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評|扁肉和拌麵如何蓋起高樓大廈

2020-12-12 北方網

一曲《大田後生仔》唱出了許多年輕人對家鄉的熱愛和眷戀,深受網友的喜愛。如今,一首由原唱歌手林啟得再創作的《三明後生仔》讓許多人知道了沙縣小吃在福建三明,一座山清水秀、人傑地靈的城市。

在MV中,我們跟隨畫面領略了三明市的一眾網紅地標和小吃——麒麟山、沙縣小吃、擂茶。朗朗上口的魔性曲調中那句帶勁的說唱,更是全曲靈魂所在——扁肉是磚,拌麵是鋼,蓋起了沙縣的高樓大廈。

曾幾何時,沙縣小吃一元進店,兩元吃飽,五元吃好,成為不少人心中的國民小吃,其中扁肉、拌麵、燉罐和蒸餃被譽為沙縣小吃「四大金剛」。把扁肉和拌麵說成「磚」和「鋼」,像是揭開了沙縣小吃名氣和底氣的謎底。90年代,整個沙縣也沒幾座高樓,正是靠著吃苦耐勞的沙縣人,賣出一碗碗熱氣騰騰的扁肉和拌麵,才蓋起了今日沙縣的高樓大廈。

雖然許多人都品嘗過沙縣小吃裡的扁肉,但他們未必了解,泥狀扁肉餡,是由木槌反覆捶打豬腿肉上千次而成,正可謂千錘萬打更堅韌。在沙縣,沙縣小吃技藝傳承人李賢錦反覆用木槌在案板上捶打一塊豬肉,不斷重複這一動作,不知不覺時間已經過去了20年,他揮舞木槌的右臂明顯比左臂粗了一圈。

許多人更不了解,包賣三餐的小吃業主,每天只睡三五個小時,在凌晨就開始張羅採買、備料、加工。起早貪黑、披星戴月,這其中的艱辛與困難,可想而知。所以,歷經千錘百鍊的不僅是扁肉,更是永遠在奮鬥和創新之路上的沙縣人、三明人。

目前有6萬多敢拼敢闖的沙縣人外出經營沙縣小吃,帶動30萬人致富創業,沙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7年的2805元增長到2019年的20528元,全縣貧困人口已全部脫貧。一次又一次捶打扁肉,看上去枯燥、乏味,但沙縣的今天,就來源於這樸實無華的勞動。難怪有網友留言:扁肉是磚,拌麵是鋼,想不到我原來一直在給三明添磚加瓦,有機會一定要去這座神奇的城市逛一逛。

我們的胃早已熟悉了沙縣小吃的味道,但很多人可能並不了解,沙縣是革命老區縣、中央蘇區縣,彭德懷、楊尚昆等老一輩革命家曾率東方軍在此創建沙縣蘇區,為中國革命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過去的崢嶸歲月已經化為歷史,但沙縣人、三明人的那股子奮鬥精神歷經歲月打磨一直在代代傳承。

沙縣小吃業的成功之處在於定位準確,填補了低消費的空白,薄利多銷,闖出一條路子。當年的三明是紅軍長徵的出發地之一,而今天,三明的沙縣人同樣闖出了一條路子,用自己的雙手和汗水為發展找到了方向和定位。

幸福是奮鬥出來的!我們在沙縣小吃裡品味到的不僅是美食美味,更是勞動者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苟、追求卓越的精神。《三明後生仔》裡的一張張歡樂笑臉、一幅幅城市美景,就是由無數勞動者的汗水凝結而成的;扁肉是磚,拌麵是鋼,老百姓的幸福生活,就是這樣靠自力更生、艱苦奮鬥,一磚一瓦用雙手打造出來的。

  原標題:馬上評|扁肉和拌麵如何蓋起高樓大廈

相關焦點

  • 扁肉是「磚頭」,拌麵為「鋼筋」
    冬日的夜晚,福建省三明市沙縣文昌美食街上香味撲鼻、熱氣騰騰,本地居民和外地遊客絡繹不絕。燒賣、扁肉、滾粉豆腐丸、鍋貼、芋餃、泥鰍粉幹、喜粿……各類美味小吃,讓人挑花了眼。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舌尖上的沙縣,有滋有味。如今,在全國各地,沙縣小吃成為人們喜愛的「國民美食」之一。
  • 扁肉是「磚頭」,拌麵為「鋼筋」沙縣小吃做成大產業的故事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人民日報記者 劉 毅冬日的夜晚,福建省三明市沙縣文昌美食街上香味撲鼻、熱氣騰騰,本地居民和外地遊客絡繹不絕。燒賣、扁肉、滾粉豆腐丸、鍋貼、芋餃、泥鰍粉幹、喜粿……各類美味小吃,讓人挑花了眼。
  • 扁肉是「磚頭」拌麵為「鋼筋」 沙縣小吃做成大產業的故事
    冬日的夜晚,福建省三明市沙縣文昌美食街上香味撲鼻、熱氣騰騰,本地居民和外地遊客絡繹不絕。  燒賣、扁肉、滾粉豆腐丸、鍋貼、芋餃、泥鰍粉幹、喜粿……各類美味小吃,讓人挑花了眼。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舌尖上的沙縣,有滋有味。  如今,在全國各地,沙縣小吃成為人們喜愛的「國民美食」之一。
  • 扁肉是「磚頭」,拌麵為「鋼筋」 沙縣小吃做成大產業的故事
    冬日的夜晚,福建省三明市沙縣文昌美食街上香味撲鼻、熱氣騰騰,本地居民和外地遊客絡繹不絕。燒賣、扁肉、滾粉豆腐丸、鍋貼、芋餃、泥鰍粉幹、喜粿……各類美味小吃,讓人挑花了眼。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舌尖上的沙縣,有滋有味。
  • 扁肉是「磚頭」,拌麵為「鋼筋」 沙縣小吃做成大產業的故事(親歷者...
    冬日的夜晚,福建省三明市沙縣文昌美食街上香味撲鼻、熱氣騰騰,本地居民和外地遊客絡繹不絕。燒賣、扁肉、滾粉豆腐丸、鍋貼、芋餃、泥鰍粉幹、喜粿……各類美味小吃,讓人挑花了眼。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舌尖上的沙縣,有滋有味。
  • 日售千碗拌麵、扁肉的尚幹小吃
    情侶套餐拌麵與扁肉仿佛是天生的一對,當拌麵遇上了扁肉,有著一種渾然天成的氣質,福州人親切地把它比喻成一對「恩愛情侶」。拌麵的爽滑,孕育著福州人爽朗直率的個性,搭配上扁肉的溫吞,是一種不緊不慢的閒淡與愜意。在店裡,總是能看到不同人群的聲影,是三兩個朋友,你一言我一語地談論著人生與理想;是父母對孩子親情的陪伴,默默地注視,盼望成長;是相互依偎的老人,白髮蒼蒼,褪去浮華的靜謐與美好。而拌麵與扁肉的結合,總是能俘獲他們的味蕾。
  • 扁肉是磚、拌麵是鋼,沙縣小吃背後的「民本」邏輯
    沙縣縣委書記楊興忠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稱,扁肉是磚,拌麵是鋼,沙縣人民將沙縣小吃開遍祖國的大江南北,更闖出一條富民強縣的致富之路。在他看來,在各級黨和政府領導之下,勤勞的沙縣人憑藉扁肉和拌麵蓋起高樓大廈的演進過程,本身是以人民為中心執政理念實踐的成功。
  • 吃遍全福州,終於找到最好吃的拌麵了
    老司機小時候家隔壁就是大伯母開的拌麵店,那時候的我們寒暑假沒有太多課業壓力,倒是經常要去幫長輩收割莊稼,事情做完他們總會獎勵我們吃一碗拌麵配骨頭湯。想起兒時遲到的味道,不禁感嘆歲月匆匆與時代變革,長輩都不再務農,大伯母也年歲已高早已不開店了。拌麵出鍋後要馬上攪拌,不然會坨成一團醬料不均,口感就差了。
  • 網評:沙縣小吃中最好吃的美食,扁肉和燒麥是招牌,他不一樣!
    圖為「沙縣扁肉」作為沙縣小吃的招牌美食,同時也是各大沙縣小吃店中銷量最多的美食。扁肉也就是「餛飩」口感筋道、湯汁鮮香【網評:沙縣小吃中最好吃的美食,扁肉和燒麥是招牌,他不一樣!】圖為「沙縣燒麥」作為沙縣小吃的另一招牌,小巧玲瓏、晶瑩剔透。
  • 探訪沙縣拌麵的製作工藝
    據了解,拌麵屬於沙縣小吃的一種,在眾多沙縣小吃中知名度最高,一般與沙縣扁肉搭配成餐,被民眾戲稱為「情侶套餐」,具有香味濃,色澤鮮的特點。沙縣拌麵以高砂拌麵最為出名。據了解,高砂面幹選用當年單季的稻米、當地的泉水,麵粉加上水、少量鹼與鹽,經發酵後成溼面。「高砂面幹」作為沙縣傳統小吃之一「拌麵」的原料,以其獨特的口感和韌勁深受大眾喜愛。
  • 沙縣小吃拌麵
    拌麵, 沙縣最有名的小吃還有蒸餃,沙縣小吃的蒸餃外形還和普通蒸餃不一樣,是柳葉狀的,超級好看。一籠沙縣柳葉蒸餃有十個,皮薄餡大,很好吃。去沙縣小吃,拌麵和蒸餃的點餐率最高,最有名的也就是這兩樣美食小吃,幾乎無人不知。沙縣小吃被稱為漢民族傳統飲食的「活化石」,屬源遠流長的中原黃河流域飲食,它既有福州、閩南一帶的飲食特點,又有汀州一帶山區客家飲食文化風格。
  • 他喜歡眺望遠處,因為能看到自己蓋起的高樓大廈!
    他喜歡眺望遠處,因為能看到自己蓋起的高樓大廈!每逢腳手架搭到頂層楊光輝都喜歡眺望遠處因為這樣可以看到自己蓋起的高樓大廈銀川,踏準了新時代城市發展的節拍,主動尋求城市突圍和重塑的最優解。不斷突破自我的背後,是銀川一步一個腳印穩步向前,積攢出的自信底氣,也展現出不俗的實力。
  • 福州尚幹小吃拌麵
    在福建福州有一情懷叫拌麵扁肉。所以有來福州遊玩的朋友,一定記得要到」老福州」也好,「尚幹小吃」也好,亦或是大街小巷的拌麵扁肉店鋪要上一碗拌麵,好好品嘗一次。等著依姐把拌麵端上桌的時候,一定要迅速拌勻,這樣的拌麵才叫極品。通過幾張配圖和簡介,大家應該看出來了,福建的拌麵不同之處。
  • 盤點福建九地市拌麵 你一定吃過!
    來一份拌麵扁肉!」「好嘞!」尚幹依心拌麵扁肉由林依心的祖輩開始,至今有100年歷史。舊時依心師傅的爺爺便是肩挑擔哐啷哐啷地沿街叫賣扁肉拌麵,如今,尚幹依心扁肉拌麵老店依舊在福州閩侯縣尚幹鎮的舊街上。該店講究用料,在調製拌麵扁肉麵皮的原料中添加了鴨蛋蛋清,久煮不粘糊,吃起來特別有筋道。裝碗的拌麵用量足,以花生醬、豬油、醬油、蔥花作調料,唇齒生香。
  • 香拌麵的簡單做法
    沙縣拌麵是沙縣小吃的一種,一般與沙縣扁肉搭配成餐,具有香味濃,色澤鮮,原料簡單,烹飪方式易掌握的特點。簡介沙縣拌麵是沙縣小吃的一種,一般與沙縣扁肉搭配成餐,具有香味濃,色澤鮮,原料簡單,烹飪方式易掌握的特點。口味鹹甜,油而不膩。在普通的沙縣小吃店中,其基本原料包括:麵條500克左右,花生醬50克,時鮮青菜若干,酸菜,鹽,味精(雞精),香油,醋,蒜泥適量。
  • 4種「經典」沙縣小吃,拌麵上榜,最後一個是沙縣小吃的「招牌」
    近幾年關於小吃行業的店鋪如雨後春筍般在各地發展了起來,最著名的就屬「蘭州拉麵館」和「沙縣小吃」了。和蘭州拉麵不同,沙縣小吃店裡面的小吃是琳琅滿目,種類繁多,去過一次的食客大多都會來第二次,可見這沙縣小吃的魅力是能夠有多大。
  • 沙縣拌麵:地方特色小吃,色香味俱全,「沙縣小吃」招牌菜之一!
    沙縣拌麵:地方特色小吃,色香味俱全,「沙縣小吃」招牌菜之一!三明是個山清水秀旅遊的好地方,而且地方的特色小吃很多,幾乎每到一個縣城都能夠出現幾道說得出名字的,其中最為出名的當屬沙縣的「沙縣小吃」了。而每一家沙縣小吃店,裡面的食材大體上也是類似的,主要有:扁肉 ,燒麥,肉包,米凍,喜粿,拌麵,雲吞,蒸餃等。以品種繁多、風味獨特和經濟實惠而著稱,成為福建飲食文化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既有著福州、閩南一代的飲食文化特點,也有汀州一帶客家的飲食文化。這其中還分成了兩大流派,一個是城關小吃流派,味道比較清鮮淡甜,製作精細,主要有扁肉(麵食)、燒麥、肉包等。
  • 探訪福建沙縣拌麵製作工藝 (6/7)
    近日,記者來到「中國小吃之鄉」——福建沙縣,探訪沙縣小吃中的拌麵製作工藝據了解,拌麵屬於沙縣小吃的一種,在眾多沙縣小吃中知名度最高,一般與沙縣扁肉搭配成餐,被民眾戲稱為「情侶套餐」,具有香味濃,色澤鮮的特點。 沙縣拌麵以高砂拌麵最為出名。據了解,高砂面幹選用當年單季的稻米、當地的泉水,麵粉加上水、少量鹼與鹽,經發酵後成溼面。「高砂面幹」作為沙縣傳統小吃之一「拌麵」的原料,以其獨特的口感和韌勁深受大眾喜愛。如今,被曬乾的拌麵,已經成為沙縣人的伴手禮。
  • 吃了多年的沙縣拌麵,這樣做才是最正宗的沙縣拌麵,看了就會!
    沙縣拌麵在當地,一般與沙縣扁肉搭配成餐,具有香味濃,色澤鮮,原料簡單,烹飪方式易掌握的特點。口味鹹甜,油而不膩。 首先準備食材:雞蛋麵條100克(幹)、清水適量。小蔥20克、植物油15克、花生醬15克、生抽2勺、甜辣醬1小勺、鹽1小勺、雞精適量、白胡椒粉適量。
  • 像玩積木一樣蓋高樓大廈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蔣幸端)以後蓋房子就像玩積木,使用機器將預製好的部件在工地上進行裝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