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 和設計師聊聊什麼是設計美學(下)

2020-12-20 百家號

用馬自達最新世代的設計命題來作為本篇設計討論文章的標題再合適不過了。日本車曾經經歷了好幾個時代,從模仿到原創到獨具特色也不過半個世紀。現今的日系風格無論你是否喜歡,它都需要表達自己的設計初衷,這是毋庸置疑的。

之前一篇的連結如下,各位可隨時回顧:https://www.sohu.com/a/272628714_453936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和風變成了東方美感的代名詞。不可否認,日本因其經濟地位及汽車工業地位,自然會被認定為代表亞洲形象的代言人。但實際上,日本就是日本,東方美學在日本的確被保留的很好,不過並不是全部。和風之美依舊有其局限性,表現在汽車設計上就是很多車系沒有強有力的傳承性。這一點倒有些二次元的風趣。比如豐田、日產和本田,最近的車型設計十分夢幻,你或許都不會輕易找到與前幾代車型的關聯。美嗎?未必是「美」所能評價的。

作為一個「為車迷造車」的品牌,馬自達的實力當然不如豐田、日產。不以銷售作為品牌最重要的主導思路,反而給了馬自達可以「為所欲為」的機會。而馬自達的產品設計也有機會讓更多東方人由衷地說出「美」這個詞。

和其他汽車品牌不同,前田父子二人可以說是奠定了馬自達設計風格的關鍵人物。前田又三郎(Matasaburo Maeda) 和前田育男(Ikuo Maeda)兩個引領著不同時代的馬自達設計風格的男人。父子倆瓜分了馬自達歷史上最具有品牌風格的兩輛跑車所帶來的榮譽——前田又三郎設計了RX-7,前田育男設計了RX-8。

作為馬自達全球設計負責人,前田育男負責馬自達產品的設計與品牌風格的管理。如他所言,設計是馬自達品牌的核心價值之一。在其父輩時期,馬自達的設計主要反映簡化性和功能性的趨勢,這與前田又三郎的工程師血統不無關係。而到了前田育男時代,在設計上表現充滿情感的感性元素成為了馬自達設計的本源。父子二人對設計風格迥異。

2009年前田育男成為馬自達的設計負責人,並於2010年帶領馬自達推出了全新的設計策略。前田育男希望可以將馬自達設計提升到世界級高度,並賦予馬自達品牌自己獨特的風格。就成果而言,過去幾年馬自達在設計上的成長是非常顯著的。最近,馬自達的設計語言也已經對很多友商的概念車和量產車產生了影響。而且,全球範圍以深紅色為顏色的汽車數量也在增長,比如別克的Enspire和名爵MG的幾款概念和量產車。

「魂動」(KODO-Soul of Motion)設計哲學奧意是對馬自達「jinba-ittai」人馬一體這個概念的詮釋。馬自達希望產品可以擁有優美而動感的外觀,同時迸發出同樣巨大動能猶如自然界中的獵豹一樣。但它究竟是一種怎樣的動能?這種動能如何呈現美感?馬自達以此為核心開始雕琢,使其找到具象化的表達。最終,設計師創造出了這個展示物,馬自達稱之為Goshintai,又名北極星。「魂動」就是從這個抽象作品開始,從此實現了賦予物理形態以生命。

馬自達在展開車輛設計之前,首先要設計出抽象的物件,這樣才可以獲取形狀最為純淨的狀態。這也是馬自達品牌獨具一格的設計流程,進而建立了一個強大的品牌形象。在2010年,馬自達第一次將魂動的設計願景融入到了汽車產品——SHINARI。這一設計語言又被應用到了Mazda6、Mazda3等全系產品上。

CX-4:設計師對線條節奏進行了強烈的變幻以形成它都市運動的特質。

MX-5:線條流動比較平穩,使用流動的光影反射,去除了鋒利的稜角。

CX-5:線條是橫向躍動的,塑造出一種凌厲、威嚴的形象。

雖然,這幾款車的設計都遵從「魂動」設計哲學,每款車卻都有自己的特色與個性。同樣的哲學在一定範圍內可以有不同的表達。

2013年,Mazda6與阿斯頓·馬丁Vanquish和捷豹F-Type一同被評為「世界年度設計車」的三甲。次年,Mazda3再次與奔馳C級、寶馬i3一道獲得這項殊榮。2015年馬自達設計團隊被授予「全球最具才華設計團隊」的稱號。2016年「世界年度車」三甲中,馬自達一舉入選兩臺車型——CX-3和MX-5。並且,MX-5最終獲得年度車大獎。

在屢獲殊榮之後,馬自達設計團隊開始受到像頂級品牌一樣的業界讚譽。馬自達設計也開始漸漸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與此同時,設計團隊正在設計馬自達的下一代產品,2015年推出的RX-Vision便是馬自達的新設計風潮。新的命題已經提出:「造車如藝|Car as Art」。馬自達這個執著於己的品牌開始將設計推到藝術的高度。這對於設計師來講當然是個挑戰,而對於消費者來說,是不是美才是重點。當然,至少從馬自達這麼多年的設計中原創與初心並未走偏,這是十分令人欣慰的。

創造者必須值得尊敬。馬自達的設計團隊擁有高水平的車身模型師。這些Takumi匠人是展現設計的核心,以純手工的方式和最大程度的細緻打造扣人心弦的優雅形態。自古以來,日本的匠人工藝就因形態的簡潔而備受讚譽。純潔之美是核心,但這並不是教條地執行極簡主義。在減少不必要元素的同時,要讓美、力與律動最大化,以三者的結合實現優雅。這是日式美學獨有的思考。你可以說,馬自達站在了現代工業設計的對立面,和著重於效率的數字設計趨勢相比,馬自達更加則堅持手工設計。而為了給設計更多的原創性,設計師將視線投向馬自達審美的本源——日本。

作為詮釋「造車如藝」理想的作品,Vision Coupe顯然是馬自達用簡約且具有速度感的方式表達了經典跑車的意識形態,那個向後拉伸的車廂說明了一切。而基於日本審美創造了一種極簡的方式實際上是有跡可循的。

「Yohaku」——空間之美。日本花道中,經常談論的並非花的排列,而是如何安排花與花之間的空間。這就稱之為「Yohaku」留白。去除不必要的部分突出植物的線條,特意留出周圍的餘隙創造出「空間之美」。日本人天生便愛發掘留白的空間所蘊藏的美感。日本的園藝、插花、書法等藝術之作中無不體現出這一點。即便在空無一物的空間,我們也能感知美。

首先,設計師必須創造空間感,集中精力去除了多餘修飾。而當我們創造出的留白真正成為畫布的那一刻,我們還需在這塊畫上,添加光和影,以保證其藝術之美。也是因此,我們花了很長的時間來創作這件作品:強烈的光影反射位於車身肩部,它不斷地積蓄光的能量,然後快速地向尾部釋放一瞬的光影,給人以迅捷的速度之感與細膩入微的緊迫之感。

Utsuroi——光影變幻。精緻的光影效果應和著萬物律動,與四季的不斷變化。以此為美,這是日本獨有的美學觀念。為了傳遞「變遷 Utsuroi」獨有的美學理念,這款概念車型的車身側面變成了巨大的凹面,設計師對凹面的體積做了精細地調整。這些凹陷的區域能反射周圍的光線。同時,在汽車行駛時,它們還將讓光線產生巨大變化。而正是這些變化的光影組合真正賦予了汽車生命之美。

馬自達的工匠大師創作了十多件視覺雕塑、比例模型以及數種全尺寸模型。整個創作過程長達兩年時間。其中大部分時間用在熟悉及掌控光影反射的規律;換句話說,也就是操縱光影。RX-Vision是在同樣的目標下誕生的。馬自達的模型師通過構想光影反射的流動方式沿著預設的路徑一筆一筆地雕刻車身,以此掌控光影。Vision Coupe則以略微不同的方式而創造。當然,主要的雕刻工作仍由純手工完成。

Vision Coupe的外形沒有固定的弧線,其彎曲的程度也在不斷變化。在這樣的情況下,甚至工匠大師也無法想像會創造出如何的光影搭配。因此,馬自達決定使用數字模擬技術幫助打造所追求的光影變化。為此,設計師不斷重複著一個循環的過程:油泥建模,然後數字建模,最後又回到粘土建模。不斷地重複下,最終創造出了細膩的光影變化和精細的光線過渡。

在內飾空間貫徹「人馬一體」的設計理念最為重要的是讓駕駛者體驗到人車合一的操控感受。具體來說,馬自達採用了源自日本傳統建築的「隔間 ma」 的概念,簡而言之,可譯為「空間」。在Vision Coupe的內部,以汽車的行駛方向為軸線,空間緩和相連。車內空間結構,如中控臺、車門內飾和儀錶板相交而不相觸,從而在車內營造出「間隔 」之感。以此打造出環抱而不具壓抑感的舒適空間。

設計團隊花了很長時間完善這款代表馬自達願景的車型。2016年,RX Vision在巴黎舉辦的歐洲權威性車輛設計評選活動上獲得了「世界年度至美之車」的美譽。在今年年初,Vision Coupe又贏得了這一獎項該車的設計之美,獲得了世界範圍內的認可。今年五月,馬自達受邀參加了在義大利科莫湖畔舉辦的 「Villa d』Este」大展。

「Vision Coupe」與「RX-Vision」這兩款概念車型,將引領馬自達下一代產品的設計。Vision Coupe車型擁有高端優雅的設計,RX-Vision車型則更體現了運動感。掌控光影是實現理想的關鍵,這要求極為精確的外形塑造。馬自達也利用獨特優勢——讓信賴的匠人藝術家們製作精準的3D建模。

為了給消費者創造更多的驚喜和多元之樂,馬自達擴大每款設計之間不同表達的可能性。除此以外,為了獲得新的設計靈感,馬自達的設計團隊還會設計出不同類型的藝術品,參與了包括日本傳統手工藝品等其它不同類型產品的設計,以尋找靈感,從不同領域的設計上積累經驗。未來,馬自達還會做得更多這樣的事情。

相關焦點

  • 設計| 和設計師聊聊什麼是設計美學,到底什麼才叫好看(上)
    而至此之後的美學設計便逐漸被「科技感」、「電子化」的需求而逐漸被淹沒。我對生活在這個愈發冰冷的時代而感到恐慌,無論設計師再怎麼讓線條表現舊時光的溫潤,第一眼看過去就知道這是做作的表達。或許,反而像麥拿輪或者布加迪那種追求某種極致的設計反倒更加純粹些。
  • 日產設計師:日產Ariya的設計是日式美學與全球化設計思維的融合
    當然,我不會設計具體的細節,但是這是基本的設計理念,在過去的一段時間中,我們不斷對這些理念進行檢驗和測試。這就是我對永恆的日式未來主義的看法。 阿方索·阿爾拜薩:其實剛才的第一個問題已經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了。因為這個問題有提到為什麼我們會在電動化時代關注日式美學,或者是古老的日本美學。
  • 專訪襄陽華美首席美學設計師陳琳——好的設計是對美的尊重與表達
    今天,我們與國內美學整形首席設計師、中國整形協會諮詢培訓導師、中國胸模大賽造型化妝形象評委、韓國韓式生科中國區醫美設計特約講師、美國艾爾建中國區醫美設計冠軍講師陳琳,進行一次關於女性美的深入交談。作為一位擁有多年美學研究與豐富整形美容設計經驗的自身設計師,陳琳用紮實深厚的美學修養和發現美、挖掘美的一雙慧眼,為每一位求美者尋找到屬於她們自己的獨特美麗答案。
  • 設計美學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我們需要它?
    材料設計 平面設計 Skeuomorphism設計 復古的設計 極簡主義設計實際構成審美風格的內容是值得商榷的,因為上面的一些例子,特別是Material Design,有一本規則手冊,概述了易讀性,可用性和設計的基本規則。
  • 日本| 極致設計美學
    是否在設計師和用戶之間有什麼東西在流動,而這種流動就是那力量的一部分,也是美感的一部分——在《增長黑客》中,作者這樣描述了設計中的「啊哈時刻」,這是當我們通過視覺接觸到設計的信息,從而有了眼前一亮的幸福時刻。
  • 法式美學設計的特點和設計理念
    對於法式美學設計的特色和設計理念,體驗高品質生活,感受貴族家居空間。一、設計特點1、造型對稱法式風格勻稱,顯示出法式風格的雄偉,如屋頂的老虎窗、面料、水晶燈等裝飾品以及法式柱廊,端莊高雅的法式風格。2、注意細節處理法式裝修設計細緻入微,精益求精,製作工藝精細、精美,體現了傳統藝術文化,法式元素裝修精良,細節雕刻,線條和法式柱廊設計。3、顏色大膽窗簾選用大膽的顏色裝修,一般用藍色、綠色等,也是整個空間的主色調。
  • 跟「鋼鐵直男」談設計美學是種什麼體驗?
    事實上,在「設計美感」這件事上,福特的內涵和外延都遠比外人想像的要豐富得多。 福特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的擴張運動不僅留下了巨大的產業版圖,也留下了無數的經典作品,而這些作品的背後,又是無數的高能設計師。雖然很多人並沒有為福特服務至今,但是他們留下的這些產品和設計理念卻證明了福特在審美上確實沿著創新的路徑在持續領先。
  • 深度| 西方時尚設計視角下的異國美學風情
    西方國家品牌推出頗具非洲風格的服飾設計),在擷取靈感元素的基礎下添入自己對該文化的理解,以全新的型態詮釋他們眼中的風景,造就那些被敘述為「充滿異國風情」的美麗服飾。 Zara SS2018 Collection
  • 遇見大咖|「中國工業設計之父」柳冠中來渝談設計:生活美學不僅是...
    1984年,他留學歸來籌建了國內首個工業設計系,「近30年來,中國終於有了真正意義上的設計師,這是一大進步,過去只有美工,但大多數設計師只會造型,對於中國設計究竟是什麼卻沒有理清,所以我認為當今諸多設計獎項評選意義就在於,通過評獎去傳達符合國情的設計理念,引導中國設計走向。」
  • 劉東風:基於東西方文化背景下對「簡意美學」設計理念的探析
    道家強調的「自然」、「樸素」、「無為」的哲學思想潛移默化的影響著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影響著中國當代的室內設計,也深深地承載著中國的美學文化。  中國寫意水墨畫、宋代瓷器、宋式家具、明式家具等都是「大道至簡」的哲學理念引導下誕生的產物,並將老子的美學思想和哲學理念有機統一起來。比如,中國寫意水墨畫中的「留白」。
  • 必美地板X 廣州設計周 地板美學設計大賞
    現如今,「設計創造價值」已經成為一種無可否認的公共意識,它是實現品質生活的重要推力。但設計是什麼?設計不一定是形式上的驚天地泣鬼神,而是用靈感和妙想點燃那些普普通通的材質或空間,「潤物細無聲」,實現價值的最大化。在必美歐洲美學館內,很多普通的木材經過設計師的巧思和工匠的巧手,成了具備功能性和美學性的藝術裝置。
  • 「EZ美學」北京口腔展·金賽義齒被授予DSD美學設計中心和培訓中心
    EZ美學為首批ezDSDpro資深用戶頒發EZ美學認證DSD MASTER證書,為11家EZ認證DSD美學設計中心和3家認證DSD美學培訓中心授牌。       認證設計師與大家分享DSD美學實戰病例。現場氣氛熱烈,會場瞬間被擠爆!
  • 什麼是軟裝,做軟裝設計該找軟裝設計師還是軟裝公司
    對於軟裝,很多人的概念都很模糊,更別提及做軟裝設計是軟裝設計師專業還是找軟裝公司更專業了,為此,小編特意為此給大家講解下什麼是軟裝,軟裝設計師與軟裝公司做軟裝設計哪個更好。什麼是軟裝?通常來說室內能夠移動的物品都稱之為軟裝,包括家具、藝術品、生活用品等等,但小編認為,軟裝更應該包括規劃設計及裝飾搭配,其中又涉及到空間美學、陳設藝術等學問,不僅要配套齊全,更要賦予空間「另一種生命」,讓空間變的有意義。軟裝設計師與軟裝公司做軟裝設計哪個更好?
  • Wacom:讓服裝設計展示生活美學
    服裝設計作為一種社會文化形態已經成為與我們的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人類情感、意志和審美的重要體現。而這背後離不開讓服裝設計創意落地的工具——數位板!  單喜服裝品牌創始人服裝設計師張丹丹精彩演講  筆者在百度翻譯輸入「數位板」一共給出了4個英文翻譯結果,其中兩個是Wacom和Bamboo,後者是前者旗下的一款數位板產品。
  • 義大利廚衛品牌Boffi的設計美學進化
    ,到1989年Roberto Gavazzi上任行政總裁,攜手建築設計師Piero Lissoni,共同打造屬於Boffi的廚衛美學,讓品牌不斷壯大。提到Boffi的成功之道及建構的設計美學,Roberto說:「相對而言,Boffi | De Padova Studio建立的美學風格更多變、優雅、永恆與創新,我們非常注重手工藝與生產科技的結合,嚴選配件供應商,材質的挑選就更嚴謹,讓品牌的產品系列更獨一無二。」
  • 沙龍報名|深圳&廣州,讓我們聊聊建築與城市、設計與製造
    《第一財經》YiMagazine的線下活動Yi Salon即將來到深圳和廣州。12月12日、13日,Yi Salon即將來到深圳與廣州,和讀者朋友們聊聊建築、城市與設計。建築與城市,我們每日生活、工作的空間,容納著我們的愛與苦惱,我們也見證著它不停歇的變化。設計與設計師,在顯眼處或不經意間時刻影響我們生活的角色。
  • 那些被你忽略的樓道小廣告,究竟包含了什麼設計美學?
    可無論什麼材質,其強烈的設計風格都能給觀者心頭一震。 更不要說小廣告們從來不單兵作戰,每次你看到的都是千軍萬馬,從修燈泡到通下水,但凡能修的東西都給你整得明明白白的,賣房廣告都可以加一句,「本小區生活服務業態全面」。
  • 設計師張宇:用設計傳達情感
    「總之每個人對家都有不一樣的期許和不一樣的嚮往,我希望我通過我的設計來給我的每一位客戶營造一份從容和自在。」這次網易家居小編請到中國設計新青年年度評選TOP100設計師張宇,作客我們的採訪間,分享關於他的設計經歷與感受。
  • 建築公共藝術設計的美學原則
    一、以全新的視角關注公共藝術設計的美學特徵  1、公共藝術設計的「真善美」藝術特徵  「真」指的是公共藝術設計的形態。它直接反映了設計的結構形式和類型特點,反映了周圍公共和人的歷史圖式,反映了城市的文化特徵。
  • 設計師 | 彼得•貝倫斯:德國現代設計先驅
    ,德國現代設計之父,「德意志製造聯盟」(Deutscher Werkbund)最著名的設計師,工業產品設計的先行者,德國「青年風格」代表人物之一。作為德國現代主義運動的重要開拓者,彼得·貝倫斯被譽為「第一位現代工業設計師」。他是一代人的宗師,現代主義建築大師格羅皮烏斯、密斯·范·德·羅和勒·柯布西耶早年都曾在他的設計室工作過,他對德國現代建築的發展具有深刻的影響。貝倫斯早年在漢堡的藝術學校學習,1903年他被任命為迪塞爾多夫藝術學校的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