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河南頻道報導: 近日,在平頂山市魯山縣熊背鄉大年溝村的中山寨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血桃基地裡,果農閆魯峰忙著澆灌桃樹。閆魯峰原是一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加入合作社後,通過種植血桃實現了脫貧。
大年溝村村主任閆文杰介紹說:「通過鄉、村兩級的協調,我們爭取到46萬元的資金,2019年底打了一口井,實實在在解決了果農澆水難的苦惱,為2020年血桃的豐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血桃種植是大年溝村的傳統產業,為壯大集體經濟,突出帶貧效益,在當地政府的扶持下,該村成立了合作社,發展社員500多名,種植面積達3800畝,品種也由單一發展為多個品種。
為加快推動復工復產,該鄉邀請專家、派出了專門的技術服務團隊,深入到一些帶貧企業、合作社以及種植大戶中間,切實解決農業生產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儘快儘早投入生產;同時,引進了血桃、食用菌、板慄等農產品新品種,加快品種改良,拉長了產業鏈條;結合脫貧攻堅,申請扶貧產業項目,拿出專項資金,對群眾的產業獎補增加補貼,並利用媒體和網絡等多種渠道,為產品的銷售提前鋪路。
近年來,為實現高質量脫貧摘帽,魯山縣結合當地形成的優勢主導產業,篩選出帶動能力強的農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1320家,優選發展前景好、綜合效益高的特色優勢產業項目進行扶持。
2016年以來,魯山縣累計投入各類扶貧資金21.59億元,用於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以及產業發展,通過折股參與經營,分紅收益歸村集體經濟等模式,累計帶貧2.42萬戶8.4662萬人。
魯山縣委副書記張偉表示:「當前,我們開展『大排查、定計劃、穩增收』活動,持續在產業發展和實現勞動力就業上下功夫,2020年計劃安排產業發展類項目158個,預計投資3.39億元,確保群眾穩定持續增收,鞏固提升脫貧成效,堅決打好脫貧攻堅收官之戰,有效銜接鄉村振興。」(文 張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