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7月,清王朝經歷了義和團運動,還有八國聯軍侵華,國力日墜,根基不穩,面對即將改朝換代的可怕局面,慈禧太后也不敢再一味地堅持「祖宗之法不可變」了,她做出了一個決定,那就是「取外國之長來補大清國之短」,隨後派五位大臣出洋,分赴歐美日本等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進行考察,其目的是取來憲政的真經,用以拯救大清國「風飄雨搖」的命運。
1907年6月,作為出洋考察五大臣之一的端方從德國歸來,他是否取來德國人「工業發達,憲政先進」的真經,這個我們不得而知,但人們往他乘坐的輪船甲板上一看,當即就愣住了,只見船上有59個鐵籠子,個個籠子裡都有動物,而且這些動物,全都是國人沒見到過的珍禽異獸。
根據資料記載,端方花6萬馬克,向德國商人寶爾德訂購了57隻野獸,52隻禽鳥,他從國外一共帶回來了斑馬、非洲獅,鴕鳥和天鵝等國內沒有的動物,其中最為重要的動物是一隻會表演雜技的印度母象。
慈禧搞憲政搞得不咋地,但萬牲園開園之後,她對這幫外國動物,好奇心還挺濃,經常坐著鳳輦去萬牲園看新鮮。全國各地的封疆大吏,以及各國的使節,為了討好慈禧,他們紛紛搜羅各種珍禽異獸,然後送到了北京的萬牲園。
一時間,金絲猿、吐綬鳥、靈鵲、窩雕等等動物,都在萬牲園安了家。萬牲園一旦皇帝和慈禧太后駕臨,就會在門口掛上龍旗,而平常的時候,則向公眾開放,門票是20個銅元。
慈禧太后對萬牲園最感興趣的就是那頭印度母象,第一個原因,是因為它雖然體型巨大,卻不像獅子老虎那麼兇猛;第二個原因,這頭母象是一頭訓練過的大象,不僅可以表演拋球、起舞等等的節目,而且大象還可以在德國訓象員的指揮下,響應慈禧太后的命令。
可是很快,就發生了一件樂極生悲的事情,當時國內並不知道大象一頓吃多少糧食,以至於供應大象的口糧不足,根據那名德國技師的回憶,造成大象死亡的原因是:「時言於總理,月糧不足,但總理不聽其言,此象逐漸餓斃。」
大象被餓死,那名德國飼養員害怕慈禧怪罪,當夜逃到了天津,然後坐上了郵船,溜回德國。慈禧得到大象餓斃的消息,雖然心痛,可是國內的政局不穩,她也是沒心思去管「死」象的小事了。
這頭死象,就被萬牲園自己處理了。一頭死象,至少有3000多斤精肉,雖然味道不怎麼好吃,但也有很多人想嘗嘗新鮮,故此也能賣個豬肉的價格。
處理完象肉,象骨和象內臟被就地掩埋,一頭大象,就剩下了象皮,這張象皮被東門外劉家皮匠鋪買走,劉皮匠一開始也不知道象皮有多好,等他按照鞣製牛皮的方法,將象皮製成熟皮,這才知道,象皮不管是結實度,還是柔軟度都要超過牛皮好幾倍。
劉皮匠還沒等琢磨明白,要怎麼處理這張象皮,宮裡副總管張太監就上門取兩月前,定做的皮袍子來了。張太監用手摸罷這張象皮,驚喜地道:「劉老闆,這張象皮我買了!」
劉皮匠買這張象皮花了100兩銀子,他雖然有些捨不得,但卻不敢惹權大勢大的張太監,張太監丟下了一張200兩的銀票,並叮囑劉皮匠,將這塊巨大的象皮,全部切割成兩尺見方的小塊,然後給他送到宮中。
這塊巨大的象皮,一共被切割成了100左右塊小象皮,這些小象皮,都被張太監20兩銀子一塊,賣給了宮裡的小太監。
要知道慈禧太后心情最近一直鬱悶,故此,經常會拿小太監們撒氣,小太監們也怕挨打,就在自己的臀部和雙股間,偷偷墊上了牛皮。
牛皮不僅發板,而且堅硬,若論抗打,絕對沒有象皮好,張太監和敬事房的牛總管關係不錯,他賣象皮的2000兩銀子中,有一半給了牛總管,牛總管命令手下掌刑的太監,是凡看到臀部墊著象皮的小太監,打他們板子的時候,一定要適當容情!……
外國的憲政,還有先進的工業技術,絕對是值得大清學習的地方,可是大清國有慈禧這個「禍國殃民」的老娘們當掌門人(試想,一整塊本來用處很大的象皮,竟都被分割成了藏在屁股後面減輕挨打的工具)想一想憲政和工業技術最終在大清的結果——那絕對是無疾而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