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商名人堂對話李寧、張維迎》系列之三
主持人:各位觀眾大家好,現在是我們經濟觀察報和經濟觀察研究院聯合推出的一個高端對話節目,叫《華商名人堂》。我們今天請到的,一位是著名的經濟學家張維迎教授。另外一位是體操王子,著名的運動員李寧董事長。我們今天所在這個地方是李寧公司,李寧董事長的辦公室。李寧公司是我們國家體育產業的龍頭企業。李寧也是第一個運動員的品牌,也是我們第一個下海做體育產業的運動員,也是中國的第一個體育產業的品牌。我們今天三個人有一個對話,主要是圍繞著李寧公司的25周年展開的。
九二派企業家推動了中國市場化
我先問一個問題是張教授的。張教授是研究企業和企業家的頂級專家,我記得您的很有名的著作就是《企業的企業家》是吧?
張維迎:叫《經濟增長的(國王)企業家》。
新望:中國的改革開放,企業家這個群體應該說起了特殊的作用,尤其是九二派,就是九零年到九二年前後下海的這批企業家是一個很特殊的群體。我想請張教授評價一下,中國的改革開放當中這個企業家群體,尤其是像李寧董事長這樣一批九零前後下海的企業家群體,有什麼特殊的作用?
張維迎:整個從人類歷史來看,經濟增長就是企業家創業創新的過程。全世界兩百年前開始了工業革命,工業革命就是來自於英國的一批企業家,他們在創新。後來是美國,還有中國過去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你也看到有一批一批的企業家開始創業,開始下海。在80年代,一些農民企業家也非常的重要。90年代以後,你剛才說的九二派,是從政府出來的一批企業家。90年代,他在推動整個中國市場化,包括在地產行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現在放得寬一點看的話,每一個行業你都可以找出那麼幾位非常有名的企業和企業家,如果他們的話,這個行業就完全不一樣了,整個中國的經濟也不一樣了。我們以李寧為例,在25年前,李寧在創辦李寧公司之前,中國的體育用品行業怎麼樣。有了他之後又是怎麼樣,當然他現在仍然處於非常激烈的競爭當中,但是他改變了這個產業的生態,尤其是在中國,在國際上體育用品已經有好多大的公司,但中國那個時候是沒有的。我們看那些企業,其實不能只看他這個公司,應該看他整個產業,整個這個產業與國家經濟本身的關係,才能認識到他們的意義。
新望:李董事長是從運動場到商場,您作為一個企業家,您認為從運動場到商場有什麼特別的體會?
李寧:我沒有做過研究,不過我覺得我自己從運動員轉成做企業,我做的選擇是跟體育密切關聯的企業,所以應該講我自己所經過的體育運動的訓練,那些積累下來的經驗,有助於我整個企業的發展。我想做體育運動產品或者品牌的推廣,跟中國的運動如何更緊密的結合,讓企業隨著中國運動的發展而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這塊我覺得我結合得比較緊密。因為我剛開始創業的時候,其實很多人在做體育用品,但是他們自己本身沒有經過體育的訓練,他們只是工廠的管理者、工人,或者技術人員,他們對體育基本都是一知半解的。在25年前,中國也還不像今天這樣的市場化程度,很多都是工廠按計劃生產,一半計劃,一半拿到市場去做買賣。在那個年代,我們一開始就創造,根據自己理解的產品和運動,而去做這樣的產品開發,以及市場銷售。所以就這塊來講,如果我不是運動員,可能就不會走這樣的路,可能尋求傳統工廠那種模式。
想像力是企業家特殊的素質
新望:是這樣的。現在有一個說法叫鞋子合適不合適腳知道。做體育運動設備,體育的服裝,運動員應該是最了解這是合身不合身的。
張維迎:我覺得李寧這個範式,不能推廣到所有的體育,因為體育關係到那麼多人,但是這種企業家極少數,企業家需要一種做服務的素質。這種素質是大多數運動員都沒有的,所以他在退役之後,也就做個一般性的工作。但是我覺得有一點非常重要,運動員本身他的經歷,他的磨難,我認為跟做企業是有類似的地方,你要堅持,你要不害怕市場,你要有很大的胸襟,我相信這一點它是一樣的。但是真正你去做一個企業,你想像給誰創造服務,我覺得他至少不是簡單的說,因為你想賺錢,你對這個行業熟悉就可以做了,我覺得這是遠遠不夠的。我個人的觀察,即使李寧不是運動員,他的素質,他也會是一個企業家,但他不一定是運動方面的企業家。
李寧:就像張老師講到的,運動員肯定對我本身現在的工作是有幫助的,但是光是這些是不夠的。作為一個創業者,或者一個企業家,更重要的是你要有自己的夢想,自己的執著和自己的想像力。你相信,或者你願意去追求它的勇氣。你如果說跟運動員有關,也有,但純粹運動員那些東西是不夠的。
新望:我覺得剛才董事長講到勇氣、執著、想像力,剛才張教授又講到了要經得起失敗。張老師對企業家精神實際上有非常精湛的研究,除了這幾條之外,您認為企業家精神最主要的是什麼?
張維迎:我認為我們沒有一個人能夠把所有的素質都佔全。李寧剛才說這個想像力,這個想像力是什麼?實際上是你在未來,某一種東西它的價值,它的形態的一種想像。當時他想做李寧牌的體育用品,能夠想到這個巨大的市場,誰來用這些東西。所以任何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如果沒有好的想像力,他是不可能成功的。就像比爾·蓋茨,如果他不能想像到電腦可以放到桌子上的那麼小的東西,他不可能做到現在。我覺得這個問題是非常關鍵的,但是前提你還要經得起失敗,你要有一定的冒險精神。我們一般企業面臨著風險,更準確的講,它是一種不確定性,就是沒有任何經驗,沒有任何統計數據可以告訴你,該幹什麼。
新望:這個想像力也是企業家一種特殊的素質,可能在做運動員的時候,這種夢想驅動,可能對董事長也是一個很好的基礎。
李寧:其實當運動員也是需要這種勇氣去追求自己的目標。不過做企業的時候,可能有的時候會比運動員更有挑戰。運動員會有一個比較固定的場所比賽,你基本上能找到對手。你說做企業你找不到對手的,因為這是一個龐大的市場,從這個角度看是這樣理解的,從那個角度看是那樣理解的。你自己要去尋找到一個你認為的目標,而且你要想像到它未來的消費趨勢,或者這種需求。它的隨機性是很強的,成功率到底在哪裡,也是不可預測的。它基本上是一面走一面追求一面調整,你遇到了失敗,可能就是下一步追求成功的重新開始。
新望:我們市場上有很多不成熟的因素。
張維迎:尤其是消費者,按照我們一般的經濟學原理講的話,消費者有需求,企業要滿足這個需求,其實現實不是那樣的。消費者需要什麼,就要靠企業家來想像的。沒有一個人說我要火車,所以你給我造一個火車。我要一個汽車,你給我造一個汽車,沒有全是企業家想像的。是你先創造出火車,然後你才能去坐火車。我相信即使是這種體育用品的品牌,我們已經看到了很多,大家已經表現了好多需求。但是它仍然需要你的想像,好比一雙鞋,你現在穿的鞋和我們做企業能夠成功的銷售,賺錢的鞋可能是不一樣的,因為沒有這種很強對消費的透徹理解,在這種基礎上,對產品的市場的想像力,我覺得這是很難成功的。另外,確實你的競爭對手它隨時可以冒出來,它不是確定的規則下,有多少人參加比賽,你還可以不斷研究對方,還有好多新興的企業,它出來了以後,它就是橫空出世。現有的企業,它可能做得很成功,但是新出來的企業有可能打得它措手不及,這就是市場的競爭,也是我們看到的每一個市場,它一定是靠企業家去運作,企業家去發現這個東西,然後不斷的創新,打破原來的規律,才有了今天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