而且一路上也不會暢通無阻,即使到了比利時的港口,要運過英吉利海峽的流程和手續都會變得很繁瑣,綜合考慮一下還是年前入手比較穩妥,入手了就得抓緊用掉。
(戴著口罩的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
假如下個月英國真的硬脫歐了,剩下那些還沒交付的疫苗也會遇上麻煩,為了這個事兒英國政府已經讓軍方的運輸機和軍艦加滿油隨時待命,如果民運不順暢就讓軍方出面,暴力機器的面子總是要大一些的。
看目前的情況,英國人要讓所有人都打一針,至少需要一年時間;如果不出意外,一年以後英國就不再有新增感染了,已經確診的人能治就治,不能治的送四個字:好自為之。屆時英國人民的抗疫工作會取得巨大成功,只要控制好外部輸入就能迎接完全的自由,也就是目前我們的狀態。
英國民眾和英國政府的坎坷遭遇,看似是政治層面的問題,本質上是自由主義的問題。英國人度過了脫歐和疫情以後,會不會著手反思和解決這個問題呢?答案是不會!一個國家的整體意識形態慣性勢能非常大,不發生點水深火熱生靈塗炭民不聊生的大事兒是不會變的,6.3萬條生命還不至於讓英國人做出放棄一部分自由換取長期高效和安全的決定。
【不用詢問,請隨便轉載轉發分享此文!】
點擊「在看」
下期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