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寶寶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但是對於新手媽媽來說,關於寶寶睡眠也總是有很多問題,了解了下面這6種寶寶睡眠意識狀態,對於科學帶娃是大有幫助的。
新生兒睡眠時有6種意識狀態
主動睡眠期(淺睡期):處於這個睡眠期的寶寶,眼睛是睜著的,寶寶在動,還會發出聲音,很容易被喚醒。呼吸會比完全進入睡眠狀態下要快,爸爸媽媽可以看到寶寶的面部表情,包括皺眉和微笑。
這就是很多新晉爸媽會看到的現象,明明感覺寶寶要睡覺了或是已經睡了,但是他還會皺眉和微笑。
安靜睡眠期(深睡期):在這個時期眼睛是閉著的,除了偶爾有聲音收到驚嚇和有節奏的吸吮外,寶寶是不動的,沒有其他的動作。
瞌睡期:這個時期的寶寶,眼睛半睜半閉,無神,呼吸平穩,但是要比真正的睡眠期淺、短,如果家長試圖去逗他,他也不會有什麼反應。
覺醒期:這個時期,因為寶寶的注意力比較集中,所以家長可以很成功的和寶寶互動,感覺寶寶的狀態很好,他們的肢體和面部表情很安靜,但是很警覺,眼睛也是炯炯有神的。
煩躁期:這個時期的寶寶貌似「心情不好」,眼睛是睜著的、警覺的,容易被惹怒,還愛哭,想要得到大人的注意。
哭鬧期:在這個時期,寶寶是醒著的,但是動來動去的,不停的哭鬧。由於孕期提前學習,很多新手爸媽也都知道新生寶寶哭鬧無非幾個原因:要麼餓了,要麼拉了尿了,要麼就是想要讓人抱、想要睡覺了,還有就是寶寶可能哪裡存在不舒服,大部分情況寶寶都是前面幾個原因,不會是哪裡不舒服。
媽媽最關心的:寶寶睡眠4個常見問題
1、寶寶哭鬧,新手爸媽該怎麼辦?
因為每個寶寶的情況都不一樣,有點睡眠多一些,有的哭鬧多一些,可能部分是因為遺傳因素,或者與寶寶的性格、習慣有關。
但是在寶寶會用哭和煩躁來表達需要,這個時候,爸爸媽媽可以用包被包裹、擁抱寶寶,用讓他們感受到呵護的方式來安撫。
2、家裡來客人了,寶寶能保持睡眠,這是好事!
研究表示,嬰兒的睡眠能作為一種從過多的興奮、刺激狀態下退卻下來的方式。
當家裡來了客人,寶寶卻總在睡覺,對於家長來說,可能會有些小失望,但是對於寶寶來說這卻是一個好的跡象,意味著寶寶能在過度刺激的環境中(嘈雜聲或時明亮的燈光)保護自己了,這就是習慣性。
3、剛出生的寶寶白天總睡,晚上總醒來玩,正常嗎?
足月兒有40-50分鐘的失眠周期,他們還不懂白天和黑夜,要幾周後才會基本上在夜間睡覺。早產兒的睡眠周期更短,並且需要更長的時間來形成夜間睡眠的習慣。
4、對於新生寶寶來說,哪種睡姿是最安全的?
關於睡眠姿勢,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健康的寶寶儘量仰臥,因為這種睡姿對於寶寶來說是最安全的,可以減少嬰兒猝死症候群的風險。
有些醫生也會建議除了仰臥,可以側臥,但是調查發現側臥還是存在安全隱患的,最好還是避免側臥,選擇仰臥。但是因為某些原因不適合仰臥的寶寶,需要和醫生溝通睡眠姿勢。
另外,除了睡姿要注意外,還要避免將寶寶放在特別柔軟的物體上,比如棉被、柔軟的填充玩具等,因為不小心寶寶把臉埋在這些物體中是很危險的,可能會阻礙呼吸。
在寶寶清醒的時候,家長要多幫助寶寶練習俯臥,這對於寶寶肩部肌肉和頭部控制能力的發育是有好處的,還可以避免將寶寶的後腦勺睡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