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領導專家探討知識創新服務業未來發展

2020-12-16 中國新聞出版網

  8月8日-12日,來自歐美亞澳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2200多位專業文獻出版機構、政產學研信息情報服務、知識管理與知識服務、戰略管理、智庫等領域的專家學者與從業人士,參加了由中國知網與清華大學圖書館、香港大學圖書館、吉林大學圖書館、吉林省圖書館聯合以「知識創新服務業發展」為主題在長春舉辦「第十屆數字出版與數字圖書館融合發展國際研討會」(簡稱CDPDL)。


會議現場 中國知網供圖

  政府領導、業界精英共繪知識創新服務能力新藍圖
吉林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石玉鋼出席大會並致辭。他指出,當前吉林省委、省政府大力推動「數字吉林」建設,要高質量推進數字出版與數字圖書館的融合發展,努力形成數字經濟發展的制高點,推進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的融合發展,繼續完善數字出版產業的扶持獎勵政策,重點支持一批帶動性強、特色優勢鮮明、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數字出版產品,數字產品服務平臺,努力打造全國一流的數字出版發展高地。
  石玉鋼說,創新體制機制,減少證明事項,再造服務流程,堅持以改革促轉型、以改革促創新,著力攻克「數據壁壘」,完善數據交換機制,推進網絡協同,實現掌上可辦、網上全辦、一網通辦。抓好「一主、六雙」產業空間布局和「數字政府」規劃項目對接,有效促進營商環境改善、政務服務效能提升,支持高科技企業在吉做大做強。歡迎國內外數字出版產業、企業來吉林發展,成就事業。
  原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中國新聞文化促進會理事長李東東在致辭中指出:新聞出版業要把握時代機遇;提升知識創新服務能力,要發揮自身優勢,為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貢獻智慧;要加強中外交流合作,推動出版國際化發展。她認為,知識創新服務業這一全新概念將知識的生產者、傳播者、使用者緊密地凝聚在一起。作為連接生產者和使用者的中間橋梁,中國新聞出版業要積極利用新媒體、新技術、新模式,努力在知識創新服務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中國知網董事長王明亮在致辭中介紹,「知識創新服務業」是中國知網今年1月在珠海舉辦知識服務研討會時提出的一個新的行業概念,也是連續十屆CDPDL組織全球從事知識生產、傳播、擴散和利用各方不斷深入探討知識創新服務相關問題產生的一個業界共識。業內專家們從「知識創新服務業」的觀點出發,認為知識涵蓋人類對自然與社會之現象和本質及其發展變化規律的認識,是促進人類文明進步的各種思想、理念、理論、方法、規則、技術和技能的體現。它既包含用各種媒體表達、傳播的顯性知識,也涉及存在於人腦和海量數據的複雜關聯之中的隱性知識。「知識創新」指的是人類重新認識已有知識和研究新問題、發現新知識的創造性活動,「知識創新服務」囊括了為知識創新活動提供的各種物質與精神的環境、條件、方法和手段,其在信息和信息技術服務相關範疇內主要顯性與隱性知識信息的生產、傳播、管理與服務。這種服務對知識創新的成敗與可持續發展非常重要,目前它已涉獵對知識創新方向的洞察與引領,創新成果的首次評價遴選與發布、知識信息的有序化加工和體系化組織與整合、知識大數據關聯關係的挖掘與揭示、知識傳播與知識獲取服務、公共知識與機構和個人知識的整合管理、支持機構動態戰略管理的知識管理、面向決策和學習問題的知識服務、創新成果的轉化及其應用效果評價,還延伸到支持激發群體智慧的協同研究範式、大數據研究範式、探究式學習範式的信息化設施和手段,以及各類智庫對包括知識創新在內的各種重大問題的決策支持等;未來這類服務對人類認知的進步與創造能力發展將有無法估量的促進作用。
  中宣部出版局研究處處長蔣建民在致辭中指明,面對各行各業對創新能力提升的迫切需求,數字出版業要圍繞知識創新服務體系建設,強化精品意識,為各行各業提供豐富、優質的知識信息服務與支撐;堅持融合發展,藉助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技術,利用新型傳播機制、方式、方法,不斷提高數字出版的傳播力、影響力,增強知識創新服務能力;以服務知識創新為契機,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揮數字出版優勢,推動中外文化交流合作。
如何助推數字出版與數字圖書館快速發展,深度融合,更好地服務於國家創新發展戰略,成為行業目前被普遍關注的問題。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黨委書記、執行副會長、秘書長王建華認為,數字出版與數字圖書館融合發展的目的是要利用新的出版傳播模式與新型融合平臺,讓現有的出版內容形成知識化產品,逐步完善產業鏈上下遊,更好服務於機構用戶和終端讀者,為構建學習型社會、創新發展提供支撐。他寄望本次大會碰撞出更多的火花,通過大數據與知識管理更進一步驅動企業的創新發展,通過中國的好案例,為全球知識創新服務業提供標杆,做出貢獻。

  高校人才與多元文化創新 圖書館要創新發展與創新信息服務
  沒有高校發展就難以培養出傑出人才,沒有傑出人才就難以形成創新動力。吉林大學常務副校長邴正在談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與高校使命時表示,高校在「雙一流」建設中,承載著理論創新、科技創新、人才創新、文化創新這四大使命。理論創新體現為思想創新、方法創新和學科創新;科技創新涵蓋了知識創新、技術創新和現代科技引領的管理創新;人才創新是用新知識、新觀念、新文化培養創新型人才;文化創新分為觀念創新、風尚創新和多元文化創新。
創新驅動戰略為圖書情報機構,信息服務保障機制構建指明了新方向,在分析了創新戰略驅動下圖書情報機構信息服務面臨的新變化後,國家圖書館副館長孫一鋼認為,當前是全球圖書情報行業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時期,科技情報服務支撐創新和支持決策的兩大功能進一步凸現,公共圖書館情報服務進一步呈現「普及化」和「智庫化」的發展趨勢。圖書館一方面要緊密圍繞創新主體的信息需求支持創新發展與創新信息服務,另一方面要探索不同的服務內容與模式來支持本國戰略實施、產業發展需要與機構戰略規劃。
  日本早稻田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特聘研究員、日本立命館大學經營學部劉慶紅教授介紹了來自日本的知識創新經驗。日本的國家創新體系是由公共和私有機構組成的網絡系統,並強調系統中各行為主體的制度安排及相互作用。該網絡中各個行為主體的活動及其相互作用旨在經濟地創造、引入、改進和擴散知識和技術,使一國的技術創新取得更好效績。它是政府、企業、大學、研究院所、中介機構等之間為尋求一系列共同的社會經濟目標而建設性地相互作用,並將創新作為變革和發展的關鍵動力系統。

  打造高質量知識創新服務鏈
  在大數據、網際網路時代的創新發展實踐當中,專業領域的數字出版、知識管理、知識服務與教育信息化所從事的知識生產、傳播、擴散與利用服務,已形成知識創新與創新人才培養的一種基礎性、支撐性新興現代化服務業,即知識創新服務業。中國知網常務副總經理張宏偉介紹,知識創新服務業內各相關行業雖各有自己的服務對象、工作定位和服務模式,但隨著不同行業之間的工作交集越來越多、耦合關係越來越深,相互依賴越來越強,跨行業的合作變得越來越複雜和困難。為把各自的工作做好,必須進行密切的協同。提出「知識創新服務業」概念,目的是在服務知識創新這一共同目標下,把業內各行的交集、耦合、依賴關係理清楚,從這一新行業的基本價值理念、發展方向、供需結構、分工與合作方式、運行機制等方面梳理出來一個大家認可的基本框架,從而建立科學、合理、規範的行業規則,打造高質量、高效率運行的行業價值鏈和知識創新服務鏈。

  會議的各主辦單位有關負責人在會上表示,儘管有些機構知識、個人知識在一定時間內是私有的,但長期而論知識都是人類共同的財富,應當也必然被全人類共享;儘管有的知識創新過程在一定階段是保密的,但總的來說人類的創新活動是相互聯繫、相互促進的;儘管知識創新服務業是各為其主的、專業分工是不同的,但總體上是需要有公共的知識基礎設施、需要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的。希望全世界從事知識創新服務的同仁們加強溝通、加強合作,在共同的知識服務業框架內把工作做得越來越好,為促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推進人類文明進步作出應有的貢獻。

相關焦點

  • 探討網絡安全創新發展,助力國家網絡安全
    探討網絡安全創新發展,助力國家網絡安全11月27日,2020網絡安全創新發展趨勢論壇暨《信息安全研究》雜誌創刊5周年年會在京召開。本次論壇由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安全研究》雜誌社主辦、亞信安全公司承辦,業界專家學者及媒體150餘人出席,共同探討新時代的網絡安全創新發展之路和未來發展趨勢,為我國網信事業健康發展建言獻策。國家信息中心首席工程師、《信息安全研究》主編 李新友國家信息中心首席工程師兼《信息安全研究》主編李新友、亞信安全董事長何政、中國信息協會副會長劉燕華致辭。
  • 專家探討科學教育未來發展
    「2020科學教育成果交流暨發展戰略研討會」日前在北京師範大學舉行。會議由北京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院主辦,旨在研討科學教育工作進展,推動科學教育未來發展。相關部門領導、科學教育領域專家、師範院校代表、一線中小學教師和企業界代表參加了會議。
  • 未來教育大會開幕 探討科技創新推動教育進步
    未來教育大會開幕 探討科技創新推動教育進步 2017-11-28主辦方提供 攝   中新網北京11月29日電 (記者 於立霄)GES2017未來教育大會今天在北京開幕,來自世界3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教育界、科技界的專家學者,圍繞「科技創新推動教育進步」的主題,共同探討教育發展方向、前沿科技與創新成果等話題。
  • 畢馬威「中國汽車科技50強榜單」揭曉 專家探討科技引領「未來車」
    具體來說,針對汽車科技領域未上市的企業,從技術與模式創新、財務健康狀況、對傳統汽車產業的變革、市場認可度、估值與資本市場認可、團隊能力六大維度,對企業進行全面評估。最終選定50家汽車科技領先企業,以及17家具有技術特色、成立年限較短的新銳企業。「榜單中的企業代表了汽車行業未來的重要組成部分。
  • 智能航運未來如何發展 業界專家這樣說
    原標題:智能航運未來如何發展,業界專家這樣說   隨著新一代
  • 標準化引領服務業高質量發展
    聚焦電子商務生活服務業標準相關問題,美團點評聯合中國航空綜合技術研究所於近日組織召開了「智慧生活服務業標準化發展研討會」。來自市場監管總局、商務部、北京市市場監管局、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等政府部門,市場監管總局發展研究中心、中國標準化協會、中國商業聯合會、中國貿促會等研究機構和社會團體,以及企業界的代表,就如何進一步發揮標準化在電子商務生活服務業發展中的支撐和引導作用展開深入探討。
  • 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
    從行業分類來看,生產性服務業、社科文、貿易、投資業數量上呈現翻倍增長,工業保持平穩態勢。  現代服務業的蓬勃發展,也正體現了開發區大力發展「4+1」主導產業體系的鮮明特徵,在打造生物醫藥、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四大產業的同時,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為產業轉型升級、產城融合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 馬雲說:「未來的製造業一定是服務業」
    馬雲去年在參加烏鎮網際網路大會上提出了未來製造業一定是服務業這個觀點。馬雲認為,未來服務業和製造業是沒有區分的。服務業必須是製造業,製造業必須是服務業,純製造業的時代會越來越弱,未來人工智慧發展起來以後,對製造業就業會產生巨大的影響,我們所有的服務業必須是製造業。製造業和服務業都不能只是純行業領域內的活動,製造業服務化和服務產品化的趨勢日益凸顯,在很大程度上顛覆了傳統製造和傳統服務的概念。
  • ...全球知識創新服務業發展高峰會議暨2019數字出版與數字圖書館...
    【消息來源:圖書館】近日,由吉林省委宣傳部指導,吉林省圖書館、清華大學圖書館、香港大學圖書館、吉林大學圖書館、《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電子雜誌社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全球知識創新服務業發展高峰會議暨2019數字出版與數字圖書館融合發展國際研討會(CDPDL)」在長春召開。
  • 發展先進生產性服務業 成都未來怎麼幹
    生產性服務業是世界城市搶佔產業競爭制高點、提升城市能級位勢、構建國際供應鏈體系的關鍵產業。在11月20日舉行的成都市先進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大會上,《成都市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總體規劃》(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規劃》)首次亮相。結合成都城市長遠發展目標,《規劃》提出近中遠三個階段目標。
  • 學界業界探討中國人工智慧發展趨勢
    2017年7月,中國國務院印發了《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從國家層面制定了未來10多年人工智慧的戰略部署。2018年全國兩會,「人工智慧」再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提出「發展壯大新動能。做大做強新興產業集群,實施大數據發展行動,加強新一代人工智慧研發應用,在醫療、養老、教育、文化、體育等多領域推進「網際網路+」。
  • 變革學習方式、培養創新人才 專家探討「構建未來理想學校」
    新京報訊(記者劉洋)如何培養創新型人才?提供什麼樣的環境和系統可以讓創新型人才脫穎而出?12月19日,第七屆北京中學「構建未來理想學校」學術研討會在北京中學西壩河校區開幕。北京市朝陽區委教工委副書記王彪表示,此次研討會圍繞創新人才培養這一主題,聚焦北京中學、朝陽教育的實踐與探索。
  • 中國金融科技創新國際論壇將於12月24日在石景山舉行
    「推進科技與金融深度融合,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為主題,將邀請眾多國內外學界和業界的學者和專家共同探討新時期我國金融業發展面臨的新機遇、新挑戰。亮點一:諾獎學者談熱點話題 驅動數字金融創新發展當前,我國正在全面加快金融數位化轉型步伐,數字貨幣在學界業界掀起廣泛熱議。
  • 服務業發展的新模式與政策取向
    國家提出的創新創業,是以創新為基礎的創業,是要中國高質量發展的創業。我不認可為了發展服務業,兩三個人成立個公司,來打造服務業平臺化。當今的創業者很多都是大學生、碩士、博士生,跟二三十年前不一樣。怎樣讓服務業企業更好地發展?研發、設計很重要!發展服務業,要的是真正為產業、企業提供的服務。建議桐鄉找一批國內的服務業教授和專家,開展一對一的服務。
  • 兩岸四地中醫藥創新與發展論壇在保定舉辦
    2014年5月11日至12日,兩岸四地中醫藥創新與發展論壇在河北省保定市成功舉辦。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副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河北省特邀諮詢孫士彬等領導出席會議並致辭。    王國強指出,近年來兩岸四地相互借鑑、優勢互補,開創了中醫藥協同發展、互利共贏的良好局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 中國金融科技創新國際論壇將於12月24日在北京舉行
    International Forum)將於12月24日在北京·銀行保險產業園金融文化交流中心舉辦,本次論壇以「推進科技與金融深度融合,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為主題,將邀請眾多國內外學界和業界的學者和專家共同探討新時期我國金融業發展面臨的新機遇、新挑戰。
  • 探討中國時尚業未來發展 第五屆 「菲力薈」時尚菁英創新戰略峰會...
    「菲力薈」時尚菁英創新戰略峰會五年前由業界「隱形大咖」彭斐立女士發起,是中國時尚產業思想者和實踐者一年一度的重要聚會,為定向邀請制的閉門創新研修會。峰會現場  作為國內眾多時尚企業的大商品戰略顧問,彭斐立選在這個時間節點召開峰會別有深意。 對於服裝人而言,每年八月是制定來年經營計劃的關鍵時間點。
  • 兩岸探討服務業合作發展 臺電商望提高ICP持股比例
    兩岸探討服務業合作發展 臺電商望提高ICP持股比例2013-12-02 15:05     來源:中國臺灣網     編輯:郭慶娜  中國臺灣網12月2日消息 據臺灣媒體報導,「第二屆兩岸現代商業服務業合作發展會議」日前在青島舉行,商務部副部長高燕出席並致辭
  • 劉永謀:創新是未來教育的關鍵詞_新聞中心_中國網
    本屆論壇由中國教育明德論壇主辦、世紀明德承辦,以「聚焦教育改革,共話未來教育」為主題,聚焦教育前沿動態,解讀教育改革政策。現場嘉賓及線上觀看的業界同仁深入探討了後疫情時代的教育重塑、面向未來的科學教育等問題,攜手共繪未來教育的新藍圖。
  • 佛山真空科技發展迅速,眾專家聚佛山探討粵港澳真空科技創新發展
    讀創/深圳商報駐佛山記者 段煜第 通訊員 季華11月28日,為期三天的第四屆粵港澳真空科技創新發展論壇暨廣東省真空學會2020年學術年會,在佛山季華實驗室圓滿結束。來自省內外150餘家單位、350餘名專家學者、工程技術人員與企業管理人員參加本次大會,共話真空科技創新發展。廣東省真空學會理事長劉彭義表示,佛山在真空界發展非常快,佛山季華實驗室下設微波與真空技術研究室,在半導體行業能夠充分發揮引領作用,因此今年大會選定在佛山舉辦、由佛山季華實驗室承辦是頗具意義的。