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真是多動症嗎?洪蘭教授這樣說,爸媽要重視起來

2020-12-09 甜心奶爸

文/甜心奶爸

案例

鄰居小丁家五歲的孩子很是調皮,爬上爬下,翻箱倒櫃,從早上睜眼醒來後就一直精神旺盛的,全身上下的運動細胞極為活躍。在幼兒園裡也是如此,老師說小丁家的孩子坐不住,不是東張西望,就玩橡皮,要不然就是跟別的小朋友說話,反正就沒有一刻的空閒。小丁為此很擔心,孩子總是沒有一刻空閒,是不是有多動症。

洪蘭教授說其實很多的孩子都被誤診為多動症(ADHD)也較多注意力缺失過度活躍症。對此美國的柏萊克醫生在就診的兒童多動症方面,發現了很多的人都對孩子的診斷存在將近有高達百分之八十的誤診率。

洪蘭教授指出很多孩子的多動症可能是一種假象

1、從小沒有人管,沒有規矩

洪蘭教授說很多的小孩子從小在沒有人管教的情況,就比較懶散,自由慣了,沒有約束感,到哪裡都沒有規矩。這種孩子的很活潑,到哪裡都像到了自己家一樣,沒有規矩,很鬧騰,運動細胞極為發達。這種情況的孩子很容易被人誤認為是多動症,其實不然,跟父母的寵愛和缺乏管教有很大的原因。

2、睡眠不足

很多的孩子在晚上玩到十點甚至十一點才睡,早上又被媽媽早早的喊起來,媽媽上班,送孩子上學,時間比較緊。長期睡眠不足的孩子不但注意力不集中,脾氣還很暴躁,動作比較慢。而且,坐不住,比較急躁。這也是引起孩子多動易怒,存在類似多動症的情況。

首都兒科研究所主任醫師楊建指出,多動症會對孩子的學習和情緒以及工作帶來很多不良的影響。有很多的孩子多動症的情況可能會持續到青少年時期,甚至到成人,並帶來令人討厭的影響。如孩子太過活躍,不安分,不聽話。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沒法靜下心來認真學習。

多動症會對孩子帶來哪些影響

1、太活躍影響他人,讓人討厭

很多太過活躍的孩子,都很調皮,到哪裡都坐不住,還很影響他人,讓人討厭。在地鐵上一車人都安安靜靜的把著扶手,低頭看手機,而有一個小男孩卻滿車廂的跑來跑去,大喊大叫,很是影響他人,招來一群人的嫌棄,很沒有規矩。

2、注意力不集中

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大多數都學習成績不好,當老師在黑板上寫漢字的時候,小朋友們都認真的看著。而有些孩子卻無法集中注意力來聽老師講課,看老師寫漢字,小腦袋像一個撥浪鼓一樣左搖右晃。

3、脾氣暴躁易怒

長期睡眠不足的人不僅會引起精神狀態不佳,神情疲倦,脾氣還很暴躁易怒,讓他人討厭,不待見。很多的小孩子也是如此,在睡得正香的時候,被人打擾醒來後,都會哭鬧一陣子。

很多的孩子都不是真正的多動症,只是一種看上去類似多動症的假象而已。而這種多動症假象的背後多隱藏的真正原因,卻與父母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方式,以及養育方式有著密切的關係,父母要重視起來才好。

消除多動症假象,父母可以這樣做

1、給孩子足夠的陪伴和關心

根據以上洪蘭教授提到的很多缺乏父母管教的孩子會出現類似多動症的假象,對此,父母應當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給予孩子足夠的陪伴和關心,讓孩子在心理上有足夠的安全感和依靠感。當孩子心理上得到滿足後,就會變得有自信,勇敢起來,不會因為一些小事而急躁,多動不安。

此外,針對比較忙碌的父母,要儘可能的在晚上到家後,給孩子一個大大的擁抱。給孩子做按摩,陪孩子閱讀繪本,讓孩子感受到爸媽溫暖的愛。

2、讓孩子擁有充足的睡眠時間

幼兒時期的孩子每天保證十一個小時的睡眠時長,小學階段的孩子每天保證十個小時的睡眠時長,中學階段的孩子睡眠保證在每天九個小時,而高中階段的孩子每天要保證在八個小時的時長。孩子們的身體在十八歲之前都是呈迅速成長的形勢,睡眠不僅對孩子的身體健康和身高發育有著直接的關係,還會影響到孩子的注意力。

讓孩子擁有充足的睡眠時間,給孩子定製睡眠時間,讓孩子養成良好的作息時間。每天在晚餐後半小時,媽媽就要開始準備入睡前的準備。給孩子洗澡,然後把家客廳的燈和廚房裡的都關掉,把整個家裡的燈光調暗一些,然後讓孩子到床上,給孩子講一個小故事,哄孩子睡覺。並且在第二天早上七點之前儘可能不要叫醒孩子起床。

3、鍛鍊孩子耐性,讓孩子安靜下來

在孩子上學前,媽媽可以針對孩子做一些簡單的耐性訓練,這樣能夠讓孩子變得安靜下來,更利於孩子儘快的融入到學習環境。如和孩子一起散步,慢走,或者慢跑,當孩子喊累的時候,媽媽要鼓勵孩子堅持一下,這樣就會很好的鍛鍊孩子的耐性和毅力,並且讓孩子學會堅持。還可以給孩子做一些小遊戲,搭積木,玩拼圖,閱讀都是很好鍛鍊孩子耐性的好方法。

此外,還可採用食物的方式來鍛鍊孩子的耐性,給孩子兩袋愛吃的食物,告訴孩子這些食物歸你管,你可以自己分配。但是,媽媽給你一個建議,就是今天你要是吃完了兩袋食物,明天就沒有了。倘若你今天吃一袋,明天再吃剩下的一袋,媽媽明天就會再獎勵你一袋。這樣孩子就學會了堅持,學會等待,就會容易安靜下來。

至此,我們了解了洪蘭教授指出的很多孩子並非真正的多動症,而是由於爸媽的撫養和教育方式不當導致的。這就需要爸媽要重視起來,給予孩子滿滿的關愛,讓孩子感受到爸媽對自己的愛,心裡變得有底氣。並要避免母愛或父愛爆棚的情況,讓孩子在溺愛中成長,變得無規矩,安靜不下來。更重要的是,要給予孩子充足的睡眠時間,讓孩子身心更好的成長。

今日互動話題討論:你了解多動症嗎?你家孩子有類似的情況嗎?歡迎爸媽們討論留言哦。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本文由甜心奶爸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洪蘭教授:教養孩子,父母要有敢於不同的勇氣
    別人的孩子會了什麼,可是我的孩子還不會;別人家的孩子都去學了什麼才藝,我的孩子能不學嗎?別人家的孩子都_____,我們怎能落於人後!父母的焦慮不難理解,以下選文自洪蘭教授在親子天下雜誌的專欄文章,相信能帶給我們一些啟發。陪伴每個父母和小孩,成為更好的自己。
  • 腦科學家洪蘭:激活孩子大腦最好的3個方法,在家也能輕鬆完成
    家長這樣的培育方式是正確的嗎?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專家是如何看待孩子腦部發育的。人類的大腦給我們的感覺是非常神秘的,但是當我看過洪蘭教授的TED演講,對人類的大腦有了簡單的了解。洪蘭教授,她是我國著名的心理學博士,同時她也是腦科學專家,而且她還是神經科研究所的所長,所以,對腦部研究以及教育領域她都有著較高的知名度。
  • 洪蘭教授:想讓孩子成績好,開發大腦很重要,試試這3個方法
    如果說這世上有一種藥物,能夠開發孩子的大腦,改善孩子的記憶力和專注力,提升孩子的考試成績,你會給孩子買嗎?我相信大多父母都會毫不猶豫地說:「多少錢我都願意買!」但世界上卻沒有這樣的藥物存在,雖然沒有這樣的藥物存在,但是卻有真正的好方法能夠開發孩子的大腦,幫助孩子提升記憶力和專注力。
  • 總是懷疑孩子是不是有多動症?其實真正的多動症是這樣的……
    前段時間,糕媽講了娃為啥會調皮搗蛋,很多媽媽都來留言問,自己家娃「一天到晚不停搗亂、大喊大叫是不是多動症?」「不能安靜地坐上一分鐘,手總是不停摳來摳去是不是多動症?」……家裡有個一刻都停不下來的娃,家長們不單管得身體累,更是操心——這麼動來動去,集中不了注意力,以後上學怎麼辦,成績跟得上去嗎?
  • 臺灣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教授的TED演講,超幽默
    聽完演講,我和大家一樣,被這位謙遜幽默的教授感染了,說實話,醫學是一門很枯燥,需要大量積累的學科,能把自己的研究輕鬆幽默的說出來,我們不經要問,一位博學的教授是怎樣煉成的呢?百度百科是這樣介紹她的:洪蘭,一九六九年臺灣大學畢業後,即赴美留學,取得加州大學實驗心理學博士學位。
  • 洪蘭教授的神經認知心理學的聽後感受-育兒
    (實際你會發現關鍵還是在自己的心態),用手機時順手就打開了混沌大學的洪蘭教授的神經認知心理學課程,一下子吸引了我,認真的觀看學習起來,內容很多,值得再學習一次。臺灣中央大學洪蘭教授TED演講,也值得觀看學習。 不看筆記的情況下,我記住了這幾件事。
  • 洪蘭教授:腦科學揭示的5個教育秘密,你都知道了嗎?
    而閱讀更是讓孩子「靜下心來」深入看世界,它是孩子智力發展的無限延展。洪蘭強調,無論遊戲還是閱讀,都是重要的,但是,紀律是第一位的。孩子會質疑:你不是告訴我閱讀重要嗎?這時,家長應該告訴孩子:閱讀雖然重要,可是紀律更加重要,你應該把自己今天的事情先做完。為什麼?洪蘭用自己的成長經歷跟大家分享:「小的時候,父親告訴我,把該做的事情先做完,其餘的時間,再來娛樂和玩耍。這樣做事,就會快很多,因為心『安』了。」
  • 孩子好動就是多動症?誰說的好動就是多動症了,多動症能糾正嗎?
    天真活潑,調皮愛動是大多數孩子的天性,但不少家長卻有一些顧慮,孩子平時淘氣、跑跳、追逐、打鬧,老師也經常打電話說不認真聽課,還有永遠搞不完的小動作,開始懷疑孩子會不會是多動症?孩子好動就是多動症?誰說的好動就是多動症了,多動症能糾正嗎?
  • 著名教育學家洪蘭:激活孩子的大腦發育有3種方式,都很簡單
    為了開發孩子的大腦很多家長會選擇給孩子送各種智力開發班,給孩子吃對大腦好的營養品,但是這樣真的是對開發大腦最好的方法嗎?因此,如何更科學地開發孩子的大腦,成為了家長們討論的話題。大腦是很奧秘不過也並不是很難理解,在看過一次著名腦科學家洪蘭的TED演講後,拉近了人們對大腦的認知。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洪蘭教授,用幽默有趣的方式向人們分別解釋了男生和女生大腦結構的不同。例如女生大腦結構V4比男生大,它主要處理顏色和地標,所以,女生在指路時描繪的比較生動,建築物和顏色說得比較準。
  • 洪蘭教授直言:想讓寶貝讀書好,家長從小就要注意開發孩子大腦
    如果市面上有一種藥物宣稱能夠開放孩子的大腦,讓孩子變聰明,提高學習成績,那麼我相信各位家長們都會爭著搶著也要買上這樣一瓶藥。但是實際上,我們都知道世界上是沒有這樣的特效藥存在的,而且比起讓孩子花錢吃藥這樣的方式,洪蘭教授說每個孩子的智商都差不多
  • 家有好動的孩子心太累!是多動症嗎?好動的孩子該怎麼教育呢?
    一早在電梯碰到鄰居豆媽,一臉愁容地跟我訴苦:「鬱悶得不行啊,這開學才一個多月,一直被老師投訴,說我家豆豆在學校上課不單是跟同學講話、老師講課時插話,還站起來,在教室裡走來走去,甚至去打擾同學,讓老師沒辦法正常教學。
  • 孩子易衝動是多動症的表現嗎?家長這樣治療更有效
    1、孩子易衝動、任性孩子天生好動,這是很正常,但是,活動過度的頻繁有可能是多動症的表現。患者通常表現為活動增多,不安靜,話多、吵鬧,愛插嘴、惹事生非。而且喜歡玩危險的遊戲,容易丟失東西。如果確定兒童患有了多動症的情況,那麼是需要在醫生的建議和指導下來進行系統的治療,這時候不僅包括藥物治療,還需要包括心理以及家庭的配合治療,藥物方面不用說,醫生會選擇非常適合的藥物來進行治療,而家人要多開導寶寶,讓寶寶恢復自己的天性,並且家中其它的成員也要非常的配合。
  • 寶寶好動不聽話就是多動症?多動症:看文章,解開爸媽對我的誤會
    倒是很可能存在學習或語言問題,尤其是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困難等,會讓爸媽很頭疼,尤其是學霸爸媽,會很崩潰"難道我生了個小學渣?"為啥多動症還會影響到學習?因為,多動症是大腦的一種慢性疾病,源頭出問題,寶寶自然很難控制自己的行為"我也不想的……",這學習效果你們說呢?
  • 孩子調皮活潑好動,究竟是好動還是多動症?
    爸爸媽媽都希望自己寶貝天真可愛,活潑惹人愛,但是一不小心太好動,就會讓家長覺得很鬧心,覺得孩子是不是得了多動症,甚至帶到醫院去檢查,其實家長有這樣的意識,是非常正確的,但是有正確區分孩子究竟是好動還是多動症,好動就一定是多動症嗎?
  • 洪蘭教授:教養孩子是藝術,不是科學
    強迫分離,孩子飽受驚嚇    我問她怎麼把還沒有準備好的孩子送來,讓孩子飽受與母親分離的驚嚇與惶恐,難道不知道長期的驚嚇對孩子不好嗎?這學生滿臉無奈的說:「我也捨不得呀,可是沒有辦法,每一個人都跟我說要訓練孩子獨立,我的大姑、小姑都說我太寵小孩,已經5歲了,沒有讓他去外面上學是害了他。以後不能接掌家族事業,她們甚至不準他晚上跟我睡同一層樓,把他一個人放在3樓,我晚上偷偷上去看他,他都在哭,他現在反而會尿床……」,講著、講著,母親的眼淚就掉下來。
  • 臺灣腦科學和心理學家洪蘭:發展孩子大腦最好的三個方法,運動...
    如果家長能做孩子的玩伴,勝過給孩子買數不清的高級玩具。」5  在哪裡跌倒,換個地方爬起來如何對待孩子犯錯?洪蘭教授告訴大家正確的答案:我不要求你完美,我要求你學習。當你犯錯時,重要的不是這個錯誤有多糟糕,或者是不是你的錯,重要的是,要將錯誤轉換成一個經驗。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從哪裡跌倒,就在哪裡爬起來」似乎已經成為了一條鐵律。
  • 洪蘭: "激活孩子大腦最好的三個方法: 運動, 閱讀和遊戲! "
    洪蘭教授說,如果一個人每天都在想不好的事情,負面情緒就會放大。大腦產生觀念,觀念引導行為,行為產生結果,結果改變大腦。如果家長能做孩子的玩伴,勝過給孩子買數不清的高級玩具。」如何對待孩子犯錯?洪蘭教授告訴大家正確的答案:我不要求你完美,我要求你學習。當你犯錯時,重要的不是這個錯誤有多糟糕,或者是不是你的錯,重要的是,要將錯誤轉換成一個經驗。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從哪裡跌倒,就在哪裡爬起來」似乎已經成為了一條鐵律。
  • 【教育文摘】洪蘭: 激活孩子大腦最好的三個方法: 運動、閱讀和遊戲!
    而從大腦發展的角度,洪蘭教授說,每個人的神經是具有可塑性的。海馬回的神經細胞再生,大腦的神經連接不停在改變。學習的時候,神經迴路會加強。洪蘭教授說,如果一個人每天都在想不好的事情,負面情緒就會放大。大腦產生觀念,觀念引導行為,行為產生結果,結果改變大腦。
  • 科學家洪蘭:這3種方式,可以激活孩子大腦,在家也可以做
    所以,父母不要讓孩子一直處於相對的靜止狀態,讓他們動起來,你會發現孩子在運動中通常都是笑的,如果是他感興趣的運動,更是停不下來。我們經常會看到,在蹦床上滿身大汗卻依然嬉戲打鬧的孩子,這樣的運動他們可以持續幾小時都不知道疲倦。
  • 「腦開發新浪潮」襲來,腦科專家洪蘭:這3個方法更有效
    前兩天接二寶從幼兒園回家,手裡就接到了好幾張全腦培訓機構的宣傳單,宣傳標語個個讓我心動:「想讓你的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嗎?」「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的現在決定著孩子的未來!」「孩子6歲之前大腦開發錯過了以後就沒有了!後悔都來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