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酒作為一款效果突出,價格低廉的誘魚添加劑,隨著魚愈發的難釣,受到越來越多釣友的重視。準備一個容器,將幾樣香料,按照一定的配比置入其中,再倒入適量高度麯酒,密封保存,操作步驟並不複雜,掌握只需要1個小時。問題的重點是,材料大致相當,最終的誘魚效果卻有偏差,甚至有些釣友泡製的藥還會「驅魚」。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這樣的差異呢?本文一窺究竟。
影響誘魚藥酒誘魚效果的幾個因素
前文提到,泡製藥酒的過程並不複雜,甚至說極其簡單。但越是如此,越強調細節,而這些看似無關緊要的細微之處,往往成了影響最終結果的關鍵。
▲中草藥宜切碎,但不宜粉化
先明確一個原理,藥酒是通過高度麯酒,將香料或中草藥裡含有的微量誘魚物質萃取出來而最終獲得的液體。現實情況是,像公丁香、白芷、肉桂裡面含有的誘魚成分及其有限,絕大部分屬於植物纖維,毫無誘魚作用。部分釣友習慣將香料攆成粉末,目的是將香料完全溶於水中,提升誘魚效果。但恰相反,這些大量無效的植物纖維混入其中,佔據麯酒大部分溶解力,藥酒可容納的誘魚成分減少。魚群對藥酒牴觸的可能性因此大增,誘魚效果反而下降,筆者建議,將香料切成小塊足以提高誘魚成分的析出,但需避免粉化。
▲藥酒密封的容器,化學性質應穩定
浸泡的藥酒含有揮髮油,其微觀成分包括酚、醛、酮、烴等化學成分,均屬於「生物鹼」的一部分。這些物質分子活潑,極易與容器外壁發生化學反應,一旦反應容器壁中的物質必然鬆散到藥酒:藥酒顏色由深紫色變成淡紅色;刺鼻濃烈的氣味變得清淡,最終的結果便是導致誘魚能力的降低,甚至因為混入異物、異味引起魚群的排斥。
部分釣友把泡製的藥酒稀罕得不行,翻箱倒櫃拿出一款外觀精緻的容器,專門存貯藥酒,卻不知內壁鍍了一層金屬薄膜,化學性質活潑,還未出一周已與藥酒發生化學反應,早已失去了誘魚的功能。筆者建議,還是按部就班準備一個玻璃容器,便宜、方便還穩定,實在不行就用丟棄一旁的酒瓶。
▲藥酒適當添加紅糖
因為公丁香、阿魏等香料的加入,最終呈現的藥酒,味道辛辣、氣味濃烈,還帶有苦澀味。和釣友想像不同,魚並不怎麼討厭、牴觸辛辣。我國四川、廣西等地,至今保留著清水養魚的傳統,餵養這些體積碩大的草魚,並不是什麼名貴的飼料,而是經常投放一些辣味十足的青、紅辣椒及青草。魚難以接受的主要是藥酒的苦澀味,所以泡製藥酒時,適當添加紅糖,用來中和、抵消藥酒的苦澀味。建議1斤高度麯酒,配30克的紅糖,同時紅糖裡含有果糖、礦物質及胺基酸,也能起到誘魚的效果。
寫在後面
藥酒配方眾多,像阿魏酒、丁香酒,只含阿魏、丁香,材料單一。整體而言,誘魚效果不如香料種類多的藥酒,為何?主要是多種香料的加入,應對的水體環境相對複雜,廣譜性也一一定的提升。另外需要指出的是,藥酒多用來泡製酒米,建議藥酒搭配牛B鯽類似小藥。藥酒味型濃烈、穿透力強、耐持久,但發窩緩慢;小藥易揮發、發窩迅速,但持久性差。所以小藥和藥酒搭配,相互彌補缺點,發揮優勢。
原創: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