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火車站北廣場,這家沒有店招的店面,以免費送襪子作誘餌吸引農民工入內。
「這些號稱是『免費』『慈善』的店,可把我們坑苦了。」一周前,安慶的儲師傅向新安晚報962000熱線爆料稱,合肥火車站北廣場等地有一些人專門盯上了南來北往的農民工,用免費送襪子的名義,領著民工們進入一些店面,在送上廉價的皮帶和襯衣後,就強制每位農民工捐99元,「不給錢就不給走,還要喊人打我們。」
近日,新安晚報、安徽網記者到合肥火車站北廣場等地進行了暗訪。
旺鋪中間夾個無名店
按照儲先生的指點,日前,記者來到合肥火車站北廣場地下通道入口處,入口東側,有六間門面房。由於地段較好,其他五間門面房都把店招掛得很顯目,一間不掛店招的門面房顯得很突兀。
這間無名門面房內,一名中年婦女正坐在櫃檯內,櫃檯上擺放著一些衣服盒子和襪子。另外一名50多歲的大媽和一名中年男子拿著一疊襪子,站在門面房外,盯著過往的旅客。「這只是他們其中一家店。」知情人稱,火車站西側的白馬服裝城I期的後面還有一家。
記者隨後在眾多小吃店中間找到了這個打著某礦泉水招牌的門面房,但進去一看,裡面一瓶飲料也沒有,同樣堆著很多衣服盒子、襪子,牌子和火車站北廣場那家店裡的是同一品牌。見記者打量著店裡的情況,門外一名婦女立刻衝進來吼道:「我們這裡不賣水,你到隔壁去!」隨後便將記者推了出去。
這群人到底是怎麼忽悠農民工的?記者決心弄個清楚。
專盯農民工「送襪子」
昨日上午10時許,記者再次來到火車站北廣場,發現那家無名門面房前,中年婦女和男子仍然拿著襪子站在門口。
記者走近兩人,他們打量了一下記者的衣著,就扭頭不理了。不單是記者,衣著光鮮的年輕人走過時,他們都根本不予理睬。幾分鐘後,三名看上去四五十歲、扛著大包小包的農民工走來時,兩人快步上前,朝農民工手裡塞襪子。「送給你們一雙免費的襪子啊,到裡面看看,還有更好的東西呢。」大媽熱情地挽著一個農民工的胳膊說道。
隨後,三名農民工高興地走進店裡。10分鐘後,三名農民工陸續出來了,手裡都多了一個金黃色的手提袋。「進了那家店面,我差點出不來了,不交錢不給走。」農民工魏師傅愁眉苦臉地說。
記者繼續蹲守觀察發現,只要是看上去上了年紀的農民工走過,門外兩人就會朝他們塞免費襪子,並將其領入店內。不多一會兒,高高興興走進店內的農民工,就提著一個金黃色的袋子愁眉苦臉地出門了。記者也決定進去一探究竟。
花了99元「慈善費」得來的物品。
不交「慈善費」不給走
當日上午11時許,記者來到白馬服裝城I期後面那家掛著礦泉水招牌的門面房前,趁門前的中年婦女不注意,便溜了進去。
「哎,那小夥子,你不能進去。」看著記者也進入店裡,中年婦女尖叫起來。記者說:「你們不是免費送東西嗎?我也想要啊。」中年婦女望了一眼店裡的農民工說道:「你就站在旁邊,一批一批來。」
見記者不再往裡面走,店裡的老闆開始繼續勸那些農民工:「我們這個店是上海一家做慈善的,這次專門送給你們免費的東西,你們算是碰到好人了。來,拿著,還要送給你們一條皮帶和一件衣服,都是上海的品牌。」老闆說著,就拿出四個金黃色的袋子,分別遞到四個農民工的手上。
看到面帶笑容的農民工們將袋子夾在胳肢窩裡準備離開,老闆馬上說道,送了這些免費東西後,就要交99元錢,算是捐點慈善費用。正當記者側耳傾聽之時,門外的中年婦女衝到了記者面前低聲說:「你到底想幹什麼?別擋我們做生意。」記者只能走到路口,等待著農民工出來。
不多一會兒,四名農民工陸續出來了。走在前頭的一名老漢說:「我看了這些東西根本不值99塊,就當作慈善算了。」而最後出店的農民工卻心有餘悸地說:「我不想要,但那老闆說了好多帶刺的話,我只能付錢了。」
警方表示將前往調查
昨日下午,記者將探訪到的情況反饋給合肥火車站治安辦公室。一名孫姓負責人告訴記者,最近他們已接到了很多這方面的投訴,他覺得這種涉嫌「強買強賣」的行為,不應該歸火車站治安部門管轄,「我把這些情況都反饋給了火車站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你可以找他們」。
記者隨後電話聯繫了火車站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該部門人員表示:「我們去調查,你要來做筆錄的,我們又不能隨隨便便打擾人家做生意的門面,你最好打市長熱線反映。」於是,記者撥打了市長熱線。昨日傍晚,管轄火車站的公安部門撥打了記者電話。「這屬於詐騙了。」撥打電話的民警說,他會前往調查。陳邱忠 本報記者 攝影報導
□延伸閱讀
多地頻現「襪子騙局」
檢索公開見報資料發現,以送襪子為名,對外來農民工進行詐騙的事例很多。
早在2006年,河南商報記者就對鄭州汽車南站的涉嫌詐騙團夥進行曝光,警方隨後抓獲三人。而在2013年,阜陽當地媒體也曝光了該市汽車東站類似事件。
辦案民警提醒市民,在車站人口流動的密集區域內,遇到 「免費贈送」「免費體驗」等好事,不要輕信,要時刻牢記「天上不會掉餡餅」,以免上當受騙。如果不慎受騙,應保留好相關證據,及時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