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頂山市魯山縣:全力護航扶貧產業 持續鞏固脫貧成果

2020-12-22 國際在線

  國際在線河南頻道報導: 近日,在平頂山市魯山縣熊背鄉大年溝村的中山寨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血桃基地裡,果農閆魯峰忙著澆灌桃樹。閆魯峰原是一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加入合作社後,通過種植血桃實現了脫貧。

  大年溝村村主任閆文杰介紹說:「通過鄉、村兩級的協調,我們爭取到46萬元的資金,2019年底打了一口井,實實在在解決了果農澆水難的苦惱,為2020年血桃的豐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血桃種植是大年溝村的傳統產業,為壯大集體經濟,突出帶貧效益,在當地政府的扶持下,該村成立了合作社,發展社員500多名,種植面積達3800畝,品種也由單一發展為多個品種。

  為加快推動復工復產,該鄉邀請專家、派出了專門的技術服務團隊,深入到一些帶貧企業、合作社以及種植大戶中間,切實解決農業生產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儘快儘早投入生產;同時,引進了血桃、食用菌、板慄等農產品新品種,加快品種改良,拉長了產業鏈條;結合脫貧攻堅,申請扶貧產業項目,拿出專項資金,對群眾的產業獎補增加補貼,並利用媒體和網絡等多種渠道,為產品的銷售提前鋪路。

  近年來,為實現高質量脫貧摘帽,魯山縣結合當地形成的優勢主導產業,篩選出帶動能力強的農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1320家,優選發展前景好、綜合效益高的特色優勢產業項目進行扶持。

  2016年以來,魯山縣累計投入各類扶貧資金21.59億元,用於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以及產業發展,通過折股參與經營,分紅收益歸村集體經濟等模式,累計帶貧2.42萬戶8.4662萬人。

  魯山縣委副書記張偉表示:「當前,我們開展『大排查、定計劃、穩增收』活動,持續在產業發展和實現勞動力就業上下功夫,2020年計劃安排產業發展類項目158個,預計投資3.39億元,確保群眾穩定持續增收,鞏固提升脫貧成效,堅決打好脫貧攻堅收官之戰,有效銜接鄉村振興。」(文 張海林)

相關焦點

  • 魯山縣:扶產業上馬 固脫貧成果
    來源:平頂山廣播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魯山縣不斷加大扶貧產業扶持力度,充分調動企業帶貧積極性,持續鞏固脫貧成果,助力鄉村振興。慄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83戶342人,為帶動群眾早日實現增收致富,該村積極探索藍莓發展與村集體經濟發展和貧困戶利益聯結機制,於2018年爭取省扶持村集體經濟試點項目資金120萬元,流轉土地25畝,建成8座大棚,以每年5萬元的價格,租賃給平頂山市亦源實業有限公司種植大棚藍莓。
  • 魯山縣:「扶貧832平臺」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我局積極響應國家關於推進消費扶貧活動的號召,按照上級關於政府採購支持消費扶貧工作要求,主動作為,全力抓好消費扶貧工作,幫助貧困人口增收脫貧,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10月13日,魯山縣財政局局長郝富強說。
  • 大新:發展特色產業 鞏固脫貧成果
    近年來,大新縣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助力脫貧攻堅,許多村貧困戶因此實現快速增收,順利脫貧。大新縣緊緊圍繞實現「兩不愁、三保障」這一主線,採取縣本級資金補助促動一般農戶參與,集中資金建設扶貧產業示範基地帶動企業大戶參與,引進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溜溜果園集團發展青梅深加工項目,指導貧困戶實施良種化種植、現代化管理,並負責收購青梅、實施深加工,推動青梅種植髮展成為「種植1次、收穫30年」的長效產業,不斷培育壯大種養扶貧產業規模,推動產業扶貧實現可持續發展
  • 棗莊薛城區新城街道扶貧扶志結合鞏固脫貧成果
    日前,棗莊市薛城區新城街道大呂巷村扶貧專崗保潔隊的老張高興地說。為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新城街道以「繡花」功夫做好精準服務,推進扶貧與扶志、扶智有機結合,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效。  產業打頭陣。大呂巷村充分利用交通便利、水資源豐富以及瓜蔬種植成熟經驗技術等有利條件,累計投入150萬元,高標準規劃建設了佔地面積20畝的溫室大棚14個,其中6個棚為扶貧資產,統一租賃給山東楊樹林旅遊發展有限公司進行專業化運營和管理,每年收取8.5萬元租金作為村集體收入全部用於扶貧進行二次分配,收益的70%用於貧困戶增收脫貧,30%作為村集體扶貧發展基金用於扶貧公益事業。
  • 把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 全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本報訊(記者 陳曉波 張寅) 1月6日,省委副書記、代省長王予波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調研時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把總書記的親切關懷轉化為強大動力,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提升生態價值,發展生態產業,把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全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推動怒江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 白城大安:聚焦「四個不摘」 持續鞏固脫貧成果
    2020年以來,白城大安市堅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貧困人口「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重要批示指示,補齊短板,抓好脫貧成果鞏固提升
  • 廣西容縣:加強就業扶貧,鞏固脫貧成果
    廣西容縣高度重視易地扶貧移民搬遷戶的後續幫扶,目前安置區有242戶易地扶貧搬遷戶,像黎永瓊一樣實現轉移就業有481人。容縣就業服務機構積極對接企業,為搬遷戶提供企業招聘信息。每個季度派員到安置區開展送崗上門活動,通過一對一精準幫扶推薦就業。目前,安置區內有勞動能力且有就業意願的231戶搬遷戶,每戶都有1人以上穩定就業。
  • 運鴻集團:鞏固產業扶貧成果 確保脫貧攻堅成色
    近幾年,湖北省武穴市田家鎮銜道黨工委引進企業運鴻集團,帶動當地農業化改造和產業型升級,進一步推動了精準扶貧戶們快速脫貧。運鴻集團在武穴市田家鎮鑄錢爐村、韓垸村累計投資逾10億元,建設棚上光伏發電,棚內種植苦瓜、黃瓜等蔬菜大棚53座,面積750畝,在8個鎮處開展土地流轉2.6萬多畝種植優質稻,帶動了當地農業改造和產業型升級。
  • 王東峰:鞏固拓展成果 持續升級加力 高標準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原標題:鞏固拓展成果 持續升級加力 高標準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河北日報訊(記者四建磊、吳韜)11月26日下午,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東峰主持召開省扶貧開發和脫貧工作領導小組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認真聽取22個實地考核組關於各地扶貧脫貧工作考核情況匯報,對下一步工作進行安排部署。
  •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動鄉村振興的政策思考及建議
    我國脫貧攻堅取得了決定性勝利,但是從貧困的發生發展規律、我國所處的發展階段、全球減貧實踐經驗來看,脫貧人口返貧的風險依然很大,相對貧困問題還將長期存在;2020 年後精準扶貧時期扶貧工作任務仍十分艱巨,要做好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長期準備。從脫貧攻堅的實際情況來看,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易地扶貧搬遷和兜底保障等方面還存在薄弱環節,需要多措並舉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防止發生返貧。
  • 鞏固脫貧成果綿陽殘聯扶貧幹部「回村看」
    開展扶貧工作。此次回村看,主要是看整村脫貧情況、貧困群眾脫貧情況和村容村貌改善情況,幫助現駐村工作隊完成脫貧攻堅收官工作。在青坪村簡文峰與駐村工作隊召開「會審會」,對幫扶責任人、邊緣戶聯繫人上報的問題清單逐戶進行研究並提出解決措施,並研究是否存在「兩不愁三保障」問題,以及本村實施的扶貧項目是否存在問題。
  • 永州將採取怎樣的舉措來鞏固拓展脫貧成果?
    12月15日上午,永州市脫貧攻堅新聞發布會召開。市扶貧辦黨組成員、副主任左雅婷發布了全市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方面所做的工作以及脫貧後防止返貧監測幫扶和扶貧項目資產管理試點工作情況。會上,相關工作人員就分類管理、分色預警以及扶貧項目資產管理試點工作等方面答記者問。
  • 王銳: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確保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天水市委書記、市脫貧攻堅領導小組組長王銳出席會議並講話。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聽取脫貧攻堅總結評估匯報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摘帽不是摘責、收官不是收攤」的意識,保持現有幫扶政策、資金支持、幫扶力量總體穩定,把脫貧成果鞏固好、拓展好,與鄉村振興銜接好。
  • 收官在即,如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當下和未來一個階段,怎樣發展產業促進貧困群眾增收?貧困地區的「綠色」優勢如何為脫貧添動力?搬出「窮窩窩」,怎麼讓群眾穩得住、能致富?在第七個國家扶貧日到來之際,農業農村部、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14日分別舉辦論壇,從不同領域「解碼」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工作發力點。
  • 廣元持續構建「三位一體」增收格局 鞏固脫貧成果 提升脫貧質量
    以「黃」換「綠」,換來的是產業發展的更高成色。地處秦巴山集中連片貧困地區的廣元市,持續構建以產業發展為根本、就業創業為重點、消費帶動為支撐的「三位一體」增收格局,鞏固脫貧成果,提升脫貧質量。近年來,廣元大力推進縣(區)建農業產業園107個、村建「一村一品」特色產業園2548個、戶建脫貧增收自強園7.4萬個,以「三園聯動」做大做優產業,促進貧困群眾穩定增收。至2019年底,7個貧困縣區全部摘帽,739個貧困村全部退出,9萬餘戶34萬餘人脫貧。「摘帽不是『休止符』,要鞏固脫貧、防止返貧,必須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
  • 原農業部常務副部長萬寶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原農業部常務副部長萬寶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2020-12-11 14: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國攻堅進行時】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有效銜接鄉村振興戰略
    另一方面,鄉村振興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鄉村振興之於脫貧攻堅既是手段也是目標,沒有鄉村的全面振興發展,沒有可持續的增產增收機制,已脫貧的人口會隨時再次返貧,脫貧攻堅的成果也就付諸東流。
  • 王小洪:深化部地合作幫扶機制 向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持續發力
    12月9日,公安部黨委副書記、常務副部長、部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組長王小洪在浙江省寧波市出席公安部和寧波市合作幫扶貴州黔西南州座談會並講話。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聽取脫貧攻堅總結評估匯報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按照「四個不摘」要求,深入總結部地合作幫扶成功經驗,深化部地合作幫扶機制,堅持「細緻、精緻、極致」作風,助力黔西南州興仁市、普安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廣西浦北縣:生態茶園鞏固脫貧成果
    茶園目前擁有茶林500畝,吸納15戶貧困戶就業並脫貧,輻射帶動周邊村農戶種植2000多畝茶樹。這是浦北縣大力發展生態茶園鞏固脫貧成果的一個縮影。  生態茶園讓農民得到實惠  「象古嶺茶園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是浦北縣第一批縣政府支持的微型企業,是一家集生產、加工、銷售及弘揚茶文化於一體的綜合茶葉合作社。」三合鎮新村第一書記劉昶介紹。
  • 桃園村黨群一條心,脫貧攻堅戰穩步全勝
    貧困的原因一是集體經濟比較單一,只有150千瓦光伏電站一座;二是產業發展剛剛起步,帶動群眾增收能力不強;三是貧困發生率較高。郭偉民2017年3月至今任魯山縣辛集鄉黨委書記。郭書記根據現狀,高瞻遠矚,總體思路是利用緊靠平頂山市大西環的地理優勢,不斷加大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堅持以「三大產業」為抓手,以貧困戶增收為目的,「長短」結合,全面落實市委提出的「一保兩防」工作要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郭偉民同志依託桃園村區位優勢,圍繞「一鄉一品、一村一業」,培育優勢產業、打造龍頭企業、建立利益聯結,使貧困戶穩定持續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