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鄭州9月23日消息(記者 王勇生 通訊員 李二靜)9月22日上午,由河南省科協、省文明辦、省教育廳、中共新鄉市委、新鄉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辦科普大篷車走進太行山科技志願服務活動在輝縣市正式啟動。省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鄧洪軍,新鄉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龐善起,新鄉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王佔波,新鄉市政協黨組成員、一級巡視員朱光輝等出席活動。
啟動儀式上,鄧洪軍、龐善起、王佔波、朱光輝為開展「科普大篷車走進太行山」科技志願服務活動的輝縣市、衛輝市、封丘縣和原陽縣授旗。
鄧洪軍在啟動儀式上表示,省科協精心謀劃實施了科普大篷車走進「三山一灘」系列活動,充分發揮科普大篷車機動靈活的「科普輕騎兵」優勢,把科技展品送進校園,把小型科技館搬到學校,激發廣大青少年學生的科學興趣,播撒科學火種,點燃科技創新夢想,已經先後走進大別山區、伏牛山區,有效服務我省「三山一灘」重點區域的精準扶貧、鄉村振興工作。輝縣市是這次活動的首站,希望市縣科協、教育部門精心組織,堅持把安全、健康放在首位,在周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把活動做細、做實、做出實效、做出影響,更好地服務青少年的成長成才,服務於青少年的科學素質提升。希望同學們積極踴躍參加,通過參觀、互動、體驗,感悟科學奧秘,像牛頓對蘋果落地的好奇、富蘭克林對閃電的好奇那樣,永葆好奇之心,追求科學夢想,為人生出彩插上科學的翅膀。
據了解,為解決基層科普資源匱乏的問題,從2002年起,河南省科協啟動實施了科普大篷車進基層志願服務項目。項目依託科普大篷車機動靈活的特點,常態化組織開展科普大篷車進農村、進社區、進校園、進機關、進企業等科普「五進」活動,面向青少年、農民等重點科普人群,將科技送到公眾身邊。「十三五」期間,通過科普大篷車累計開展科普活動4937次,行駛總裡程32.6萬公裡,521.8萬人受益,為提高河南省全民科學素質、服務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作出了積極貢獻。
最近兩年,省科協先後組織開展了「科普大篷車走進大別山·走進貧困縣」活動和「科普大篷車走進伏牛山·走進貧困縣」科技志願服務活動,讓信陽、洛陽47萬山區青少年,零距離體驗了科學魅力。
此次活動於9月22日-29日開展,省科協從全省各地抽調24輛科普大篷車,滿載400多件科技館展品,深入到4個縣104所鄉鎮中小學校開展巡展活動,將惠及14萬餘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