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新:發展特色產業 鞏固脫貧成果

2020-12-19 金臺資訊

人民網大新4月23日電走進廣西大新縣欖圩欖圩鄉武姜村青梅種植基地,連片的青梅樹上碩果纍纍,果農正忙著採摘,錯落有致的樓房點綴在農田和綠樹之間,婉如一幅美麗畫卷。近年來,大新縣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助力脫貧攻堅,許多村貧困戶因此實現快速增收,順利脫貧。

選定產業,下好發展「先手棋」

「現在全縣青梅種植面積由2018年的1萬餘畝擴大到2020年的3.08萬畝,出臺了《大新縣青梅種植三年發展工作方案(2019—2021年)》,規劃未來3年內全縣實現新種青梅面積5萬畝以上。」大新縣扶貧辦負責人介紹。

大新縣緊緊圍繞實現「兩不愁、三保障」這一主線,採取縣本級資金補助促動一般農戶參與,集中資金建設扶貧產業示範基地帶動企業大戶參與,引進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溜溜果園集團發展青梅深加工項目,指導貧困戶實施良種化種植、現代化管理,並負責收購青梅、實施深加工,推動青梅種植髮展成為「種植1次、收穫30年」的長效產業,不斷培育壯大種養扶貧產業規模,推動產業扶貧實現可持續發展,脫貧攻堅成效得到不斷鞏固,產業扶貧成為推動全縣社會經濟發展又一助推器。

狠抓落實,按下脫貧「快進鍵」

「種下的青梅不怕銷不出去,村裡有合作社,統一進行收購銷售,家裡種了50多畝青梅,按照目前每斤1.5元收購價格,今年至少有6萬元的收入。」武姜村脫貧農戶王忠明樂呵呵地說。

該縣以「合作社 基地 農戶」「產業黨支部 合作社 基地 貧困戶」的經營發展模式,在「種植—管護—銷售」上實行一條龍服務,各村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輻射帶動種植戶;制定了《大新縣2020年重點種養產業發展實施方案》實行「一名縣級領導、一個工作專班、一支服務團隊、一套操作方案」的工作機制,由縣委主要領導領銜主抓,縣、鄉(鎮)、村三級聯動的責任落實。

多產帶動,脫貧成果「有實招」

大新縣除了發展青梅產業之外,還明確「強蔗、興牧、優果」特色產業發展思路,大力發展糖料蔗、優質稻、牛、羊、皇鴿等特色種養產業,以及鄉村旅遊等,帶動貧困戶增收。2019年,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總戶數20838戶,縣級「5 2」特色產業覆蓋總戶數15030戶,覆蓋率94.00%,貧困戶增收致富基礎不斷夯實。

當前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關鍵時期,該縣以市場為嚮導,培育和壯大龍頭企業,打造「青梅品牌」深加工,走產業化發展之路,逐步加大品牌宣傳力度,逐步擴大影響力,拓寬惠群眾致富路。2019年,全縣青梅新種1.58萬畝,貧困戶參與種植1874戶,覆蓋欖圩、龍門、桃城、全茗、昌明等7個鄉鎮;青梅結果面積5000多畝,產量達3000噸,產值900萬元。截至2020年4月7日,全縣完成青梅種植3.08萬畝,其中貧困戶1.4萬畝,今年預計青梅產值達1000萬元。(梁桂花)

相關焦點

  • 第一書記尼瑪澤仁:發展特色產業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2015年9月,瀘定縣林業和草原局選派尼瑪澤仁到金洞子村擔任「第一書記」,他紮根基層,虛心學習,團結村兩委,帶領大夥調結構,興產業,奔富裕,近五年時間過去了,金洞子村不僅成功摘掉了貧困村的帽子,還鞏固了脫貧攻堅的成果。這兩天,在瀘定縣德威鎮金洞子村廖崇華的重樓種植苗圃裡,一株株幼小的重樓剛剛吐露出嫩芽,他和妻子正忙著日常的田間管理。
  • 雲南迪慶:培育生態特色產業鞏固脫貧成果
    在脫貧攻堅進程中,迪慶把產業培育和轉移就業作為強化造血功能的抓手,實現貧困群眾持續穩定增收。2018年,迪慶州香格裡拉市和德欽縣在全國「三區三州」深度貧困縣中率先實現脫貧摘帽。2019年維西縣實現高質量脫貧摘帽,迪慶實現整州脫貧。雪域高原發生了滄桑巨變,繼續走在以生態特色產業鞏固脫貧成果、推進鄉村振興的路上。
  • 李微微:提升縣域經濟發展水平 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果
    李微微在邵陽縣調研時強調 提升縣域經濟發展水平 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果 圖 通訊員 唐靜婷攝) 華聲在線12月16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陳昂昂)12月15日至16日,省政協主席李微微率隊赴邵陽縣,走訪慰問困難群眾,調研縣域經濟發展和脫貧攻堅情況。她指出,要發揮政協委員作用,持續幫扶困難群眾,進一步提升縣域經濟發展水平,從根本上鞏固脫貧成果。 省政協秘書長卿漸偉參加調研。
  • 廣西浦北縣:生態茶園鞏固脫貧成果
    茶園目前擁有茶林500畝,吸納15戶貧困戶就業並脫貧,輻射帶動周邊村農戶種植2000多畝茶樹。這是浦北縣大力發展生態茶園鞏固脫貧成果的一個縮影。  生態茶園讓農民得到實惠  「象古嶺茶園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是浦北縣第一批縣政府支持的微型企業,是一家集生產、加工、銷售及弘揚茶文化於一體的綜合茶葉合作社。」三合鎮新村第一書記劉昶介紹。
  •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動鄉村振興的政策思考及建議
    由於貧困地區經濟基礎薄弱,科技創新投入不足,缺少人才、技術和必要的創新環境,大多數扶貧產業處於低端且產業結構、品種結構單一,扶貧企業創新發展的能力不足,產業競爭力不強。②產業同質化現象突出。調研中發現,多數扶貧產業發展主要依靠當地特色農牧資源發展種植養殖業,由於缺少整體規劃和市場分析,導致產業項目雷同、產業發展同質化,近年來常常出現貧困地區特色農產品價格低、滯銷等問題,不利於扶貧產業的持續發展。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調研行」大同市發展壯大特色產業鞏固脫貧成果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產業作為推動脫貧攻堅的根本之路」。5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視察時,首站就來到大同市,對該市產業扶貧、就業扶貧、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做法給予肯定。特別是提出了「把黃花產業保護好、發展好,做成大產業」的重要指示。
  • 海南郵政幫扶臨高美香村發展菠蘿蜜種植產業 鞏固脫貧成果
    海南郵政幫扶臨高美香村發展菠蘿蜜種植產業,鞏固脫貧成果,推進鄉村振興種下菠蘿蜜 種上新希望■ 海南日報記者 陳雪怡 通訊員 黃文燕近日,走進臨高縣皇桐鎮美香村,空氣中似乎瀰漫著菠蘿蜜香該村已於2018年底退出貧困村序列,2019年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脫貧,實現脫貧摘帽。脫貧摘帽後的路怎麼走?如何與鄉村振興銜接?今年2月,海南郵政從電商合作企業海南臨高匯臨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匯臨農業公司)了解到,泰國紅肉8號果菠蘿蜜新品種很受市場歡迎,零售價格已漲到10元/斤。
  • 收官在即,如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當下和未來一個階段,怎樣發展產業促進貧困群眾增收?貧困地區的「綠色」優勢如何為脫貧添動力?搬出「窮窩窩」,怎麼讓群眾穩得住、能致富?在第七個國家扶貧日到來之際,農業農村部、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14日分別舉辦論壇,從不同領域「解碼」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工作發力點。
  • 海南郵政幫扶臨高美香村發展菠蘿蜜種植產業 鞏固脫貧成果-臨高...
    海南郵政幫扶臨高美香村發展菠蘿蜜種植產業,鞏固脫貧成果,推進鄉村振興  種下菠蘿蜜 種上新希望  ■ 海南日報記者 陳雪怡 通訊員 黃文燕  近日,走進臨高縣皇桐鎮美香村,空氣中似乎瀰漫著菠蘿蜜香——美香村有機菠蘿蜜種植示範基地700多棵菠蘿蜜苗長勢喜人。  「這些菠蘿蜜苗,是1個多月前種下的。」
  • 原農業部常務副部長萬寶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原農業部常務副部長萬寶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2020-12-11 14: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脫貧攻堅丨河北故城:發展特色產業 夯實脫貧根基
    脫貧攻堅丨河北故城:發展特色產業 夯實脫貧根基 2020-11-12 16: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平頂山市魯山縣:全力護航扶貧產業 持續鞏固脫貧成果
    血桃種植是大年溝村的傳統產業,為壯大集體經濟,突出帶貧效益,在當地政府的扶持下,該村成立了合作社,發展社員500多名,種植面積達3800畝,品種也由單一發展為多個品種。  為加快推動復工復產,該鄉邀請專家、派出了專門的技術服務團隊,深入到一些帶貧企業、合作社以及種植大戶中間,切實解決農業生產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儘快儘早投入生產;同時,引進了血桃、食用菌、板慄等農產品新品種,加快品種改良,拉長了產業鏈條;結合脫貧攻堅,申請扶貧產業項目,拿出專項資金,對群眾的產業獎補增加補貼,並利用媒體和網絡等多種渠道,為產品的銷售提前鋪路。
  • 永州將採取怎樣的舉措來鞏固拓展脫貧成果?
    12月15日上午,永州市脫貧攻堅新聞發布會召開。市扶貧辦黨組成員、副主任左雅婷發布了全市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方面所做的工作以及脫貧後防止返貧監測幫扶和扶貧項目資產管理試點工作情況。會上,相關工作人員就分類管理、分色預警以及扶貧項目資產管理試點工作等方面答記者問。
  • 大新縣發展青梅產業助力脫貧攻堅側記
    大新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穩步推進青梅產業發展:黨政主要領導多次帶隊深入實地調研,著力解決產業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召開青梅產業發展座談會,就如何發展好青梅產業進行交流與探討;出臺《大新縣推動特色農業發展獎補辦法(暫行)》《大新縣青梅種植三年發展工作方案(2019—2021年)》等政策文件,把青梅納入產業「以獎代補」項目範疇;下發《關於成立扶貧產業科技服務隊的通知》,落實5個專業技術服務隊分片包幹
  • 鞏固和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做好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需要抓住關鍵環節。做好工作機制的銜接。中央統一部署、省級總負責、市縣親自抓,這些脫貧攻堅行之有效的工作機制,可以移植到鄉村振興上面來。因此,脫貧攻堅完成以後,各級尤其是在市縣兩級,要切實做到靶心不轉,頻道不換,接續做好鄉村振興工作。做好發展規劃的銜接。
  • 運鴻集團:鞏固產業扶貧成果 確保脫貧攻堅成色
    近幾年,湖北省武穴市田家鎮銜道黨工委引進企業運鴻集團,帶動當地農業化改造和產業型升級,進一步推動了精準扶貧戶們快速脫貧。運鴻集團在武穴市田家鎮鑄錢爐村、韓垸村累計投資逾10億元,建設棚上光伏發電,棚內種植苦瓜、黃瓜等蔬菜大棚53座,面積750畝,在8個鎮處開展土地流轉2.6萬多畝種植優質稻,帶動了當地農業改造和產業型升級。
  • 百德鎮:推動薏仁米發展 鞏固脫貧攻堅成效
    本報訊 (通訊員 熊家富) 近年來,興仁市百德鎮脫貧攻堅工作成效顯著,為更好地鞏固脫貧成效,促使群眾增收致富,百德鎮按照省、州、市產業結構調整鞏固脫貧成效的發展要求,圍繞產業發展「八要素」積極探索百德鎮薏仁米產業發展路子。
  • 【中國攻堅進行時】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有效銜接鄉村振興戰略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在「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部分中提出,要「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並就如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實現二者的有效銜接,從幫扶機制、財政投入、健全農村社會保障和救助制度
  • 廣西大新主打邊關特色牌 旅遊業漸成支柱產業
    農志秀(右)和同事在景區從事山歌演唱工作(人民網王勇攝)人民網大新10月27日電(王勇)近年來,大新縣深挖邊關風情特色、邊關民俗文化特色、鄉村旅遊特色,把旅遊業布局到縣域經濟發展的主軸來推進。目前,大新共有6個4A級景區,旅遊從業人員12198人,佔城鄉就業人口41.5%,旅遊業在縣域經濟中的輻射帶動作用凸顯。10月25日下午,「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暨「慶祝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網絡主題活動採訪團來到廣西特色旅遊名縣——大新縣。
  • 王銳: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確保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天水市委書記、市脫貧攻堅領導小組組長王銳出席會議並講話。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聽取脫貧攻堅總結評估匯報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摘帽不是摘責、收官不是收攤」的意識,保持現有幫扶政策、資金支持、幫扶力量總體穩定,把脫貧成果鞏固好、拓展好,與鄉村振興銜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