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元持續構建「三位一體」增收格局 鞏固脫貧成果 提升脫貧質量

2020-12-22 四川省人民政府

挖掘機「長舌」一陣呼呼地「舔」過,一行行茶樹被連根刨起。12月11日,看著眼前的場景,廣元市旺蒼縣木門鎮天星村村民卻很高興。他們要用新品種黃茶,換下老品種茶樹。

以「黃」換「綠」,換來的是產業發展的更高成色。地處秦巴山集中連片貧困地區的廣元市,持續構建以產業發展為根本、就業創業為重點、消費帶動為支撐的「三位一體」增收格局,鞏固脫貧成果,提升脫貧質量。

產業升級 換種換養更有效益

陽光照在天星村一組的山坡上,挖掘機剛刨過,旋耕機又跟進,把泥塊粉碎打細,接著開溝機進場。「改土,只是種黃茶的第一步。」現場指導的駐村農技員、木門鎮農業技術推廣服務站高級農藝師李榮章說。雖然種黃茶程序繁雜,村民卻幹得歡。因為,附近兩個村子種黃茶,畝均效益已達3萬多元。

黃茶被稱為「黃金茶」,是中國農科院茶研所選育的優茶新品,市場需求大產品少,品質好的幹茶一公斤可賣到近2萬元。10月以來,旺蒼縣在多個鄉鎮發動栽種黃茶,2021年全縣黃茶種植面積有望突破3萬畝。

這邊在換種,那邊在換養。朝天區羊木鎮新山村養豬戶趙發文忙著搭建新豬圈,安裝「網床」,他要養能繁母豬帶動周邊群眾一起增收。他踩上去試了試說,豬睡上去熱和,長得快,豬糞自然下排做有機肥,上下兩頭都有賺。

近年來,廣元大力推進縣(區)建農業產業園107個、村建「一村一品」特色產業園2548個、戶建脫貧增收自強園7.4萬個,以「三園聯動」做大做優產業,促進貧困群眾穩定增收。至2019年底,7個貧困縣區全部摘帽,739個貧困村全部退出,9萬餘戶34萬餘人脫貧。

「摘帽不是『休止符』,要鞏固脫貧、防止返貧,必須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廣元市委書記王菲表示,目前廣元富硒茶、蒼溪紅心獼猴桃、朝天核桃、道地中藥材、山地蔬菜、油橄欖、生態畜禽水產和農業種業、裝備、烘乾冷鏈物流構成的「7+3」現代特色農業產業體系,已逐步壯大為群眾的「增收鏈」。

保崗穩崗「零食」之外再「加餐」

選坯、加工、拋光、打孔……12月9日,在劍閣縣姚家鎮柳場村村委會旁的扶貧車間,8位村民圍著制紐機做紐扣。

部分村民因各種原因無法外出務工,增收難。劍閣縣與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協作,引進浙江企業搞來料加工,讓這些村民就近務工。每月500元左右的收入,在二組村民張靖看來是增收「零食」。

增收「零食」之外還有「加餐」。下班時,扶貧車間技術管理員王秀梅分給大家一堆竹纖維,讓村民拿回家做鞋墊,然後回收。「『雙12』生意好,企業分來更多活路。」王秀梅說,「加餐」讓貧困群眾多了一份收入。

目前,廣元6個縣區與東西部扶貧協作對口幫扶的浙江相關縣區,合作建立了大大小小上百個扶貧車間,製作紐扣、鞋盒、首飾等小玩意,帶給群眾就近增收新希望。

保崗穩崗,就業增收,廣元市通過實施勞務協作輸出、挖掘崗位吸納、本地企業對接、公益崗位安置「四個一批」行動,18.5萬戶貧困勞動者實現「一人就業全家脫貧」。今年2月以來,廣元還組織專車專列專機輸送78批次、3萬多名貧困群眾到浙江省就業。

消費扶貧 從有「身份」到有「身價」

在距離廣元市千裡之外的浙江省台州市路橋區,市民沈根平養成了一個習慣:買朝天香菇。「剛在直銷店買了4000多元的木耳和香菇,送親戚朋友既有特色又拿得出手。」他在電話中樂呵呵告訴記者。

2018年10月以來,台州市開了12家廣元朝天山珍直銷店。「賣得最好的是木耳、香菇、黃花等有『廣元標識』的特產。」直銷店運營方四川傑鑫優品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賈代軍說。

從土貨到特產,從有「身份」到有「身價」,曾經被人笑稱為「傻大粗」的廣元農特產品,經過「扶貧產品」認證變靚了,加工精細了,包裝精美了,「廣元七絕」「青川蜂蜜」等特色農產品品牌不斷崛起,特色農產品也隨之成為暢銷品。

截至目前,廣元已累計申請註冊「四川扶貧」公益性集體商標產品1069個、國家扶貧產品2484個,扶貧產品銷售額近15億元,國省扶貧產品認定數、銷售額均居全省第一。

又到年底,蒼溪縣白驛鎮岫雲村黨支部書記李君和村民推出的「時光雞」「歲月鴨」「年華豬」,再次成為搶手貨,今年銷售收入有望突破3000萬元,這段時間他忙著在重慶考察市場。

牆外開疆拓土,牆內花香綿延。廣元正著手在7個縣區建立192個扶貧專櫃。「扶貧產品從原產地直接配送專櫃,降低成本和價格,擴大本地消費人群,同時增加群眾就業。」廣元市商務局有關負責人說。(記者 向朝倫 燕巧)

相關焦點

  • 「四川日報」廣元持續構建「三位一體」增收格局 9萬餘戶脫貧群眾...
    地處秦巴山集中連片貧困地區的廣元市,持續構建以產業發展為根本、就業創業為重點、消費帶動為支撐的「三位一體」增收格局,鞏固脫貧成果,提升脫貧質量。產業升級 換種換養更有效益陽光照在天星村一組的山坡上,挖掘機剛刨過,旋耕機又跟進,把泥塊粉碎打細,接著開溝機進場。「改土,只是種黃茶的第一步。」
  • 李微微:提升縣域經濟發展水平 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果
    李微微在邵陽縣調研時強調 提升縣域經濟發展水平 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果 圖 通訊員 唐靜婷攝) 華聲在線12月16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陳昂昂)12月15日至16日,省政協主席李微微率隊赴邵陽縣,走訪慰問困難群眾,調研縣域經濟發展和脫貧攻堅情況。她指出,要發揮政協委員作用,持續幫扶困難群眾,進一步提升縣域經濟發展水平,從根本上鞏固脫貧成果。 省政協秘書長卿漸偉參加調研。
  • 措美縣安排部署鞏固提升脫貧質量工作
    據了解,該縣聚焦鞏固提升脫貧質量,狠抓脫貧攻堅重點工作。措美縣堅持查漏補缺、查短補弱,以對黨和人民負責、對歷史負責的態度,抓好脫貧攻堅各項任務落實,確保脫貧攻堅取得最終勝利。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選優配強村黨組織書記,建強農村基層黨組織。抓好產業發展,推進農村土地整治和高標準農田建設,抓好鄉風文明建設,增強發展內生動力。
  • 原農業部常務副部長萬寶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原農業部常務副部長萬寶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2020-12-11 14: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永州將採取怎樣的舉措來鞏固拓展脫貧成果?
    為確保脫貧攻堅的質量和成色,永州始終堅持一手抓脫貧攻堅,一手抓脫貧成果的鞏固,把防止返貧擺在與脫貧攻堅同等重要的位置,採取超常規舉措,全市脫貧攻堅工作取得決定性進展和成就。「3」即「三類管理」突出精準精細,「5」即「五權五化」實現保值增值,「1」即建立「一套機制」保障持續長效。2014年以來,全市共投入扶貧資金147.35億元,形成項目資產118162個、134.9億元。目前,已登記確權扶貧項目資產114958個、資產淨值131.68億元,累計帶動47萬餘名貧困人口增收脫貧。中央、省委對下一步解決相對貧困、鞏固拓展脫貧成果作出了全面的部署和安排。
  • 【中國攻堅進行時】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有效銜接鄉村振興戰略
    另一方面,鄉村振興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鄉村振興之於脫貧攻堅既是手段也是目標,沒有鄉村的全面振興發展,沒有可持續的增產增收機制,已脫貧的人口會隨時再次返貧,脫貧攻堅的成果也就付諸東流。
  • 王銳: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確保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天水市委書記、市脫貧攻堅領導小組組長王銳出席會議並講話。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聽取脫貧攻堅總結評估匯報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摘帽不是摘責、收官不是收攤」的意識,保持現有幫扶政策、資金支持、幫扶力量總體穩定,把脫貧成果鞏固好、拓展好,與鄉村振興銜接好。
  • 慶陽寧縣新莊鎮 廣種藥材鞏固脫貧成果
    原標題:新莊鎮 廣種藥材鞏固脫貧成果中國甘肅網10月31日訊據隴東報報導 (通訊員石顥)「今年,我和老伴在村裡益翠園合作社藥材基地打工掙了3萬多元,加上今年7畝地的流轉收入、股金分紅收入,家裡4口人一年的收入下不了5
  • 「聲音」持續用力 穩固脫貧成果不放鬆
    【聲音】持續用力 穩固脫貧成果不放鬆寧縣縣委書記 侯昌明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脫貧難度大的實際,寧縣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以及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把脫貧攻堅作為第一民生工程,團結帶領全縣幹部群眾,百倍用心、千倍用力,敢死拼命,把90%的精力和資源用在脫貧攻堅上,縱深推進黨建引領、精準識貧、產業增收、基礎先導、社會保障、扶志扶智、社會幫扶、穩固脫貧「八大工程」,深入實施脫貧攻堅大比拼行動、清零行動和「千名黨員訪萬戶、踐行初心促脫貧」主題教育活動。
  • 收官在即,如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當下和未來一個階段,怎樣發展產業促進貧困群眾增收?貧困地區的「綠色」優勢如何為脫貧添動力?搬出「窮窩窩」,怎麼讓群眾穩得住、能致富?在第七個國家扶貧日到來之際,農業農村部、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14日分別舉辦論壇,從不同領域「解碼」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工作發力點。
  • 「地評線」紅辣椒網評:接續用力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進一步鞏固和拓展脫貧攻堅已經取得的成果,需要我們接續用力、久久為功,不斷提升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扶貧手段再豐富,做到精準有效。追根溯源,才能找準「窮根」;靶向治療,方可拔除「窮根」。鞏固和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要求我們必須從實際情況出發,堅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貧困原因施策,因貧困類型施策,多措並舉、多管齊下,促進資金扶貧與產業扶貧、教育扶貧等方式的有機銜接和有效融合,不斷提升群眾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貧困戶自我「造血」功能。扶貧主體再優化,匯聚各方力量。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庫倫旗:聚焦精準扶貧 提升脫貧質量
    為高質量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收官戰,防止發生新的致貧、返貧問題,庫倫旗持續以「繡花」功夫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按照「一戶一策」原則,先後為全旗69戶、196名未脫貧人口落實了到戶產業項目,綜合運用各類扶貧政策,對脫貧監測戶和邊緣戶實施「點對點滴灌」幫扶,鞏固提升脫貧質量。近日,記者來到庫倫鎮南元寶山村村民王國軍家。當到他家的時候,正趕上他巡山回來。
  • 大新:發展特色產業 鞏固脫貧成果
    近年來,大新縣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助力脫貧攻堅,許多村貧困戶因此實現快速增收,順利脫貧。大新縣緊緊圍繞實現「兩不愁、三保障」這一主線,採取縣本級資金補助促動一般農戶參與,集中資金建設扶貧產業示範基地帶動企業大戶參與,引進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溜溜果園集團發展青梅深加工項目,指導貧困戶實施良種化種植、現代化管理,並負責收購青梅、實施深加工,推動青梅種植髮展成為「種植1次、收穫30年」的長效產業,不斷培育壯大種養扶貧產業規模,推動產業扶貧實現可持續發展
  • 廣西浦北縣:生態茶園鞏固脫貧成果
    茶園目前擁有茶林500畝,吸納15戶貧困戶就業並脫貧,輻射帶動周邊村農戶種植2000多畝茶樹。這是浦北縣大力發展生態茶園鞏固脫貧成果的一個縮影。  生態茶園讓農民得到實惠  「象古嶺茶園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是浦北縣第一批縣政府支持的微型企業,是一家集生產、加工、銷售及弘揚茶文化於一體的綜合茶葉合作社。」三合鎮新村第一書記劉昶介紹。
  •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動鄉村振興的政策思考及建議
    提高貧困瞄準精度,有利於提升減貧效率和效果。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應繼續瞄準貧困線邊緣人口和特殊困難群體,監測識別存在返貧風險的脫貧人口和新增貧困風險因素,制定針對化的措施,開展「精準化」的鞏固提升。牢固樹立消除絕對貧困的底線。防止脫貧人口返貧,消除絕對貧困是鞏固脫貧成果的核心任務,是 2020 年後扶貧開發工作的底線任務。
  • 拓寬增收渠道 鞏固脫貧成果
    志願者們紛紛表示,通過本次的「網絡帶貨」技能培訓,對就業擇業有了更多的看法,同時將用本次所學積極引導幫助困難群眾拓寬增收渠道,鞏固脫貧成果,不斷增強困難群眾的幸福感,為黔江的經濟社會建設貢獻青春力量。
  • 平頂山市魯山縣:全力護航扶貧產業 持續鞏固脫貧成果
    閆魯峰原是一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加入合作社後,通過種植血桃實現了脫貧。  大年溝村村主任閆文杰介紹說:「通過鄉、村兩級的協調,我們爭取到46萬元的資金,2019年底打了一口井,實實在在解決了果農澆水難的苦惱,為2020年血桃的豐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 鞏固和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做好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需要抓住關鍵環節。做好工作機制的銜接。中央統一部署、省級總負責、市縣親自抓,這些脫貧攻堅行之有效的工作機制,可以移植到鄉村振興上面來。因此,脫貧攻堅完成以後,各級尤其是在市縣兩級,要切實做到靶心不轉,頻道不換,接續做好鄉村振興工作。做好發展規劃的銜接。
  • 黑龍江省政協建言助力鞏固脫貧成果 由消除絕對貧困向解決相對貧困...
    11月24日,黑龍江省政協將經主席會議審議通過的《關於鞏固脫貧成果建立解決相對貧困長效機制的調研報告》報送省委、省政府,為政府科學決策提供智力支持。截至2019年底,黑龍江省20個國貧縣、8個省貧縣全部摘帽,1778個貧困村全部出列,61.3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提前一年解決了整體貧困問題。今年,剩餘貧困人口全部達到脫貧標準,沒有新的返貧和致貧發生,到年底可如期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如何鞏固脫貧成果?
  • 「十四五」新詞典:「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要深刻理解五中全會提出的這一新要求,就必須準確把握「鞏固」「拓展」「銜接」三個關鍵詞的內涵。今年年底,我國將實現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歷史性地徹底解決農村絕對貧困問題。這是一個偉大成就,要準確把握「鞏固」的內涵。鞏固脫貧成果的基本體現就是要鞏固「兩不愁三保障」成果,確保脫貧人口不返貧、不產生新的貧困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