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一趟尋根祭祖的河北涿鹿黃帝城之行

2020-12-19 跟著Angie遊天下

當時高考完,我們高中有個很不錯的活動就是會組織應屆高三畢業生前往一個地點進行一日遊,基本上都選的是一些成績優異的學生,本來Angie沒有抱很大希望,結果作為一個替補居然在名單裡看到了我,超激動的。我們那屆原定的是到清華大學學習參觀,後來聽說是有變動就變成了前往涿鹿黃帝城尋根祭祖,感受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當時因為是班裡的語文課代表還作為學生代表在祭祖儀式完成後當眾發言呢,現在播放當時那張光碟,仍然回憶感滿滿。

「千古文明開涿(zhuō)鹿」,涿鹿算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地方,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中華文明的象徵。五千年前,中華民族的始祖——軒轅黃帝,就是在涿鹿開始了他的政治、軍事、文化活動。他先後戰勝炎帝和蚩尤,並且在這裡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座都城——黃帝城。黃帝城,又叫做涿鹿故城或者軒轅城,是黃帝開基立業的根基,也是合符釜山後的都城。

中華三祖堂是在原黃帝祠的基礎上,由海內外32萬中華兒女共同捐資建成的。是黃帝城遺址文化旅遊區的核心景點,採用唐代建築風格,全部木隼結構,堂內塑有黃帝、炎帝、蚩尤大型塑像。並陳列有在涿鹿之野出土的石斧、陶紡輪、石鏃等人類早期生產生活用品和戰爭兵器。牆壁上繪有涿鹿之戰、阪泉之戰、合符釜山、定都涿鹿四大歷史事件的大型壁畫。事實上,在很多類似的地方是不會供奉蚩尤像的,但三祖堂顯然是個例外。其認為蚩尤對於中華文明也是有貢獻的,尤其是他發明的青銅器在冷兵器時代對付石斧石鏃的優勢不可否認。就這一點,還是得到很多人的支持和認可的。

與三祖堂遙遙相對的是中華合符壇,超級大,特別宏觀的一個建築物。符,可以是信物,可以是圖騰,可以是權印。對於上百個部落把「符」統一起來的合符釜山的重要事件,在歷史上無疑是濃彩重墨的一筆。雕塑旁邊立著56根華柱,代表著56個民族。壇中央的九條龍拱託著碩大的圓球,意為九九歸一,一統中華,寓意著中華統一的美好願望。

黃帝泉,也就是阪泉之戰中的古之阪泉,是一口地面泉,據載是黃帝時期養育祖先的泉水,時至今日,泉水仍然在外湧,不瞞你說,當時導遊介紹來這裡參觀的遊客都會喝上一口皇帝泉的泉水,可以滋潤肌膚,去除百病,然後我們一行人就各自接了一瓶泉水喝,Angie還特意有多接了一瓶帶回家給媽媽,現在回想倒顯得有點幼稚。不過那時候正是盛夏,很熱,喝一口冰冰涼涼的泉水,還真的是很爽很舒服的。

還有一棵大到五個人圍起來才能環抱的參天巨楊,傳說是軒轅黃帝所植的,樹齡已幾千年,不像是松柏榆柳那樣,楊樹一般樹齡是比較短的,百年的楊樹都十分罕見,而這棵皇帝楊卻有幾千年的歷史,著實神奇。而且這棵皇帝楊雖然樹皮有皸裂現象,一副老態龍鐘的樣子,但枝葉仍十分茂盛。聽說,這棵皇帝楊曾九死九生,數千年來依然健在,簡直讓人驚嘆。

中華三祖文化博物館在黃帝城文化旅遊區的黃金地帶,是一處集歷史與現代、文化與自然、休閒與旅遊完美融合的景點。整座博物館以「一座博物館,穿越五千年」為主題,以黃帝、炎帝、蚩尤三大人文始祖為主線,展陳內容主要分為「中華三祖風雲際會、涿鹿大戰三祖爭雄、合符築邑華夏和融、中華根基薪火相傳」四個基本陳列以及「中華龍緣」專題陳列,弘揚了中華三祖「血脈同根、文化同源、民族同心」的文化內涵。博物館的話,主要是用來增長知識的,如果你實在不是很喜歡,可以考慮跳過,因為一般博物館的東西在相關官網資料上都是可以查閱的到。

在中華三祖堂與黃帝城遺址之間的軒轅湖,是您來到黃帝城遺址文化旅遊區不得不去遊覽的景區之一。據說,軒轅湖是由黃帝泉匯集而成的,但好像我們大家看到的是後來人工修建堤壩增加了蓄水面積後的湖。那麼熱湖邊綠化又很棒,所以可以在湖邊稍作休息。黃帝城遺址也基本上是真真切切的只是遺址了,看不見昔日繁華,但可以望著那堆殘垣斷壁自行想像。

還有澳土歸根碑和港土歸根碑。澳土歸根碑是於2000年為了慶祝澳門回歸祖國而設立的,這兩塊隔海相望的碑都是採用涿鹿縣母親山上的巨大玄武巖製成的,象徵著澳門與祖國一直都是血肉相連的。「港土歸根碑」位於三祖堂的東,據說是1997年香港回歸的前夕,吉林省的三位青年,懷著滿腔愛國熱情,不遠千裡前往香港採集泥土,然後用他們從香港採回的泥土,在三祖堂的東栽植了三棵松樹,並命名「回歸松」。此外,他們還在回歸松前矗立起了一塊花崗石碑,後稱「港土歸根碑」。

黃帝城影視基地,是一個比較完整的部落建築,專門用於拍攝黃帝、遠古時期的影城,內有山寨、閣樓、草房、祭祀臺等建築。我們參觀當天還有劇組在那邊拍戲,Angie視力不是很好,只能遠遠看到有人在騎著戰馬對打。想走近看,人家劇組在離影視基地比較遠的地方就已經立了寫有「禁止參觀」的牌子,蠻遺憾的。

一趟尋根問祖的黃帝城之行喚醒了一行人心中那份對中華文明的崇敬與自豪,五千年的風雨剝蝕,滄桑變化,黃帝城一種屹立不倒的姿勢見證了我們中華民族悠久歷史,著實震撼!

相關焦點

  • 尋根祭祖遊涿鹿黃帝城
    黃帝城,即涿鹿古城,亦稱軒轅城,位於涿鹿縣礬山鎮三堡村北50米處。據《史記》記載,黃帝殺死蚩尤,服炎帝後,"邑於涿鹿之阿"即建都城於涿鹿山下的平地之上。據傳,黃帝城即黃帝所建華夏第一都城。由海外華人捐資興建的中華三祖紀念堂,古樸凝重,向人們展示了黃帝、炎帝、蚩尤這三位人文始祖的偉大功績,體現了海內外華人對中華文明的強大凝聚力。中華三祖堂採用唐代建築風格,堂內塑有黃帝、炎帝、蚩尤大型塑像。
  • 張家口涿鹿縣黃帝城遺址旅遊區成華僑文化交流基地
    河北新聞網訊(郭穎暉)近日,中國僑聯確認涿鹿縣黃帝城遺址文化旅遊區為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並授牌。這是黃帝城遺址文化旅遊區繼2011年成功晉升國家4A級景區以來榮獲的又一殊榮,也是中國僑聯最新確認的27個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之一。此次我省僅有黃帝城遺址和西柏坡紀念館兩家單位入選。
  • 涿鹿孔雀城,冬季迷人的涿鹿風採
    藏經殿院內的臥龍松,大約生長在明朝中期,已有500多年歷史,因枝幹盤曲,形似臥龍,聽寺廟的人說康熙皇帝曾在樹下小憩而得名,拉拽一枝全樹抖動,又稱活動松,我也試了試,果真如此,此樹集北京戒臺寺「活動松」、「臥龍松」兩樹之妙於一體,堪稱一絕。
  • 全民族引以自豪的一筆珍貴遺產——涿鹿黃帝城遺址!
    黃帝城為不規則方形夯土城,北寬南窄,相差30米,北牆長540米,南牆長510米。東西相差50米,東牆長500米,西牆長450米。面積約300畝。黃帝城東、西、北城牆保存較完整,南城牆有幾處豁缺,東南角坍塌於軒轅湖水中。
  • 黃帝城涿鹿影視基地進入主體施工階段
    黃帝城涿鹿影視基地進入主體施工階段     黃帝城涿鹿影視基地目前已進入主體施工階段,計劃6月底完工。重點建設黃帝城、神農觀星臺、蚩尤寨和涿鹿古戰場四部分。該基地建成後,將成為史詩大劇《英雄時代》的主要外景地之一。
  • 涿鹿是個非常古老的地方,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
    向前追溯5000年,中華民族的始祖—軒轅黃帝,就在今涿鹿一帶開始了他的政治、軍事、文化活動。他先後「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遂擒殺蚩尤」,又巡視各地,東至於海,西至於空桐,南至於江,北逐葷粥,從而保障了南北大地的安寧。於是黃帝威信大震被各部落首領尊為天子,並與之「合符釜山,而邑於涿鹿之阿」,興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座都城——黃帝城。
  • 軒轅湖畔步石梯——涿鹿·黃帝城,五千年中華文明開始的地方
    《史記》中有記載,黃帝統一炎帝、蚩尤等部落之後,「合符釜山,而邑於涿鹿之阿。」據後世考證,黃帝合符、建城的地方就在今天的河北省張家口市涿鹿縣礬山鎮,即涿鹿故城,俗稱黃帝城。極目北眺,在三祖橋旁,兩尊龍鳳華表直插雲端,如若有緣觀一場 《三祖和韻》也是快哉矣……傍黃帝城遺址往東,新加坡作家周穎南先生捐資百萬修建的祀殿黃帝祠已破土動工。腳手架聳立在北方高遠遼闊的深冬,第一個撐起了炎黃子孫千年的夙願,也第一個撐起了一個南亞文化人搶救文明的一往情深。
  • 權威發布:真實的黃帝與蚩尤涿鹿大戰是這樣的
    權威發布:真實的黃帝與蚩尤涿鹿大戰是這樣的中國鄉村旅遊網消息:據《人民日報》報導:為了增強中華民族的自尊和自信,10月16日-19日,河北遷安開啟了「軒轅黃帝文化周」系列文旅商務活動,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九月九,拜軒轅
  • 全球華人共聚拜祖大典 尋根祭祖
    2002年中國新鄭"炎黃文化節"始祖山拜祖大典2002年4月15日,由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河南省經貿委、河南省旅遊局、鄭州市經貿委、鄭州市旅遊局主辦,新鄭市委、市政府承辦的中國新鄭"炎黃文化節"始祖山拜祖大典在河南省新鄭市始祖山軒轅閣隆重舉行,來自美國、法國、泰國、日本、馬來西亞、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華人華僑來到這裡尋根祭祖。
  • 涿鹿:五一小長假去哪玩兒?
    區位優勢涿鹿縣位於北京市西北部,張家口市東南部,坐落在塞北桑乾河斷陷盆地,太行山與燕山在這裡交匯,自古素有「千裡桑乾、唯富涿鹿」的美譽和「塞外小烏克蘭」之說。涿鹿區位交通優勢明顯,是河北十四個環首都縣區之一,京藏、京新、張涿高速縱橫交錯,9條國省幹線貫穿全境,涿鹿至北京898公交線全線開通,形成了與北京的一小時通勤圈。
  • 涿鹿孔雀城,嚮往的冬季生活在涿鹿
    1處文化遺址旅遊區——黃帝城遺址以及桑乾河、洋河、草原天路、天漠風景區、長城遺址、官廳湖溼地公園、翠雲山國際旅遊度假區等多處自然風景
  • 11月第5周涿鹿新房熱搜榜出爐:黃帝城小鎮排第一!
    11月第5周(11.23-11.29)涿鹿熱搜樓盤排名出爐。據房天下研究院搜索排名顯示,11月第5周(11.23-11.29)涿鹿的熱搜樓盤榜單中排名第一的是黃帝城小鎮,排名第二、第三的是亞太國際健康城、榮仕華庭,目前價格分別為14000元/平方米起、8000元/平方米、5666元/平方米起。
  • 「阪泉之戰」和「涿鹿之戰」
    1.與黃帝炎帝蚩尤有關的「阪泉之戰」和「涿鹿之戰」的歷史爭論。遠古時期主要有兩場重大戰爭,阪泉之戰和涿鹿之戰。對於「涿鹿之戰」的交戰雙方一般沒有異議,都認為是黃帝或者是炎黃聯盟與「蚩尤」的戰爭,周公在第3卦屯卦的六二爻辭中已經有了描述,六二爻辭曰「即鹿,無虞」。
  • 涿鹿之戰:黃帝真的勝利了嗎?
    黃帝與蚩尤戰於涿鹿,蚩尤大敗,由此奠定了華夏五千年的文明。但是五千年的那場戰役,真的是黃帝勝利了嗎?答案還有待推敲。五千年前,中華大地上分布著大大小小成千上萬個部落,其中以神農炎帝部落,九黎蚩尤部落和軒轅黃帝部落為最。
  • 大型演出《三祖合韻·祈福繞花》8月7日將登陸涿鹿黃帝城
    原標題:大型演出《三祖合韻·祈福繞花》8月7日將登陸涿鹿黃帝城 近日,記者獲悉,由張家口盛世福地旅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投資主辦的大型戶外實景演出《三祖合韻——祈福繞花》即將在8月7日登陸張家口涿鹿縣黃帝城合符壇景區。
  • 黃帝蚩尤涿鹿之戰
    甲申年暮春,軒轅黃帝親統數萬中原精兵,高舉龍旗,揮師北上,渡過黃河,屯兵荊薇嶺,誓與九黎軍決一雌雄。是日辰時,有熊五萬雄兵與九黎四萬勁旅在寥廓的涿鹿原南北對峙,隨即一場氣勢恢弘、空前浩大的涿鹿大戰拉開了序幕。
  • 臺灣青年祭拜黃帝 追古尋根念祖思鄉
    中新社鄭州7月23日電 題:臺灣青年祭拜黃帝 追古尋根念祖思鄉中新社記者 楊程晨「唯我始祖,子孫共仰。五洲四海,彰顯華邦。」來自臺北德明財經科技大學的林姿佑告訴記者,祭拜軒轅黃帝,讓她感受到自己的根在大陸。23日,「情系青春兩岸青年中原行」來到位於河南新鄭的黃帝故裡,百位兩岸大學生在黃帝像前祭祖。當天新鄭氣溫高達39攝氏度,同學們還未站定就已汗流浹背。
  • 古代歷史大事件——涿鹿之戰:黃帝大戰蚩尤
    黃帝是傳說中最老牌的一個部落首領。以他為首領的群體,最早住在我國西北方的姬水附近,後來搬到涿鹿(今河北省涿鹿、懷來不遠處),開始大力發展畜牧業和農業,定居了下來。與黃帝同時期比較強大的還有以炎帝為首的一個部落,他們最早住在我國西北部姜水附近。他們兩族關係很密切,聯姻頻繁。後來炎帝部族衰落,而黃帝部落發展的繁榮昌盛。此刻,有一個九黎族的首領——蚩尤,彪悍非常。
  • 河北張家口一個縣,和北京門頭溝接壤,擁有黃帝城景區
    五千年前,中華民族三大人文始祖黃帝、炎帝、蚩尤在涿鹿徵戰、耕作、融合,開創了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更有「千古文明開涿鹿」美譽來評價涿鹿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涿鹿縣山川秀麗,旅遊資源較為豐富,旅遊景區景點有黃帝城、小五臺山自然風景區、黃羊山國家級森林公園、東西靈山生態旅遊區、清涼寺等等。
  • 河北的涿鹿,就因為《史記》一場戰爭,此地「網紅」五千年
    《史記》中記載的「黃帝戰蚩尤於涿鹿之野」、 「邑於涿鹿之阿」即此地,就是今日古城,大體位置在今涿鹿縣城東南30公裡處礬山一帶。涿鹿的歷史意義,就因這裡是中國第一次有史記載的部族戰爭發生地,雖然除了這場戰爭之外,很多人再很少看到涿鹿的名字,可提起中國史就絕不能迴避涿鹿。以太史公治史之嚴謹,自然並非無稽之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