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製酒米發窩慢、效果差,趕不上別人的,那是忽略了以下幾個細節

2020-12-18 野釣集結號

野釣資源匱乏,人多魚少,為短時間獲得較好的魚情,打窩聚魚成了釣魚過程不可或缺的步驟。眾多窩料中,酒米是極其常見的一款,即可在漁具店購買,也能自行配置。而在實踐應用中,有的聚魚快、發窩時間短;而有的效果差、發窩時間緩慢。本文討論的重點即影響酒米聚魚、發窩的因素,到底哪些環節出現偏差導致誘魚慢、效果不佳的。

酒米的使用環境及組成

之所以強調酒米的使用環境及組成,是為了更好地了解酒米,許多誘魚效果差、發窩緩慢的原因往往就隱藏在此。

每款窩料都有最適宜的水體環境,酒米也不例外。與發酵的老壇玉米,夏秋季節誘集鯉魚不同,酒米最適宜用在深秋及冬季。為何?絕大部分的酒米的氣味濃烈,人聞之後有嗆鼻的感覺,而實質是乙醇的氣味。深秋及冬季,水草處原埋沒在水底淤泥的植物碎屑、根莖最終腐爛、發酵,揮發出帶有醇香氣味的乙醇。而逗留、棲息在水草附近的魚群,長時間攝食、呼吸的過程中,或多或少接觸到這種氣味,久而久之接受,乃至喜歡上乙醇氣味。那麼再次用酒米投擲窩點後,散發著乙醇香氣的酒米也不宜驚擾魚群,相反,魚聞到之後,還會很快聚集過來。

酒米窩料的配方眾多,但主要成分並不多,主要有以下幾種。首先是米,像常見的大米、小米、碎米,乃至花生、大豆、玉米都可作為酒米的原料,而「米」僅僅是它的統稱其次是高度麯酒,之所以選用糧食酒就是為了接近水草乙醇的氣味。再者還包括蜂蜜、誘魚藥酒、釣魚小藥等等。將以上物質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攪拌均勻,密封在玻璃容器中儲存一定時間,便可適應,至於各個組成成分的佔比,與配方有關,而配方又有特殊性,與所垂釣的水域環境、水質、魚種都有關係,並不固定。

酒米效果不佳、發窩慢,泡製細節很關鍵

上文介紹了酒米的最佳的使用環境,及材料組成,而酒米之所以有的發窩緩慢、誘魚效果差,問題往往出現在泡製的細節之中,看似微不足道,實則極其關鍵。

1、主材選擇很關鍵:前文提到,酒米的「米」種類眾多,但效果差距很多。目前主流適應的是小米或碎米,小米顏色金黃,色澤明亮,在水體中醒目易於發現,且帶有一股濃鬱的香氣,也是誘魚的原因,但價格略高;碎米價格低廉,顆粒小,是自製酒米常用的主材,與小米相比效果差一些。其他的玉米、花生用於做誘魚酒米則相對少一些,且多用於大體型魚。

2、米儘量微炒:絕大部分使用的小米或碎米,都是經過曬制、烘乾的,但裡面總會存在少量水分。不要小視這些微量水分,它會阻擋其他誘魚物質的浸入,如果不排出,也會稀釋誘魚物質的濃度,降低誘魚效果。所以小米、碎米在泡製之前,儘量微炒一下:火不宜大,小火慢炒,邊炒邊用鐵鏟翻動,等聞到一股輕微的穀物香味即可,前提是小米、碎米沒有焦糊的情況發生,此時含有的大部分水分已經排除,等冷涼之後便可使用。

3、蜂蜜添加要適量:酒米泡製過程中,常加入適量蜂蜜。像常見的鯽魚、鯉魚均偏好甜味,所以適量的蜂蜜可提升酒米的甜度,強化酒米的誘魚能力。更重要的是,蜂蜜具有攆粘性,會將其他誘魚物資包裹在小米的外層,形成一層保護膜,利於誘魚物質與小米的緊密接觸,更快、更充分的滲透小米的內部。但值得注意的是,蜂蜜的量不宜過大,如果蜂蜜的量太大,它會吸收太多的水分,成板結狀態,更不利於物質的滲透,各種物質間不能充分融化、反應,而弱化誘魚能力。

4、誘魚藥酒宜少不宜多:大部分酒米配方中均需要加入適量的誘魚藥酒。而藥酒配方、種類繁多,比較經典的公丁香、山奈等六君子組合,但藥酒使用一定要慎重,宜少不宜多,否則極容易造成死窩。筆者泡製的酒米,一般500克小米配30毫升的藥酒。另外藥酒配方也極為關鍵,需要多次的結合當地水體環境測試,調整,甚至需要結合季節增減材料,是個極其複雜的過程。

5、釣魚添加劑使用要慎重:相對藥酒的誘魚效果,添加劑氣味濃厚、屬於高度濃縮的物質,在水體可短時間發揮作用,而藥酒更偏向留魚。所以部分釣友向酒米添加適當添加劑,試圖彌補藥酒的不足,但實踐中釣友總有過量添加的衝動,並且不太注意添加劑與藥酒是否存在反衝現象。如果添加劑偏重鯽魚,而藥酒側重鯉魚,兩者就有可能存在反衝,以至擾亂魚窩,所以使用要慎重,最好多次試驗。

6、高度麯酒要適量:酒米材料中,高度麯酒是不可缺少的,多選用純高粱酒或其他糧食,主要利用它的醇香氣味,度數不宜過低,一般47度以上。其實高度麯酒不可忽視的作用是它營造了一個良好的反應環境、場所,不管是蜂蜜、藥酒,還是添加劑等都在這個液體環境,各物質之間能夠充分融合、接觸,利於各種誘魚物質充分地滲透到載體米中。但麯酒量有講究,筆者泡製的酒米,500克碎米大約150毫升的麯酒,量太少碎米有板結的可能;量太多,誘魚成分被稀釋,長時間不能滲入,所以麯酒用量應多次使用後,總結最佳用量。

上述筆者從材料構成的方面對酒米泡製中的用量、細節做了介紹,而酒米泡製還涉及的其他因素。比如儘量選用玻璃容器密封,而不是塑料或其他材質,另外酒米需要一定的泡製、密封時間,但也並非時間越長越好,筆者建議泡製24-48小時後使用即可,太長有誘魚效果衰減的可能。

寫在後面

本文首先介紹了酒米最適宜的使用場所、環境及組成成分,接著對泡製中的材料中用量及注意的細節做了介紹,而這是影響酒米發窩、誘魚能力的內因,在實際應用中水溫高低,水質情況,甚至魚的健康狀態,這些外部因素,多會影響酒米的發窩情況,但外因是釣魚人無法控制、左右的,能做的就是將這些泡製的細節靈活掌握,相信酒米的誘魚能力、快速發窩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原創:野釣集結號

相關焦點

  • 紅蟲顆粒與酒米那種打窩效果好?怎樣使用才好?詳細了解突然醒悟
    目前,最好用的窩料,號稱神餌的窩料只有兩種:酒米和紅蟲顆粒。這兩款窩料在釣魚界算是使用最多的了,很多釣魚人都會有一個糾結,就是究竟用酒米好?還是用紅蟲顆粒好?其實,窩料沒什麼好不好用的,只要能引魚並且留魚在窩,利於垂釣,那就是最好的窩料。但是,使用窩料有時又確實需要講究搭配,才能讓自己真正釣得舒心。
  • 初春釣鯽,打窩用酒米效果最好,那麼多種酒米,哪一種更好用
    釣鯽魚,打窩用的窩料,可以是酒米,可以是麥子,也可以是顆粒,但是現在這個季節,要說誘魚聚魚效果最好,操作最簡單的,還得是酒米,釣位確定好,一把酒米撒過去,快則3~5分鐘,慢則不超過20分鐘,陸陸續續鯽魚進窩,剩下就是怎麼拉魚了。
  • 自製酒泡小米,不注意這2點,釣魚效果就是沒別人好
    小米加麯酒泡的酒米窩子餌是很受釣友們喜愛的,尤其是在釣鯽魚鯉魚的時候效果不是一般的好。但是有些朋友自己做出來的酒米在使用時候總是覺得效果沒那麼好,但是又不知道哪裡出了問題。其實自製酒米有兩個重要的點一定要把握好,如果這兩點出問題做出來的窩料效果肯定不會好。
  • 善釣者必善「誘」,搞定這幾個細節,大板鯽會排著隊進窩吃餌
    但釣友們自己知道,很多時候這樣操作都沒效果,打窩了也沒魚進窩,甚至原本有口的補窩後還會直接停口,以至於很多釣友吐槽說釣魚不能補窩,一補窩就死窩。所以想要魚兒乖乖進窩,咱們必搞定以下幾個細節。打窩後的窩料是怎樣誘魚的既然打窩了我們肯定希望自己的窩料來誘魚,但不同的窩料誘魚效果不一樣。
  • 誰說酒米只能用來打窩?詳解酒米的三大用途,打窩只是其一!
    說起釣魚酒米,相信很多釣友也都不陌生,尤其是對於玩野釣的釣友來說更是人人必備,也是咱們釣魚人無論春夏秋冬在垂釣鯽魚上應用最為廣泛的一款窩料,酒米可以直接購買,也可以自己製作,很多釣魚領域的創作者也都通過視頻或者文字分享了很多種不同的自製辦法和製作思路,但是對於酒米的應用上卻少有人發表看法,今天借這個機會就跟大家聊一聊關於酒米的使用話題,本文主要通過以下三個方面來進行分享
  • 自製打窩酒米看似簡單,如果不注意這幾點,窩內誘不到魚很正常
    因為釣魚的開銷比較大,大家這樣做都是為了節省,對於一位常年垂釣的釣友來說,窩料餌料自然用到的比較多,所以很多釣友為了節省,都會去琢磨一些東西,如自製餌料和窩料等等,自製餌料要求比較高,所以釣友們都傾向於做窩料,今天呢咱們就說說釣魚打窩料,在自製窩料當中,酒米是釣友比較喜歡自製的東西,隨便搞點米牛B鯽和酒一攪所謂的酒米就出來了。
  • 自製酒米怎麼做—分析及製作
    在垂釣中,不管是鯽魚還是鯉魚、草魚,用酒米做餌是非常常見的,因為魚本身就喜歡吃帶酒香和米香(就是我們說的谷香)類的餌料,尤其是酒米經過了泡製,自帶酒味、谷香外,顆粒小,不易嚼碎,是誘魚的好幫手;而且泡製過的酒米一般都呈現黃色、紅色、深棕等幾個顏色,在色彩上也能增加誘魚效果,今天就聊聊自製酒米。
  • 酒米在垂釣過程中只能打窩?其實酒米做餌效果也不錯
    今天就來說下在垂釣中如何用酒米進行打窩已經酒米使用的幾個誤區。酒米相信很多釣友在垂釣過程中都會使用,也是經常用到的窩料之一。但是有些人用的效果就很好,有些人用的效果卻很差。無論是哪種酒米在臺釣中都屬於顆粒型的粉狀餌的範疇,而且屬於顆粒保持性非常好的餌料。這類餌料在臺釣中往往具有沉底性好,呈顆粒型脫落霧化狀態的特點,具有留窩性留魚性的一些優勢。
  • 酒米打窩用大米好還是碎米好?
    關於酒米打窩是用大米好還是碎米好,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從理論上來說,沒有太大區別,無論大米還是碎米都會經過浸泡後在水中產生誘魚和留魚的效果。但從效果上看還是有一定區別的,就是細節上的差異造成了結果有一定的不同。
  • 冬季釣魚的誘魚之道,學會這幾種方法,讓酒米發窩更快,留魚更久
    對釣鯽魚來說使用酒米打窩是最為常見的,這也是民間釣鯽魚的一大特色。酒米打窩,掛活餌垂釣,一年四季都可以這麼玩。到了冬季發窩慢,因為入冬之後鯽魚成群,水溫越低越是不愛動,所以找準魚窩很關鍵,打窩誘魚也很關鍵。如何提升酒米的誘魚效果,是冬季釣魚的必學技巧。
  • 酒米的不是米加酒就行,配方和製作步驟在這裡,製作簡單效果好!
    2、顏色顏色對於誘魚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水質不算太差的地方。鯽魚比較喜歡紅黃白三色,所以不管是餌料還是酒米,你會發現這三種顏色是最多的。自製酒米,經常會添加一些染色的東西,最為常見的應該是維生素B2了,不但有誘魚效果,而且會讓米的顏色更黃。
  • 自製酒米窩料,酒和米你選對了嗎?難怪會空軍!
    但是在酒米製作的過程中,酒和米的選擇還是有一定講究的,選好了自製酒米就有很好的誘魚留魚效果,選不好甚至會有驅魚作用。那麼該如何選擇呢?大致如下。1,米的選擇米是酒米窩料的實際載體,沒有米,只有味道,魚能誘過來,但是留不住,所以米是核心,為魚兒提供飽腹感,是最實際的。
  • 酒米的酒味太重需要放氣?別光考慮濃淡,用途也很關鍵
    自己製作比較省錢,而且可以根據當地的魚情水情來進行合理的調整,要是做好了效果完全可以秒殺漁具店的商品料,不過話又說回來,要想效果出眾也沒有那麼容易,畢竟這裡面有很多細節處理的問題,尤其是一些新手釣友,本身就缺乏經驗和技巧,所以經常會導致自己做的酒米「無魚問津」。
  • 用這種廉價飲品製作窩料,味道清新留窩持久,效果不輸傳統酒米
    要說日常休閒垂釣釣友們用的最多的自製窩料,酒米絕對能佔據一席之地。酒米不但使用簡單、留窩持久,而且對很多淡水魚都有不錯的誘釣效果,實乃居家垂釣之必備精品。而作為制餌愛好者,我們之前也跟大家分享過不少酒米製作配方,從最簡單的麯酒泡小米,到自製釣魚藥酒配藥米,可以說有繁又簡、包羅萬象。不過這些配方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都用到了麯酒(貌似廢話,酒米怎能不用酒)。
  • 補窩後反而停口?那是方法不對,野釣補窩有三件事至關重要
    所以就形成了一種現象:到釣點先打窩,不打心裡還不踏實,打了窩魚沒有及時來,那就補點窩,魚來了但釣不多還是補點窩。可是你每次這樣做有效果嗎?我看未必吧,打窩和補窩不一定能誘來魚,方法不對甚至還會起反作用,有些釣友就曾經歷過補窩反而停口的情況。
  • 王老漢釣魚總是比別人釣得多的訣竅:打窩酒米如何製作?自製的好
    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款民間最傳統的釣魚打窩料:泡酒米。若製作好了,用好了,釣魚有奇效哦。在當今各種商品餌料大行其道的時代,老釣翁(我們這裡的民間垂釣高手王老釣)的酒米料仍然會讓你愛不釋手,出釣有收穫,總比別人釣得多哦。王老釣的酒米料要如何泡製呢?有什麼訣竅?子張嚮往下面一一道來。對於釣魚人來講,製作酒米是極普通而又必須掌握的手藝,用自己親手製作的酒米料來釣魚特有成就感哦。
  • 3個自製酒米配方,一小把就能激發魚兒食慾!
    經常出去釣魚的人都知道,酒米窩子的誘魚能力是相當突出的。酒米窩料不僅能在味道上吸引魚兒,還能在不同的釣法中起到不一樣的作用。正因如此,好多釣友都開始琢磨如何自製酒米窩子。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些酒米窩料的配方與做法!
  • 補窩未必有魚,野釣碰到這3種情況別補窩,補得越多虧得越多
    第二種情況主要指現打窩現釣,因為冬季水溫低魚活性差,所以進窩慢是正常的,況且野釣資源本身就不像黑坑,有時候守個幾小時也正常。現打現釣,若是長時間沒口,要不要換位置你自己考慮,如果不換位置那麼補窩就免了,除非打的是粉餌窩。
  • 釣鯽魚用酒米打窩?其實是在浪費窩料
    提到釣鯽魚,酒米幾乎是每一個釣魚人都必定會用到的窩料之一,甚至有很多釣魚人只使用酒米這一種窩料,或者是直接就用酒米來打窩,其實用酒米打窩並不是一種很科學的釣法,誘魚效果差,而且也會造成窩料的嚴重浪費。從誘魚的角度出發,比重較輕、霧化速度較快的窩料誘魚效果更好,但是這樣的窩料留魚效果較差。相反,粗顆粒、大比重的窩料誘魚效果較差,但是留魚效果卻非常好,酒米正是這樣的窩料。也就是說,酒米的基本功能是用來留魚,而不是誘魚。所以,如果僅僅只是用酒米來打窩,勢必會出現誘魚速度較慢的情況。最正確的做法是將酒米與粉末狀的窩料混合在一起打窩,這樣的窩料既能夠誘魚也能夠留魚。
  • 冬季釣鯽魚,容易被忽略的4個要點,影響了你的漁獲量!
    在這些基本規律以外,還有不少容易被忽略的技巧,而這些技巧都會影響你的漁獲量。所以說冬季釣魚尤其注重細節。一、發窩就開釣發窩不開釣?難道要等到魚離窩嗎?冬季魚進窩慢,這個各位釣友都深有體會,往往都需要半小時以上窩點中才會有魚星出現。冬季鯽魚的活動範圍比較小,不太愛遊動,進窩之後往往不會很快就離窩,因為就是不愛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