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東風:基於東西方文化背景下對「簡意美學」設計理念的探析

2020-12-19 央廣網

  春秋戰國時期老子在《道德經》中曾說:「萬物之始,大道至簡,衍化至繁」。「大道至簡」成為了中國古代道家哲學思想的核心思想,表示「終極真理」。西方二十世紀初的西方現代主義建築大師密斯凡德羅多次提出「少即是多(Less is more)」的設計思想,並成為了現代主義設計的核心思想並影響了全世界。

  無論是東方的「大道至簡」,還是西方的「少即是多(Less is more)」,都是提倡通過簡約的設計手法,表現其內在意蘊和內涵,為大眾傳遞美的價值。所以,融合東西方的文化哲學精華,提出「簡意美學」的設計理念。

  東方文化背景下的「簡意美學」 

  老子在《道德經》中提出的「大音希聲」 「大象無形」「大道至簡」的哲學思想蘊含了沉靜、質樸的審美,深深的影響了中國數千年精神內涵追求。「少則多,多則惑」。少了可以得到,多了反而變得疑惑。道家強調的「自然」、「樸素」、「無為」的哲學思想潛移默化的影響著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影響著中國當代的室內設計,也深深地承載著中國的美學文化。

  中國寫意水墨畫、宋代瓷器、宋式家具、明式家具等都是「大道至簡」的哲學理念引導下誕生的產物,並將老子的美學思想和哲學理念有機統一起來。比如,中國寫意水墨畫中的「留白」。「萬物始於無而生於有」,留白是「計白當黑」、「虛實相生」的體現,白居易《琵琶行》中:「別有憂愁暗恨生,此處無聲勝有聲」,即是對空白之美的解釋。

  從南宋四家的馬遠《寒江獨釣圖》與夏圭《溪山清遠圖》則可以看出畫家執簡馭繁,以一斑而窺全貌的表現手法。後世評論家稱馬遠、夏圭為「馬一角」、「夏半邊」,這不僅是當時時代氣息的反映,更是藝術表現形式的開拓,通過「簡」的手法增強了繪畫的藝術魅力,對後世產生了深刻影響。

  

  △馬遠《寒江獨釣圖》

  

  △夏圭《溪山清遠圖》局部

  再比如,宋代瓷器是我國古代瓷器上將「簡」與「意」體現最淋漓盡致的時代,不僅僅是因為瓷器技術的成熟,更重要的是瓷器中蘊含的哲學道理。宋瓷色彩上追求「以素為美」的審美趨勢,注重瓷器本身的造型與釉色。意蘊上追求道家的平淡天真、虛無相見的理念。

  

  △北宋定窯玉壺春瓶 / 北宋 汝窯 青瓷碟

  「簡意美學」的提出,離不開土生土長的東方基因。通過東方哲學理念提煉,尤其是道家的傳統美學觀念影響,提取「簡」的設計手法,傳達豐富的情感內容。運用最簡潔的形式、最質樸的設計色彩以及最精簡的材料表達最豐富的空間,設計形式雖簡,但不丟失細節,意蘊深長。用最「簡」的形傳達意味深長的「意」,表達出人們對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的追求,體現對無限自由的嚮往。「簡意美學」理念,是氣韻生動、虛實相生的最佳表達,更是體現主觀與客觀的有機統一、形式與內容的有機結合的最佳方式。

  西方文化背景下的「簡意美學」

  現代主義探索時期,現代建築先驅阿道夫.盧斯在《裝飾與罪惡》一書中,曾鮮明提出「裝飾即罪惡」的主張,認為「簡單幾何形式的、功能主義的建築符合20世紀廣大群眾的需求,二不應該主張繁瑣的裝飾,建築的精神應該是民主的,為普羅大眾的,而不再是少數權貴的」。彼得.貝倫斯提倡功能主義,摒棄繁瑣的裝飾,強調簡介、功能良好的外形和結構。

  1928年現代主義建築大師密斯.凡.德.羅提出了「少就是多」的設計理念,被譽為現代主義的設計法則,乃至被稱為現代主義設計哲學,此後30多年,以密斯「少即是多」為代表的極簡主義風靡全球。以至於評論家評論密斯「改變了世界三分之一的天際線」。密斯.凡.德.羅的極簡不僅不加修飾,而且是非常嚴格的簡潔形式、非常高標準的細節要求,表達豐富的視覺效果。密斯的「簡」不是空白,是精簡,是濃縮。通過「簡」的設計手法表達內在高貴、雅致的韻味。

  密斯的極簡主義順應了工業化時代發展浪潮以及戰後對住房大量需求客觀狀態的時代背景。他的作品也並不是由意向發展起來的,而是由材料、形式、實質構成。這種物質是幾何形式的、有內容的、堅固材料的統一。密斯反對形式主義和美學投機,在逼近柏拉圖式的建築風格下,理性的建造和材料特性表達其「簡約」、「純粹」的哲學思想。「少就是多」在他的巴薩羅那博覽會德國館中展現的淋漓盡致。

  

  △巴塞隆納展覽會德國館 密斯

  東西方文化融合下「簡意美學」設計理念在室內設計中的體現 

  「大道至簡」與「少即是多」雖存在很多差異,但其中蘊含的哲學思想與思想認知卻大同小異。兩者雖表面上不附帶關聯性,實質卻有著極其相似的「同質性」。「簡意美學」設計理念,提倡去除空間中一系列不必要的繁瑣裝飾,恢復事物原本相貌,用最簡約的表現方式呈現對象的純粹與淨化。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的思想理念,都是在「簡」的基礎之上追尋「意」的表達,通過「簡意」傳達出的深層次美學含義,力求設計與道的統一。

  -形式:簡約

  「簡」的目的是簡化繁瑣複雜的元素,改善人們的使用複雜度,提升使用舒適性。「簡意美學」追求的是「簡而不減」——簡單的形式,不減內容,不減精華,不減深度,不減舒適,使人們在有限的空間中感知無線的美好,用「簡意」的空間氛圍表達人生的境界。

  -色彩:單純

  「簡意美學」設計理念對於空間中的色彩應用提出了相當高的要求。顏色要求單純統一性,色彩運用相對單一,色彩組合單純簡潔,沒有過多雜色,最好使用素色為主。同一的色彩不少同一種色彩,而是色彩明度、純度的增加或減少的額同一類色彩,再配以小面積的點綴色。合理、巧妙的色彩組合,提升了設計的藝術性,擴大了空間延伸感。

  -材質:質樸

  「簡意美學」最大程度展現材料的原始狀態,直接表達材料的質感、紋理、色澤,讓使用者或觀賞者可以直觀感受材料的自然狀態,只不過材料的種類不可以過多,精心挑選後的少數材料種類通過整合構造,與空間形成良好的對話,形成一種「美」的秩序,最後通過簡約的形式予以呈現。

  -細節:精細

  「簡意美學」正因為使用極簡的處理手法,則更需要一絲不苟的項目細節把控。《浮生六記》中曾寫道:「餘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微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細節的精益求精,自有其美妙之處。設計師服務於人民,運用簡潔的設計手法呈現作品的強調內斂、優雅、簡潔,通過「簡約而不簡單」的設計效果體現設計水準。

  -態度:純粹

  「簡意美學」強調外在裝飾的精簡,對空間想要表達的物質進行極致的表達,保證設計的純粹性。「純粹」一詞最早見於《莊子》,「純粹而不雜,靜一而不變。」簡言之,純粹指的是純正而不雜。簡而精,意而美,純粹的作品自然、真誠,有強烈的感召力。「簡意美學」追求的不是各種元素的堆積,而是將幾種或者一種設計元素進行高度概括與提煉,表達出空間純粹的藝術表現力,使空間更具張力與藝術效果。

  

  △劉東風作品

  「簡意美學」設計理念提出的積極意義 

  「簡意美學」,融合東西方文化精華,通過簡約的設計手法,體現設計項目的內在意蘊和內涵,為大眾傳遞美的設計價值。

  -符合時代需求

  在經濟社會發展如此迅速的當今,城市節奏持續緊促,人們工作生活壓力巨大。在此大環境基礎之上,人們對社會文明所對應的造型觀念是否需要更高層次的提煉?是否面對紛繁複雜的生活,可以回到自然純淨的生活狀態之中?不僅僅是形式上的你方唱完我登場的之意,設計需要從精神層面進行思考,從而從理性思維角度提取設計方法。極簡主義雖始發於西方,但是中國傳統文化和傳統藝術中都蘊含著「大道至簡」這種簡約、質樸、含蓄的精髓內涵與哲學思想。

  「簡意美學」是探索中國特色簡約設計的獨特思考,它綜合考慮了東西方社會文化背景,充分考量了傳統中國與當代中國的對話。在當代中國提出「簡意美學」不僅具有鮮明的時代屬性,更是符合中國中產階級的物質與精神需求。

  -提升藝術審美

  首先,「簡意美學」通過對東西方文化的深入研究,挖掘文化蘊藏下的經典美,追求設計作品內涵品味的表達。讓使用者在「簡意美學」的空間中更舒服、更愜意、更享受,能夠細細品味空間的內涵之美、恆久之美、品質之美、平淡之美。

  其次,「簡意美學」形式簡單內涵豐富,非常符合現代人的審美需求,這種設計方法不限制設計的功能與形式,呈現出品位與大氣,高度凸顯了時代審美特徵。同時,「簡意美學」的設計方法也會以其獨特的魅力對未來的設計產生影響。設計源於美,設計人要締造美,引導大眾觀賞美。

  -體現人本精神

  「簡意美學」的設計理念以人為出發點,是「大眾性、關懷性的設計活動」,它使人的身心得到放鬆,處處流露出真實性與人情味。做設計關鍵在態度,設計師的使命就是為人服務,這是基於對生命的尊重。設計不僅能夠發現歷史資源的當下意義,也為處理和保護這些歷史資源提供了更好的方式。將東西方傳統文化延伸到當下,用當代的語言對歷史文化進行再闡釋。這個過程體現的是人作為「人」存在的主體地位的提升。

  按馬斯洛需求論將人的需求從低至高劃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和愛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五大塊,「簡意美學」最大程度的符合人的不同需求,按照受眾的行為習慣、心理特徵、認知屬性等去解決問題,提供設計方案,進行設計表達。當今社會,人們對物質的追求是淺層次的,人的情感和精神需求才是深層次的,「簡意美學」的意境不僅滿足基本需求,更促使人們擺脫現實生活的束縛,追求更為豁達的人生。

  「簡」的設計手法符合當今大眾消費文化,「意」的設計傳達符合中產階級的心理認知,「美」的設計傳達符合當今社會審美風尚。密斯曾說過:「建築學是用空間術語表達的時代意志。它或者,且常變常新。」我們從密斯的話語中洞察這位偉大建築師的睿智,從中可知設計並非默守陳規,而是與時俱進。希望「簡意美學」的設計理念可以與今天的時代意識相匹配,在設計界激發一種新的活力。

  -結 語

  在極度飽和的視覺資訊時代,「簡意美學」設計作品會更具競爭力與優勢,可以行之有效的引起認知應引發記憶。

  道的本性即是自然,老子推崇素樸和稚拙,認為「大巧若拙」,讚美嬰兒「含德之厚」,主張大丈夫「處其實,不居其華」。古樸、稚拙作為一種美的形態,在中國古代一直受到人們普遍的讚頌,與此對立的華豔輕浮,歷來為人們所蔑視,這一傾向即受到老子思想的影響。古樸、稚拙之外,老子也很推崇恬淡,認為「恬淡為上,勝而不美」。平淡之美,也為很多人所崇尚,在宋代更成為一種審美風尚。

  關於作者 

  

  劉東風

  深圳東井建築空間設計創始人

  中國高端全案空間設計師

  中國註冊高級室內設計師

  中裝協設計委副主任委員

  「簡意美學」創導者

  主張以」簡」為設計形式,」意」為精神表達的設計理念

相關焦點

  • 法式美學設計的特點和設計理念
    對於法式美學設計的特色和設計理念,體驗高品質生活,感受貴族家居空間。一、設計特點1、造型對稱法式風格勻稱,顯示出法式風格的雄偉,如屋頂的老虎窗、面料、水晶燈等裝飾品以及法式柱廊,端莊高雅的法式風格。2、注意細節處理法式裝修設計細緻入微,精益求精,製作工藝精細、精美,體現了傳統藝術文化,法式元素裝修精良,細節雕刻,線條和法式柱廊設計。3、顏色大膽窗簾選用大膽的顏色裝修,一般用藍色、綠色等,也是整個空間的主色調。
  • 基於思維導學模式下的教學設計
    依據分析《芳香族化合物同分異構體的書寫規律》主要以學生學情為本,基於對課標、高考的分析而設計。2.依據高考試卷分析設計從2019年全國各地高考試題中我們發現,同分異構體的書寫既是高考有機試題中出現頻率很高的考點,也是高考有機試題中的重難點,是化學高考試卷中區分度大的知識點。根據近三年高考試題分析可知,考查同分異構體主要有三個特點:主要以單苯環的芳香族化合物為載體,考查同分異構體的數目和書寫限定條件的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
  • 東西方當代建築藝術的比較研究
    摘 要:在東西方建築文化的大背景下,通過解讀建築師的理念、作品以及表現手法,對東西方當代建築作比較研究。東方以王澍為例,西方以扎哈?哈迪德為例,解讀設計師的設計理念以及建築體現的未來性,從個人角度分析出東西方分別持有返璞歸真與解構主義兩種未來性趨勢,以及人類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共性。
  • 從「辱華現象」探析跨文化衝突的深層次成因
    原標題:從「辱華現象」探析跨文化衝突的深層次成因 近期,幾起由海外明星或品牌造成的「辱華」事件相繼在輿論場中再起波瀾。「辱華現象」作為一種跨文化衝突的體現,隨著網際網路的發酵造成不良影響,同時也因個別人的言論,對海內外人民的深厚友誼造成傷害。當揭開辱華言論的偽裝,展現在我們眼前的則是東西方文化的差異、誤解以及溝通的缺失。
  • 專題:面向「絲綢之路」的文化創意設計 | 「絲綢之路」多元文化交融背景下的文創產品設計方法
    ,進行數位化多元文化元素提取與信息可視化;在服務設計的思維下以用戶為中心研究絲綢之路文創產品用戶場景觸點可視化設計方法,探索民族傳統技藝向現代文化創意開發的轉化路徑;以辨識度作為絲路文化符號提取依據,以情感化理論為設計策略,分析絲路文化文創產品現狀、提出將絲綢之路文化元素融入現代生活美學,提升文創產品附加值,滿足現代市場需求,促進絲綢之路沿線豐富傳統文化和特色地域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 日本| 極致設計美學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原以日本廣告與設計領域的領導者聚在一起,為給當時所謂的廣告美術家和商業美術家創造橫向交流平臺,而成立了名為「東京廣告作家俱樂部」的團體。之後便以山名文夫、河野鷹思、龜倉雄策、原弘等7人為召集人,創立了「日本宣傳美術協會」,而這些人當時便是日本平面設計界響噹噹的半壁江山。雖然「日宣美」僅短短存在了20年時間,但其影響力卻激發了日本現代設計空前的復興發展。
  • 文化元素產業園設計
    客觀而言,對於任何一種活動設計來說,其自身就是基於相關設計理念,通過具體融合、應用其他多種設計精髓,從而為整個產業園集中打造奠定重要基礎。就現代景觀美學理論不斷成熟背景下,景觀設計與元素應用更多呈現出系統化、融入化特點,尤其是各種元素內容之間想要實現全面結合,就必須將整體的美學理念融入到該設計過程中。而人文美與景觀元素自然美之間的具體結合,也為整個文化產業園設計提供了有效支撐。
  • 郭敬明電影《爵跡2冷血狂宴》:東西方奇幻動畫電影的差異化
    其實這是一個很深的命題,涉及到東西方文化的根基層面,不是簡單的千八百字就能完成的。不管是出於對於東西方電影技術的溝通學習,還是基於中國電影市場蓬勃發展大背景下的獨到的商業眼光,以及用最終所獲得的票房和口碑來評斷,郭敬明通過《爵跡》系列所付出的努力是不能簡單進行抹殺的。當然,《爵跡》系列在技術層面的實現程度上,會和日本、歐美同類型電影有所差距,主要是CG角色動作會有僵硬場景,特別是CG動畫角色中的大問題——眼神的黑暗深淵。
  • 一種東西方後現代主義設計文化交匯的表徵——韓家英設計的核心魅力
    在這裡,我們可以借用Jameson在其著作《後現代主義或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Fredric Jameson, Postmodern: The Cultural Logic of Late Capitalism, 1991)中關於的「符號系統」的闡述:符號是包括三個不同序列的統一體,在現實主義階段,符號形成了三部分內容:意符(指與一個字或一個符號的觀念意義或內涵的相互關係)、指符(是物質的,與觀念意義或內涵無關
  • 設計領域「最強大腦」齊聚上海 探索東西方設計之美
    東方網記者傅文婧9月21日報導:設計是文化交流的有效途徑之一。在經濟全球化的語境下,如何將東西方文化基因進行提取和揉捏整合?如何利用多元文化推動相關創新設計和產業發展?9月21日,以「東西方設計比較」為主題的第五屆東方設計論壇暨2019東方設計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行。
  • 設計教育理念國際研討會在上海交通大學成功舉行
    阮昕介紹了本次研討會相關背景和主題:一是探討設計教育應當如何應對當代人類社會面臨的重大挑戰;二是希望主要探索設計教育中的歷史、技術、美學和倫理問題。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努力聚集有才華的科學家、學者和實踐設計師,在「中國智造」向「中國設計」轉型的廣闊前景下,推進設計類人才培養和實踐研究。
  • 首屆「宋潮美學」全球文創設計大賽在穗啟動
    信息時報訊(記者 陳子垤)開封迄今已有4100餘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素有八朝古都之稱,孕育了上承漢唐、下啟明清、影響深遠的「宋文化」。宋文化更因其素雅極簡,被譽為「宋潮美學」。當優美的宋潮美學遇上精彩的嶺南文化,這將會是一場如何驚豔世人的相遇呢?
  • 水墨動畫中的美學探析,如果喜歡,趕緊看過來!
    一、傳統水墨動畫中的美學體現  水墨動畫沒有輪廓線,由水墨在宣紙上自然渲染,渾然天成,一個個場景就是一幅幅出色的水墨畫。角色的動作和表情優美靈動,潑墨山水的背景豪放壯麗,柔和的筆調充滿詩意。水墨動畫體現了中國畫「似與不似之間」的美學特點,意境深遠。
  • 黛薇居然絕塵世 劉薇時裝設計理念解讀
    她為上海世博會設計職業服飾時,精心擷取刺繡、手繪、水波紋織錦緞等中國元素,來創新現代窗口職業服飾刻板的禮儀表情,用科技意味的銀色對商務制服進行時代文化的點綴和裝飾,以芳菲吐豔的花卉肌理套裙,與職業素麵小禮服巧妙搭配,款款民族特色鮮明、禮儀服裝,在傳統和現代相融合的時尚風格中,一舉顛覆了中國職業服飾的傳統文化,令中國職業形象在體現團隊精神和行業特點、職業文化方面耳目一新。
  • 新中式美學締造國風新浪潮——2019 BAZAAR Jewelry 國際設計師...
    2019年12月12日,2019 BAZAAR Jewelry 國際設計師精品展以「國風新浪潮」為主題,在北京幻·藝術中心圍繞「中式傳統文化傳承、珠寶生活新風尚、新中式新美學新設計、浪潮領導設計趨勢、流行潮流生活方式」五大視角,打造了一場引領世界珠寶流行新浪潮盛宴,為大家帶來別具一格的新中式美學LIFE-STYLE全方位體驗。
  • 大雅無聲|簡素の日式禪意生活方式
    虛 · 實バーチャルと現実を結びつける日本文化精於簡素,簡約不簡單是本案的設計核心理念,加以禪意的意境,以回歸的生活態度,摒棄繁蕪,以一種優雅的設計語言營造回歸,創造自然,和諧的生活空間。進入玄關,可以看到「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的端景;亦可以意到「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的虛景;造景與裝飾畫在空間內有機和諧的融為一體,虛實結合的設計,讓我們看到了一場打破時間與空間的對話。精於心,簡於形,臥室風格簡約樸素,牆上的背景畫是點睛之筆,為簡單的日式風格增添了幾分古典意境。
  • 平行世界,浮生美學——傳統文化在當代空間的復活文化沙龍圓滿落幕
    大道至簡,暢聊詩意人生本次沙龍活動由胡榴明城市文化沙龍和鳳凰網房產主辦,武漢作家赴尼泊爾文化交流團、作家沈嘉柯、劉一霖藝術工作室參與,聯投中心-浮生藝術館特別支持。在西方,建築風格由華麗繁複的哥德式、巴洛克藝術逐漸向功能性的包浩斯建築演進,而中國建築自盛唐的華美發展為宋朝的低調也經歷了類似化繁為簡的歷程。浮生藝術館的設計靈感許多取自宋代,以暗啞潤澤詮釋禪意美學。歷史與現代、華夏與西洋在人們身處的場域之上構建出無數個宏大的平行世界,全新的故事不斷上演。
  • 田中一光的設計,源於琳派美學的純粹初心
    在《畢瀛皇講設計》的上一期和大家分享了以迪特·拉姆斯《好的設計的十條準則》為代表的西方設計的思維理念,結合以禪的美意識生發出的《美的七種表現意向》為代表的東方設計的原生領悟。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些商業設計中的實踐,使大家清晰的感受東西方設計殊途同歸的表現形式。
  • 柳宗理:那些美好設計背後的文化脈絡
    日本現代設計開山鼻祖的人物代表,我們或許都知道他並且看過很多他的作品,但是卻少有人研究其背後的設計哲學和對於傳統與現代者哲學文化在設計上的應用。我們習慣於看表層豐富多彩的設計,但是卻不知道這些看起來美好的設計是如何演化而來,如何誕生以及背後的文化脈絡。如果我們不從本質核心入手就很難有所借鑑找到我們對於中國傳統文化做設計延伸的切入點,更不會產生流芳百世的設計經典,畢竟在現代設計領域,我們是後來者。
  • 一杯嚴選+JOYx正酒鏈盟「心直酒快」登陸臺北@HiFi++ 美學文化節點
    一杯嚴選的所有酒品都經由正酒鏈盟認證,由TokenRise所設計的投證激勵生態,通過4COO網絡,由區塊鏈投證信仰機構TokenRise以區塊鏈防偽溯源與License Token生態以及License Token投證激勵,解決全球市場內難以解決的假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